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九、光武神武不可測

  鬱鬱舂陵舊帝家,黍離千古此興嗟。蕭王何事為天子,本愛金吾與麗華。

  ——[宋]宋庠《懷古》

  劉秀是東漢的開國皇帝,也是新莽末年、東漢初期的一位傑出的政治家。他為東漢王朝的奠基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胸懷複漢誌

  劉秀於西漢哀帝建平元年(前6)出生於陳留郡濟陽縣(今河南蘭考北),當時,他的父親劉欽是濟陽縣縣令。在劉秀九歲之時,父親劉欽去世。劉秀跟著叔父劉良度過少年時代並長大成人。

  據說劉秀小時候是個十分乖巧的孩子。他在家表現得尤為勤快,處處幹些實事,給人一種誠懇憨厚、性格平和的印象。為此,他的哥哥劉□很是看不起他。劉□自比劉邦,而把劉秀比作劉邦的二哥劉喜,認為劉秀就像劉喜那樣目光短淺,胸無大誌,並常常以此來嘲笑劉秀,但劉秀並不在乎。新莽地皇年間,劉秀在長安讀書,由於家境並不富裕,他帶的學費很快用完了。為了能夠繼續讀下去,劉秀一邊拉腳掙錢,一邊堅持讀書。也就是在此期間,劉秀通讀了《論語》、《尚書》等儒家經典。據說有一次當他讀到《論語·衛靈公》一節中的“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一句時,高興極了,便說:這句話講得太好了,太好了,真是一針見血啊!從此以後,劉秀就以此為圭臬來規範自己的一言一行。由於他學習十分刻苦,學習成績非常出色,同舍都稱讚他“高才好學”。

  劉秀在長安一呆就是四五年,其間的所見所聞使得他對新莽政權喪失了信心,於是,他決定回歸故鄉,等待時機。

  劉秀在長安遊學,不僅增長了學識,對王莽統治的時政有了比較清楚的了解,而且還鍛煉了社會活動的能力,為此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地皇三年(22),南陽一帶鬧饑荒,“諸家賓客多為小盜”,社會秩序十分混亂,劉□家的賓客也到處搶劫,結果劉秀受到株連。他為了躲避官府的追捕,不得不“避吏於新野鄧晨家”。在新野,劉秀結識了宛縣(今河南南陽)的李通,並做起了穀商。一天,二人無事上街遊玩,正趕上廟會,隻見夫人、小姐來來往往,好不熱鬧。劉秀、李通二人看得眼花繚亂,駐足不前。忽然一漂亮女子從身旁走過,劉秀雙眼發直,情不自禁地說道:好一個絕代佳人。

  正當劉秀二人發愣之時,旁邊一位老者發話了:這位女子美是美,但和陰麗華相比,那就差遠了,年輕人真是少見多怪。聽罷,劉秀都傻了,陰麗華又是誰呢?劉秀把這一名字深深地記在心裏。劉秀哪裏知道,這老漢就是陰麗華的父親。陰麗華生得十分漂亮,是方圓數十裏有名的美女,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據說有好多達官貴人上門求婚,老漢都沒有答應。陰老漢與李通有過一麵之交,從李通的談話中了解到劉秀的身世和為人,認為這個劉秀不是一般的人,將來一定能成大器,便有意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劉秀。於是,陰老漢讓李通做媒,但李通深怕劉秀陷入兒女情長之中,荒廢了大業,便勸陰老漢等到劉秀功成名就之時再來提親。於是,才出現了此前這一段佳話。

  而當此時,反抗王莽的鬥爭此起彼伏,社會開始出現了大動蕩。在荊州,由王匡、王鳳領導的綠林軍分兵作戰。一支由王常、成丹率領下江兵,西入南郡。一支由王匡、王鳳、馬武統率新市兵,北上南陽。新市兵的出擊,使得南陽一帶迅速騷動起來,包括劉□、劉秀兄弟在內的地方豪強都積極準備公開起兵反抗王莽。這年十月,劉□、劉秀兄弟抱著“複高祖之業”的目的,聯絡附近各縣地主豪強,糾集宗族、賓客,組成了一支七八千人的軍隊,稱為舂陵軍,並與新市、平林兵聯合,把隊伍歸並到綠林軍,擁立劉玄為更始皇帝。

  劉玄稱帝時,劉□十分不高興,他的這種心情被劉玄察覺了。劉玄明白劉□性情蠻橫,野心勃勃,再加之以劉□為首的舂陵兵在與王莽作戰中節節勝利,劉□戰功卓著。他擔心夜長夢,總想找借口殺掉劉□,以除心頭之患。

  更始元年(23)四月,劉□的部將劉稷聽到劉玄當了皇帝,十分不滿,發牢騷說:我們起兵反抗王莽圖謀大事,全部是伯升(劉□的字)您的功勞,他劉玄憑什麽做這個皇帝?這件事被劉玄得知,劉玄想收買劉稷,便封其為抗威將軍,劉稷卻拒而不受。劉玄大怒,要將劉稷處死,劉□堅決不答應。於是,劉玄一不做二不休,便將劉□、劉稷一起殺掉。爾後,為了斬草除根,又有了殺死劉秀的想法。

  劉玄派人去向劉秀宣讀詔書,以察看劉秀的動靜,為自己尋找借口。來使說:太常偏將軍劉秀英勇善戰,特封破虜大將軍、武信侯。劉秀還沒來得及謝恩,來使又緊接著宣布道:大司徒劉□,素謀不軌,常有抗帝之意,故殺之。劉玄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想趁機來試探一下劉秀的心思,如果劉秀稍有悲憤之情,就會馬上遭致殺身之禍。劉秀深知,小不忍則亂大謀,因此極力克製自己的情緒,慌忙向來使磕頭謝恩,說:謝主隆恩,陛下賞罰分明,我劉秀建功甚小,不值一提,皇上如此嘉獎,劉秀實在受之有愧。兄長劉□素有反意,我也常常勸他不可多生野心,但他不聽,終於遭致這樣的下場,實在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別人。

  劉秀的一席話說得恰如其分,一方麵兄長劉□有反心,遭到這樣的下場,是他自找的,怨不得別人,我也不管;另一方麵我盡管有一些小小的功勞,那些都是分內的事情,是我應該做的,沒有什麽大不了的。通過這兩方麵誠心誠意的表白,任何人也不會相信劉秀對更始政權懷有二心。來使聽了這番話,對之深信不疑,就連劉秀的下屬也都為劉秀的大義滅親所感動。

  事實上,等到使者走後,劉秀再也無法偽裝下去,他急忙跑回自己的帳內,緊緊閉上帳門,撲倒在床上,大聲嚎哭起來,一邊哭一邊咬牙切齒地說:殺兄之仇不報,何為人耳?哭罷,劉秀還是鎮靜下來,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小不忍則亂大謀,現在還不到時候,還必須忍下去,等待時機。第二天一大早,劉秀又急匆匆地跑到劉玄住處,向劉玄謝恩,這下劉玄對劉秀更加深信不疑。為了不再使劉玄和劉玄的心腹們懷疑自己,劉秀平時談起此事,連一點點哀傷的表情都沒有,也不為兄長劉□服喪。至此,劉玄徹底打消了對劉秀的猜忌,以為劉秀確實對自己忠心耿耿。

  天下名士歸

  隨著形勢的發展,劉玄想派一個親近的人到河北去發展。因為河北地區在軍事、政治、經濟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河北的中心城市邯鄲,北通燕、涿,南鄰鄭、衛,是漳(水)、(黃)河間的一大都會。漳河、滏陽河地區土地肥沃,百姓殷富,而邯鄲正處於中間位置,向來是河北戰局成敗的關鍵。正因為此,自春秋以來,邯鄲就是河北戰略要地。而河北的穩定與否,直接關係到當時的整個戰局。也就是說,占據河北,就可以控製中原,進而可以定天下大局。

  當時有人推薦劉秀,劉玄也認為劉秀是最合適的人選。可是,對劉秀一直存有戒心的大司馬朱鮪堅決反對。朱鮪也參與了殺害劉□之事,同時,他認為劉秀絕非等閑之輩,要是脫離了更始政權,遠走高飛,趁機發展自己的勢力,那會對自己極為不利。因此,他極力反對把劉秀派到河北。由於朱鮪等人的異議,劉玄也猶豫不決,但是,在另外一位大臣劉賜的一再勸說下,舉棋不定的劉玄終於下定決心,拜劉秀為破虜將軍行大司馬事,前往河北發展。

  更始元年(23)十月,劉秀以河北監軍的名義,帶著極少數隨從,離開洛陽北行。當時的河北地區並不在更始政權的控製之下,形勢十分複雜混亂。既有像銅馬、青犢這樣的農民起義隊伍,也有許多地方武裝割據勢力。劉秀知道更始皇帝劉玄雖然發布過安撫詔書,但無論是農民軍,還是擁有武裝的地方豪強,並非都聽從更始政權的命令和指揮,在當時的形勢下,人人都心懷鬼胎,抱有種種幻想。劉秀決心腳踏實地把事情一件件地幹好,不能有任何閃失,否則,會前功盡棄,一切都無從談起。

  劉秀在河北每到一個地方,就以漢朝名義撫慰當地州郡百姓,同時考察當地各級官吏的政績,對政績顯著者予以褒獎,對那些貪官汙吏給予一定的懲罰,對那些有才能的人任以官職,並恢複漢代官名,廢除王莽所製定的法律製度,釋放監獄中一些無辜獲罪的囚徒。應當說劉秀於河北各地所采取的這些措施還是深得人心的,劉秀因此也受到當地老百姓的歡迎。老百姓都爭相殺牛攜酒,慰問劉秀及其部下。劉秀熱情地接待他們,對他們送來的慰勞品則一一婉言謝絕。這使得老百姓更加感動,也使得劉秀聲名遠播。

  鄧禹,南陽新野人,字仲華,是一個有遠見的政治家。當年劉秀遊學長安時,鄧禹也正在長安讀書。他比劉秀年輕一些,二人也正是在這時相識的。鄧禹認為劉秀是一個非常出色的人才。更始政權建立後,南陽豪傑有很多人向劉玄推薦鄧禹,劉玄也希望鄧禹能在更始政權內任職,但鄧禹卻一直沒有前往。當他聽到劉秀要監軍河北之後,便馬上收拾行囊,渡過黃河,一直追到鄴縣(今河北臨漳西)才追上了劉秀。二人見麵後,劉秀問:你遠道而來,為的是做官嗎?鄧禹回答說不是。劉秀又問,不是做官又是為了什麽呢?鄧禹回答道:願明公的威德施之四海,垂功名於青史,在下願為您效勞。

  夜深人靜,二人仍在促膝談心。鄧禹說:更始帝雖然都城在洛陽,但山東(太行山以東)一帶並不太平,赤眉、青犢有幾萬人馬,三輔地區也有人假號稱王。更始帝尚未遭受大的挫折,自以為是,手下諸將都是平庸之人,目光短淺,隻知道爭權謀利,無深謀遠慮尊主安民之人。從古到今,任何一位聖人的興起,無不靠的是天時和人事,更始帝就二者而言,無一強項,如今天下分崩離析,您僅僅想做一個輔佐他人的人,是遠遠不夠的。您具有盛德大功,為天下所信服。當今之計,莫如招攬天下英傑,順應民心,立高祖之大業,救萬民於水火。以您的才智,取得天下是不成問題的。

  應該說鄧禹實際上看到了天下形勢的發展,這是一個極有遠見的思想。他是在勸劉秀趁天下大亂之際,徹底擺脫更始政權,獨立發展自己的力量。鄧禹的想法和劉秀不謀而合。此後,鄧禹跟隨劉秀打天下,常常為劉秀出謀劃策,成為劉秀得力的臂膀。

  劉秀於河北攻克邯鄲後,力量大增,雖然劉玄封他為蕭王,但他已經不再聽從劉玄的調遣,而是伺機稱帝。此後,劉秀派吳漢發兵征服銅馬部,但幽州牧苗增拒不出兵,劉秀便立即派人將其就地正法,大振軍威,一舉攻克銅馬、高潮、重連、大彤、青犢、尤來、大槍、王幡等部農民起義軍。

  在打敗銅馬起義軍後,劉秀對其投降部眾將領不僅不加懲罰,而且一一依其級別進行封賞,加以重用,有許多將領得以封為列侯之爵。當招降高潮、重連部後,劉秀也同樣對其部眾進行了封賞。但歸降部眾都不相信這是真的,心存疑慮,認為這是劉秀搞的權宜之計,說不定哪天又會將他們處死,因此,他們常常處於一種恐懼狀態當中。劉秀知道後,便讓他們各自回歸軍營,擔任自己原來隊伍的將領,自行管理自己的隊伍,劉秀等人不加幹涉。而劉秀更是常常獨自一人騎馬到各部隊,和各部隊的將領士兵們平和交談,沒有一點兒居高臨下的態勢。這使得歸降將士深受感動,稱讚道:蕭王如此推心置腹,平等待人,我們還有什麽疑慮,怎能不為蕭王效死盡力呢?他們還親切地把劉秀稱之為“銅馬帝”。

  更始帝敗降赤眉軍後,原劉玄大司馬朱鮪仍堅守洛陽,劉秀連續三個月都未攻下,十分著急。他想到了岑彭,岑彭是劉秀稱帝之後新投降過來的。當時,劉秀率兵進攻河內(今河南武陟),守將韓歆堅守城池,岑彭勸他說:更始無道,光武大度,又是漢室皇族,我們不如棄暗投明,將來也好有個歸宿。韓歆不聽,直至糧盡才被迫投降。劉秀要殺韓歆,重用岑彭。岑彭則上書劉秀,說:人各為其主,為主盡忠難能可貴,殺死他沒有任何的好處,理應好好款待。劉秀采納了岑彭的建議,拜岑彭為廷尉,仍封歸德侯,行大將軍事,派韓歆到鄧禹手下當了一名軍師。這使岑彭、韓歆二人感激不盡,同樣,劉秀也獲得了更大的聲望。劉秀招來了岑彭,述明己意,岑彭欣然前往。岑彭見到朱鮪,對他稱讚劉秀寬宏大量,然後,岑彭又分析了形勢,說:如今天下歸心光武,大勢所趨,你為何還死守洛陽一個孤城不放呢?朱鮪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說:劉秀英明,我朱鮪也早已有所耳聞,十分欽佩。怎奈其兄劉□被殺,我也參與其中。劉玄派劉秀去河北時,我也曾力阻,這一切都是劉秀所不容的。因此,我也隻好以死守城力戰。岑彭無法說服朱鮪,回去向劉秀報告,劉秀聽罷,笑道:將軍不是曾說各為其主嗎?朱將軍原為劉玄信將,當然應為其忠心耿耿,出謀劃策,這並沒有什麽不對。這也正是朱鮪有才識之處。況且事情已經過去,朱將軍不必憂慮。劉秀雖才疏學淺,然計較小事,拒絕賢才,這不是我劉秀的做法。岑將軍可以回去向朱鮪言明,若真意來降,官爵保留,何談治罪。劉秀的誠意感動了朱鮪,朱鮪隨即投降。其後,劉秀封其為平狄將軍,拜扶溝侯。

  在劉秀英名的感召下,南陽卓茂也來歸附。卓茂幼年聰明好學,精通儒學,並且為人溫恭謙讓,有才幹。西漢哀帝、平帝年間曾為密縣縣令,據說他治理密縣幾年時間,縣境內教化大行,道不拾遺。後升京官。劉玄稱帝後,卓茂任侍中祭酒,盡管職位不高,但他亦能勤勤懇懇。因為他認為劉玄是西漢皇室,有資格做皇帝。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看到劉玄並不是自己想像中的好皇帝,所以對更始政權十分失望。此間,卓茂對劉秀也有所耳聞,認為劉秀必成大器。當他聽說劉秀在河北稱帝後,便不辭而別,步行到河北投奔劉秀。對於卓茂的才能,劉秀也早有所聞。於是他便派專使去迎接卓茂。卓茂來到後,即刻召見,並下詔任為太傅,封褒德侯。

  鄧禹、岑彭、韓歆、朱鮪、卓茂等一大批賢能之士的歸附,使劉秀實力大增,很快統一了全國,重建漢朝,史稱東漢。

  還漢世輕法

  東漢初年,由於經曆了長期戰亂和饑荒疫疾,社會經濟凋敝。劉秀生長於民間,還從事過商貿活動,對百姓的疾苦和稼穡之艱難還是有所了解的。他即位之後,麵臨著恢複生產、穩定社會秩序等迫切問題,因此,他廢除了王莽時許多苛酷的法令,並以身作則,提倡節儉,注意傾聽下層百姓的呼聲,認真檢查督促地方官吏,推行了一係列休養生息的政策。

  從西漢末年到東漢王朝建立的幾十年間,由於統治者們的暴虐和戰亂破壞,人口銳減。據史料記載,西漢元始二年(2),全國有民戶一千三百二十三萬三千六百一十二戶,人口五千九百一十九萬四千九百七十八人。但經過王莽篡漢、更始政權等大大小小政權的統治,再到劉秀中興統一全國的中元二年(57),短短的五十多年時間裏,全國隻剩下民戶四百二十七萬一千六百三十四戶,人口二千一百萬七千八百二十人。出現了“百姓虛耗,十有二存”的悲慘景象,由此可以想見當時土地大量拋荒的情況。

  麵對這一局麵,劉秀總結曆史經驗教訓,製定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方針政策。

  首先是寬政以安民。他簡政措施的一個具體內容,就是“解王莽之繁密,還漢世之輕法”。通過廢除王莽暴政的繁苛法令,恢複漢初的簡政輕刑,以達到“務用安靜”的目的。

  劉秀在統一全國的過程中,曾前後六次頒布解放奴隸、三次頒布禁止虐殺奴隸的詔令。如建武二年(26)劉秀下詔說:凡是老百姓嫁出去的女兒,賣給別人的子女,如果想回到父母身邊的,悉聽尊便。有人膽敢拘拿阻止,一律按法律論處。建武三年七月,又發布詔書說:男子八十歲以上,十歲以下,以及婦女隨從犯罪的,隻要不是逆倫絕理、詔書有名而特許逮捕的,都不得係獄。須驗問清楚的應當馬上驗明正身。女犯可以回家,由本人出錢上山伐木以代罪。建武六年(30)宣布:王莽之時凡是被罰為奴婢而不符合從前法令的,一律放免為庶人。建武十一年(35),又三次下詔:凡是殺死奴婢者不得減罪;敢於使用各種酷刑殘害奴婢者,按律論處,放免曾受酷刑的奴婢為庶民;廢除奴婢射傷人棄市的法律。建武十三年、十四年,在隴蜀平定後,劉秀又兩次下詔宣布:益州、涼州百姓被掠賣為奴婢的,一律放免為庶人。誠然,劉秀釋放奴隸和改善奴隸地位的詔令,有很大的局限性。從年限上講,主要是王莽當政之時淪為奴隸的人;從對象上講,主要是指原來具有吏民身份的人;從地域上講,主要限於青、徐、涼、益等州,也就是指在劉秀政敵統治區域內淪為奴婢者。盡管如此,這些詔令的頒布與實施,使很多奴婢獲得了解放,這對於增加社會勞動力、緩和階級矛盾是有一定作用的。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自耕農淪為奴隸的發展趨勢。在東漢一代,奴婢問題比西漢已有所緩和。

  其次是整頓吏治。劉秀明白,吏治的好壞與否,關係到國家的興衰。他親眼見到西漢末年以及王莽政權吏治腐敗所帶來的後果,深感中興大業離開清明的吏治隻能是一紙空文。因此,劉秀在建武六年時就下決心歸並郡國,裁汰官吏。經過歸並,最後省並了十個郡、國,四百多個縣、邑、道、侯國,相應的官吏也被裁去十之八九或多或少改變了十羊九牧的狀況,並節省了大量的開支,無形中給下層百姓減輕了負擔。同時,劉秀還通過各種形式選拔賢能的良吏。察舉和征辟就是其中之一。所謂察舉,就是地方州郡以“賢良”、“孝廉”、“秀才”等各種名目,把那些有名望、有德行的人士推薦給政府,經過考核合格後任以官職。所謂征辟,就是由朝廷、官府直接征召一些有聲望或具某一才能的人直接任以官職。這種製度,應該說在最初實行之時確實選拔了不少人才,為東漢初期的政治帶來了一定的好處。如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人劉昆、京兆(今陝西西安西北)人第五倫、陳留人董宣等皆是通過各種方式網羅到的有用人才。

  如董宣,為司徒侯霸所征辟,任北海(今山東昌樂東南)相。他為官清正,執法嚴明,不畏豪門。據說劉秀姐姐湖陽公主的一個家奴黃黑,有一次到洛陽東市閑逛時,遇到一位老人賣珠子,他相中了,便要出錢買下來送給主子湖陽公主,隻是給的價錢太低,老人不想賣。黃黑大怒,一劍把老人殺死,搶了珠子揚長而去。圍觀的百姓被黃黑的舉動激怒了,他們聯名去洛陽縣衙告狀。當時洛陽縣令就是董宣,他聽說湖陽公主的家奴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搶奪別人的東西,還把人給殺了,便立即派手下捉拿,眼看就要追上了,可黃黑一下子跑到了湖陽公主家中。這下衙役們傻眼了,誰也不敢進入公主家中捉拿逃犯,無奈隻好回縣衙報告董宣。董宣也沒有辦法,隻好靜等時機。有一天,董宣聽說湖陽公主有事出門,要經過夏門亭,黃黑一定會跟隨出行,便帶領一幹人馬提前埋伏在那兒。公主的隊伍剛剛行到夏門亭,董宣便帶人攔住去路,要公主交出犯人。黃黑一見,腿腳就軟了,幾乎站立不住。公主見狀,大聲說道:怕什麽,我就不信一個小小的縣令膽敢在我麵前撒野!回頭又問董宣道:你是何人?膽大包天,竟敢攔住皇家車輛?董宣毫不畏懼,上前施禮答道:臣乃洛陽縣縣令董宣。隻因殿下家奴殺人,罪不當恕,請公主交出罪犯。公主拒不交出黃黑,董宣大怒,以刀劃地說:公主縱奴行凶,已為過失,如今再包庇罪犯而不交出,過失更大,不交出凶手,公主斷不能前行。公主萬沒料到一個小小的縣官竟如此天不怕地不怕,隻好對黃黑說:你先隨他去吧,諒他也不敢動你一下。公主話還沒有說完,在旁邊站立的董宣乘黃黑不備,一刀把他給結果了。公主見狀,覺得很沒麵子,一邊哭叫大罵,一邊轉身飛奔到朝廷告狀去了。

  湖陽公主來到朝廷向弟弟劉秀哭訴,要求一定要嚴懲董宣。劉秀大怒,下令將董宣綁進宮,準備用鞭子將董宣活活打死。董宣麵對劉秀麵不改色心不跳,對劉秀說:陛下您暫時息怒,聽臣下把話說完再殺也不遲。隨後,董宣講道:陛下聖德,中興漢室,而今竟要包庇親屬的家奴枉殺無辜,臣不知陛下將何以治天下,何以讓天下臣民信服呢?臣不願受鞭笞,請讓臣自殺。董宣說完便向龍柱撞去。劉秀沒有想到董宣會來這一手,忙命人將其拉住。但總得給公主一個台階下吧,也得給自己留點兒麵子,便對董宣說道:朕念你為官清廉,可免你一死,但你必須向公主叩頭請罪。董宣就是不肯叩頭請罪,旁邊幾個太監馬上上前來按住董宣的頭給公主賠罪,董宣卻使勁挺住,就是不叩。劉秀見狀大笑,打心底佩服董宣的骨氣,當下也顧不得公主的麵子,笑著說:好一個強縣令!就憑這一點,我也得賞你三十萬。

  湖陽公主見了,很不理解。等下朝後對劉秀說道:當初你是老百姓的時候,大哥的事情牽涉到你,你不怕,官吏也不敢上門搜捕。如今你做了天子,是天下之主,卻連一個小小的縣令都治不了。劉秀笑道:就是因為做了天子,才不能和老百姓一樣辦事啊!公主無奈,隻好回宮去了。

  後來,劉秀專門宴請董宣。董宣吃罷飯後,把空碗覆在飯桌上。劉秀問是怎麽回事,董宣回答說:臣下吃飯不剩一粒米,猶如奉職盡忠不留一點兒力氣。劉秀聽罷,十分高興,令他統領當地官吏。此後,大家對董宣更加欽佩,各地豪強無不震驚,人們把他稱為“臥虎”。後董宣死在任所,家中唯一財產是大麥數斛,破車一輛。劉秀也為之感歎,說:董宣真是廉潔!總之,劉秀對於吏治是十分關心的,可謂獎罰分明。

  圖讖宣天下

  西漢中葉以後,隨著社會政治危機的日益加深,帶有神學色彩的今文經學更進一步墮落而成了讖緯神學。這一經學讖緯化思潮是以天人感應為其理論基礎的,它興起於西漢哀帝和平帝之際,盛行於東漢初年,在東漢初期光武帝劉秀之時,發展到了極至。

  西漢之時的董仲舒是傳授《春秋公羊傳》的大師,曾任景帝博士。漢武帝即位之初,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了“天人感應論”。

  他附會《春秋》一書,認為孔子做《春秋》的目的就是來說明天道與人事有著密切的關係。其中記載的自然災害和異常天象,都是上天對君主的政事有所不滿而顯示的警告。如果君主仍不加悔改,上天會再進一步降下災禍使他亡國喪命,然後把政權轉交給別人。這說明上天對君主非常慈愛,願意幫助君主製止災禍。隻要不到一定的程度,上天都會保全君主的。這是告誡君主,作為最高權力的主宰者,一定要奉行天意,著重德治教化,輔之以法治,興辦學校,用自己的模範行動和儒家的道德規範來影響和培養人們良好的習慣,如果真如此,上天也會降下吉祥,使得天下太平無事。在這裏董仲舒公開宣揚君權神授,用天命來為皇帝唱讚歌;同時,也包含有借助神權,規勸皇帝改正過失的意義。但是,最高統治者主要是想為自己的權力進行論證和宣傳;作為最高權力者的維護者以及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卻放棄了對皇帝過失進行規勸的一麵,而隻是強調君權神授,為最高統治者皇帝唱讚歌,由此,這種具有迷信色彩的今文經學進而發展成為讖緯神學。

  讖緯之所以出現在西漢哀帝和平帝之際,這與當時社會政治矛盾極端尖銳有著密切的關係。據史料記載,哀帝、平帝之時,陰陽錯繆,連年歉收,國庫空虛,百姓挨餓受凍,父子離散,相望於道。而政府中的官吏玩忽職守,惰怠不力,使得社會上十分混亂,“盜賊並起,或攻官寺,殺長吏”。嚴重的社會政治危機使得豪強、宗室以及後黨、外戚為爭奪統治政權,展開了極其尖銳複雜的鬥爭。正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讖緯應運而生,成為各種勢力達到自己卑鄙的政治目的的工具。

  讖的本義是應驗,《說文》解釋為:“讖,驗也,從言,讖聲。”是一些方士和巫師製造出來的“詭為隱語,預決凶吉”的宗教預言。讖或讖語,是依據星相或自然界的變化,或假托神來預示人間吉凶禍福的啟示或隱語,但其主要內容是政治性的。這就是所謂的“讖者預決凶吉”,宣揚這種宗教預言的書,則被稱為讖書。讖書的作者為了增強其神秘性,還在讖書中畫有許多稀奇古怪的圖畫,因此讖書也叫做圖書、圖讖。

  讖或稱圖讖,作為一種“立言於前,有征於後”的宗教迷信,在曆史上很早就產生了。據史料記載,秦穆公於夢中會見上帝,上帝告訴他晉國將要大亂,“五世不安,其後將霸”,“秦讖於是出矣”。晉頃公十三年(前513),扁鵲為趙簡子治病,趙簡子從夢中醒來,告訴身旁的大夫說:我到了“帝”的住所,“帝”對我說,“晉國且世衰,七世而亡”。這是有記載的較早的讖語。從此以後,秦代也出現了不少的讖語,如“亡秦者胡也”,“今年祖龍死”,“始皇帝死而地分”,這些都是當時的人們假上帝之名發出來的預言。讖語的製造,到西漢末年才達到它的全盛時代。當此之時,上帝幾乎每天都有要王莽準備做皇帝的預示。時至東漢,劉秀要做皇帝,又出現了《赤伏符》四十二篇。但是,在古文經學出現之前,讖語並沒有被編成有係統的文獻。直至古文經出現以後,才有人利用這些上帝的言語,來神化這些翻版的《聖經》,於是所有的讖語,才被編輯成書,而名之為“緯書”。

  史料稱:“緯者,經之支流,衍及旁義。”可見,緯是相對經而言的。經本義是直線,而緯是橫線,這裏緯也就引申為對經書的解釋。漢代儒家的經典《詩》、《書》、《禮》、《易》、《春秋》稱為五經,加上《樂》,稱為六經。按緯書的說法,孔子作了六經,又作了一些補充的著作,就是《易緯》、《詩緯》、《春秋緯》、《樂緯》等。緯的特點是對經學作神學的解釋,並把這種解釋托之於孔子。有學者研究認為,儒學之讖緯神學化大致有兩個來源,遠的是自古以來天地鬼神信仰的宗教傳統,近的是戰國後期鄒衍的陰陽災變宗教學說。

  據史料記載,讖緯之書秦漢之時應該是較多的,但是,自“楚書”之後大都散亡,保存至今的僅有易緯《乾鑿度》、《乾坤鑿度》,其餘的都係殘篇斷片。讖緯的主要內容是符命、預言,故又叫作“符命”、“讖記”,或稱“經讖”。從殘存的文字來看,讖緯內容龐雜,主要是天官星曆、災異感應、讖語符命,也有對經學的發展和解釋,以及天文地理、風土人情、自然知識、文字訓詁,旁及驅鬼鎮邪、神仙方術及神話幻想等等。真可謂光怪陸離,無奇不有,它是今文經學迅速政治化、庸俗化並和漢代神學迷信相結合而孕育出的一個怪胎。

  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對於讖緯深信不疑。他從造反到登上皇帝的寶座,一直就沒有離開過讖緯。最初是李通等人以圖讖“劉氏複起,李氏為輔”勸說他,使其動了心發動起義的。到了後來劉秀於河北征途中匆匆稱帝,又是因為他早年在長安時的同學疆華送來讖書《河圖赤伏符》稱:劉秀發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鬥野,四七之際火為主。這為劉秀找到了做皇帝的根據,也才促使劉秀下決心定此大計。他和當時割據四川一帶自稱“白帝”的公孫述各自對讖書作不同解釋,爭論誰應當代替王莽為皇帝,也搞得煞有介事,十分認真。

  讖緯是劉秀當皇帝的天命符,同時也是他決策用人的指南。可以說,劉秀對於讖緯已經達到了迷信的地步。他因為讖語中有“孫鹹征狄”一句,就任命一個叫孫狄的人為“平狄將軍行大司馬”,即最高武官,以至於引起了眾武官們的強烈反對。一次,朝廷議選大司空,大臣們提不出合適的人選。劉秀突然想起“河圖赤伏符”中有一句“王梁主衛作玄武”。戰國末年,衛國遷到野王(今河南沁陽),玄武是水神名,司空是管水土的官職。恰好當時野王縣縣令就是叫王梁。姓名、地點都恰如其分,劉秀認為這正是天意。於是,下令把王梁超升為大司空,居於三公的高位。

  建武三十年(54),群臣建議劉秀到泰山舉行封禪大禮。劉秀下詔說雖然建國已經三十年,但是百姓怨聲載道,怎麽能向上天報功呢?可是,兩年之後,他讀了《河圖會昌符》後,卻改變了原來的想法,決定去泰山封禪。原因就是劉秀在讀此符時,裏麵有一句“赤劉之九,會命岱宗”,認為是叫他這位劉邦的九世孫到泰山封禪。於是,劉秀便立即決定到泰山封禪,其後並正式“宣布圖讖於天下”。從此以後,讖緯神學思潮便正式取得了任何人不得非議的官方學術的地位,從而得以憑借政治的護身符而盛行於東漢。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