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十五回 嘉勇貝子閫令服先幾 節烈夫人國恩邀特寵

  上回說到嘉勇貝子福康安,接著乾隆諭旨,要召安南國王阮光平朝覲。這安南國在鎮南關外,原是黎氏的世守。到得黎氏積弱,始封阮氏。頒符賜璽,稱曰炎服屏藩。阮光平本一小國諸侯,那懂得天朝的體製?偏是乾隆為著皇太後八旬萬壽,要裝點那"普天同慶,重譯來朝"這八個字,硬想阮光平走這一趟。其時貝子卻總督雲貴,所以叫他傳諭。那知這貝子雖則由領隊大臣出身,超封五等,有"忠銳嘉勇"四字的頭銜,一切操縱進退情形,都靠著夫人完顏覺羅氏,代為籌劃。夫人不但封疆案牘,隨時佐理,便有疑難緊急的事,也能冰解的破,洞燭先幾。

  貝子為那安南國王,有些窒礙,著實委決不下。夫人道:"這是老爺禍福關頭。光平不朝,從前的功績,都是虛誣了。

  褫職奪爵,還算小懲呢!阮光平並非不肯來,實是不敢來。老爺隻要同他開誠布公,申說一番,他自然唯唯遵命。妾身在京的時候,聽得編修吳俊,是個善辯的人。此番他奉使來滇,正好用他,前赴安南,向光平善言勸導。以後隻須多送一點贐敬,他也落得做個順水人情。"貝子聽了夫人的閫令,便請使臣吳俊入署商榷。吳俊也乖覺得很,說什麽憑限緊急,說什麽路途遙遠,推三阻四,終究一個不去。貝子益發著急,進來請教夫人。夫人道:"你盡請他明日筵宴,我自有辦法。"貝子果然下了帖子,叫廚房備著盛席,又邀了撫、藩、臬三人作陪。吳俊當然首座,大家正在傳杯舉箸,忽有一個婢女傳說:"貝子夫人要出見吳大人,諸位大人也不必回避。"道言未了,貝子夫人已從屏後轉出,頭簪旗髻,足履旗圓,一件青色繡花旗襔,還罩著黃緞坎肩,向席上眾官一肅,眾官紛紛站起。夫人便在席旁小杌上坐著,開口對吳俊道:"吳大人奉使萬裏,道途勞頓得很了。"吳俊道:"承貝子爺及夫人優待,今日筵罷,明日便擬回京複命了。柳往雪來,也是皇上的恩典,也是使臣的責任。"夫人道:"吳大人來滇,還是為著貝子來的,還是為著安南國王來的?"吳俊倒是一怔,便道:"朝命傳諭貝子,未曾說到安南。"夫人道:"阮光平係一國之主,即使令他朝見,也須由大臣傳諭。貝子總轄軍民,不能擅離一步。便是諸位大人各有職守,若差遣個候補府道官兒,反不足昭隆重。吳大人一客不煩二主,自然勞駕出關一走。"吳俊道:"安南與此地,隻隔一關,何敢固辭?但是欽限有定,過期便要受處分了。"夫人道:"吳大人這倒放心,貝子明早拜本,說明安南初服難測,故今使臣親往宣逾。隻要吳大人不辭況瘁,已經感激得很。若是皇上震怒,有什麽專擅遲誤的罪,都由貝子領受。"說罷又是一個肅,翩然進內去了。撫、藩、臬也勸吳俊,吳俊真是逼著上路,貝子還派了護弁沿途保護。

  吳俊出了鎮南關,進了安南城,阮光平受寵若驚,率領群臣跪接天使。吳俊照例宣述旨意,到得私覿的席上,把天朝如何富麗,大皇帝如何尊貴,天花亂墜,說得光平滿口答應,克期進京。先遣陪臣兩員,捧了表文貢物,隨同使臣複命。

  吳俊回到雲南,向貝子道:"若不是尊夫人侃侃而談,此舉也難就範。阮光平尚是忠厚的,他一將一相,厲害得很,差不多光平入朝,要下官為質呢!單靠著一紙空文,他如何敢陷入龍潭虎穴呢?兩陪臣現在館驛,貝子看過了表文副本,沒有違礙字樣,便好打發他們走了。"貝子聽了吳俊的話,益發佩服夫人得很!便打開表文副本看,表文道:安南國王、臣阮光平頓首稽首大皇帝陛下:竊惟帝澤如春,雨露被不毛之地;皇居有極,日月仰共戴之夭。數琛贐以偕來,撫綏萬國;匯梯航而畢至,陶冶一家。況複周姒商娀,廣開慈宇;漢宮唐殿,鹹鬯洪庥。以天下養親,乃雲教孝;知中國有聖,敢不來王。臣僻處明都,遠瞻宸所。賜璽書以為屏翰,排閶闔而拜冕旒。謹遣陪臣二員,先齎表文貢物,隨同天使赴理藩院交納。裏即日取道雲南,馳驛入京。於戲!進璿閨而侍膳,演壽已征五福之全;開金闕以敷恩,受祐宜致四方之賀。所有臣歡抃情形,理合具折上聞。伏乞聖鑒。臣謹奏。

  貝子看罷道:"華贍典重得很,不道小邦也有這等文字。

  "便備酒替吳俊餞行。還送了吳俊出城,在皇華亭寄請聖安,貝子才算一塊石頭放下了。後來阮光平過境,照例一桌全席,兩個隨員,便可了事。貝子從此以夫人為謀主,所以在任兩年,辦得漢苗悅服。

  不道福建台灣地方,又有林爽文起事。乾隆飛諭嘉勇貝子前往征剿。此事急如星火,連夜點齊兵馬,便要長征。先請撫台兼護督篆,一應回旗的大小各務,均托夫人從容摒擋。

  這嘉勇貝子本是傅恒的兒子。傅恒諸子,隻有福康安不曾尚主。夫人對著幾個妯娌盡是金枝玉葉,已經不易周旋。獨有傅夫人最愛貝勒,因之夫人也蒙慈蔭。貝子又能夠爭氣,國恩家慶,克迪前光,還靠著貝子勳勞,傅恒亦晉封貝子爵銜呢!

  夫人料定貝子此行,必然旗開得勝,馬到成功,便囑咐姬妾婢仆,不許耽擱,打從水道緩緩進發。一到京邸,貝子已有奏凱的消息。那夫人行所無事,隻在府中主持女紅中饋。每謂居官是暫時,居家是永久,一點沒有驕貴氣象,難怪貝子要俯首從命了。

  貝子帶著大軍,從雲南徑到福建,也不暇兼顧夫人。在福建見了總督,問起爽文兵力。說道全台俱陷,隻剩了諸羅一城,仗著柴大紀守著,恐怕糧盡援絕,難以持久。貝子道:"爽文不過會匪,台灣文武,也太疏忽了。我當即日渡台,接應大紀。

  "果然貝子用了海蘭察做先鋒,直趨請羅。沿途轉戰無敵,已到諸羅城下。海蘭察狂呼奮勇,爽文殘部,自然一齊散去。

  貝子進了諸羅城,為著大紀拜脆不拜跪,橐鞬不橐鞬,遂有一點嫌隙。貝子令大紀跟著海蘭察衝赴前敵,下大理代,克集埔,弄得爽文無路可走,便連同家屬一鼓而擒。台灣全局已平,都說貝子威福照臨,使小醜冰銷瓦解。乾隆論功行賞,卻將大紀革職拿問。一麵特諭貝子,查取殉難官紳男女姓名匯報。

  貝子看到縣丞方振聲,千總馬步衢,把總陳玉威三人,闔門殉節,便歎道:"這種小官,不降不逃,已是難得。他妻女尤知大義,真是不可埋沒的。"遂專折奏請賜恤,還說振聲妻張氏、玉威妻唐氏,死事更烈,合予一體旌表。乾隆交禮部核議,擬定方諡義烈,馬諡剛烈,陳溢勇烈,乾隆一概圈準。並將張氏、唐氏,特旨諡為節烈夫人,建祠致祭。祠宇落成以後,壁上嵌著幾方石碣,敘述家世。那節烈夫人張氏的道:夫人姓張氏,浙江鎮海縣人。父承緒,以諸生客戎幕,輾轉至閩。夫人的失恃,未笄即操井臼。時方義烈公,以縣丞分發福建,謀繼室,夫人歸焉。公本寒素,然性極狷介。旋補台灣諸羅丞,民貧地瘠,分俸給諸流民。適爽文叛,進逼諸羅。

  公募鄉民與戰,克之,卒為爽文部曲所獲,銜之,寸寸碟。夫人出城,收殘骸,又為所縶,觸石礎死,眾血猶濺賊衣也。夫人名姝彤,殉時年二十有七。

  又節烈夫人唐氏的道:夫人本廈門漁家女,識水道,諳風帆,陳勇烈公微時毗鄰也。公善部勒,漁民鹹聽其指揮。以海盜為商旅害,集漁團以互衛。不支官餉,不領官械,期年盜風殺。當軸請獎,公乃官把總,隸水師營。始娶夫人歸,慨然有故劍之思焉!爽文起事,將航海內犯。公與夫人各統一隊為犄角,相持者五日。爽文不能飛渡,意甚,密結內應,於夜半燔之,船與人俱燼焉!焦頭爛額,觀者動容,而夫人僅存一臂一足。夫人名不著,殉時年四十有九。

  貝子等到奏折批回,趕緊會同地方官辦理善後。這裏正是鞭敲金鐙,人唱凱歌,那柴大紀早經鋃鐺鐵索,扭鎖入都了。

  大紀本是武夫,忍著這口怨氣,前來受質。法庭審問的時候,便滔滔汩汩,不肯替貝子遮蓋一個字。到得乾隆親鞫,大紀仍極口呼冤,還隱隱約約說貝子嫉賢忌功,請求昭雪。乾隆卻最恨人訐訴貝子的壞處,心中已想致死大紀,表麵上隻好叫德成查辦,叫李侍堯查奏。這些人那個不奉承貝子?便說大紀如何貪黷,如何寬縱。其實諸羅城裏,當日草根樹皮,都食盡了,貪黷什麽呢?饑兵羸卒,都不起了,寬縱什麽呢?乾隆傳諭正法,覺得爽文的叛逆,都是大紀激成養成的。

  貝子從台灣回到福建,加銜一道旨,珍賞一道旨,所以後人宮詞裏有兩句道:"丹闡幾曾封貝子?千秋疑案福文襄。"這丹闡是後族的滿語,文襄是貝子的諡法。說到"疑案"二字,因為清代定製,沒有異姓封王封貝勒的,要知道乾隆破格酬庸。

  這些蜚短流長,本不足較,隻等貝子獻俘飲至,好大大的顯輝一場。貝子對著本身的恩榮,卻也不其注意,隻有特諡節烈夫人的事,算是朝廷異數,他倒感激得很。詳細與總督談談,總督又親撰一聯,到台灣詞中懸掛。那聯句是:與丈夫易身後名,如此絲綸真異數;聽父老談死時事,即非巾幗亦完人。

  這個節烈祠,到光緒年間,尚未消滅。那節烈夫人的諡法,嘉慶間滑縣知縣強克捷的媳婦,因為拒賊不辱,也曾賜"節烈"二字。真是後先濟美了。

  貝子在福建小憩,便由福建直上浙江。那浙江、衢州、嚴州一帶,有種九姓漁船。據說隻有程、陳、許、葉等九姓,是元末陳友諒及部曲的後裔。明太祖金陵定鼎,把九姓婦女,驅逐下水,永遠不準登岸。船裏駕長管理水手,專司迎送官僚;駕長娘別教一班女樂伺候,已嫁的叫做桐嚴嫂,未嫁的叫做桐嚴妹。過了福建霞浦,便是浙江常山、江山,以下衢州龍遊、蘭溪、嚴東關、富陽,以至杭州錢塘江幹,都有這種船來往。

  這種船異常拙滯,嚴灘又石高水淺,七裏瀧中,往往日行二三十裏。船中征歌設宴,大可作旅途消遣。曾有人詠以四絕道:照水花枝各鬥妍,九家姊妹兩同年。布帆無恙羅衾薄,人隔江山渺似煙。

  波光鏡抹綠玻璃,水卷湘簾半桁低。底事畫眉人懶起,四山忙煞畫眉啼。

  酒酌金華醉不歸,玉杯如雪腕凝脂。勸儂省識鰣魚美,須趁風吹楝子時。

  無邊風月定風波,靈石三生七裏多。一自客星偶仙女,泥中人唱曼聲歌。

  貝子進了浙江境界,辦差的便用這船承應。文自隨員幕客,武自裨將護兵,此外轎役扛夫,庖丁灶卒,滿滿裝了十幾船,順著江流,銜尾而進。前麵兩船夾峙,船頭高搭戲台,以便貝子隨時傳演。

  是日風平浪靜,看看進得七裏瀧來。貝子正同著幕僚,在那裏按弦度曲,旁邊鶯鶯燕燕,擁著不少。隻聽見後麵一片喧嚷鼓噪的聲音。正是:弦繁管急開歡宴,石破天驚吼怒潮。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