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五、龍的誕生地

從上述較早的原始龍來看,遼寧、內蒙古、河南、湖北均有龍崇拜現象,這表明龍崇拜在新石器時代已十分普遍,同時也表明當時的龍崇拜已不是圖騰崇拜,而是龍神崇拜了。因為圖騰崇拜有地域性,主要為某一氏族或部落所崇奉,或為某一地區的若幹部落所崇奉。從以上原始龍的造型來看,也說明龍崇拜在五六千年前已相當盛行。顯然,從這些原始龍的出土地探討龍的誕生地是不可能的。因為,在新石器時代,部落遷徙是十分頻繁的。難以斷定新石器時代某一地的出土文物屬哪一個原始部落所創造。我們隻有借助曆史傳說和記載,探討最早崇奉龍的部落。

早在4000多年前,中國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居住著許多部落,其中最著名的是黃河中、上遊和渭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黃河下遊的少?部落,江淮流域的太?部落。史稱炎帝“人身牛首”,故有些學者認為炎帝是屬於以牛為圖騰的。史載“黃帝有熊氏”,大概黃帝出自熊氏族。少?部落以鳥為圖騰,這是大多數學者所公認的。太?部落以什麽為圖騰呢?從一些資料來看,龍是太?部落的圖騰。

其一,史載太?部落以龍命官。《左傳?昭公十七年》記郯子語:“太?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唐人司馬貞《史記?補三皇本紀》亦稱太?部落為“龍師”。《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宓羲龍師名官。”又《通鑒外紀》記太?部落的官號有飛龍、潛龍、居龍、降龍、土龍、水龍、青龍、赤龍、白龍、黑龍、黃龍等。這些不同的龍,既是官號,也是部落內各氏族的圖騰名稱。據此,太?部落無疑是一個龍部落,並以各種不同的龍作為各氏族的圖騰,以與其他部落相區別。

其二,史載“太?帝伏羲氏”。史學界一般把太?與伏羲等同起來,以為太?即伏羲或以為太?為伏羲之號。在筆者看來,“太?帝伏羲氏”應理解為“太?帝伏羲氏族之人”或“太?帝出自伏羲氏族”,太?、少?、黃帝、炎帝等名稱,都不是遠古時代具體的人物名稱,而是部落首領名稱。如匈奴稱其首領為“單於”,突厥稱其首領為“汗”,中原的商、周兩朝則稱“王”。在原始時代,部落首領一般由部落內最強大的氏族選出,或由氏族酋長擔任。“黃帝有熊氏”,就是說部落首領黃帝由熊氏族之人擔任;“炎帝神農氏”,就是說部落首領炎帝由神農氏族之人選出;“少?帝金天氏”,即少?部落首領由金天氏族之人推選。正如北美印第安溫內巴哥部落一樣,“警察職務是落在熊氏族人身上,部落酋長是必須從雷鳥氏族中選出來的,公共傳呼人是一定屬於水牛氏族的。”一般情況下,部落首領的氏族圖騰往往成為部落的圖騰,或者在該氏族圖騰的基礎上形成一個新的圖騰。太?部落的首領出自伏羲氏族,則伏羲氏族的圖騰就是太?部落最早的圖騰。

史載伏羲氏“蛇身人首”,意即伏羲氏族的圖騰標誌或圖騰祖先為“蛇身人首”形象,亦即其氏族圖騰為蛇。又傳說華胥“感蛇而孕”而生伏羲,意即伏羲氏族的始祖母華胥因蛇而孕生下一子,其後裔後來繁衍成一大氏族即伏羲氏族。類似傳說在近現代的中國南方彝族、白族、傈僳族等族中普遍存在。這也說明伏羲氏族的圖騰為蛇。太?部落的首領由伏羲氏族之人(一般是氏族酋長)擔任,那麽,伏羲氏族的圖騰――蛇也就自然成為部落的圖騰。後來,太?部落把蛇圖騰神化,成為龍。

伏羲氏族的圖騰為蛇,但不知道是什麽蛇。不過,從一些蛛絲馬跡來看,伏羲氏族的圖騰很可能就是蟒蛇。

太?部落主要分布在江淮流域,這一地區氣候溫和,雨水很多,蛇也很多,其中必有蟒蛇。晉人郭璞說:騰蛇,“淮南雲蟒蛇”。可見淮南地區有蟒蛇。蟒蛇為蛇中之王,且又無毒,能與人共處,伏羲氏族奉之為圖騰是毫不奇怪的。江南許多地區至今仍稱一種無毒蛇為“家蛇”“蒼龍”“天龍”等,奉之為神,定期祭祀。這可能是古代崇拜蟒蛇的殘餘形式,因近現代蟒蛇已很少見,便奉與蟒蛇特性相同的無毒蛇為神。

另外,“伏羲”一名既是氏族的名稱,同時也是圖騰祖先的名稱。傳說伏羲“畫八卦”“製嫁娶”“結網罟”,這是該氏族部落把這一切歸功於圖騰祖先的反映,並不是真有其人。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地區的土著部落的“本吉爾”(Bunjil)也和我國傳說中的伏羲一樣,被描繪成萬物的創造者,說他實行婚姻製度,教人各種技能,並給各部落創造了獨立的語言。而“本吉爾”這一名稱意為“楔尾鷹”,是維多利亞南部的胞族圖騰,其形象被描繪成半人半獸。北美印第安易洛魁人的胞族圖騰――鹿,也被人們賦予具有造人和各種事物的能力。所以,伏羲既是太?部落最重要的氏族名稱,同時也是該部落的圖騰祖先。

如前所述,伏羲氏族的圖騰為蛇,則“伏羲”一名當是一種蛇的名稱。在古籍中,伏羲又作“宓犧”“庖羲”等。“伏”聲母現為“f”,但上古無此音,現代漢語的唇齒音多由雙唇音(b、p、m)演變而來。故“伏”古音與宓、庖相同或相近。聞一多認為,伏羲與褒國關係密切,伏羲“一作庖羲,庖、褒同音”。傳說褒國祖先為龍,所謂祖先即近現代原始民族中的圖騰祖先。大概褒國為伏羲氏族部落後裔,承襲原來的氏族部落名號。“伏”與“褒”當是同一名稱的不同寫法。伏羲之“羲”大概與北美印第安人的“狼氏”“龜氏”“熊氏”之“氏”一樣,表示“氏族”之意。如前所述,清人郝懿行認為,蟒蛇原稱“奔蛇”。章炳麟則認為,巴蛇即蟒蛇,上古無“蟒”字,“巴”即“蟒”。也許古代伏、宓、奔、巴、蟒音近或音同,都是蟒蛇的名稱,因方言或記音不同而有不同的寫法。此外,古代的閩和蠻也可能是伏羲氏族部落的後裔。《說文》雲閩、蠻為“蛇種”。閩、蠻與蟒及奔、巴等音聲相近,可能都是“蟒”古音的音變或不同地區對蟒蛇的異稱。在原始社會末期,各部落集團大融合,太?部落的一部分與華夏族融合,一部分則南遷至沿海一帶。閩和蠻大概就是南遷的太?部落的兩個分支,後來逐漸發展成為閩族、蠻族,而他們仍然襲用原來的氏族部落圖騰與名號,故古籍均稱他們是“蛇種”。若此不誤,也可說明伏羲氏族是以蟒蛇為圖騰的。

由上可見,伏羲氏族的圖騰為蛇,而且可能就是蟒蛇。後來,它成為太?部落的圖騰,並被神化,成為龍。所以,龍的誕生地是太?部落。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