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二、犬與古代北方遊牧民族的文化關係

在漢文史書裏,藏族人的祖先吐蕃有時也被稱為“犬種”。《舊唐書·突厥傳》記突厥人自稱為“狼種”,對吐蕃人則認為是“犬種”。吐蕃“犬種說”在唐宋史料裏比較流行。《新唐書·突厥傳》:“吐蕃,犬出也。”封演《封氏聞見記》“避忌”條說:

兼禦史大夫韋倫奉使吐蕃,以禦史苟曾為判官,行有日矣。或謂倫曰:“吐蕃諱狗,大夫將一苟判官,何以求好?”倫處奏其事,今上(按指德宗)令改苟為荀。

從這則史料看,說明當時的唐朝官員對吐蕃的崇犬習俗是有所了解的。從藏文史料以及藏族早期的神話傳說看,藏族先民確有過犬圖騰崇拜的原始信仰。

古代的藏族部落大多都有自己的圖騰崇拜對象。崇犬的部落恐怕在藏族曆史上最為久遠,藏文史書《西藏王臣記》曾記述了處在氏族時期的四個藏族部落。其中的狗尾草部族,有可能就是敦煌吐蕃曆史文書裏提到的視獒犬為宇宙大神的崇犬部落。

從漢代的《穆天子傳》所反映的情況分析,穆王大舉西征羌人、畎戎,深入到西北地區俘虜了五個酋長,得到西戎民族的圖騰:四白鹿和四白狼,極大地傷害了這些民族的圖騰信仰,從此,激起了西北各族對周人的仇恨,與周王斷交。從穆王到宣王大約二百六十餘年間,西戎和羌人曾多次侵入到鎬邑、大丘(陝西興平縣),對周王室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而以上所說的白狼部落,有時也被說成是白狗部落。如《隋書》所載當時的青藏高原:“往往有……白狗,向人……並在深山窮穀,無大君長。”

唐代的漢文史料之所以說“吐蕃,狗種,唐國與之為婚”,還說“吐蕃諱狗……今上(德宗)令改苟為荀”,也就在於吐蕃人視狗為神聖之獸物也。

此外,吐蕃記年的年號中也有“狗年”一說,敦煌古藏文書寫的“吐蕃大事記年”即以“狗年”為開始:

及至狗年,厝讚普祖墀鬆讚之遺骸於瓊瓦靈堂,長期匿喪不報。

雖然後期的藏文史書頗流行“獼猴種說”的神話,但我們以為“犬”神話不會比“獼猴神話”晚多少,因而史學家呂振羽先生在《中國民族史》中明確指出,藏族犬圖騰族的源起,大概是因為他們認為,“西藏在太古時為大海,藏族祖先為居住在海底的一種神奇的海狗”。所以,犬圖騰族的存在保留了藏族早期原始文化的神話特征,而未受到任何後期佛教文化的影響。

有關犬崇拜的最有力的證據是敦煌出土的7-9世紀之間的吐蕃古藏文文獻。在編號P.T.1287題名《讚普傳記》的最早藏文史料裏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第八代藏王止貢讚普在與部下的一次決鬥中,被部下誘殺,屍體裝在一個銅篋裏,拋入雅魯藏布江之中。國王的兩位王子被流放到工布地方。後來兩位王子在英雄們的幫助下,開始了複仇活動。以下為譯文:

後,有哈牙木胡西庫及那囊氏讚雄甲二人將宇宙大神之神獒犬,溫蘇牙劄及江之蘇則馬江,溫古等毛上塗以毒物。從險峻高岩,無草荒山,下往穀裏相看覘之,吉。於是,將狗引至娘若香波之側畔,設法將毛上塗有毒物的神犬遣放至羅阿木達孜之近旁。達孜一見好犬,大喜,以手撫摩犬毛,犬毛上之毒遂浸染於達孜之手上,羅阿木達孜乃斃命,得以報仇雪恨。

這段記述可以看成是吐蕃早期部落時代的一個曆史片斷。這個故事與我國南方廣為流傳的盤瓠殺戎王的神話比較接近,所不同的是盤瓠咬了戎王首級,這則故事中的神犬主要是以毒置仇人於死地。同是犬崇拜,但觀念上有所差異,盤瓠神話強調了殺戎王的主要目的是娶妻,所以這是一個犬人交配的族源神話;藏族的這則傳說中並沒有犬人交配的情節。最值得我們注意的一點是在中國的犬崇拜神話中,尚未發現哪個民族的犬神話中,把犬看成是“宇宙大神”,這恐怕是藏族犬神話最獨特的一點。在近東的古代民族文化中,除了雅利安人、古代波斯瑣羅亞斯德的伋教中具有這種觀念外,其他民族的神話中尚無反映。

或許,這就是稱藏族先民出自“犬種”的一個緣由。此外,藏人崇犬或許與吐蕃人較早的馴犬有關。敦煌吐蕃文獻記載了吐蕃人在第二代讚普的時候,就將野狼逐漸馴化成家狗。

關於吐蕃的獒犬,我國著名民族學家任乃強先生認為應是藏人和羌人馴化的結果:

康青藏大高原的頂部,原有一種猛獸,它以草食動物為食料,與狼相似。高原上大群的狼與它爭食,但都被它逐漸消滅。羌人原是善於獵取猛獸的,進入高原草甸後,與這種野獸爭鬥最為劇烈,結果是它們終於被征服了,紛紛被殺死或俘虜。可能是出於好奇心,他們把稚齡的放入土窖飼養,取名叫做“猰”,藏文作(Kyi),經過馴養,成為非常得力的一種家畜,這就是今人所謂的“藏犬”。

任乃強先生認為藏族人馴化獒犬的曆史最少也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而我國《山海經》、《淮南子》、《說文》中所說羿殺弔兇的故事,那個弔兇,有可能就是藏犬。《穆天子傳》說的“狻猊”,《爾雅·釋獸》作“狻麂”,則可能是獵用的藏犬。

任先生的研究結論大體上與古藏文所記的獒犬馴化一事相符合。這樣我們也就好理解,為什麽唐宋的漢文史料裏多稱吐蕃為“犬種”了。

古藏文文獻裏已經有了關於族源的記載。其先祖王尊稱為“聖神讚普鶻提悉補野”。“悉補野”應為“胡掖氏”;“鶻提”即鮮卑族中的“烏紇提”,也就是說吐蕃祖先來源於匈奴胡奴胡掖氏之女性後嗣與鮮卑人通婚後子女。如果此說成立的話,那麽,這將是兩個崇犬民族的新的組成。因為曆史上的鮮卑族也是一個典型的崇犬民族,狗被鮮卑人視為死者靈魂在陰間的向導,是人類靈魂的保護神,這種崇犬觀念與藏族早期的崇犬神話基本相通。考古人類學家們也認為:

鮮卑祖先的神話中的戎部落的族係,就源於狗圖騰。狗和馬在烏桓和鮮卑的埋葬儀式中“陪同”死者的靈魂到達“陰間那個世界”。長期以來狗被認為是在公元3世紀脫離遼東鮮卑遷居到現在甘肅和青海的部落群體的祖先的圖騰。

另外,考古學者們對吐蕃藏王墓的發掘也表明,吐蕃人的葬墓中也有馬和犬。當然這不是說吐蕃人的犬崇拜完全是受了西遷河湟地區鮮卑人的影響所致,因為鮮卑人西遷大約是3世紀以後的事,在此之前原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吐蕃先民恐已有了自己的圖騰信仰了。

從比較寬泛的意義上說,北方遊牧民族大多有崇拜犬的習俗,隻是敬拜的程度不同罷了。上文已說過,古代的烏桓、鮮卑、女真、契丹、突厥、狄族、月氏、塞人以及蒙古族、滿族、鄂倫春、鄂溫克、赫哲等北方民族都有不同程度的犬崇拜習俗。

1960年考古工作者在遼寧赤峰夏家店、紅山後、蜘蛛山等地發掘,發現夏家店上層文化的遺址中有大量的狗骨和殉犬例證。同時出土的器物,還有以犬的形象為藝術母題裝飾的犬耳銅鬲、犬紋三穿銅戈、犬紋鋼刀、犬銅牌等。考古學家靳楓毅先生認為該墓葬的族屬應是曆史上的東胡人烏桓。東胡人有生前畜犬、死後殉犬的習俗,例如《後漢書·烏桓鮮卑列傳》雲:

烏桓者,本東胡也……俗貴兵死,斂屍以棺,有哭泣之哀,至墓則歌舞相送。肥養一犬,以彩繩纓牽,並取死者所乘馬衣物,皆燒而送之,言以屬累犬,使護死者神靈歸赤山。

狄族、塞人都是遊牧民族,大約活動在內蒙古草原、西域及中亞一帶,而且也都有犬崇拜習俗。秦漢之際他們不斷向黃河域流及西南方向遊動,同時也帶來了他們的崇犬風習。

原先生活在中亞吉爾吉斯草原和西域境內的狄族是一個十足的崇犬民族。關於狄人崇犬的習俗,前文已說過,在此就不贅述了。

塞人,在秦漢的文獻裏又稱“巂人”、“叟人”,也是一個與犬有很深關係的中亞古代牧獵民族。塞種之名,最早見於《漢書·西域傳》:

昔匈奴破大月氏,大月氏西君大夏,而塞王南君氾賓。塞種分散,往往為數國。自疏勒以西北,休循、捐毒之屬,皆故塞種也。

《漢書·張騫李廣利傳》也說:

時,月氏已為匈奴所破……西擊塞王。塞王南走遠徙,月氏居其地。

在西方的史學著作中塞人多稱“薩迦”。塞人是眾多部落的統稱,從人種學來說多數屬於高加索人種即白種人。

我國西域史專家餘太山先生認為,《漢書·西域傳》所說的塞人,就是阿喀美尼朝大流士一世貝希斯登銘文中的Sakā人。主要包括四個部落。後來由於受到月氏的攻擊,被迫向四處遷徙。有一部分進入塔裏木河流域,另一部分南下通過甘青高原地帶沿橫斷山脈河穀遷入雲南西部地區。

近年來在我國雲南省晉寧石寨山發掘的一大批青銅器人物造像,曾引起了考古學界和民族學界的極大關注,其中最關鍵的問題就是這批青銅造像的族屬問題。

雲南學者張增祺先生認為,這批高鼻深目、長須著褲的造像人物應是南下進入雲南滇西北地區的古代塞人。如果此說可信的話,那麽有可能這部分進入滇西北的塞人,也將自己的宗教信仰即犬崇拜與造型藝術帶入了雲南。

最令我們感興趣的是,在這批造型獨特的青銅器藝術中有獒犬的形象出現。《漢書·西域傳》中就曾提到塞人豢養一種體型肥壯的“大狗”。郭義恭在《廣誌》中說:“汙賓(塞人建立的小國)大狗如驢,赤色。”

這種“大狗”在晉寧石寨山青銅器圖案上刻畫得十分生動。如12號墓出土的一種刻有“播種”場麵的貯貝器,參加播種活動的共20餘人,有的手持“點種棒”;有的肩荷銅鋤;也有的頭頂子種籮,他們在兩個坐“肩輿”的女奴隸主的帶領下,列隊前往田野。在此行列中共出現三條狗,其中一條體型矮小,高及人膝,想必是滇池區域的本地狗種(類似形態的小狗,在滇池區域其他青銅器圖案中屢見不鮮)。另兩條狗體型特大,也極健壯。高與人肩齊平。這很可能就是塞人帶入雲南的“大如驢”的“大狗”,因為其形大體壯,與雲南狗種不同,所以作為“貢品”進獻滇王國。

從雲南近年出土的一些青銅器造型藝術來分析,我們似乎也確能找到與塞族文化習俗相近的一些特點。首先,塞族人在曆史上是一個典型的騎馬民族,以遊牧生活為主,他們除飼養馬、牛、羊外,特別愛養狗,但不養豬,這在青銅器上有所反映。居於中亞時期的塞族人信奉的宗教是瑣羅亞斯德教,他們的宗教經典是《阿維斯塔》,在這部經典裏,狗被看成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是人類的保護神,任何人因疏忽而把狗弄死的,都會被處以重刑;此外,狗是一切宗教祭祀儀式中不可缺少的動物,因而,狗在塞人的生活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此外,塞人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穿褲和靴(鞋)的民族,這兩者都與馬背騎乘有關。我國漢代之前雖有汍(褲),但很不完備,還沒有出現像今天這樣由前後襠和兩條褲管縫在一起的褲,而是兩條褲管並不縫合的無襠套褲。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的騎馬形象,一些男子都穿著長褲,這與塞人的騎馬習俗完全相同。希臘史學家希羅多德寫道:

塞人……他們頭戴直挺的尖頂厚氈帽,穿著褲子,有當地產的弓,短劍和特殊的鉞……

我們在雲南昭通東漢墓出土的青銅器中,也見有頭戴尖頂帽的人物造像,這與希羅多德所說“頭戴直挺的尖頂厚氈帽”相符合。從塞人信奉的宗教教律,我們了解到,光頭示人不敬,因此塞人一般都要求戴帽子。

通過以上的比較,我們有理由認為晉寧石寨山的青銅器造像人物,以及形大如驢的“大狗”,即是從中亞遊牧而入雲南滇西部地區的古代塞人的遷徙生活史的記錄。
更多

編輯推薦

1大羅金仙在星際
2屍人
3墨龍變
4洪荒青蓮聖卷
5八神異界遊
6鬥神狂飆
7全係修真大法師
8近戰召喚師
9魔法通行證
10逆龍道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獸戰天下

    作者:胡不歸  

    工具百科 【已完結】

    一個野獸橫行,掠食者和獵物以無窮的手法演出變化多端的二重奏或多重奏的欲望世界。一個從小被恐怖組織訓練成殺人機器,為了自由從而不得不戰鬥及殺戮的冷血殺手。就是關於這個堅忍冷酷,但不失血性的勇悍男兒...

  • 幻神

    作者:雲天空  

    工具百科 【已完結】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聖獸的名字,想必大家已經耳熟能詳了,可是有誰知道,四大聖獸到底為什麽會成為僅次與神的存在?他們是經過怎樣的努力,最終成為聖獸的?他們各自擁有著什麽樣的神奇本領呢?有誰...

  • 活金

    作者:逐沒  

    工具百科 【已完結】

    靈脈為生命之脈,為免靈脈不被破壞也就有了‘護靈人’。林寶駒的先祖是‘護靈人’中的奇才,擁有逆天造勢的才能,曾強行降伏金馬,讓金馬成為白馬山的靈脈之主,用來守護靈脈。白馬吸水,養活一方。靈脈若散,...

  • 傳奇之縱橫瑪法

    作者:星星辰  

    工具百科 【已完結】

    在網吧裏激戰了三天三夜的星辰,終於完成了統一沙巴克的偉大霸業,但是由於勞累過渡,居然暈倒在地。當他醒來後,卻發現自己來到了一個神秘奇妙的世界,而這個世界赫然是他所玩的傳奇遊戲裏的瑪法世界,這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