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一、從“逐肉”到“養肉”

動物的馴化是生物進化史上前所未有的劃時代革命。被馴化的動物徹底告別了其野生祖先的生活習性,它們的生命存在本身也成了馴化者的意誌和功利需求的某種附屬物和保證。從這種互動關係上看,被馴化之畜群不是這個星球上生物種自然選擇的結果,而是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開發、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活例證。畜群反過來給馴化者――人類的生存方式帶來了巨大變革的可能性,一種穩定的、可調控的肉食和其他副產品的供給製度,一種足以替代人力本身的勞動和運載工具的發現,不僅使人類永遠告別了那“飛土逐肉”的無規則生活方式,而且大大促進了人類邁向文明的進化過程。

馴化揭開了人與動物關係史上嶄新的一幕。對馴化者來說,動物從野生到家養意味著一種人為操縱的遺傳選擇,意味著某種生物種為了人的專門需要而特殊發展某一方麵的性能。野綿羊沒有毛,野牛的奶僅夠幼仔食用,未經馴化的雞不會產多餘的蛋。而脫離了自然放任狀態,在人的安排和照料之下重新開始新的生命再生產的各種家畜和家禽,就可以發展繁育為長毛、產奶、生蛋等專門化的經濟動物了。馴化的綿羊成了人類高效禦寒毛織物的不竭之源,馴化的山羊和奶牛使有限的人奶得到無限延伸,使人類成為哺乳動物中唯一可以終身兌現食乳欲望的特殊物種。而由此衍生出的奶油、奶酪等多種乳製品也大大改善了人體的飲食結構和營養水準。更不用說名目繁多的產蛋雞和肉雞品種如何成了人類專用的動物蛋白質的活儲存庫。盡管從純功利的經濟效益著眼,也出現了在“殺雞取卵”、“竭澤而漁”一類成語中體現的那種反對極端耗費動物生命的觀點,但這絲毫也不意味著馴化者對被馴化物的憐惜和仁慈。如果說在宇宙中得天獨厚的人類對於大自然天造地設的其他物種都不抱有必然的珍愛憐惜之情的話,那麽又怎能奢望人類對於由他自己所馴育的和喂養的生物種心慈手軟、禮敬如賓呢?盡管達爾文說過,同情下等動物是人類天賦的一種美德。

野生動物曾經是人類進化途程中天然的競爭對手,終於在“適者生存”的殘酷競爭中敗給了人類。可以說現在一切物種的生殺予奪大權都已歸入了人的掌握之中。大量生物走向滅絕已然成為不爭的事實。除非在人工營造的動物園、水族館一類場所,人們要看到豐富多彩的野生動物世界已非易事。唯有少數經過馴化的生命形態轉換的物種――牛羊豬馬驢雞鴨狗貓等,在現存數量上遠遠超過其野生狀態的祖先時代,表現出與日俱增的興旺繁榮,似乎非但沒有絕代斷種之憂,還會與人類共存共榮下去。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讚同某些人類學家的一種意味深長的說法:畜牧業的發明是地球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動物保護運動。

如果要進一步追問,為什麽這少數種類的動物能夠獲得有史以來的這種偉大保護?那麽最簡明扼要的答複應該是:這些動物已不再是自然生命的自然延續,它們已然成為人類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

神學人類學家潘能伯格指出,人的“唯我性”使其使命具有無限性,促成他敢於麵對世界和未來的開放性。“在其行為對世界的開放性中,人們已經處於實現自己的使命的途程之中,人類學的行為研究向我們表明,人追求的目標是什麽,這對人來說不是從一開始就由遺傳本能決定的。在人那裏,本能行為的殘餘部分隻構成他的存在的一個極其微小的部分。此外,人必須自己決定,他要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什麽樣的目的之中。他必須自己尋求自己的使命,弄清自己希望什麽。為此,他必須在世界上全麵地辨明方位。但是,他既不能在自然界中,也不是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生活中一切個別決定所從屬的、無疑是最終的目的。關於自己的使命的問題,使他無法在暫時性的回答中得到安寧,並推動他繼續尋找。”按照如此界說的人的唯我性使命追求,世上一切除人之外的有機物和無機物,都隻能充當人類實現其使命的手段,永遠也不能成為目的。一部人類文化史,在某種意義上就是人類征服、改造、利用自然的曆史。野生動物,曾作為人類獵捕宰殺的對象,但其野生的獸性尚未被人類所征服。家養牲畜,作為已被征服了原生野性的動物,是人類文化如何改造、利用自然的最好見證,也是人類唯我性使命在宇宙中衍生出的活的旁證。

在擁有四千年文明的中華文化中,文獻記載中相傳最早的莫過於黃帝時代的《彈歌》,無論從其二言詩的形式還是詩中所言內容來看,都似乎表明了它的原始古樸性:

斷竹,續竹,

飛土,逐肉。

這首古歌講的是進入農業和畜牧業生產之前的人類基本生存方式,驗證著狩獵活動作為人與敵對的野生動物之間生存競爭的殘酷性質。傳誦《彈歌》者是楚人陳音,他對越王解釋射箭技術的由來時引用此歌為憑證:

臣聞弩生於弓,弓生於彈。彈起於古之孝子。不忍見父母為禽獸所食,故作彈以守之。

這裏的孝子說雖未必可信,但畢竟反映了那種人與禽獸相互為食的原始狀態的某些真相。其實對於狩獵社會成員來說,對人類並不構成相“食”威脅的弱小動物也照樣可作為獵殺對象。“不忍見父母為禽獸所食”雲雲,看來是要把人對野物的主動性攻擊解說成不得已的自衛行為。盡管如此,我們還是從《彈歌》中看到人類進化途程中數百萬年的“逐肉”生涯之縮影,印證人類學上所說的“弱肉強食”的生存哲理。“逐肉”作為從猿到人的漫長演變中不可或缺的過渡階段,奠定了人與動物關係的基本模式。在此基礎上衍生的畜牧生產方式,當然可以看成“逐肉”向“養肉”的具體改變。

“棒打麅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裏。”這首當代民謠作為對原始《彈歌》的千年回響,表明“逐肉”的生活方式雖然已在大範圍裏成為過去,但數百萬年來的食肉實踐和葷腥口味卻頑強地保持下來。讓野生動物自動來到食肉者的鍋碗裏,這與其說是人獸共生的自然秩序的誇張表現,不如說是嗜葷之人在供不應求的條件下的白日夢想。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食肉危機,變幻想為現實的手段就是“養肉”一途。

籠統地說,由狩獵到馴化動物的偉大轉變可以視為人類肉食來源從“逐”到“養”的轉變。確切地說,在被馴化的多種動物中,似乎唯有豬這一種動物更適合於“養肉”的目的。美國人類學家摩爾說:“馴養各種動物,其目的各有不同――養羊為它的毛,養馬為它的氣力和馳驅,養牛為它的乳和筋肉,養豬為它的肉,養家禽為它們的蛋和羽毛,養狗為的是用以打獵和做伴,養蜂為它的蜜,養金絲雀為聽它的歌唱,養金魚為它的美麗可愛。”在摩爾列舉的九種人工飼養動物中,單純“為它的肉”而養的唯有豬一種。另一位人類學家對此做了更進一層的解說:

豬和其他家畜不同,人們養豬主要是為了取肉。豬不能產奶,不能當坐騎,不能看牧其他牲畜,不能拉犁或背負重物,也不能捉老鼠。但豬作為肉類提供者卻無可匹敵,在整個動物王國中,豬是把碳水化合物轉化為蛋白質和脂肪的效率最高的動物之一。豬每吃一磅飼料,就大約能長20磅肉,而牛吃同樣多的飼料隻大約長7磅肉。以每卡飼料熱量所產出的熱量看,豬的產出效率是牛的3倍多,是雞的2倍多。

這種以取“肉”為至高目的的畜養活動甚至也可以溯源於“逐肉”時期的獵人們對狩獵生產效率的追求。漢字“逐”字本身便從豕會意,這就表明在追逐、驅逐、放逐等諸多引申義項發生之前,“逐”本來曾專指追捕野豬的人類行為。而追捕野豬的“逐”之行為目的也無非是為食用其肉,這已在《彈歌》的“逐肉”二字中和盤托出了。正好像“養”的概念在引申為修養、涵養、教養、養育等等之前,曾專用於指稱飼養羊的行為。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