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七、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

李嘉圖

【作品內容】

一、本書寫作背景

英國的產業革命,從18世紀60年代開始,到19世紀40年代初基本完成。產業革命使英國資本主義機器大工業普遍建立,工業生產迅速增長,勞動生產率空前提高,出現了許多新的城市和工業中心。在英國的基本工業部門,如紡織、冶金、煤炭、機械製造等部門,機器大工業代替了手工生產,在國民經濟中占了統治地位。產業革命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增強了英國的對外商品輸出能力,使英國的出口總額空前地急劇增長,使英國成為世界各國特別是歐洲大陸以及美洲殖民地國家工業品的主要提供者。1840年英國工業生產占世界工業生產的45%,它的出口額占了世界貿易總額的20%,英國成了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

產業革命不僅是生產技術的巨大變革,促進了資本主義生產飛速發展,而且也促進了英國社會階級結構和階級關係的改變,這場革命大大增強了資本主義的經濟力量,從而使英國資產階級走上了曆史舞台。英國自從進入工業革命以後,國內的工業企業迅速增多,新的工業中心不斷出現,工人階級隊伍也隨之迅速擴大。結果,國內生產的農產品就遠遠不能滿足工業迅速發展的需要,造成了穀物價格的猛烈上漲。貴族地主階級為了維持農產品的高價從而獲得高額地租,通過政府製定的《穀物法》來限製國外廉價穀物的進口。而工業資產階級為了獲得廉價的農產品,以便降低工資和原料價格,增加工業利潤,則主張取消《穀物法》。這樣,工業資產階級和貴族地主階級之間圍繞《穀物法》的存廢展開了激烈的鬥爭,集中表現在代表不同階級立場的李嘉圖和馬爾薩斯之間圍繞《穀物法》的存廢展開的論戰。代表貴族地主階級利益的馬爾薩斯讚成《穀物法》,擁護農業保護政策。他認為,外國穀物的自由進口,將導致本國穀物價格和工資的下跌,這是降低國內需求和造成不景氣的原因。糧食的供給依賴從國外進口,是件很危險的事情,從國家安全來說,糧食宜自給自足。代表工業資產階級利益的李嘉圖,對《穀物法》提出了尖銳的批評,主張自由貿易。他認為,限製穀物進口所導致的穀價上揚和地租上漲,將使利潤率下降。因此,利用穀物進口降低穀價,不僅會使勞工獲利,更會使資本的運作有效率,長遠來說整個社會將因此受益。這本書的主要觀點,以及它所引發的支持和反對,促成了《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的完成和出版。

二、主要內容

《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全書共有32章,主要由3個部分構成:第1部分(前7章)是價值理論。主要研究了價值的決定與創造、地租與勞動價值論的關係、礦山租金、工資、利潤、資本、利潤率、自然價格、市場價格等問題,並論述了價值規律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第2部分(第8章至第18章)是作者運用前麵所述的基本原理來闡述賦稅問題。具體包括農產品稅、地租稅、什一稅、土地稅、黃金稅、房屋稅、利潤稅、工資稅、商品稅、濟貧稅等。第3部分(第19章至32章)主要是針對前麵兩部分內容所作的補充,以及對斯密、馬爾薩斯、薩伊等人的理論觀點所作的評論。這一部分各章之間缺乏邏輯聯係,並不構成嚴密的體係。下麵就結合各章的主要內容介紹李嘉圖提出的主要理論:

(一)價值理論

李嘉圖終結了古典經濟學勞動價值論的發展,把“論價值”作為本書的重要內容並將其貫穿於全部經濟理論體係。李嘉圖的價值理論以探討斯密的價值理論開始,他接受了斯密對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區分。他認為使用價值是某種物品的效用,交換價值是購買財貨的能力,效用對價值來說不可或缺,然而卻不能成為交換價值的尺度。具有效用的交換價值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稀缺性,另一個是獲得時所必需的勞動量。生產商品所費的勞動量增加,價值也增加,反之則相反。可見,李嘉圖價值理論堅持了勞動價值論,並且認為決定商品價值的不是生產商品實際耗費的勞動量,而是必要勞動量。李嘉圖價值理論的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章論述了價值和效用、勞動的關係。效用雖然不可或缺但卻不能成為交換價值的尺度。一種商品如果全然沒有用處,那麽無論怎樣稀少,無論獲得時需要費多少勞動,總不會具有交換價值。影響商品價值的不僅是直接投在商品上的勞動,而且還有投在協作這種勞動的器具、工具和工場建築上的勞動。勞動價值上漲,利潤就一定會下降。由於貨幣價值變動而引起的工資上漲,對於價格會產生普遍的影響,所以對於利潤不會有實際影響。相反的,如果工資上漲是由於勞動者的報酬更加優厚,對於利潤降低卻有很大的影響。貨幣價值的變動無論怎樣大,對於利潤率並沒有什麽關係。

第二章討論了地租。地租是為使用土地的原有和不可摧毀的生產力而付給地主的那一部分土地產品。但它往往和資本的利息與利潤混為一談。李嘉圖認為,規定地租發展的法則與規定利潤發展的法則是大不相同的,並且也很少朝著相同的方向發生作用。一切商品,不論是工業製造品、礦產品還是土地產品,規定其交換價值的永遠不是在極為有利、並為具有特種生產設施的人所獨有的條件下進行生產時已感夠用的較小量勞動,而是不享有這種便利的人進行生產時所必須投入的較大量勞動。地租上漲始終是一國財富增加以及為已增加的人口提供食物發生困難的結果。在那些可用的土地最為肥沃,由於農業改良增加生產可以無需相應的增加勞動量,因而地租也增長得緩慢的國家裏,財富增加得最快。規定穀物價格的是用最大量勞動生產出來的穀物;地租決不會也決不可能成為穀物價格的構成部分。因此,地租便不是商品價格的構成部分。

第三章論述了礦山租金。礦山和土地一樣,一般都對其所有者支付租金。但礦山的質量各不相同,用等量勞動所得到的結果也極不相等。被開采的最貧瘠礦山所產的金屬所具有的交換價值,至少要不僅足以取得雇來進行采掘和將產品運上市場的人所消費的衣食與其他必需品,而且要足以為墊支經營所需資本的人提供一般的利潤。這種最貧瘠而不支付地租的礦山的報酬,規定一切其他生產力較大的礦山的租金。其他礦山所生產的超過這一數額的產品便必然會全部付給礦山的所有者作為租金。金屬的價值不取決於利潤率,不取決於工資率,也不取決於礦山租金,而取決於取得金屬並把它運到市場上所需的勞動量。

第四章是論自然價格與市場價格。正是每一個資本家都要把資金從利潤較低的行業轉移到利潤較高的行業的這種願望,使商品的市場價格不致長期繼續大大超過或大大低於其自然價格。同時也正是這種競爭把商品的交換價值調整得使其在償付生產所必需的勞動的工資以及維持資本原有效率所必須支出一切其他費用以後,餘下的價值或剩餘部分在各種行業中都會與所用資本的價值成比例。

第五章是論工資。勞動正像其他一切可以買賣並且可以在數量上增加或減少的物品一樣,具有自然價格和市場價格。勞動的自然價格是讓勞動者大體上能夠生活下去並不增不減地延續其後裔所必需的價格。勞動的市場價格是根據供求比例的自然作用而實際支付的價格。勞動的市場價格也會圍繞其自然價格上下波動,和其他商品一樣,具有符合自然價格的傾向。勞動的市場價格時而高於或低於其自然價格,勞動者的景況就時而幸福時而痛苦。工資受貨幣價值、勞動者的供求和用工資購買的各種商品的價格的影響。

第六章是論利潤。不同行業的資本利潤互相保持一種比例,並且都有朝同一方向按同一比例變動的趨勢。租地農場主和製造業者,他們商品的全部價值隻分為兩部分:資本利潤和勞動工資。如果一個製造業者售貨所得價款始終相等,他的利潤就要取決於製造這些商品所必需的勞動價格。當工資上升,利潤就會成比例地降低。如果農產品價格也上漲,農場主不僅對所雇每一勞動者增付工資,而且還必須支付地租,或增雇勞動者以取得同量的產品;同時,農產品價格的上漲隻會與所付地租或增雇的人數成比例,而不會為他補償工資的上漲。由於商品產量供不應求,所以其市場價格可能超過自然價格,但這隻是暫時的影響。用以生產這種商品的資本所獲高額利潤自然會吸引資本到這種行業中來,一旦必要的資金得到供應,商品量有了適度增加以後,其價格就會下落,這一行業的利潤就會再度和一般水平相一致。

第七章運用價值理論討論了對外貿易。對外貿易的擴張雖然大大有助於一國商品總量的增長,但卻不會直接增加一國的價值總額。對外貿易由於可以增加用收入所購買的物品的數量和種類,並且由於使商品豐富和價格低廉而為儲蓄和資本積累提供了刺激力,從而對於國家有很大的利益,但除非輸入的商品是屬於用勞動工資所購買的種類,否則就不會有提高資本利潤的趨勢。在這樣兩個國家中,如果一個國家在製造某種商品方麵有便利條件,另一個國家在製造另一種商品方麵有便利條件,那麽,貴金屬就不會顯著流入任何一國。但如果這一便利條件在某一國占有特別優勢,這種結果就會不可避免。

(二)賦稅理論

李嘉圖用了11章的內容,運用價值理論研究了各種賦稅。具體內容如下:

第八章是賦稅總論。李嘉圖認為賦稅是一個國家的土地和勞動的產品中由政府支配的部分,它最後總是由該國的資本或是由該國的收入支付。當政府的消費因增課賦稅而增加時,如果這種消費是由人民增加生產或減少消費來償付的,這種賦稅就落在收入上麵,國家資本可以不受損失。但如果人民沒有增加生產或減少非生產性消費,賦稅就必然要落在資本上,原來決定用在生產性消費上的基金將會因此受到損失。一國的生產量必然會隨著資本的減少而成比例地減少。所以,如果人民和政府非生產性開支繼續不變,而年再生產量又不斷減少時,人民和國家的資源就會日益迅速地趨於枯竭,窮困和災殃就會隨之而來。

第九章是農產品稅。任何課加在農業經營者身上的賦稅,無論采取土地稅、什一稅還是產品稅的形式,都將增加生產成本,從而提高農產品價格。農產品稅不會由地主支付,也不會由農場主支付,而隻會由消費者在上漲的價格中支付。加在農產品和勞動者必需品上麵的稅賦還有另一種效果――它會提高工資。土地產品稅將發生以下的作用:第一,它將使農產品漲價,其數額與稅款相等,所以便將按照消費量的多少由各個消費者負擔;第二,它將提高勞動工資,並降低利潤。

第十章是地租稅。地租稅隻會影響地租,全部都會落在地主身上,不能轉嫁到任何消費階級上。地主不能提高他的地租,因為他不會改變生產效率最低耕地的產品與其他各級土地的產品之間的差額。就地租的構成方式來看,地租稅卻不免會妨礙耕種,因為它將會成為地主的利潤稅。

第十一章是什一稅。什一稅是課加在土地總產品上的稅,並且正像農產品稅一樣,完全落在消費者身上。它與地租稅不同,因為它能影響地租稅所影響不到的土地,會提高地租稅所不能改變的農產品價格。最劣等的土地和最上等的土地都要支付什一稅,並且恰好與它們所生產的產量成比例,所以什一稅是一種均等的稅。什一稅與農產品稅之間的唯一區別是,前者是一種可變貨幣稅,而後者則是一種固定貨幣稅。什一稅不會影響貨幣地租,但會大大影響穀物地租。

第十二章是土地稅。按地租征課並隨地租一同變動的土地稅事實上就是一種地租稅。由於它不會加在不提供地租的土地上,也不會加在那種僅僅為了利潤而投在土地上、並且從來不付地租的資本的產品上,所以它決不會影響農產品價格,而會全部落在地主身上。無論從哪一方麵說,它都與地租稅沒有區別。任何土地稅都不可能成為農業的鼓勵因素,適度的稅可能不會或確實不會大大妨礙生產,但是無論如何不能鼓勵生產。

第十三章是黃金稅。黃金稅有兩種,一種按流通中現有的黃金量課稅,另一種按礦山的年產量課稅。兩者都有減少黃金數量、提高黃金價值的趨勢。但在數量減少之前,這兩種稅都不會提高黃金價值。所以在供應減少以前,這兩種稅都將會暫時落在貨幣所有者身上。但那永遠要由社會負擔的一部分最後還是要由礦山所有者以租金減少的方式支付,並由當做商品供人享受而不是專門劃作流通媒介的那一部分黃金的購買者支付。

第十四章是房屋稅。如果某種商品價格上漲,那麽對這類商品所課的稅就會落在商品所有者身上。房屋稅就屬於這一類,雖然它是向房客征收的,但卻往往以租金減少的方式落在房東身上。由於房屋稅可以被看成是由房客支付的追加的租金,其趨勢便是要減少年租金相等的房屋的需求,而不減少其供應。所以租金便會降低,而稅款的一部分將間接由房東負擔。租金常常是屬於那些在多年辛勤勞動之後賺得收入,並用他們的財產來購買土地或房屋的人。對土地房屋課以不平等的稅,當然就違反了保障財產權這一永遠應當視為神聖的原則。

第十五章是利潤稅。對利潤課不公平的稅將使承擔這種稅的商品漲價。如果對各行業的利潤全都按比例課稅,那就會使每一種商品的價格都提高。但如果為貨幣提供本位金屬的礦山就在本國,而礦業主的利潤也同樣課稅,那麽任何商品的價格就都不會提高,每個人都會按相同的比例從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一切都會和以前一樣。隻要給我們提供貨幣的礦山就在本國而又不課稅,而對所有製造業者的利潤都課稅,則一切商品都要漲價。但由於貨幣或貨幣的本位金屬是一種國外輸入的商品,一切商品的價格就不能提高。

第十六章是工資稅。工資稅會使工資上漲,因而便會使資本利潤率降低。必需品稅和工資稅的唯一差別是:前者必然伴隨著必需品價格的上漲,而後者卻不然。所以,負擔工資稅的就是勞動的雇主,而股票持有人、地主或任何其他階級都不會負擔。所以工資稅事實上就是利潤稅。

第十七章是農產品以外的其他商品稅。穀物稅會提高穀物的價格,那麽任何其他商品稅也會提高那種商品的價格。對勞動者必需品所課的稅,和穀物稅一樣地影響工資,對資本利潤和對外貿易也會產生完全相同的影響。但奢侈品稅除了提高奢侈品的價格外沒有其他影響,它會全部落在消費者身上,既不會提高工資也不會降低利潤。如果商品課稅之後價格不按稅額上漲,就不會給生產者帶來以前一樣的利潤。生產者就會把資本轉到其他行業中去。

第十八章是濟貧稅。濟貧稅是兼具各種課稅性質的一種稅收,它根據不同情況而落在農產品和製造品的消費者身上、資本上和地租上。這種稅落在農場主利潤上的分量特別重,因此可以認為它會影響農產品的價格。它將根據其對工業和農業的利潤同樣發生影響的程度而成為普遍的資本利潤稅,這樣就不會引起農產品和製造品的任何價格變動。它也將隨著農場主不能用提高農產品價格的方法來補償特別對他有影響的那一部分稅款的程度而成為地租稅,由地主支付。所以,要知道濟貧稅在特定時期內的作用如何,就要確定它在該時期中對於農場主的利潤和製造業者的利潤的影響是否均等,同時還要確定當時的情況是否能使農場主有提高農產品價格的能力。

(三)價值理論、賦稅理論的補充和應用

李嘉圖在本書前兩部分詳細闡述價值理論和賦稅理論之後,本書第三部分又對這兩大理論進行了補充,並進行了一些應用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第十九章論述了工商企業途徑的突然變化,發現大的工業國家特別容易遭受由於資本從一個行業轉移到另一個行業而引起的暫時困難和意外事故。第二十章補充論述了價值與財富。價值與財富本質不同,製造業中一百萬人的勞動永遠會生產出相同的價值,但卻永遠不會生產出相同的財富。具有稀有商品的人如果能因此而支配更多的生活必需品和享受品,那他就的確更加富有。如果兩個國家所具有的生活必需品和享受品數量上恰好相等,我們就可以說它們同樣富有,但是它們各自的財富的價值取決於這些財富生產上的相對便利或困難條件。國家財富的增加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一種是用更多的收入來維持生產性的勞動――這不僅可以增加商品的數量,而且可以增加其價值;另一種是不增加任何勞動量,而使等量勞動的生產效率增大――這會增加商品的數量,但不會增加商品的價值。第二十一章論述了積累對利潤、利息的影響。除非有某種長期存在的原因使工資提高,否則資本積累就不會持久地降低利潤。要是工人的必需品能夠以同樣的便利程度不斷增加,那麽無論資本積累得多麽多,利潤率或工資率都不會有任何持久的變動。第二十二章討論了出口補貼和進口禁令。穀物輸出的補貼會降低穀物對國外消費者的價格,但不會長期影響其國內市場價格。無論是工業製造品還是穀物的高額進口關稅和出口補貼,其唯一的結果就是使一部分資本轉移到在自然狀態下不會投入的行業。任何商品的出口補貼都有略微降低貨幣價值的趨勢。第二十三章是論生產補貼。生產補貼會增加土地的穀物地租而不影響實物地租,所以地主的境況沒有變化。生產補貼是否會影響勞動工資,要看勞動者購買各種商品時所支付的稅款,是否等於他由於補貼影響而獲得的食物價格低廉的好處。第二十四章對亞當?斯密的地租學說進行了質疑。李嘉圖相信直至目前為止,在每個國家中,從最不開化的到最文明的,都有一些土地,其所提供的產品的價值僅足以補償所用資本以及國內的一般普通利潤。第二十五章是論殖民地貿易。李嘉圖質疑了斯密的殖民地貿易理論,認為母國是否能從限製殖民地的做法中得到利益是需要討論的問題,對殖民地的貿易可以調節得使之比完全自由的貿易更有利於母國而不利於殖民地。第二十六章是論總收入與純收入。李嘉圖發現納稅能力隻和純收入成比例,而不和總收入成比例。第二十七章是論通貨與銀行。李嘉圖強調國家和銀行在握有不受限製的紙幣發行權以後都會濫用這種權力,所以紙幣發行都應受某種限製和管理。第二十八章是論富裕國家與貧窮國家中黃金、穀物和勞動的相對價值。富裕國家由於提供食物的困難越來越大,人口不能按貧窮國家的同一比率增加。這種困難必然會提高食物的相對價格,因而鼓勵穀物輸入。第二十九章是生產者支付的賦稅。李嘉圖肯定了薩伊強調工業製造品稅在製造過程前一階段而不在後一階段征收所產生的害處論,但是質疑了薩伊墊付稅課使國庫不能得到任何好處的理論。第三十章是論需求和供給對價格的影響。李嘉圖認為最後支配商品價格的是生產成本,而不像人們常常說的那樣是供給與需求的比例。在商品的供給未按需求的增減而增減以前,供求比例固然可以暫時影響商品的市場價值,但這隻是暫時影響。第三十一章是論機器。李嘉圖原來認為工人階級將由於使用機器後商品普遍跌價而和其他階級同樣受益。但他後來深信,用機器來代替人類勞動,對於勞動者階級往往極為有害。第三十二章是質疑馬爾薩斯的地租理論。李嘉圖認為馬爾薩斯錯誤地認為地租是一種淨收益和新創造的財富。地租隻是一種價值的創造,而不是財富的創造。這種價值是有名無實的,它不能增加社會財富,而隻是一種價值的轉移,隻有利於地主,並相應的有害於消費者。

【簡要評述】

大衛?李嘉圖是英國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完成者。《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是他的代表作,正是這本書奠定了李嘉圖在經濟學方麵的偉大地位。薩謬爾森評價李嘉圖是卓越的經濟學家的經濟學家。

李嘉圖的學術貢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一是繼承並發展了斯密的勞動價值論。李嘉圖堅持商品的價值由生產中耗費的勞動決定的原理,批判亞當?斯密價值論中的二元觀點,他指出價值不是由某種商品實際耗費的個別勞動決定,而是由社會必要勞動量決定。他還指出決定商品價值的不僅僅是直接投入生產的活勞動,還有投在所耗費的生產資料上的價值。二是提出了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的分配理論。李嘉圖認為工資由工人的必要生活資料的價值決定,利潤是工資以上的餘額,地租是工資和利潤以上的餘額,從而指出全部價值在勞動者、資本所有者和土地所有者這三個階級之間分配,工資和利潤是對立的,利潤和地租也是對立的,工人和資本家是對立的,資本家和地主也是對立的,初步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階級對立的經濟基礎。三是作為通貨學派的早期大師,李嘉圖論述了貨幣流通量的規律,支持嚴格的反通貨膨脹的貨幣政策。四是提出了對外貿易中的比較利益學說。

馬克思曾經對李嘉圖的這部著作的貢獻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但是,李嘉圖作為資產階級的思想家,必然受到資產階級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的限製,他把資本主義製度看做順應自然的、永恒的、唯一合理的社會形態,把資本主義的經濟規律當做人類社會的一般規律,使他不能深入揭露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本質,看不清資本主義經濟中的基本矛盾,以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曆史性和過渡性,這些造成他的理論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少破綻、錯誤,甚至庸俗的因素,最終造成他的理論體係的破產。但是,不可否認,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在他的手中達到了頂峰,並且對後來的經濟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王傑力)

參考文獻:

[1]〔英〕大衛?李嘉圖,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M],郭大力、王亞南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6.

[2]斯拉法,李嘉圖著作和通信集[M],蔡受百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2.

[3]馬克思,剩餘價值學說史[M],郭大力譯,三聯書店,1957.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