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三、精心飼養

民間愛牛,充分地反映在精心飼養上,包括牧放、舍養和防禦寒暑。

最初是野放,如獨龍族、珞巴族把牛趕到山上吃草,每年二月看一次,任牛在山上活動,包括交配、產崽,用牛時用鹽巴誘引回來。農區和牧區放牛是不同的,牧區隻是群牧,有夏場冬場之分,隨季節變換草場,景泰《雲南圖經誌書》卷四:西番人“無室屋,夏則山巔,冬則平野以屋,而畜多牛馬,有草則住,無草則移,初無定所”。在蒙古族、藏族還保留著群放犛牛。農業民族也有群放的,即到草地上來牧。《陳?農書?牧養役用之宜篇》:“萊牧之地……故養牧得宜,博碩肥循,不疾?蠡也。”“萊牧”就是利用草田放牧。由於牧養得宜,牛多狀大肥健,不染疾病。《詩經?小雅?無羊》中有一首周宣王考牧的詩:“誰謂爾無牛?九十其?。……爾牛來思,其耳濕濕”,“或降於阿,或飲於池,或寢或訛”,“爾牧來斯,……矜矜兢兢,……揮之以肱,畢來既升”。詩中對當時的“萊牧”作了生動的描述。隋唐以後,荒地逐漸被開墾,草田減少,萊牧之地日益減少。清人劉應棠《梭山農譜》中專設“遊牛”一節,其文曰:“苗既盈野,肅然無敢縱畜踐者。念牛食猶艱也,擇善水草牧之。用長繩係牛,隨其繩盡處而食,食盡更場如前,土人曰:‘放牛’,曰‘遊牛’,又曰‘縻牛’。”在西雙版納考察期間,作者看到,傣族在草地上埋一木杆,其上拴長竹竿或繩子,並係住牛,牛可圍繞木杆轉圈吃草,這是“遊牛”的具體反映。

放牧時人們已認識到,青草萌發的時候,水分高,牛吃青草後常發生腹內脹氣。解決的辦法是放牧前,必先飲水,然後再讓它吃草。

王禎《農書》:“春秋草茂,放牧飲水,然後與草,則不腹脹。”《郡縣農政》:“每放必令先飲水足,乃牧於豐草之區,必令極飽。”

古人還知道牧牛需喂鹽。《農桑經》:“半月啖鹽一次。牛十頭,用鹽一斤。”喂鹽方法是將鹽“碾細,清晨,撤粗石上使飴。已前勿飲,……鹽入腹,渴甚,驅入草場,草沾冷露,便急食以救渴,故亦易飽,半月即肥”。鹽能調整畜體新陳代謝,促進唾液分泌,增強食欲。但放牛有不少迷信儀式,如黎族趕牛群上山時,必須由“畝頭”(氏族長)主持,選擇牛日,“合畝”的人都來聚會,共同飲酒。該酒是由頭年穀子釀製的,但必向牛獻酒,即以竹筒給牛灌酒。這時“畝頭”一手持劍,蹲在牛前禱告,為牛驅鬼,說:“牛吃飽後,請上山吃草,不要跌倒摔傷。”念畢殺一隻雞,用三塊陶片盛飯、菜、酒給牛吃。同時殺雞祭鬼,把牛繩解下來,掛在屋內水缸附近。雞肉拿回家煮吃,但上山“放寮”(交性朋友)的人不能吃,否則給牛帶來災異。放牛者是很辛苦的,起早貪黑,披星戴月。他們必經常攜帶鞭子、刀、投石索和蓑衣,這是不可缺少的。農區放牛多以家庭為單位,由老人或少年管理牧放。放牧水牛時則要經常把牛趕到河裏洗澡。布依族實行輪流看管,集體放牧,該族村內有一牛角號,誰家放牛,早晨就吹牛角號,各戶聽到號聲就把牛轟到村外,由放牛人趕上山放牧,晚上歸來再把牛角輪給下一家。另外,在傣族、哈尼族和彝族有一種“牛親家”,是一種特殊的集體放牧方法,傣族住平地,哈尼族、彝族住山上,如一方有公牛,一方有母牛,可以配對,歸共同使用,輪流看護。夏天平壩炎熱,由哈尼族、彝族在涼爽的高山牧放,冬天高山寒冷,平壩暖和,又把牛趕到傣族村寨飼養牧放,這種方法有利於牛群過冬,便於發展畜牧業,能夠防止近親配種,同時加強了民族間的友好往來。牛所生的牛崽,歸雙方所有。如果牛走丟了,民間本著“順風找牛,逆風找馬”之說,能夠很快把牛找回來。牛喜歡紅色,草原發生火災,往往將牛燒死,因牛群有趨火光習性,看到哪裏有紅色的火焰,就往哪裏跑,必然遭到滅頂之災。西班牙鬥牛士拿紅布鬥牛,即源淵於此。

舍養是除放牧外,把牛關在圈欄內飼養。耕牛的舍飼時間在北方至少要在半年以上。諺曰:“羸牛劣馬寒食下”,舊時“寒食節”指清明前一日,說明黃河流域對備足役畜冬春所需飼料極為重視的,隻要冬季飼養得宜,役畜就博碩壯健,來年在農業生產中就頂用。如果在春耕前未做好抓膘複壯,在春耕期間也不注意飼養管理,役畜在春天就有倒斃的危險。古代對牛舍飼的經驗是很豐富的。

首先要準備好飼料。諺雲:“冬天的食,春天的力”,“入九不加料,來春難用到”,說明必須留足冬季飼草、飼料,以保護耕牛安全越冬。我國早在先秦時代就知道儲藏農作物槁稈和草料以飼喂牲畜。《齊民要術》:“四月伐牛茭。”“茭”就是指喂牲畜的草料。《大豆篇》說:“種茭者……九月中,候近地葉有黃落者,速刈之”,也指的是在豆子未老熟前連莖帶葉割下來作為青飼料。這種青飼料營養豐富,曬幹後又便於貯藏,所以是家畜很好的越冬飼料。除準備足夠的粗飼料外,還很注意飼料品種的多樣化。《陳?農書》:“亦預收豆、楮之葉,與黃落之桑,舂碎而貯積之”。《農桑經》:“凡麥穰、角皮皆可喂牛,……穀穰,豆?俱不可拋撒,若值大雪連陰,皆可救牛之急”。為了使耕牛便於咀嚼反芻和充分利用粗料,古人認為必須對粗料進行切鍘加工,《齊民要術》:“?草粗,雖足豆穀,亦不肥充”。這和“細草三分料”、“寸草鋤三刀,無料也上膘”的農諺是一致的,它充分說明飼料加工,粗料精製的重要性。《農言著實》:“混合飼草”的經驗是冬月天氣喂牛,和和草最好,兼之省料。所謂和和草者,蕎麥稈子,穀草稈子,豆衣子並夏天曬的幹苜蓿,俱用?子?鍘碎,攪在一起,晚間添底喂牛。而且還能提高飼料的適口性。其次,是喂養得法。《陳?農書》:在初春尚寒,新草未生之初,要“取潔淨槁草細?之,和以麥麩、穀糠或豆,使之微濕,槽盛而飽飼之,豆仍破之可也”。深冬“天氣凝凜,即處之燠暖之地,煮糜粥以啖之即壯盛矣。……大寒即以米泔和?草、糠麩以飼之”。《郡縣農政》:“冬月仍時以幹桑葉和麥麩、?草?豆萁飼之”。其中強調冬季喂牛要多加精料。宋代已有嚴冬煮糜粥拌草喂牛的經驗。

古人喂牛要求先粗後精,區別對待,《齊民要術》指出:“食有三芻,飲有三時”。“三芻”是將飼料按品質及適口性分為粗、中、精三等,“一曰惡芻,二曰中芻,三曰善芻。饑時與惡芻,飽時與善芻,引之令食”。按牲畜的饑餓程度,喂以不同的飼料。饑餓時,先喂粗料,吃飽時再喂精料,以引誘它多吃,而“食常飽,則無不肥。”“三時”是“一曰朝飲,少之,二曰晝飲,則胸(可能是酌字之誤)饜水,三曰暮,極飲之”。飲牲畜要按時給水,元代《農桑輯要》中引《韓氏直說》:“上槽一頓,可分‘三和’,皆水拌。第一和草多料少,第二比前草減半,少加料,第三草比第二又減半,所有料全繳絆,食盡即在使耕。”這樣喂能引使牲畜多吃草,長得肥壯。俗諺雲:“三和一繳,須管要飽,不要噍了,使去最好。”《農言著實》:喂牲口時“寧多添草,少伴麩子,頭次如此,第二次漸少,第三、四次又少。然後再拌些麩子,俟其吃畢,飲之以水,晚間亦如之”。《農桑經》說:喂牛“下時料,先以料水拌枯草與之,再拌,少加料,將飽,始加純料,槽中無剩渣,萬好”。如果喂不飽,牛就沒有力氣。牛需要的睡眠時間很短,牛在夜間有充分的時間采食和反芻,所以“夜飼”很重要。俗話說:“牲口吃的好,夜草要塞飽”。《農桑輯要》記載古人在夜裏喂牛的方法是給每頭牛“各帶一鈴,草盡,牛不食,則鈴無聲,即拌之”。飼養員在鈴響時可以休息,鈴響一停就要去添草拌料,使牛充分吃飽夜草。

在宋代民間已經用蠶沙喂牛,蘇軾《格物粗談》:“蠶沙飼牛,可以代穀。”元代也有用蠶沙、幹桑葉等代替豆類喂牛的經驗。《農桑輯要》:“牛一具三隻,每日前後晌約飼草三束,豆料八升,或用蠶沙、幹桑葉、水桶浸之”,以代豆料。蠶沙、幹桑葉都飽含粗蛋白質、粗脂肪和其他幹物質等,營養比較豐富,用它代替豆料喂牛,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此外,應該建好牛欄。我國在史前時代,已經有畜欄,如半坡、薑寨等聚落遺址都發現了畜欄,在浙江河姆渡遺址也有出土。其實,河姆渡遺址為幹欄建築,即樓房式木建築,上層住人,下養牛豬。至今在我國南方諸民族地區還流行幹欄建築,在樓下飼養耕牛是很普遍的現象。在淘汰了幹欄式建築後,黎族人也精心建築了牛欄。在牧放時但必須掌握出欄時間,《農圃便覽》對耕牛保護總結的經驗是:“春暖出室不可過早,夏秋遇雨,置廠棚內,免致雨淋病瘴。霜後始入室,早必生癩。”
更多

編輯推薦

1大羅金仙在星際
2屍人
3墨龍變
4洪荒青蓮聖卷
5八神異界遊
6鬥神狂飆
7全係修真大法師
8近戰召喚師
9魔法通行證
10逆龍道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獸戰天下

    作者:胡不歸  

    工具百科 【已完結】

    一個野獸橫行,掠食者和獵物以無窮的手法演出變化多端的二重奏或多重奏的欲望世界。一個從小被恐怖組織訓練成殺人機器,為了自由從而不得不戰鬥及殺戮的冷血殺手。就是關於這個堅忍冷酷,但不失血性的勇悍男兒...

  • 幻神

    作者:雲天空  

    工具百科 【已完結】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聖獸的名字,想必大家已經耳熟能詳了,可是有誰知道,四大聖獸到底為什麽會成為僅次與神的存在?他們是經過怎樣的努力,最終成為聖獸的?他們各自擁有著什麽樣的神奇本領呢?有誰...

  • 活金

    作者:逐沒  

    工具百科 【已完結】

    靈脈為生命之脈,為免靈脈不被破壞也就有了‘護靈人’。林寶駒的先祖是‘護靈人’中的奇才,擁有逆天造勢的才能,曾強行降伏金馬,讓金馬成為白馬山的靈脈之主,用來守護靈脈。白馬吸水,養活一方。靈脈若散,...

  • 傳奇之縱橫瑪法

    作者:星星辰  

    工具百科 【已完結】

    在網吧裏激戰了三天三夜的星辰,終於完成了統一沙巴克的偉大霸業,但是由於勞累過渡,居然暈倒在地。當他醒來後,卻發現自己來到了一個神秘奇妙的世界,而這個世界赫然是他所玩的傳奇遊戲裏的瑪法世界,這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