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二、自然崇拜:龍崇拜的主要形式

在中國曆史上,龍崇拜得以長期延續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以農牧業生產為基礎的自然崇拜。數千年來,中國以農立國,作為主宰雨水之神的龍備受尊崇。

龍崇拜是怎樣由圖騰崇拜演化為自然崇拜的呢?古人為什麽把龍奉為雷神、雨水神、虹神和星神形象來崇拜呢?

(一)龍圖騰――龍神

圖騰的基本特征是人與圖騰之間存在血緣關係,把圖騰視為氏族、部落或家庭和個人的標誌和象征,以圖騰作為社會組織的名稱,相信人和圖騰之間可以互相轉化等。此外,圖騰沒有神性和神職。而自然神的特征卻不同,人們往往視神為某種自然力、自然物或自然現象的主宰者,如日神、月神、雷神、水神、火神等。

圖騰和自然神雖有差別,但也有聯係。如前所述,圖騰觀念產生於舊石器時代中期,至新石器時代,圖騰崇拜開始演化(其殘餘形式仍長期延續)。而神的觀念的產生較圖騰觀念晚得多。塔斯馬尼亞和澳大利亞土著是迄今所知的最原始的民族之一,其社會發展水平被認為相當於舊石器時代至中石器時代。據考察,塔斯馬尼亞人未發現有神和神靈觀念。澳大利亞人的宗教形式主要是圖騰崇拜和巫術,大多數部落不但“沒有關於一神或多神的觀念,沒有對神的崇拜”,而且,“萬物有靈觀念,靈魂和精靈信仰,雖已出現在澳大利亞人中,但仍十分朦朧,在其宗教中並無多大作用”。僅在社會發展水平較高的東南部落中,才出現神的萌芽形態。至新石器時代,各種具有神性和神職的神才開始形成,如被認為處於新石器時代的美洲印第安人中,已有了日、月、水、火、土、風等自然神的雛形。

神崇拜形成之前,人們主要崇拜圖騰。新事物在舊事物的基礎上產生,兩者有密切的淵源關係。大量資料表明,最原始、最古樸的神是由圖騰演化的。神靈觀念產生之後,一些重要的氏族部落圖騰被賦予神性和神職,成為某種事物的主宰者,受到不同氏族部落人們的共同崇拜。圖騰的神化,是神形成的一條主要途徑。古希臘、古羅馬、古埃及、古印度和不少原始民族的神,以及中國遠古的某些神,有不少是由圖騰演化而來的。中國的龍之所以具有圖騰的基本特征,又具有神的特性,就是因為後來它由圖騰演化為神。

為什麽龍由圖騰演化為自然神呢?這不是曆史上的偶然現象,它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其原因主要有兩方麵,一是社會生產的變革,另一是人類思維的發展。

1.社會生產的變革:采集、漁獵――原始農牧業

學術界普遍認為,圖騰發生的社會基礎是以采集、狩獵為主的經濟生產。普列漢諾夫指出:“……圖騰崇拜,是在一定的經濟基礎――原始狩獵的基礎上產生的。”B?安克爾曼也認為,人類群體把圖騰作為親屬的觀念“可能是在狩獵生產條件下形成的”。前蘇聯學者A?M?佐洛塔廖夫也說,圖騰的產生,“基於舊石器時代原始的狩獵――采集經濟”。C?A?托卡列夫認為,大多數圖騰都是動物,“這一事實是狩獵民族物質生活條件的反映”。

在氏族社會早期,人類主要以狩獵、采集為生,生活資料完全靠大自然的恩賜。這種社會生產是攫取性的,是人類從動物界遺傳下來的本能的生產活動。不少學者認為,由舊石器中期到中石器時代,人類的社會生產主要是狩獵和采集,與這種生產相適應的宗教信仰主要是圖騰崇拜和巫術,自然崇拜尚未形成,如屬於這一時期的澳大利亞人的宗教信仰形式主要是圖騰崇拜和巫術,“沒有自然崇拜現象。關於種種自然現象超自然屬性的觀念,雖出現在澳大利亞人中,但它不屬於自然崇拜”。在塔斯馬尼亞人中,也未見有自然崇拜。因此,不少學者都認為自然崇拜晚於圖騰崇拜,著名宗教史學家約?阿?克雷維列夫認為:“自然崇拜本身是宗教史上重要的一頁,隻不過應當承認其所屬年代要晚得多。”與圖騰崇拜等早期宗教形式比較起來,“自然崇拜是宗教史上出現更晚的一種現象”。前蘇聯著名民族學家柯斯文也認為自然崇拜是在圖騰崇拜和巫術之後形成的。

如前所述,龍的誕生地是太?部落,伏羲氏族圖騰――蟒蛇是龍的原形。而伏羲所處的時代是什麽時代,是漁獵時代還是農業時代?據古籍記載,傳說伏羲時代仍是漁獵時代。

《易?係辭?下》:“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精。作結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其意為:遠古時,伏羲氏為天下的首領,他抬頭則觀察天象,低頭則觀察地理,並觀察鳥獸的斑紋和植物的分布生長情況。他於近處取法於人體的各部分,遠處則取法於萬物的諸形象,於是開始造作八卦,用來溝通領會天地造化神妙高明的用意,用來衡量區分萬種物類的情狀,結繩而織成網罟,用來獵取鳥獸,捕捉魚類。此一記載說明伏羲時代仍是人類最原始的經濟生產方式――漁獵生產,是純粹的攫取性的生產活動。而伏羲時代崇奉的龍,無疑是圖騰,而不是神。一般認為,舊石器時代晚期仍是主要以漁獵為主的時期,至新石器時代才出現農業。據此,則伏羲時代尚處於舊石器時代。

從文化的角度來看,人類文明發生的關鍵是發明植物的種植和動物的飼養,即學術界被稱為“產食革命”(Food Production Revolution)的階段。人類倘若不會種植植物和飼養動物,將永遠處於漁獵采集的原始狀態,文明也就無從產生。一般認為,種植植物和飼養動物發生在新石器時代。大量的中外考古資料說明,農業、畜牧業在新石器時代開始形成,攫取性的社會生產開始過渡到生產性的經濟生產,居住方式也開始由遊徙過渡到定居,從而逐步拋棄從動物界遺傳下來的本能的生產活動和居住方式。從一些資料來看,中國的炎帝時代已進入以農業為主的社會經濟階段。

《易?係辭?下》:“庖犧氏沒,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末,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其意為:伏羲氏死後,神農氏興起,砍削木頭作為耜,揉曲木頭作為耒,將耕地鋤草的方法教給天下人們。其他古籍也有關於神農氏好耕種的記載,如《太平禦覽》卷七二一引《帝王世紀》:“炎帝神農氏長於薑水,始教天下耕種五穀而食之,以省殺生。”《淮南子?修務篇》“……於是神農乃始,教民播種五穀,相土地宜濕肥?高下。”《史記?補三皇本紀》:“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用,以教萬人。始教耕,故號神農氏。”《管子?形勢》:“神農教耕生穀,以致民利。”《管子?輕重戊》:“神農作樹五穀淇山之陽。九州之民乃知穀食,而天下化之。”《莊子?盜蹠》:“神農之世……耕而食,織而衣,無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繹史》卷四引《周書》:“神農之時,天雨栗,神農遂耕而種之,作陶冶斤斧,為耒耜耨,以墾草莽,然後五穀興助,百果藏實。”《商子?畫策》:“神農之世,男耕而食,婦織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所有這些記載都說明,神農時代起,中國已進入以種植業為主的經濟時代,而不是漁獵時代。

遼寧興隆窪的石塊龍、河南濮陽的蚌殼龍和湖北焦墩的卵石龍均是在5000-7000年前左右,屬新石器時代。如前所述,學術界一般認為,圖騰崇拜發生在舊石器時代中期,即距今5萬年前便已存在,舊石器時代即距今1-5萬年,是圖騰崇拜的繁盛時期。新石器時代是圖騰崇拜的演變時期。上述三條原始龍均屬新石器時代,都不能說它們是圖騰,而是由圖騰演化的神。從與三條龍同時出土的其他文物來看,也表明當時已進入以種植業為主的經濟生產階段。如前所述,胡健等人分析了遼寧查海遺址所體現的原始農業狀況,認為遺址中大型房屋建築和密集的房址分布,反映出相對穩定的定居生活及人口與飼養業的發展規模,當時已不單單是一種純粹的“刀耕火種”的農業方式,而有了“鋤耕農業”的信息。河南濮陽西水坡蚌殼龍虎墓出土不少陶器,也表明當時農業生產發展到較高的階段。這些都說明,傳說中的伏羲時代的龍,較上述三條原始龍為早,可能還處於圖騰階段,還沒有進入神的階段。

由上可見,社會生產的變革是龍由圖騰演化為神的社會根源。

2.原始思維的發展:從二元結構到三元結構

社會生產由采集、狩獵為主轉變為以種植業為主,是圖騰崇拜演化為自然崇拜的外因,而外因隻能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那麽其內因是什麽呢?

人類思維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的。正如恩格斯所說:“每一時代的理論思維,從而我們時代的理論思維,都是一種曆史的產物,在不同的時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並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內容。”法國著名學者列維?布留爾也認為,思維的形式是與社會的形式相聯係的,“不同的思維樣式將與不同的社會類型相符合。”

圖騰崇拜產生基於人類早期的低級思維,列維?布留爾稱之為“先邏輯思維”。這種思維的總規律是相互交織的“混沌律”。主觀和客觀混同為一,幻想和現實不加區分,這是混沌律的基本特點,也是圖騰觀念產生的思維基礎。首先,舊石器時代的人們不能區分人類社會與自然界,把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動物群體混同起來。英國學者羅伯遜?史密斯及其學生F?傑文斯認為,圖騰的發生是由於原始時代的人們把人類社會結構和特征轉嫁到整個自然界中,把自己周圍的各種動物想象成像人類社會一樣,是按人類社會的形式組織起來的。因此,人可以與周圍的某種動物結成友好聯盟。而在當時的條件下,原始時代的人們隻可能把這種聯盟的性質解釋為血緣親屬關係。其次,相互交織的混沌律還表現在把人與動物相混同。原始時代的人們之所以把某種動物當做自己的血緣親屬,一是因為人在形體上,與動物特別是哺乳動物近似;二是因為人和動物都有鮮血。

簡單地說,由於采集和漁獵經濟所反映的關係主要是人類與動物及植物的關係,因而人們經常觀察、思考的是人與動物及植物之間的關係,各種動物的習性有什麽不同?各種動物的棲息特點有什麽不同?對不同動物應采用哪些不同的狩獵方法?何時狩獵哪種動物合適?各種植物生長情況有什麽不同?什麽時候吃哪一種野菜?什麽時候采哪一種野果?……都是當時人們經常思考的問題。因而當時人類的思維結構主要是“人――動植物”的二元結構。

如前所述,至新石器時代,原始的以采集、漁獵為主的攫取性的經濟,開始過渡到以原始農業和原始畜牧業為主的經濟。這種產食革命是人類曆史上的一大革命,是人類社會的一個巨大飛躍,其意義不亞於後來的工業革命。這一偉大的社會變革必然會引起社會意識和宗教觀念的變化。

隨著產食革命的發生和發展,人類思考的內容也越來越複雜。種植的作物,到了一定時期便有收成;飼養的牲畜,每年都會繁殖幼畜。但是,種植的作物並不是每年都一樣能取得好收成,有時好,有時不好,有時甚至顆粒無收。當作物快要收獲之時,如果發生洪澇,或刮風暴,將會顆粒無收;倘若風調雨順,則將會獲得較好的收成。飼養的牲畜也一樣,如果冬季天氣特別寒冷,將會凍死牲畜;如果天氣較暖和,則牲畜能較安全地渡過冬天。此外,洪水會把飼養的牲畜淹死或衝走,狂風也會把牲畜刮到遠處。所有這些,都將使人們終年辛勤勞動的成果付之東流。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不僅觀察、思考人與動物和植物的關係,而且觀察、思考自然現象與動物和植物的關係,把地上的動植物與天上的自然現象分開來加以觀察和思考,觀察、思考自然現象為什麽會影響農牧業生產?怎樣影響農牧業生產?這樣,人們的思維基本結構也就發生了變化,從“人類――動植物”的二元結構發展到三元結構,即:“人類――動植物――自然現象”的三元結構。

新石器產食革命的發生和原始思維的變革,引起社會意識和宗教觀念的變化。原始農牧業經濟與自然現象的變化關係密切,莊稼收成的好與壞,牲畜頭數的增與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然。但是,遠古時代人們的生產力水平極為低下,在自然力麵前軟弱無力,束手無策,於是便把各種自然力和自然現象神化,虔誠敬拜。前蘇聯著名宗教史專家克雷維列夫說:“曾經有個時候,認為自然崇拜(如太陽崇拜、氣象崇拜)是宗教的原始形式。這些觀念遭到萬物有靈論的毀滅性的打擊,現今在學術界已經成為明日黃花。但是,自然崇拜本身是宗教史上重要的一頁,隻不過應當承認其所屬年代要晚得多。”他認為,“成為宗教崇拜對象的自然現象,到畜牧業和農業發展的時期,就是說,較晚時才對人獲得特殊的意義。因此,憑推斷可以假定,對自然現象的崇拜是在這時形成起來的。”前蘇聯著名民族學家柯斯文和C.A.托卡列夫也認為自然崇拜不是最早的宗教形式,它是在圖騰崇拜和巫術之後形成的。在迄今所知的最原始的民族――澳大利亞和塔斯馬尼亞土著民族中,其宗教形式主要是圖騰崇拜和巫術,自然崇拜尚未形成。這更進一步說明自然崇拜晚於圖騰崇拜。但是,我國學術界不少人僅僅根據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隻言片語,仍然認為自然崇拜是宗教史上的第一種宗教形態。

(二)雷神

《山海經?海內東經》:“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在吳西。”《淮南子??形訓》亦載:“雷澤有神,龍身人頭,鼓其腹而熙。”《說郛》卷三十一《奚囊橘柚》載:“軒轅(黃帝)遊於陰浦,有物焉。龍身而人頭,鼓腹而遨遊。問於常伯,伯曰:‘此雷神也。有道則見,見必大雷雨而拔木,君亟歸乎!’須臾雨大至,雷電交作,陰浦之木盡拔。”多種史籍均載雷神為龍身人頭,說明曆史上龍曾被奉為雷神。

雷神的形成與早期農牧業生產密不可分。首先,古代人們以為雷與農作物和牧草的發芽、生長、結果有關。當他們發現,春雷響後,萬物複蘇,因而誤以為雷有催生萬物的功能。《說文》雲:“霆,雷餘聲也,鈴鈴,所以挺出萬物。”《易?說卦傳》:“動萬物者,莫疾乎雷。”自春分到秋分這期間,是雷電活動的時期,同時是萬物迅速生長、結果的時期。秋分以後,天氣漸涼,一般不會再有雷電,而此時萬物也逐漸枯黃、衰落。古人敏銳地觀察到這一點,他們說:“雷於天地為長子,以其首長萬物與其出入也。雷出地百八十三日而複入,入則萬物入。入地百八十三日而複出,出則萬物亦出,此其常經也。”這種現象自然會使古人以為萬物生長、枯黃與雷的出沒有必然的聯係,進而誤以為雷主宰萬物生長,是農牧業的保護神。其次,雷電往往與雨水相伴隨,春、夏、秋之際,雷鳴電閃之後往往就有一場大雨。古人不明了雷電和雨水的關係,誤以為雨水是雷電帶來的,雷主宰雨水。由於雨水是農牧業的命脈,希望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人們自然會祈求主宰雨水的雷神保佑。

古代人們認為雷神主宰萬物生長和雨水,因而對雷神極為敬畏、崇拜,有不少民族甚至視雷神為最高神。“有些民族除了‘雷’一字之外,沒有其他字眼來表示神……連天才的希臘人也幹脆地把最高之神叫做雷神。那個Thorr或Donar,即雷神,在古代日耳曼,至少北方日耳曼人,以及芬蘭人和列多尼人中,也是最老的最尊敬的最受普遍崇拜的神。”小亞細亞的赫梯人建立統一國家之後,也奉雷神“提舒布”為一國之主神。古代日耳曼人認為雷神“托爾”統轄太空,職司雷電風雨和五穀生長。斯拉夫人“相信隻有一個神,即雷電之神,才是萬物之王”。立陶宛人的主要神靈也是雷電之神。馬來半島的色曼人中,“高踞於眾神之上並具有特別重要性的就是克雷(Karei),亦即雷神。”它是“不可見的,巨大的,無所不能的,無所不知的”神。中國水族的傳統觀念認為,“天上雷婆大,地上舅爺大”,雷神是天上諸神中最大的神。佘族俗語稱:“天上有雷公,地上有舅公。”亦即認為天上雷公最大,地上舅公最大。侗族也認為:“天上雷公最大,地上‘薩歲’最大。”他們稱雷神為“雷祖”,它既管天也管地。這些都表明,在天神或上帝觀念未形成之前,雷神是最高神,是最受人崇拜的神。後來,天神和上帝觀念形成之後,雷神才逐漸降為次要神。

雷神觀念產生之後,人們便開始塑造雷神形象。龍可能是中國曆史上最早的雷神形象,史籍中對此有不少記載。如前所述,《山海經?海內東經》記雷神形象為“龍身而人頭”;《淮南子??形訓》稱其為“龍身人首”。《易?說卦》:“震為雷,為龍”,亦即雷電如龍。古代蒙古人也認為龍能打雷降雨,雷聲是龍發出的聲音,當龍尾迅速蜷曲的時候就發出閃電。14世紀的波斯文史籍《史集》載:“據說,在蒙古斯坦經常打雷。蒙古人認為,雷電出自某種類似於龍的動物,而且在他們的地區上,居民(仿佛)親眼見到它怎樣從天上降到地上,以尾擊地,蜿蜒而動,並從口中噴出火焰。”

在民族調查資料中,有不少民族認為雷電是龍。納西族認為雷神“木古”即龍王。鄂溫克族認為,雷神是龍。傳說天上有一條龍,龍身上的每一個鱗片,都盛有一百擔水,它身上有數不盡的鱗片,下雨就是神龍鱗片灑下的水滴。赫哲族傳說,天上龍出現,閃電就要劈樹。這說明赫哲族也把雷電視為龍。有些漢族地區的人則把閃電視為蛇,如廣東客家人稱閃電為“火蛇”。客家人保留了較多的古代漢族的習俗,稱閃電為蛇當是其中之一。

在國外一些民族中,也有視龍蛇為雷神的,如非洲的達荷美人認為大蛇是掌管雷電的神。北美印第安人視蛇為雷電的形象。阿爾袞琴人相信閃電為創造者馬尼突吐出來的蛇。波尼人則說,閃電是蛇吞吐的吞尖。

為什麽古人把雷電、雷神視為龍蛇?其一是基於原始時代人們的二元的對立轉換的思維結構。原始時代的人們的思維是直感的思維,認為萬事萬物是互相交滲和互相轉換的,如天與地、日與月、水與火、冷與熱、黑與白等,各種對立的事物可以相互轉換,如日沒月升、冷熱交替等。在許多民族中,往往把天上的自然現象與地上的萬事萬物聯係起來,認為兩者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是相互轉換的結果。例如,許多民族都把日與鳥、月與兔聯係起來,以為兩者是相互轉換,密不可分的。如古埃及人視太陽為鷹的化身,把鷹作為太陽神形象來崇拜。日本人稱太陽女神為“天照大神”,認為日本人均為天照大神的後裔,日本人的神輿上均雕刻有鳥的形象,即天照大神的象征。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往往把太陽與三足烏相聯係,把月亮與玉兔和蟾蜍相提並論。廣西侗族崇拜蜘蛛圖騰,他們認為,日暈是蜘蛛的化身,若“天上出現日暈,不能用手指,說用手指它是對‘薩巴悶’(圖騰神)的褻瀆,手會變曲,甚至爛掉。”

其二,原始時代的圖騰化身信仰也是促使人們把雷電、雷神形象想象為龍蛇的原因之一。所謂圖騰化身信仰,即相信圖騰和人可以互相轉化,如印度安摩其人流行一種傳說:“他們的第一個祖先是由圖騰動物和無生物化身的。鄂吉布瓦鶴氏族則傳說其始祖父和始祖母是由一對鶴變的。中國雲南怒族氏族起源的傳說:兄妹結婚生下許多女兒,分別與蛇、鬆鼠、狼和魚化身的男子結婚,所生後代就是蛇氏族、鬆鼠氏族、狼氏族和魚氏族。怒族蜂氏族傳說其祖先茂英充,是從天上飛來的一群蜂變成的女人。虎氏族則傳說他們的祖先是虎變的。海南黎族有一位姑娘與蛇變的漂亮的男子成親的傳說。”廣西淩樂地區有七妹與蛇化身的英俊後生結為夫婦的神話。以魚為圖騰的布依族傳說古代一位姑娘與一位花魚變成的小夥子結婚而生下其祖先。雲南克木人野雞氏族相傳古有兄弟兩人,上山打獵,捕一野雞,帶回家中,野雞忽然變為美女,與哥哥成親,生一男孩,其後裔即今野雞氏族。傈僳族虎氏族傳說:一女子與虎變的男子婚配,生下一子,即以虎命名,其後代便是虎氏族。據哈薩克族老人講述,哈薩克族傳說其祖先係由白天鵝化身的美女與一青年婚配而生。此外,還有人死後化身為圖騰及巫師化身為圖騰的種種信仰。

由於原始時代普遍存在二元對立和互相轉換及圖騰化身信仰,當自然神觀念產生之後,原始時代的人們很自然地把天上的自然現象與地上的萬物聯係起來。當雷鳴電閃之時,閃光一伸一曲,猶如蜿蜒奔馳的大蛇,使人們很自然地把雷電與大蛇聯係起來,並進而認為雷電是大蛇的化身。古人常認為龍具有雷電的特性,《說苑?辨物篇》:“神龍,能為高,能為下,能為大,能為小……昭乎其高也,淵乎其下也,薄乎天光,高乎其著也,一存一亡,忽徽哉,斐然成章。”李白曾詩雲:“時時隻見龍蛇走,左盤右蹙如驚電。”而且,蛇每年都會蛻皮,由於人們不理解蛇蛻皮的原因,視之為神異,當人們看到蛇蛻皮時,便以為蛇蛻皮化身為閃電飛向天空去了。現在南方還有“蛇脫殼(蛻皮)化為龍”的俗語。另外,當雷鳴電閃之時,常常會伴隨著下雨,所以人們往往把雷電與水澤和住在水澤中的大蛇聯係在一起,以為水澤和水澤中的大蛇與天上的雷電有必然的聯係。還有,閃電時,會發出強弱不同的“隆隆”響聲。這種響聲是怎麽來的呢?《山海經》說是龍身人頭的雷神鼓其腹發出來的。這種聯想是古人直觀觀察的結果。大蛇不僅常住在水澤之中,而且還會鳴叫。《山海經?北山首經》謂大鹹之山有長蛇,“其音如鼓柝”。《山海經?北次三經》謂?於毋逢之山有大蛇,“赤首白身,其音如牛”。《山海經?中次二經》謂鮮山中多鳴蛇,“其音如磬”;又謂陽山中多化蛇,“其音如叱呼”。雷電、雨水多的地方,蛇也很多,雷電、雨水少的地方,蛇也較少。而且,雷電出現時,龍蛇也從冬眠狀態中複蘇過來,雷電最多的時期,也是龍蛇最多、最活躍的時期。秋分之後,天氣漸涼,雨水較少,一般不會再有雷電,而龍蛇也一樣,天氣轉涼之後便進入冬眠狀態。

上述種種,都會使原始時代的人們錯誤地把天上的雷電與地上的龍蛇聯係起來。以為雷電就是龍蛇的化身。《易通卦驗》:“龍未升天曰蟠龍。”《方言》:“立夏清風至而龍升天。”《論衡?龍虛篇》:“且世謂龍升天,必謂神龍。不神,不升天;升天,神之效也……如龍之性有神與不神,神者升天,不神者不能。”未能升天之龍是指地上的大蛇,升天之龍即大蛇化身飛向天空成為雷電。何時升天成為雷電?《論衡?感虛篇》:“方今盛夏,雷雨時至,龍多登雲。雲龍相應,龍乘雲雨而行。”同書《須頌篇》又雲:“龍無雲雨,不能參天。”也就是說,龍原在地下,雷、雲至時龍才登雲升天。狂風暴雨之際,雷電往往在黑雲中出現,因而古人以為是龍乘雲雨而行。

古人所描繪的龍的特性也可進一步證明古人把龍蛇與雷電視為同一事物的相互轉化。《論衡?無形篇》:“龍之為蟲,一存一亡,一短一長。龍之為性也變化斯須,輒複非常。”雷電大作之時,閃電一閃即逝,時隱時現,故雲“一存一亡”;大閃電很長,而小閃電則較短,故雲“一短一長”。《說文》說得更為詳細:“龍……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發而潛淵。”由於閃電的強度不一,每次閃電發出的光亮也不同,其形狀大小、長短也不一。閃電微弱時,亮度不強,形狀細小而短;閃電強烈時,亮度極強,形狀巨大而長,這不是“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嗎?另外,閃電通常在春分之後才會出現,《禮記?月令》:“仲春之月(陰曆二月)……雷乃發聲。”而蛇也是在春分(陰曆二月)時才從冬眠狀態中複蘇過來,象征龍脫離冬眠狀態的“龍抬頭節”或“龍頭節”,即在陰曆二月初二。春分到秋分之間,是雷電最多的時期,也是蛇最多、最活躍的時期。因此,古人以為閃電是蛇化身飛向天空,故有“春分而登天”之語。秋分之後,天氣漸冷,雨水較少,一般不會再有雷電,故古人說“秋分之日,雷乃收聲”。而龍蛇也一樣,天氣轉冷之後,便進入冬眠狀態,故有“秋分而潛淵”之語。

由上可見,龍後來由圖騰演化為自然神之一――雷神。

(三)雨神

雨神,古籍多稱雨師。雨神觀念的產生較雷神為晚。最初,人們以為雷神主宰雨水,雨水是由閃電帶來的。後來,人們又觀察到雷電與雨水沒有必然的聯係,沒有雷電時也會下雨。於是人們相信有一個單獨的雨水神主宰雨水,這樣便產生了雨神觀念。

雨神觀念產生之後,人們便開始塑造雨神形象。曆史上的雨師形象有多種,但最早的是龍的形象。前已述及,龍由圖騰演化為雷神的象征。當雨神獨立之後,不僅從雷神手中奪走了主宰雨水的大權,而且把雷神最初的形象――龍也竊為己有。在中國古代,祭龍求雨是最普遍的雨神崇拜現象,這說明人們已普遍把龍視為雨神的形象。

神話傳說中的應龍,具有呼風喚雨的神性,當是較早的雨神。相傳黃帝與蚩尤大戰時,黃帝“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蓄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應龍殺蚩尤,又殺誇父,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雨神應龍到南方去後,北方沒有雨神,旱災不斷,於是人們“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可見,應龍為黃帝時的雨神。應龍是什麽形狀呢?有的說應龍為有翼之龍,郭璞注《山海經?大荒東經》雲:“應龍,龍有翼者。”《廣雅?釋魚》雲:“有翼曰應龍。”另據傳說,黃帝時專門派人豢養龍,養龍之池稱為龍池。每逢旱災,便祀龍請雨。《遁甲開山圖》載:“絳北有阻石山,中有神龍池。黃帝時,遣雲陽先生養龍於此,為曆代養龍之處。國有水旱不時,即祀祠請雨。”此說明黃帝時代的雨神為應龍的形象。

禹的雨神也是應龍,古人稱其為黃龍或神龍。《楚辭?天問》雲:“應龍何畫,河海何曆?”王逸注:“禹治洪水時,有神龍以尾畫地,導水所注,當決者,因而治之也。”可見王逸認為應龍即神龍。晉人王嘉《拾遺記》卷二:“禹盡力溝洫,導川夷嶽,黃龍曳尾於前,玄龜負青泥於後。”此黃龍也是指應龍。

傳說神農時亦祀龍求雨。《神農求雨書》稱:“春夏雨日而不雨,甲乙命為青龍,又為火龍,東方小童舞之;丙丁不雨,命為赤龍,南方壯者舞之;戊己不雨,命為黃龍,壯者舞之;庚辛不雨,命為白龍,又為火龍,西方老人舞之。”《神農求雨書》當是後人所作,但塑造龍形象求雨的方式也許早在神農時代便存在。河南濮陽西水坡仰韶墓中發現的蚌殼龍,說明早在五六千年前便有塑造龍形象的習俗。傳說中的神農時代與塑造蚌殼龍形象的時代可能不會相距太遙遠。這說明神農時代塑造龍形象的習俗在事實上是存在的,從而也說明龍也是神農的雨神。

最早稱龍為雨師的記載,是晉人葛洪所撰《抱樸子?登涉》:“辰日稱雨師者,龍也。”而最早人形化的雨師,當是赤鬆子了。赤鬆子一名“赤湧子”,傳說為神農和高辛帝的雨師。《列仙傳》卷上:“赤鬆子者,神農時雨師也,服水玉以教神農,能入火自燒。往往至昆侖山上,常止於西王母石室中,隨風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辛時複為雨師,今之雨師本是焉。”作為雨師的赤鬆子其形象是怎樣的呢?徐道《曆代神仙通鑒》卷一稱:神農時,赤鬆子“形容古怪,言語癲狂,上披草領,下係皮裙,蓬頭跣足,指甲長如利爪,遍身黃色複蓋。”他對人說:“予號曰赤鬆子,留王屋修煉多歲,始隨赤真人南遊衡嶽。真人常化赤色神首飛龍;往來其間,予亦化一赤虯,追躡於後。朝謁元始天眾聖,因予能隨風雨上下,即命為雨師,主行霖雨。”赤虯即赤色有角的小龍。赤鬆子能化為一條赤龍,隨風雨上下,看來他也是人形化的龍。

人們奉龍為雨神是有多方麵原因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相信天降雨水與地上的水有關。天空為什麽會降雨,雨水是從哪裏來的?在古人看來,天空為弧形,是倒掛的,不可能盛有水,隻有湖、海和江河才有大量的水。天下雨當是某種動物把地上的水輸送到天上,再從天上灑下來,而輸送雨水的動物便是龍。鄂倫春族仍殘留這種觀念,他們認為,雨是由於龍神下到池子裏用龍鱗沾水上天後才形成的。他們還說,看到龍時不能說它上不了天,否則就要真的上不去,隻能說快上去吧,並要手持木棍作出往上抬起姿勢,還要喊出“嘿喲嘿”的調子,意思是趕快讓它上去。赫哲族也認為雨是由龍把江水吸上去,裝在鱗甲裏。每片鱗甲能盛40挑子水,哪方需要就到哪方去灑下。

在史籍中,有不少關於龍能致雨的記載,《淮南子?地形訓》:“土龍致雨。”高誘注雲:“湯遭早,作土龍以象龍,雲從龍,故致雨也。”《呂氏春秋?有始覽?名類》:“以龍致雨,以形逐影。”同書《恃君覽?召類》亦載:“類同相召,氣同則合……以龍致雨,以形逐影。”高誘注:“龍,水物也,故致雨。”《後漢書?禮儀?中》:“……其旱也,公卿官長以次行雩禮求雨。閉諸陽,衣皂,興土龍。”劉昭注引《新論》曰:“劉歆致雨,具作土龍……譚問:‘求雨所以為土龍,何也?’曰:‘龍見者,輒有風雨興起,以迎送之,故緣其象類而為之’。”此外,還有龍能生水的傳說。《淮南子?地形訓》:“黃龍入藏,生黃泉”;“青龍入藏,生清泉”;“赤龍入藏,生赤泉”;“白龍入藏,生白泉”。這種說法雖然是五行觀念形成之後出現的,但它說明漢代以前盛行龍能生水的迷信。既然龍能生水,那麽龍也能把高山上的泉水輸送到天上再降下來。因此,古人視龍為雨水的主宰者,相信龍能致雨。

由於人們相信龍能致雨,自遠古至近代,祭龍求雨的習俗十分普遍。這說明古代中國人把龍當做最主要的雨神來崇拜。龍崇拜之所以數千年不衰,其主要原因之一,是雨水對於以農為主的中國人來說,影響十分重大。

(四)虹神

虹霓是一種自然現象。它係陽光射入水滴經折射、反射、衍射而形成在雨幕上或霧幕上的圓弧。但是,古代人們無法解釋這一奇異的自然景象,以為它是龍在喝水。如吳越地區的人民過去認為,“雨後有虹……是龍在吸水,不可用手指,否則手指會變成像一條龍似的‘蛇形指’。”廣西侗族認為,天空出現彩虹是龍在喝水,不許用手指,否則手指會斷掉;不許外出挑水,否則就要生病,因為這時挑水要驚動龍神。傈僳族也“認為虹是龍,用手指不得,否則手指便會斷掉”。哈尼族英雄神話《德摩詩瑟殺龍》中說,虹是小龍變的,天神派龍王的小兒子做五月間的雨神,但此小龍違背天神的命令,結果天神把它變成天上的彩虹,不讓他管雨,隻讓他雨後出來管莊稼。

國外一些民族也認為虹是龍蛇。例如,澳大利亞人普遍存在“虹――蛇”觀念,“幾乎各處的澳大利亞土著人都把虹看做是大蛇的化身。”馬來半島的色曼(Se唱mang)人也認為,“虹是一條大蛇,與此同時下的雨就是它的汗。”非洲祖魯人(Zulu)也說虹和蛇在一起,有虹便有蛇,虹近地麵便是喝池塘內的水;人不敢在池塘內浴身,因為恐怕有虹在內而被它捉去。又如“非洲西部的達荷美人(Dahome)說天上的蛇名旦(Danh),便是虹。”王孝廉曾指出:“以虹為蛇的信仰也是許多民族所共有的,南洋一帶的原始民族把虹看做是一條靈蛇,東亞日本、韓國,也有以虹為龍或為蛇的信仰,澳洲的原始民族把虹當做巨蛇圖騰,印度阿撤姆一帶稱虹為地蛇,他們相信虹是守護大地的巨蛇,每當雨停之後,巨蛇的影子投映到天空,就是虹。”可見,龍蛇又曾作為虹神而受人崇拜。

考古學資料也可進一步說明龍在古代曾被奉為虹神。在甲骨文中,“虹”字多處出現,像龍蛇一類的動物,龍身形如弓,如虹狀,兩端有兩個龍頭。例如,“設於西”,其意為“在西麵設置彩虹”。又如“八日庚戌……昃亦有出自北,飲於河。”《說文》雲:“虹,灶爨也,狀似蟲,從蟲,工聲。”段玉裁注:“蟲者蛇也。虹似蛇,故字從蟲。”司馬光等編《類篇》亦雲:“灶爨,虹也……蟲名。”陳夢家說:“卜辭虹字象兩頭龍蛇之形。”郭沫若說:“凡虹、?、灶、爨均從蟲,乃視虹為有生之物。”

遼寧東山嘴紅山文化遺址出土的雙龍首玉璜和殷墟婦好墓中出土的商代龍首玉。璜,當與商代甲骨文“虹”字有密切的淵源關係。東山嘴出土的雙龍首玉璜“雙龍首”呈豬首形,弧度較小。婦好墓出土的雙龍首玉璜弧度稍大,一端呈龍首,另一端呈龍尾。這些均說明殷商之前,人們認為虹是龍。

周代青銅器花紋中,有與甲骨文“虹”字十分相似的紋樣,有些學者認為它們是虹霓紋,其兩端作龍首,身作弓形。這說明周代亦視虹為龍。

漢畫中的虹霓亦作龍狀。河南唐河縣針織廠曾出土西漢畫像石刻“龍形虹圖”。虹呈半圓形,兩端龍首,張開大口,像飲水狀。山東嘉祥武梁祠的漢代石刻中,“有虹霓的圖像,在後麵石室的第三、第四兩石上。第三石共分四層,第二層皆為神話故事,左旁為雨師、風伯、雷公之像,右旁有兩龍首接地,身作穹窿狀者,即是虹霓。”在“第四石第二層上亦有雷公、電母、雨師一類神人之像,右旁亦有一虹霓,兩端龍首,作夭矯蜿蜒之狀。”這也說明,漢代時人亦視虹為龍。

據上,國內外許多民族都曾把龍當做虹神來崇拜。

虹神觀念的產生與雷神和雨神觀念有密切的關係。第一個原因是認為虹出現是龍下江河吸水或飲水。如前所述,龍曾被奉為雷神和雨神,龍身上有數不盡的鱗片,每一個鱗片都盛有大量的水,下雨便是龍鱗片灑下的雨滴。而雷神過後,雲消霧散,往往出現彩虹。古代人們感到奇怪,為什麽有雷電時沒有彩虹,而彩虹出現時沒有雷電?這又引起人們的猜測和幻想,以為雷電與虹有內在的聯係,以為虹是由天上的龍變化而來的,是龍從天上下來的化身。為什麽龍從天上下來?是因為龍鱗上的水灑完了,需要到江河湖海中去吸水,讓鱗甲裝滿水,準備下次降雨時用。《論衡?道虛篇》:“龍起雲雨,因乘而行。雲散雨止,降複入淵。”也就是說,龍居住在深潭裏,天下雨是龍飛到天上去灑雨,雨停雲散之後,龍又從天上下來回到深潭中去蓄水。如上所述,赫哲族也認為雨是龍把江水吸上去,裝在鱗甲裏。鄂倫春族也有類似的觀念。哈尼族稱虹為“處”,“處”在哈尼語中有“吸”的意義,他們認為虹神把相隔很遠的兩條河水互相吸引過去。納西族《創世紀》中也說:“長虹飲大江。”

在考古學和曆史學資料中,也有不少虹如動物,能飲的記載。前已述及,甲骨文中有虹飲河水的記述。《漢書?燕刺王劉旦傳》有虹飲井水的記述:“虹下屬宮中,飲井水,井水竭。”《山海經?海外東經》:“??在其北,各有兩首。”清人郝懿行疏雲:“虹有兩首,山行者或見之。”《窮怪錄》有晚虹飲溪的故事:“後魏明帝正光二年夏六月,首陽山中有晚虹下飲於溪泉。”《獨異誌》有白虹飲粥的傳說:“劉義慶(南朝名人)在廣陵,臥疾食粥,忽白虹入室,就飲其粥。義慶擲器於階,遂作風雨,聲振於戶庭。”《祥驗集》有虹霓首入筵的記載:“唐宰相韋皋鎮蜀,嚐與賓客從事十餘人,宴郡西亭,暴風雨俄頃而霽。方就食,忽虹霓自空而下,直入庭,垂首於筵。韋皋與賓客悸而退,吸其食飲,且盡。首似驢,霏然若晴霞狀,紅碧相靄,虛空五色,四視左右,久而方去。公懼惡之,遂罷宴。”沈括《夢溪筆談?異事類》亦有北宋時民間有虹兩頭能入澗溪飲水的記載。唐代大詩人杜甫有“江虹明遠飲”的詩句。郭沫若也曾說:“吾蜀鄉人至今猶有虹有首飲水之說。”

第二個原因是虹似龍蛇彎曲狀。王逸注《楚辭?天問》之“白?”雲:“?(虹),雲之有色,似龍者也。”《初學記》卷二載:“漢名臣蔡邕奏曰:‘……五月二十九日有黑氣墜溫殿東庭中,黑如車蓋,騰起奮迅,五色有頭,體長十餘丈,形宛似龍。占者以虹霓對。虹著於天而降於庭,以臣之聞,則天所投虹也’。”

第三個原因是虹出沒的時間與龍蛇和雷電出沒的時間相近,龍蛇及雷電活躍時期,虹霓也較多見,龍蛇冬蟄時期,不會有雷電,虹霓也不出現。《禮記?月令》:“孟冬之月(陰曆十月)……虹藏不見。”《太平禦覽》卷十四引《周書》:“清明後十日虹始見,小雪日虹藏不見。虹不收藏,婦不專一。”又引蔡邕《月令,章句》:“……惟雄虹起,季春見,至孟冬及藏。”前已述及,龍蛇複蘇之日即龍抬頭節,在陰曆二月初二。雷電開始出現一般在春分日(多在陰曆二月),龍蛇冬蟄和雷電不出現的時間則南北有異,但一般在秋分至小雪之間。虹出沒的時間與雷電出沒的時間大致相同這一事實,自然會使原始時代的人們把虹和龍蛇及雷電聯係起來,以為打雷下雨是龍蛇飛向天空,雨過天晴,虹霓出現,是龍蛇從天上下來吸水,從而把虹視為龍蛇的化身。

上述種種,說明古代中國人把龍當做虹神的象征來崇拜。

(五)星神

古代中國人除了把龍與雷神、雨神、水神和虹神相聯係之外,還把龍與星神聯係起來。其中有兩個星宿被古人認為與龍有關。

其一為軒轅星。《史記?天官書》:“軒轅,黃龍體。”“集解”引孟康語:“形如騰龍。”“索引”引《援神契》:“軒轅十二星,後宮所居。”並說:“石氏《星讚》以軒轅龍體,主後妃也。”“正義”則注雲:“軒轅十七星在七星北,黃龍之體,主雷雨之神,後宮之象也,陰陽交感,激為雷電,和為雨,怒為風,亂為霧,凝為霜,散為露,聚為雲氣,立為虹?,離為背?,分為抱珥。二十四變,皆軒轅主之。”《太平禦覽》卷六引《大象列星圖》亦雲:“軒轅十七星在七星北,如龍之體,主雷雨之神,後宮之象。陰陽交感,震為雷,激為電,和為雨,怒為風,亂為霧,凝為霜,散為露,聚為雲氣,立為虹?,離為背?,分為抱珥。此十四變,皆軒轅主之。”可見,古人均說軒轅星為龍體。眾所周知,史載黃帝別號軒轅。《太平禦覽》卷一引《春秋合誠圖》:“軒轅,主雷雨之神。”《藝文類聚》卷二引《河圖帝紀通》:“黃帝以雷精起。”可知黃帝以雷神自居。如上所述,古人以龍作為雷神的象征,而“軒轅”一名很可能是龍的別稱,因此,軒轅星也就是龍星。

其二為蒼龍七宿,又稱龍星,亦即二十八宿中東方七宿。二十八宿最初是古人為比較日、月、五星的運動而選擇的二十八個星區,並根據每宿星象的出沒和中天的時刻判斷季節。中國古代又把二十八宿分作四組,每組七宿,分別以東、西、南、北四個方位,青、紅、白、黑四種顏色,並以龍、鳥、虎、玄武(龜蛇)相配。《書?傳》:“四方皆有七宿,可成一形。東方成龍形,西方成虎形,皆南首而北尾;南方成鳥形,北方成龜形,皆西首而東尾。”張衡亦雲:“蒼龍連蜷於左,白虎猛踞於右,朱雀奮翼於前,靈龜圈首於後。”《史記,天官書》:“東宮蒼龍,房、心。”“索隱”案:《文耀鉤》雲:“東宮蒼龍,其精為龍。”又引《爾雅》雲:“大辰,房、心、尾也。”又引李巡曰:“大辰,蒼龍宿,體最明也。”蒼龍七宿的名稱分別是:角宿(龍角)、亢宿(龍頸)、氐宿(龍胸)、房宿(龍腹)、心宿(龍心)、尾宿(龍尾)、箕宿(龍尾)。現代天文學家高魯作《星象統箋》,曾畫出了初春初昏時的星象布局。1978年湖北隨縣發掘的戰國早期曾侯乙墓中出土了一個寫有中國二十八宿的漆箱蓋。中央是一個很大的篆文粗體“鬥”字,“鬥”字周圍是古代的二十八宿名稱。兩端繪有頭尾方向正好相反的青龍、白虎。漢代也有蒼龍七宿的壁畫。1987年在西安交通大學發掘的漢晚期墓葬中出土蒼龍七宿壁畫,壁畫中的“龍首高高翹起,兩隻大龍角延伸至仰角60度的地方(以墓頂南北中心線處為90度計),四隻龍爪踩著星星,騰空而起,飛翔於祥雲之上,氣勢十分雄偉。除了在龍爪之下繪有星宿之外,在龍角及龍尾上還畫有星宿。”此外,河南南陽市蒲山阮店堂出土有東漢“蒼龍星座”畫像石,畫麵下刻蒼龍星座及龍形,上方為一圓月,月中有玉兔、蟾蜍。

東方七宿統稱之為蒼龍,可能是較晚時候的說法。《周禮?考工記》把龍星對應於東方七宿中的大火(心宿),而《爾雅》則稱房、心、尾三宿為龍星。《爾雅?釋天》:“天駟,房也。大辰,房、心、尾也。大火謂之大辰。”郭璞注雲:“龍為天馬,故房四星謂之天駟。”“龍星明者,以為時候,故曰大辰。”《獨斷》:“舊說曰:‘靈星,火星也,一曰龍星。’火為天田。”可見,早期的所謂“龍星”,即大火星,亦即大辰星。

為什麽房、心、尾三宿叫“大辰”,又叫“大火”呢?據郭沫若考證,辰是蜃的本字,原始人把蜃殼的邊緣磨利,是最早的耕具。星象與農事大有關係,古人多以耕器名之,如西方亦稱北鬥為“犁星”。古文“晨”字就是“林”下一個“辰”字。為什麽又叫“大火”,因為原始農業是刀耕火種,在播種前,必先焚燒草芥樹木,以開辟新的耕田,所燒的草木灰等於下了基肥。在蒼龍七宿中,角宿是最早從每年早春黃昏後從地平線上升起。戰國中期成書的《石氏星經》說:“角為蒼龍之首,實主春生之權。”角宿黃昏見,就是春之將臨了。房、心、尾三宿黃昏見時,就得抓緊燒田耕種了。

殷墟卜辭中已有關於龍星的記載:“告龍於父丁,一牛。”研究殷商史的專家認為“告龍”就是殷王把龍星出現祭告先王,表示要準備農事了。黃河流域民間有把農曆二月初稱為“龍頭節”或“青龍節”,青龍就是“蒼龍七宿”。有諺雲:“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

龍星出現之時,必須祭天,古籍有不少關於祭龍星的記載。《左傳?桓公五年》:“龍見而雩。”杜預注:“龍見,建已三月,蒼龍宿之體昏見東方,萬物始盛,待時而大,故祭天,遠為百穀祈膏雨。”服虔注:“大雩,夏祭天名。雩,遠也,遠為百穀求膏雨也。龍見而雩。龍角,亢也。謂四月昏龍星體見,萬物始盛,待雨而大,故雩祭以求雨。”《論衡?祭意篇》則說龍星出入均須祭祀:“龍星二月見,則[春]雩祈穀雨。龍星八月入,則秋雩祈穀實。”

漢代立有龍星祠,專門祭祀龍星。《漢書?郊祀誌》:漢高祖製詔禦史:“其令天下立靈(龍)星祠,常以歲時祠以牛。”顏師古注引張晏語:“龍星左角曰天田,則農祥也,(晨)[辰]見而祭之。”東漢時期,挹婁人和高句麗人亦祭龍星。《後漢書?東夷傳》載挹婁人祭祀星神“零星”(龍星),劉昭注引《前書音義》雲:“龍星左角曰天田,則農祥也。辰日祀以牛,號曰零星。”又引《風俗通》曰:“辰之神為靈星,故以辰日祀以東南也。”同傳並載高句麗人“好祠鬼神、社稷、零星(龍星)”。

明代亦承漢製,有祭龍星之俗。《明史?禮誌三》:“漢高帝命郡國立靈星(龍星)祠。唐製,立秋後辰日祀靈星……今擬如唐製……八月望日祀靈星。”

為什麽古代人們把星與龍聯係起來呢?在古代人們看來,天上眾星如人類居住的地球一樣,乃是自然實體。但是,古代人們對神秘的星空茫然無知,產生許多猜測和幻想,以為星辰是地上的萬物之精華上升天空而形成的。《管子?內業篇》:“凡物之精,此則為生,下生五穀,上為列星。”《論衡?龍虛篇》:“天有蒼龍、白虎、朱鳥、玄武之象也,地亦有龍、虎、鳥、龜之物。四星之精,降生四獸。”《說文》:“萬物之精,上為列星。”東漢天文學家張衡也說:“眾星列布,體生於地,精成於天,列居錯峙,各有所屬,在野象物,在人象事。”可見,古代人們把龍奉為星神,與奉龍為雷神、雨神、虹神一樣,是古代人們把天上的自然現象與地上萬物相聯係的結果,是天上的龍星與地上的龍蛇相聯係的結果。

為什麽古代人們既把龍奉為雷神、雨神和虹神,又把龍奉為星神呢?這無疑是古代人們觀察星空的結果。當人們觀察到軒轅十七星蜿蜒彎曲,如同龍蛇,於是就把星與龍蛇聯係起來。所以古代人們均說軒轅星如黃龍體。在他們看來,這些星是天上的龍,打雷和閃電是軒轅星所發出的,故雲“震為雷,激為電”。雨過天晴,出現虹霓,古代人們又以為軒轅星所致,故雲“立為虹?”。所以,軒轅十七星主要因為其形狀像龍蛇而引起聯想,因而把它想象成是地上的龍蛇的神化,是天上的神龍。

東方蒼龍七宿的形狀並不像龍蛇形,為什麽也稱之為龍呢?其被奉為龍星的原因並不像軒轅星一樣,不是因為形狀相似,而是因為其在天空出現的時間與龍蛇出沒時間相似。如前所述,《周禮?考工記》和《爾雅?釋天》把龍對應於心宿或房、心、尾三宿。這些星宿又被稱為大火星或大辰星。據《左傳?襄公九年》記載,早在顓頊時代,就設有“火正”之官,專門觀察“大火”星的出沒,黃昏時分“大火”星升出地平線時,正好是春播季節的春分前後,作為這一年春天來臨,亦以此作為一年的開始。《論衡?祭意篇》亦說“龍星二月見”,而這時龍蛇正從冬眠狀態中蘇醒過來。從這時起,天空也才會出現雷電。在白天最長的夏至日時,大火星傍晚在正南方天空中。《夏小正》中說:五月“初昏大火中”,即黃昏時分“大火”出現在正南天空。這時也是龍蛇最活躍的時期,同時也是雷電最多的時候。秋分時節,“大火”落下地平線,《論衡?祭意篇》說:“龍星八月入。”而這時也是龍蛇開始冬眠的時候,雷電也不再出現。所以,盡管大火星形狀與龍蛇形狀不相似,但大火星的出入與龍蛇的活動時間的相近,使古代人們又把龍蛇與這些星宿聯係起來。

然而,在兩組星宿中,人們最早把哪一組星宿與龍聯係起來的?是軒轅還是蒼龍星?看來是軒轅星為早。因為軒轅星形狀如黃龍體,很容易使人們把軒轅星與龍蛇聯係起來。至於蒼龍七宿,當是農業較發達的時期才與龍蛇聯係在一起的。農業與氣候變化十分密切,因而古代人們十分關注季節氣候的變化。當他們發現蒼龍星從地平線升起時,便是一年春天之開始時,如同龍蛇從冬眠狀態中蘇醒過來一樣,也是莊稼開始耕種之時;至秋分時節,蒼龍星又逐漸隱沒在地平線下,而龍蛇也從此開始冬眠,同時也是莊稼收割之時。因而他們一旦觀察到龍星出現,就開始收割。無疑是在較發達的農業社會人們才會這樣仔細的觀察氣候的變化。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