s 閱讀頁

亞洲的昨天

朝鮮壬辰衛國戰爭

日本是一個四麵環海的島國,海洋資源豐富,但是農業較為落後。為了擺脫大海對日本經濟發展的限製,16世紀80年代,日本軍閥豐臣秀吉以武力統一全國後,為了滿足國內封建主和商人貪財牟利的欲望,也為了將國內反對他的武士的注意力引向國外,他極力主張發動侵略戰爭。他妄圖先侵占朝鮮,然後征服中國及印度,建立一個龐大的帝國。

1589年,豐臣秀吉派人前往朝鮮,提出借道朝鮮進攻中國的要求,還厚顏無恥地表示這是為了“施王政於億萬斯年”。他的無理要求遭到了朝鮮國王的拒絕。豐臣秀吉借道不成,惱羞成怒,於是於1592年春天,調集近20萬大軍、700艘戰船,悍然發動了對朝鮮的侵略戰爭。由於1592年是壬辰年,該戰爭就被朝鮮史家稱為壬辰衛國戰爭。

日軍以小西行長、加藤清正為先鋒,統率十多萬軍隊,上千艘戰船,偷渡朝鮮海峽,用閃電式的戰術,於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四月在釜山登陸。侵略大軍烏雲壓境之時,朝鮮國內局勢卻很不妙。此時的朝鮮為李朝所統治。出身於書院的貴族子弟,標榜儒學,形成“士林派”,同在朝的官僚貴族結成的“勳舊派”爭權奪勢,屢次發生政變。統治者重文輕武,“人不知兵二百餘年”,全國300多郡縣大多數沒有城防。國內經濟匱乏,人心渙散,國力大為衰落。因此,日軍勢如破竹,五月占領王京(漢城),攻陷開城、平壤,挺進鹹鏡道,逼近中國邊境。日軍所到之處,焚燒劫掠,僅晉州一地,軍民被屠殺者就達6萬人。麵對日軍的瘋狂侵略,朝鮮人民紛紛組織義兵奮起抗戰,他們燒毀日軍糧庫,破壞交通要道,偷襲日軍營地,並奪回了幾座城市。

日軍的暴行也激起了朝鮮軍人的無比憤慨,他們重振精神,投入對日作戰。南部李舜臣領導的朝鮮水軍,從五月初到八月,在玉浦、合浦、泗川、閑山島、釜山等地多次進行海戰,擊沉敵艦300餘艘,殺傷無數。朝鮮水軍的巨大勝利,打亂了日本侵略者水陸並進的作戰計劃,為後來陸軍的反擊提供了有利條件。李舜臣長於戰略,吸取朝鮮水軍的傳統經驗,在舊有戰艦的基礎上,發明了龜船戰艦。龜船身長十幾丈,寬一丈有餘,用堅硬木料製成,外包鐵板,形似龜甲,故名。堅硬的外殼使龜船不易被重炮擊傷;頂蓋和甲板插滿錐刀,使敵人不敢攀登上船。倉內備置火炮,可以隨時射擊。龜船形狀輕巧,行動敏捷,火力猛烈,防護性能和攻擊性能俱佳,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最有威力的戰艦。李舜臣有強大戰艦,又勤於訓練艦隊,在打擊日軍的海戰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在朝鮮軍民抗擊日本侵略熱潮的推動下,朝鮮國王李昖遣使向中國明朝政府請求出兵援助。明朝政府深知日軍對朝鮮的入侵也嚴重威脅了中國邊境的安全,便於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七月,派將領史儒率兵2000出征,祖承訓率兵3000繼後。史儒進到平壤附近,因道路不熟,適逢大雨,誤中埋伏,力戰犧牲。日軍小行西長為麻痹明軍,佯裝和談,狂妄地提出以大同江為界,將平壤以西歸還朝鮮,意欲吞並平壤以南的大片領土。這種損害朝鮮人民利益的和議,遭到明朝的拒絕。當年12月,明朝政府以宋應昌為經略、李如鬆為東征都督,增派4萬兵力渡過鴨綠江,大舉援助朝鮮。經過周密部署,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朝中聯軍打響了收複平壤的戰役。李如鬆身先士卒,與日軍的精銳部隊3萬人搏鬥,戰鬥非常激烈。中朝將士奮勇當先。老將駱尚誌年已花甲,攻城時腹部被滾石打傷,仍然奮勇殺敵。李如柏的頭盔中彈卻渾然不覺,其坐騎被炮擊斃,立刻換戰馬,繼續衝鋒。中朝軍隊收複平壤,在根本上扭轉了戰局。二月,朝鮮軍民也在幸州守城戰中擊退日軍,取得輝煌勝利。在中朝軍民英勇的抗擊下,日軍退據釜山,朝鮮國土幾乎全部光複。

豐臣秀吉不甘心失敗,一麵假意與中國議和,一麵積極備戰準備卷土重來。和談從萬曆二十一年九月起,延續了三年。日本要求朝鮮政府允許日本占領朝鮮南部四道,並宣誓永不背叛日本,朝鮮王子和大臣各需一至二人到日本做人質。這些無理要求遭到了斷然拒絕,和議最後破裂。然而這時的朝鮮政府由於黨爭和日本間諜的滲透作用,一度罷免了李舜臣,繼任者貪汙腐化,防備鬆弛。萬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夏,豐臣秀吉又派軍從水陸兩路進犯,占領海軍要塞和南部各地。李舜臣被重新起用。李舜臣在和談期間並沒有被日本侵略者的談判迷霧所迷惑,始終堅持積極整頓海軍,趕造兵船槍炮,培訓指揮人員。雖然一度遭奸人所害,鋃鐺入獄,但是在國家危難當頭之時,他毅然臨危受命,重整士氣。同年9月16日,李舜臣在鳴梁海峽以戰船12艘應戰由330艘戰艦組成的日本大艦隊,殲滅日軍4000人,保住了全羅、忠靖兩道,鼓舞了軍民的士氣。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七月,明朝再次派兵增援朝鮮。統帥邢玠兵分三路,迫使日軍退守朝鮮半島的南端島山。這時日軍盤踞朝鮮半島已有7年之久,在沿海分布三處,戰線長達千餘裏,士兵疲於奔命,供應不足,厭戰情緒高漲。日軍與明軍交戰往往“舉陣驚駭奔散”,投降者愈來愈多。日本國內普遍怨恨豐臣秀吉,豐臣秀吉在滿腔懊喪中病死。十一月,在東南海岸露梁海戰中,雙方投入了主力艦隊進行殊死決戰。李舜臣親自駕船擂鼓,率龜船衝入敵陣,被日軍包圍。明將陳璘見狀急忙上前援助。年已70的明朝老將鄧子龍,率領壯士200人,殺敵無數,所駕戰船不幸起火,壯烈犧牲。李舜臣、陳璘殺出重圍,趕來救援。李舜臣不幸中彈,傷重垂危,他不許聲張,把軍旗交部下代為發號施令,繼續戰鬥,直到勝利。此次海戰,中朝軍隊大獲全勝,擊沉敵艦數百艘,全殲日本水軍。日本陸軍完全孤立,隻好倉皇逃竄回國。

在這場衛國戰爭中,朝鮮軍民不畏強暴,英勇抵抗,在中國軍隊的大力支援下,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維護了朝鮮民族獨立,譜寫了中朝人民聯合抗敵的凱歌。

發端於宮廷政變的改革

公元645年(日本皇極天皇四年)6月12日,日本宮廷中發生了一場政變。中大兄皇子聯合大臣中臣鐮足領導的革新派,消滅了蘇我氏貴族勢力,廢除皇極天皇,擁立孝德天皇即位。這不是一場簡單的奪權鬥爭,而是革新派和保守派的一場戰鬥。

日本位於亞洲東北部,是由九州、四國、本州、北海道4個大島和3000餘個小島組成的國家。公元前1世紀——公元2世紀期間,列島上出現了100餘個小國,相互爭鬥不已。公元3世紀以後,在今天的本州中部奈良一帶興起了一個比較強大的國家大和。憑借肥沃的土地、汲取的大陸先進技藝和大批移民,大和不斷擴張。到4世紀時,大和國家不僅統治著日本列島的關東以西大部分地區,還染指朝鮮半島,占據半島東南端的任那(伽椰)地區,控製了輸入大陸文化的重要通道。至5世紀初,大體上統一了日本本土。其君主稱“大王”,後改稱“天皇”。奴隸主貴族稱氏姓貴族,因為每個奴隸主集團不僅保留了原有的氏族名稱,而且還有表示等級高下的姓。日本居民以大和貴族為中心逐漸形成大和民族。

大和國家在擴張過程中,不斷占有周圍的土地和人民,並將其分配給皇室成員和大貴族。大和國家把土地分為屯倉和田莊兩部分,前者屬於皇室,後者屬於貴族。同時勞動人民也被分成兩部分,一小部分是奴隸,主要用於家內勞動;另一部分是部民,主要用於生產勞動。在大和國家向外征服的過程中,一般保留被征服地區的部落組織(稱為“部”),居民稱為“部民”,中、朝移民和少數罪犯也被強製編成部。部根據勞動分工,專門從事某種生產。從事農業生產的稱作田部、米部,在手工業或其他行業從事生產的總稱品部,在品部內又按照行業的不同分為衣縫部、鍛冶部等。部民有自己的家庭、生產工具和少量的財物,但沒有人身自由,在氏族長的率領下為主人服役並納貢,全部剩餘產品歸主人所有。主人不得隨意殺害或買賣部民,但可以把他們作為禮物送給他人,具有種族奴隸的特征。部民在殘酷的剝削下過著悲慘的生活,於是許多人就逃入山林,或是武裝暴動。在貴族和部民之間則是大批平民,他們的地位由於財產的變化也在發生變化,時刻有淪為部民的危險。

公元5世紀後半葉起,日本在朝鮮半島的勢力衰退,再加上皇室在國土統一後,不斷霸占地方貴族的領地,擴大自己的屯倉,並將侵略朝鮮的軍事負擔強加在他們身上,皇室和地方貴族間的矛盾日趨尖銳。下層百姓則民不聊生,遇到饑荒更是餓殍遍野,到了6世紀末葉,部民製已經趨向瓦解。

公元592年,控製中央政權的大貴族蘇我氏擁立自己的甥女推古天皇即位,其甥孫聖德太子攝政。聖德太子廢除官職世襲製度,製定了冠位12級;頒布17條憲法,提出天皇至上,提高皇室地位,強化中央集權和法製,繼續向中國派遣留學生,加強與中國的聯係。然而聖德太子的所作所為未能觸及部民製,對消除當時各種社會積弊並無多大促進作用。622年,聖德太子病故。“推古改革”的有限成就也瀕於流產,大和政權愈發不穩。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皇室和中央大貴族中以中大兄皇子與中臣鐮足為首的一批年輕有為之士,密切結交從中國歸來的留學生,矢誌以法製完備的大唐帝國為典範,革新政治,對日本社會進行根本改革。經過精心策劃準備,於645年發動政變,先在殿前誅蘇我入鹿,後逼蝦夷舉家自焚,一舉翦除保守貴族的核心集團。掌握了朝廷大權的改革派推舉博覽中國典籍的年輕皇子繼承皇位,稱孝德天皇,年號大化;立中大兄為皇太子,攝領政務;以中臣鐮足為內大臣,高向玄理、僧旻等為國博士,參與政要,從而組成以推進改革、建立中央集權國家為己任的強大領導核心。

公元646年孝德天皇頒布改新詔書,仿效中國隋唐製度,進行改革。孝德天皇的年號是大化,因此這次改革,在曆史上被稱為“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的主要內容是:一、廢除部民製,實行所謂的公地公民製,就是廢除皇室的屯倉、貴族的田莊以及部民,把全國的土地和人民收歸國有,變成“公地”、“公民”。二、建立班田收授法與租庸調製。政府每隔六年編造一次戶籍,對6歲以上的男子授予口分田2段(1段約合9.918公畝),女子為男子的三分之二,奴婢為良民的三分之一(授予戶主)。田地供受田者終身使用,但不得買賣,死後歸還國家。受田農民應擔負租庸調。租,即實物地租,受田每段交納租稻2束2把。庸,是力役及其代納物,每人每年10天,可以絹布代替;調,是征收的地方特產,一般是絹、絲、棉、布等。三、建立中央集權製。中央設掌管祭祀的神祇官和總理政務的太政官,下設八省(部)分別處理具體事務,領有彈正台,專職監察官紀。官員由中央任命,廢除官職世襲製。地方設國、郡、裏,分別由國司、郡司、裏長治理。這樣,把原有氏姓貴族統轄的大小諸國,置於中央的直接控製之下。

大化革新部分解放了生產力,完善了日本的統治製度,奠定了日本的國家發展方向,標誌著日本開始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