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一、夏代的神蛇

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王朝是夏朝,約出現於公元前兩千二百年左右。夏朝和它後麵的商朝、西周、春秋時期,在考古學分期中屬於青銅時代。和以前的新石器時代相比,青銅時代的社會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青銅冶鑄業出現並逐漸達到很高的水平。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提高,使生態環境發生改觀,蛇在人們的眼中,不再像上古時代那樣可怕了,但是,原來以蛇為圖騰的族還長期崇蛇,蛇圖騰演變為種種蛇神靈,並在姓氏、傳說中顯示出它們以前在這些族中所受的尊崇。春秋晚期,已是早期鐵器時代,蛇的神靈地位有所下降,卻常在先秦諸子的著作中出現。

夏後氏是夏王朝的建立者,他們和有扈氏等姒姓氏族、部落原屬同一個部落聯盟。這個部落聯盟中的人們,稱為夏人或夏族。《列子?黃帝》中,說夏後氏人首蛇身,說明夏人原來曾以蛇為圖騰的一種,後來大約還崇拜人首蛇身的神靈。而夏人的姒姓也保留著上古時期的蛇崇拜痕跡。

(一)夏族姒姓的由來

夏族姒姓,得姓的原因有不同說法。有一種說法認為“姒”字就是“妃”字,“妃”字的“己”字原像蛇形,說明夏族以蛇為圖騰,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姒”字與“以”、“己”等本是一字,“以”字原也像蛇形,而且,夏禹的母親名叫“修己”,也是蛇。

因為夏族包含了許多氏族、部落,所以圖騰不必隻是一種,除蛇圖騰之外,可能還有石圖騰、熊圖騰等,形成一個圖騰體係。

禹是夏族的祖先,他的母親名字是修己(長蛇),說明蛇圖騰在夏族圖騰體係中的重要與古老。

夏族活動於中原地區,屬於我們前麵所說的華夏集團。從前述軒轅氏、陶唐氏等都可能有過蛇圖騰的情形來看,夏族的蛇圖騰與本集團的不少其他部族的圖騰是一致的。蛇圖騰在華夏集團中相當普遍。國家出現以後,蛇圖騰或演變為蛇神或半人半蛇的神靈,如夏後氏就可能長期尊奉人首蛇身的神,於是後世便有了夏後氏人首蛇身的傳說。

(二)夏代的“豢龍氏”

夏代還有一些非姒姓的方國,這些小國從屬於夏王朝,其中有一個方國稱為豢龍氏。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能飲食之。夏後嘉之,賜氏曰禦龍……”。《史記?夏本紀》也記載了劉累向豢龍氏學養龍,後服侍孔甲的故事,說夏王朝在孔甲統治時期,發生諸侯反叛等事。當時天降下兩條龍來,雌雄各一條。而孔甲手下無人能喂養它們。陶唐氏的首領劉累,向豢龍氏學會了養龍的方法,來服侍孔甲,孔甲賜劉累姓,為禦龍氏。後來那條雌龍死了,劉累瞞著孔甲,將龍的肉給孔甲吃。後來孔甲又要看那條龍,劉累見事情要敗露,隻好逃到別處去了。

豢龍氏,可能原本是一個善於養蛇的氏族。到夏代應該已經建立了國家,這個小國臣服於夏王朝。豢龍氏有養蛇的技術,被別的氏族或方國傳為會養龍,豢龍氏的名稱可能就由此而來,這屬於“以技為氏”。孔甲有兩條龍也是不可能的事。如果上述記載有所本,那麽可能是有兩條大蛇。劉累為孔甲養蛇,蛇沒有養好,死掉一條,劉累又做了蛇肉給孔甲吃。

這種情況與夏人的崇蛇傳統是不是有矛盾呢?沒有。夏人在幾百年前可能以蛇為圖騰。但圖騰並不是不可以養。孔甲之時,蛇已經失去了圖騰的地位,但還是受到相當的重視。正因為如此,當孔甲要看那早已死掉的大蛇時,劉累怕受到嚴厲的懲罰,於是一走了之。

(三)夏代神蛇的形象

夏代人心目中的神蛇是什麽樣子呢?我們來檢索一下有關的考古資料。

在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南部,分布著一種年代相當於曆史上的夏代的考古學文化,這種文化的典型遺址首推偃師縣二裏頭遺址,在這裏發現過宮殿遺址,出土過青銅禮器、兵器等,這個文化稱“二裏頭文化”,它的分布範圍也正與文獻中夏人的活動地域相符合,所以很有可能就是夏代的夏人留下的物質文化。

二裏頭文化從早到晚分為四期,考古學界對於二裏頭文化一、二期是夏文化的認識比較一致。在二裏頭文化二期的文化遺物中,有淺刻著蛇紋的陶器,這些蛇的形象不同於自然界的蛇,而是經過變形、誇張、藝術化了的蛇。其中有一蛇淺刻在一件器座形陶器的外壁。其刻畫線條比較粗,一頭雙身,頭向下,眼珠外凸。這條蛇雙身,眼睛比較大,與自然界的蛇不同。它的頭部附近還刻有雲雷紋,身體的上方有一隻仰身的四足朝上的小兔。淺刻的線條裏麵塗著朱砂,呈紅色,眼眶內又塗著翠綠色。因陶器座形器已經殘缺,蛇身也已不完整。但雕刻精細,形象生動,線條流暢,富有神秘色彩,應該是神蛇的形象。另外還有三條蛇紋,其中兩條刻在器座形陶器的外壁,一條雙頭一身,身體殘缺,另一條頭部殘缺,身體盤曲。還有一條蛇紋,刻在盆形陶器的外壁。二裏頭文化的陶器上刻動物花紋的很少,竟有四條蛇紋,說明夏人對蛇的重視,與其他動物相比,對蛇是另眼看待的。神蛇的形象刻在陶器之上,更反映了夏代對神蛇的崇拜,這是上古時期夏族蛇圖騰崇拜在新的曆史條件下的演變。

至於那隻在神蛇上方仰麵朝天的兔,可能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飛兔。《漢唐地理書鈔》輯《括地圖》說:“天池之山,有獸如兔,名曰飛兔,以背毛飛。”飛兔也稱飛鼠,《山海經?北山經》說:“天池之山,其上無草木,多文石。有獸焉,其狀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飛,其名曰飛鼠。”郭璞注:“用其背上毛飛,飛側仰也。”就是說,傳說中生活在天池之山的飛兔能夠用背上的毛來飛翔,飛的時候是仰麵朝天的。《呂氏春秋?離俗》又說:“飛兔、要?,古之駿馬也。”高誘注:“飛兔,要?皆馬名也,日行萬裏,馳若兔之飛,因以為名也。”《宋書?符瑞誌》說:“飛菟者,神馬之名也,日行三萬裏。禹治水,勤勞曆年,救民之害,天應其德而至。”由此看來,飛兔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動物,古人認為飛兔奔跑或飛翔速度快,所以用來命名快馬,並且認為在夏禹的時代已經有名叫飛菟(菟即兔)的快馬了。我們看到的夏代器座形陶器上的兔紋,與蛇紋在一起,兔仰麵朝天,正是傳說中飛兔的形態。而神蛇也應飛升於天,神蛇和兔都處於在空中飛翔的動態。在今天所見到的古代藝術品中,這是最早的蛇與兔相結合的例子。現代的人們,還有“蛇盤兔,必定富”的俗語。民間藝術中也有蛇盤兔的剪紙等。其含義與夏代的神蛇與兔雖然不同,但形式上也是蛇與兔相結合的藝術品。

不久前,河南省駐馬店市楊莊遺址,出土了一件二裏頭文化二期的陶鼎殘片,鼎為夾沙黑皮陶,斂口,鼓腹。鼎的腰部裝飾了一條繞鼎一周的陶蛇,蛇身是一根泥條盤成,與這一時期常見的附加堆紋一樣。蛇的頭部貼住了蛇尾,蛇頭微微昂起,嘴巴寬大,小眼,又有兩個鼻孔,蛇頭頂部殘損。

這條陶塑的蛇造型古樸而生動,蛇盤繞在炊器鼎上,應當不僅僅是作為美化器物的裝飾,而且有著某種象征意義。鼎在夏商時期,與占卜活動有關,占卜時要用到鼎。蛇附於鼎,或許是當時人們的占卜迷信與神蛇崇拜有某種形式上的聯係的反映。
更多

編輯推薦

1大羅金仙在星際
2屍人
3墨龍變
4洪荒青蓮聖卷
5八神異界遊
6鬥神狂飆
7全係修真大法師
8近戰召喚師
9魔法通行證
10逆龍道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獸戰天下

    作者:胡不歸  

    工具百科 【已完結】

    一個野獸橫行,掠食者和獵物以無窮的手法演出變化多端的二重奏或多重奏的欲望世界。一個從小被恐怖組織訓練成殺人機器,為了自由從而不得不戰鬥及殺戮的冷血殺手。就是關於這個堅忍冷酷,但不失血性的勇悍男兒...

  • 幻神

    作者:雲天空  

    工具百科 【已完結】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聖獸的名字,想必大家已經耳熟能詳了,可是有誰知道,四大聖獸到底為什麽會成為僅次與神的存在?他們是經過怎樣的努力,最終成為聖獸的?他們各自擁有著什麽樣的神奇本領呢?有誰...

  • 活金

    作者:逐沒  

    工具百科 【已完結】

    靈脈為生命之脈,為免靈脈不被破壞也就有了‘護靈人’。林寶駒的先祖是‘護靈人’中的奇才,擁有逆天造勢的才能,曾強行降伏金馬,讓金馬成為白馬山的靈脈之主,用來守護靈脈。白馬吸水,養活一方。靈脈若散,...

  • 傳奇之縱橫瑪法

    作者:星星辰  

    工具百科 【已完結】

    在網吧裏激戰了三天三夜的星辰,終於完成了統一沙巴克的偉大霸業,但是由於勞累過渡,居然暈倒在地。當他醒來後,卻發現自己來到了一個神秘奇妙的世界,而這個世界赫然是他所玩的傳奇遊戲裏的瑪法世界,這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