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五、十二生肖與十二地支

十二生肖或十二獸與十二地支相配:子為鼠,醜為牛,寅為虎,卯為兔,辰為龍,巳為蛇,午為馬,未為羊,申為猴,酉為雞,戌為狗,亥為豬。這說明兩者有十分密切的關係。然而,究竟先有十二地支還是先有十二獸呢?

在中國曆史上,最早的是以十天幹紀日法,即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字來紀日。據研究,夏代後期的幾個帝王使用“孔甲”“履癸”等名號,說明夏代已用十天幹紀日。十天幹紀日法是一種比較簡單的十進法,世界上不少原始民族都存在過十進法。人有十個手指,所謂扳著指頭算,是最古老的記數法之一。

其次是幹支紀日法。據現有資料,商代已使用幹支紀日法,在一塊武乙時期(約公元前13世紀)的牛胛骨上,刻畫著完整的六十甲子。這說明幹支紀日起源很早,同時也說明在商代十二地支便已產生。一般認為,先有幹支紀日法,而後才有幹支紀年法。如前所述,商代還沒有發現以十二獸紀曆法,這說明十二獸記曆法形成於商代之後,同時也說明十二地支早於十二獸,十二獸的起源與十二地支有密切的關係。

十二地支通稱十二辰。十二辰如何產生,古今學者探討不少。

其一認為十二辰由十二肖獸而來,即先有十二肖獸,而後有十二辰。如:有人認為“巳為它(蛇)”“亥為豕”等。但在甲骨文中沒有十二獸的記載,隻有十二辰的記載,足以說明十二辰源於十二獸的說法不能成立。

其二,十二辰來源於一日十二時的劃分。顧炎武說,“古無一日分為十二時”之事。趙翼說:“一日十二時始於漢。”如前所述,十二辰早在商代便已出現,說明十二辰的起源與十二時無關。

其三,有的學者認為十二辰淵源於十二月的劃分。據古代曆法,十二辰與十二月相配,並不是各按順序,而是以寅為正月,卯為二月,辰為三月,巳為四月,午為五月,未為六月,申為七月,酉為八月,戌為九月,亥為十月,子為十一月,醜為十二月。郭沫若認為,持此說者“均以轉注之法為牽就,其非十二辰古義……純是臆說矣”。並認為:“以十二辰配十二月之事即始於漢人,於漢以前實未有見……古紀月之法自卜辭至於殷周彝器均以正或一至十二或十三之數目,從無以十二支紀月之事,更無以甲子紀月之事。”並斷言:“古之十二辰決非十二月之符號。”

日本天文學家新城新藏博士在其《東洋天文學史研究》一書中認為:“以仲冬十一月為子,季冬十二月為醜,孟春正月為寅,此決非古之分配,為時必在春秋中期以後。”他還認為,殷代的十二支“則必以孟春正月為子,仲春之月為醜,季春三月為寅”。而郭沫若否定此說,他認為:“十二支文字既為殷人所造,且為表示十二月之符號而造,則卜辭紀月之法,自非用子月、醜月、寅月不可。然而卜辭出土者二三萬片,其已著錄者亦將及萬,紀月份之片數不少,而獨無絲毫以十二支紀月之痕跡。卜辭無之,古金(文)中亦無之,即秦漢人於實際上亦無此用法……此古人無十二支紀月之事實,實為十二支即十二月說礙難通過之第一關門。”

其四,十二辰源於十二宮。郭沫若在分析了大量的史料後得出結論:“一、十二辰乃固定於黃道周天之一環帶,與天體脫離;二、後進者乃十二等分,每辰各30度;三、十二辰依子、醜、寅、卯之順序由東而西(即由右而左),與日月五星之運行相反,故古用歲星紀年時,有太陰太歲之虛設以為調劑。由此三事可知中國古代之十二辰實無殊於西方之十二宮。其順序之逆轉者乃十二支之順序如是,十二辰環帶圍繞周天,其次自無終無始,無順無逆。”

以上種種資料表明,十二地支起源極早。從目前的資料來看,最早的十二生肖或十二獸的記載是春秋戰國時期,因此十二地支應早於十二生肖或十二獸。大概由於幹支紀年法不易記,可能主要用於朝廷和知識階層,而十二獸紀年法較易記,所以民間後來主要采用十二獸紀年法。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