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二、成語中的牛

在日積月累的成語中,有許多是關於牛的成語,意味深長,並多有教育意義,試舉若幹例證說明。

(一)歸馬放牛

此典出自《尚書?武成》:“乃偃武修文,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孔穎達注:“此是戰時牛馬,放牧之,示天下不複乘用。”

大意講,周武王統帥大軍消滅了商朝,建立了周朝。但是江山雖定,山川大地卻滿目荒涼,一片蕭條,商紂王的殘暴荒淫使得民不聊生,痛苦不堪。麵對這樣的局麵,周武王心裏非常焦急:如何使國家重新興旺,經濟發展起來呢?於是他施行仁政,希望百姓能歸田務農,並且削減了軍隊,提倡文教。

當時為了作戰,征用了許多馬和牛,現在戰爭已結束,應全力發展經濟。於是周武王下令把馬放回華山的南麵,把牛放回桃林的原野,他想以此來告訴百姓戰爭結束了,戰備放鬆了,不再用兵打仗,希望百姓能全心投入生產。

百姓看到周武王這樣的命令,漸漸安心了,於是周朝很快興旺發達了起來。後來人們就用“歸馬放牛”比喻戰爭停止,不再用兵。在古代繪畫中常有牧牛形象出現。

(二)殺雞焉用牛刀

此典出自《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一笑,曰:‘割雞焉用牛刀?’”故事是這樣的:

春秋時代魯國有一座城市叫武城。孔子的一名學生子遊當了武城的長官。他重視禮樂教化,認為這樣的治理必定有效,於是他用禮樂教化百姓,城裏處處可以聽到弦樂歌聲。有一天,孔子來到了武城,聽到城裏一片弦樂歌聲。他知道這是他的學生子遊所為。孔子見到了子遊,開玩笑地說:“殺雞哪裏要用牛刀呢?”子遊正色回答道:“我時常聽先生說,‘君子學了禮樂就會愛人,小人學會了禮樂就聽使喚’。我之所以用禮樂來教化他們,就是讓他們能有修養。現在城裏的百姓都講禮讓,都能互相謙讓,這正是我初時製定政策的目的。”孔子聽了非常高興,對子遊說:“你說得太好了!”

在子遊的治理下,武城邑一直太平安寧,而且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相安無事。

後人常用“殺雞焉用牛刀”表示不必小題大做。

(三)風馬牛不相及

《左傳?僖公四年》:“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孔穎達疏引服虔雲:“牝牡相誘謂之風,……此言‘風馬牛’。謂馬牛風逸,牝牡相誘,蓋是末界之微事,言此事不相及,故以取喻不相平。”

春秋時,齊桓公率領諸侯的軍隊侵襲了蔡國,但是他並不甘心,又要攻伐楚國。當時,楚國在南方,齊國卻處在北方,雙方相距遙遠,眾臣都勸齊桓公不要操之過急。齊桓公聽不進任何勸諫,執意攻打楚國。

楚國境內一片驚慌,唯恐什麽時候突然遭到齊桓公的侵襲。楚成王焦慮不堪,國家處在危難之中,得想個法子使民眾安心,恢複以往的安寧。這時楚國的一位大臣勇敢地站出來對楚成王說:“大王,臣願出使齊國。”於是,楚成王便派遣他作為使者到齊國軍營裏去遊說。楚使者見了齊桓公,他說:“齊王,你們齊國人居住北方,而我們楚國處在南方,相隔數千裏,如果你們國家的馬牛走失會不會跑到我國境內來呢?”“怎麽可能?”齊桓公一笑置之。“那麽我國本來天下安寧,百姓勤勞,融融樂樂,現在你們的兵馬要踐踏我們的領土,使百姓終日惶恐不安,朝廷上下也深感不平,難道是楚國招惹了你們嗎?如果您執意不收兵,那麽楚國上下會全力以赴,奮起反抗!”使者義正辭嚴,齊桓公頓時語塞,隻好收兵。

後來人們用“風馬牛”和“風馬牛不相及”比喻事物之間毫不相幹。

(四)寧為雞口,無為牛後

《戰國策?韓策一》:“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後。’今大王西麵交臂而臣事秦,何以異於牛後乎!”故事是這樣的:

戰國時期,七國爭雄,其中秦國勢力最大,經常侵略別國。而韓國是個弱小的國家。韓國的國君為了保住自己的國家,準備接受秦國提出的條件,向秦國屈服。就在這時,縱橫家蘇秦來到了韓國,他聽說韓國向秦國投降,心中很焦急,因為韓國國君的這一決定完全與他的六國聯合抗秦的主張相反。於是他勸韓王說:“俗話說:‘寧為雞口,無為牛後。’你現在準備和秦國結交,而且還是向他稱臣,這和成為牛肛門又有什麽不同呢?”韓王軟弱膽小,蘇秦竭力勸說,韓王最終決定要獨立自主,擺脫秦國的控製。“寧為雞口,無為牛後”意思是寧願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願做大而臭的牛肛門。後來人們常比喻為寧可小範圍內自主,而不願在大範圍內聽人擺布。

(五)牛衣對泣

此典出於《漢書?王章傳》,大意是說:西漢時,有個人叫王章,他是泰山钜平人。出身貧寒,年輕時到京城長安讀書,是太學中的一個窮學生。他和妻子住在一所簡陋的房子中,家徒四壁,甚至連床和被褥都沒有,生活十分清苦。這年冬天,天氣寒冷,王章夫妻隻得在地上鋪上一層厚厚的草做床,身上蓋的是亂麻和草編成的“牛衣”。有一次,王章得了重病,失去了生存的信心,躺在牛衣中哭起來。他一麵哭,一麵和妻子訣別。他的妻子是個堅強、賢惠的女人,她勸慰丈夫說:“我們雖然很窮,隻要你養好身體,發憤讀書,目前的困境是可以改變的,為什麽要這樣絕望呢?”王章聽後,很受感動,決心生存下去,在妻子的照顧下,他的身體果然一天天好起來。並且功成名就,漢元帝時官至左曹中郎將,漢成帝時又被從司隸校尉選拔為京兆尹。

後來,“牛衣對泣”這一成語,用來形容生活貧窮和困苦。

(六)九牛一毛

該典出自《史記?報任少卿書》:“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漢朝名將李陵帶兵討伐匈奴,不幸戰敗投降。漢武帝聽到後非常生氣,痛罵李陵叛國,不少大臣也隨聲附和,隻有司馬遷認為李陵不是真心投降,而是在等待立功贖罪的機會。漢武帝見司馬遷為李陵辯護,十分生氣,下令把司馬遷關入黑牢,處以殘酷的腐刑。司馬遷本想自殺,了結自己的一生,但他又想,自己隻是一個地位低微的人,即使死了,在皇帝和大臣的眼裏,隻不過像“九牛亡一毛”罷了。於是,他打消了自殺的念頭,決定堅強地活下去。就是在這種堅毅精神的支持下,他含辛茹苦,寫成了《史記》這部偉大的巨著,流芳千古。

後來,人們便把司馬遷這句“九牛亡一毛”簡化為“九牛一毛”的成語,比喻極為渺小、輕微,一點也無關緊要。

(七)老牛舐犢

《後漢書?楊彪傳》:“後子修為曹操所殺。操見彪問曰:‘公何瘦之甚?’對曰:‘愧無日?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操為之改容。”

三國時期,曹操手下有一個主簿,名叫楊修,聰明博學,智慧過人。一次有人給曹操送來了一盒他很喜歡吃的酥點,曹操高興地在盒上寫了“一合酥”三個字。曹操因有事顧不上吃就出去了。楊修馬上打開盒子,叫大家將酥點分吃了。曹操查問此事,楊修說:“您在盒上寫著‘一合酥’,這不就是人們一人一口酥嗎?我們怎敢違背您的命令,就把它吃了!”曹操雖然很不高興,但也無話可說。

又有一次,魏蜀戰爭中,曹操領兵攻打漢中,駐軍於斜穀界口,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進攻並不有利,退又怕丟麵子,心中很不平靜,正在這時,廚子給曹操送來雞湯,湯中有塊雞肋,曹操感慨萬分。這時,夏侯?來請示口令,曹操隨口說道:“雞肋!雞肋!”楊修聽到口令以後,馬上收拾行裝。夏侯?見了,問他為什麽,楊修說:“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宰相把漢中當作雞肋,就是留在這裏沒有必要了,要準備回去了。所以我先收拾好行李。”後來,曹操果然下令回師。曹操知道楊修早就猜中他的心意,萬分嫉恨,又因楊修是曹操的對頭袁術的外甥,怕以後會有後患,所以就借口楊修擾亂軍心,把楊修殺了。楊修被殺,老父楊彪萬分痛惜。一次,曹操問道:“你為什麽瘦得這樣厲害啊!”楊彪悲傷地說:“我像老牛舐犢一樣,愛我的兒子,現在小牛死了。我這老牛怎麽能不瘦呢?”曹操聽了,也為之心下戚戚。

後來,人們以“老牛舐犢”這一成語用來比喻父母疼愛子女的深摯感情。在年畫中很流行“老牛舐犢”題材。

(八)牛角掛書

此典比喻勤儉讀書,出於《新唐書?李密傳》。大意說:隋朝有個讀書人名叫李密,他原是貴族出身,後來家境破落。少年時曾到宮廷中做侍衛,但因為他喜歡讀書,在值班時不專心,被免去了侍衛的職務。李密回家以後,發憤讀書,從不浪費能夠用來讀書的點滴時間。一次,李密騎著牛出外辦事。他把一套《漢書》掛在牛角上,從中抽出一本,坐在牛背上一邊趕路一邊讀書,學習十分專注。當天,正好遇到大臣楊素坐車外出,他看到一個少年專心坐在牛背上讀書,不由暗暗稱奇,他讓駕車的人放慢車速,慢慢地跟在後麵。走了好久,楊素看到李密一本書看完了,準備再換一本看,便上前問道:“你是哪兒的書生?”“我叫李密,遼東襄平人。”楊素又問:“你讀的是什麽書?”“我正在讀《漢書》中的《項羽本紀》。”楊素很親切地跟李密談了一陣,覺得這個少年不是等閑之輩,前途無量,鼓勵說:“你這樣好學,將來一定會有成就的。”楊素回家後,把情況講給兒子楊玄感聽,楊玄感便和李密結交,成了知心朋友。

公元613年,楊玄感看到隋朝大勢已去,便乘機起兵反隋,並請李密為他出謀劃策,但楊玄感沒有采納李密的妙計,以致兵敗身亡。後來李密投奔了瓦崗寨的農民起義軍,成為這支起義軍的首領,沉重打擊了隋朝統治者。

(九)吳牛喘月

此典指疑心而生懼。大意說,江南的水牛(江南地區在古代是吳國的所在地,所以水牛又稱吳牛)十分怕熱,一到夏天,它總喜歡泡在水裏,在陰涼的地方歇息。有的水牛一見到天上圓圓的月亮,就以為是正午的太陽,嚇得不斷地喘氣。

南北朝的劉義慶,曾寫過一本有名的筆記小說《世說新語》,書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西晉晉武帝司馬炎手下有一個臣子,名叫滿奮,由於他是南方人,所以特別怕冷,到了冬天,更是把西北風看得像猛虎一樣。有一天,晉武帝召見他。當時正值冬天,外麵西北風呼呼地吹著。滿奮來到宮中,宮中朝北的窗子是用琉璃做成的,很結實,足以抵擋寒風,但看起來似乎是透明的,好像西北風會吹進來一樣。滿奮一看這窗戶,不禁打了個寒戰。晉武帝說:“賜座。”一個侍臣把椅子放到此窗下,滿奮望著椅子,又望了北窗,感到十分為難,不敢去坐,傻呆呆地站在原地。晉武帝見了他那尷尬的神態,不禁感到十分好笑。他想起滿奮有怕風的毛病,知道他以為北窗上沒有擋風的東西,就用手指北窗,笑著說:“窗子是用琉璃做的,不會有風吹進來的。”滿奮羞怯地說:“臣是一條河裏的水牛,見到月亮就喘起氣來了。”

後來,人們就用“吳牛喘月”這個成語來比喻人遇到事情過分害怕,帶有嘲諷的意味。類似題材在古代銅鏡中多有反映。

(十)對牛彈琴

此典出自牟融《理惑論》:“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大意是這樣的:古時候,有一個音樂家叫公明儀,擅長彈琴。有一天,他看到一頭十分健壯的牛在低頭吃草,他就在草地上安放琴桌,給牛彈奏了一曲清越抒情的《清角之操》。但是,牛好像沒有聽到什麽似的,還是低著頭,一個勁地吃草,不理他。公明儀看到牛毫無反應,不由停了下來。他想,我彈的樂曲如此美妙,為什麽它置若罔聞呢?終於,他領悟到,不是牛沒有聽到琴聲,而是這種曲子太高雅,它根本聽不進去。

後來,用“對牛彈琴”比喻對蠢人講大道理白費口舌,有看不起對方的意思。

(十一)牛鬼蛇神

此語形容壞人。《妙法蓮華經》卷二《譬喻品》:“複有諸鬼,首如牛頭,或食人肉,或複啖狗。”《地藏本原經》卷中《利益存亡品》:“鐵蛇鐵狗,吐火馳逐,獄牆之上,東西而走。”佛經中把“牛頭”、“鐵蛇”視為虛幻怪誕。唐代以後把牛鬼蛇神視為虛幻怪誕的代名詞。《紅樓夢》第八十回:“更有一種可笑的,肚子裏原沒有什麽,東拉西扯,弄得牛鬼蛇神,還自以為博奧。”後牛鬼蛇神又演變為壞人的同義詞。
更多

編輯推薦

1大羅金仙在星際
2屍人
3墨龍變
4洪荒青蓮聖卷
5八神異界遊
6鬥神狂飆
7全係修真大法師
8近戰召喚師
9魔法通行證
10逆龍道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獸戰天下

    作者:胡不歸  

    工具百科 【已完結】

    一個野獸橫行,掠食者和獵物以無窮的手法演出變化多端的二重奏或多重奏的欲望世界。一個從小被恐怖組織訓練成殺人機器,為了自由從而不得不戰鬥及殺戮的冷血殺手。就是關於這個堅忍冷酷,但不失血性的勇悍男兒...

  • 幻神

    作者:雲天空  

    工具百科 【已完結】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聖獸的名字,想必大家已經耳熟能詳了,可是有誰知道,四大聖獸到底為什麽會成為僅次與神的存在?他們是經過怎樣的努力,最終成為聖獸的?他們各自擁有著什麽樣的神奇本領呢?有誰...

  • 活金

    作者:逐沒  

    工具百科 【已完結】

    靈脈為生命之脈,為免靈脈不被破壞也就有了‘護靈人’。林寶駒的先祖是‘護靈人’中的奇才,擁有逆天造勢的才能,曾強行降伏金馬,讓金馬成為白馬山的靈脈之主,用來守護靈脈。白馬吸水,養活一方。靈脈若散,...

  • 傳奇之縱橫瑪法

    作者:星星辰  

    工具百科 【已完結】

    在網吧裏激戰了三天三夜的星辰,終於完成了統一沙巴克的偉大霸業,但是由於勞累過渡,居然暈倒在地。當他醒來後,卻發現自己來到了一個神秘奇妙的世界,而這個世界赫然是他所玩的傳奇遊戲裏的瑪法世界,這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