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節 宋朝宗室的遷徙和衍派

  一、《宋史》所記太祖、太宗、魏王三大支係遷徙

  趙宋自立國開始,廣封宗室為郡國王公,這些郡國王公大多居住於東京汴梁和大名府。自真宗簽訂澶淵之盟後,北宋有一百多年的相對和平歲月,朝廷對宗室的優待以及全國經濟的繁榮,促成了趙姓皇族的枝繁葉茂。據宋宗正寺《仙源類譜》記載,北宋徽、欽兩代的宗子,僅太祖一支“令”、“子”二字輩就有1800人,太宗一支“士”、“不”二字輩有3400人。若再加上魏王一支及其家屬,趙氏宗室的隊伍十分龐大的,雖然接下來受到靖康之亂的衝擊,趙氏宗室在北方的發展受到限製,但南徙的趙姓子孫繁衍仍然迅速。因此,無論是在地位上,還是在人數上,有宋一代,趙姓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宋史宗室世係表》共有22卷,收錄趙宋皇室一係至十二世的男性子孫就達12萬人之多,若加上宗室子弟所生的女性和十二世之外的子孫,這個數字會大得驚人。趙姓以帝姓這一因由,人口急劇膨脹。元朝大將伯顏在掃滅南宋後,曾奏請元世祖殺盡天下趙姓漢人,但由於趙姓人口盛多,世祖擔心如此濫殺會撼動元朝基業,未敢下旨。

  趙姓皇族的散居各地,其主要因素大致有三,一是因遭受處罰而謫居外地,二是因外任為官就地生根,三是因靖康之難使趙姓皇族奔迸流移,自汴梁而流向全國各地,若幹代之後,他們中的不少人便成為當地望族。

  宋太祖次子燕王趙德昭自刎之後,他的5個兒子居於京師,無人外出為官,至第四代“令”字輩時才有數人外放。

  元祐六年(1091),趙令疇外任潁州府書記。其時,文豪蘇東坡為郡太守,愛其才,便上書推薦,但遭朝廷駁回。後來,蘇東坡因事被貶,趙令疇受到牽連被處罰金,遂致家貧如洗,死後竟無以為殮。

  趙令懬曆任潁州簽判、綿州通判、蜀州知府等職,並於建炎二年(1128)為西外宗正事,負責泰州宗室事務。為避戰亂,他率宗子逃於福州,就此紮根。趙令衿於紹興七年(1137)為泉州知府。

  對史籍粗作疏理,得知燕王一房子孫因外放而就此安居的地區“令”字輩有安徽潁州、四川蜀州、江蘇泰州、福建福州和泉州、江西信州、浙江台州和紹興、河南洛陽、湖北荊南;“子”字輩新遷江蘇鎮江、廣東南雄、河南汝州、河北燕山、浙江衢州;“師”和“希”字輩又新遷浙江臨安、浙江仁和、江蘇太平州等等。

  秦王趙德芳一房在“子”字輩外出為官。其中趙子偁於宣和元年(1119)外放嘉興縣丞,後為處州知縣,後告老回到秀州青杉閘(今浙江嘉興),其子趙伯琮被高宗接進宮中而入繼大統。其他的“子”字輩分散居於江蘇真州、福建泉州和福州。“伯”字輩新遷浙江台州和明州。“師”字輩又新遷江蘇太平州和浙江婺州。

  宋太宗一直以“元、允、宗、仲,士、不、善、汝、祟、必、良、友”為字輩,別昭穆。在靖康之難前,他們大多居於京師。靖康二年,金兵攻入汴粱後,宋徽宗的31個兒子,除6個早夭和趙構逃脫外,其餘24個王全被俘虜,北遷至五國城,其中有的融入女真族。

  南宋建立後,北上的太宗支派有幾房僥幸南逃,後在朝廷任職,散居於江南各地。概括地說,太宗五世孫“士”字輩遷居河北大名、江西贛州、福建建甌、浙江紹興;六世孫“不”字輩新遷浙江臨安、金華、秀水和浦江,安徽宣城,湖南郴州,湖北荊南,廣西橫縣以及四川的成都、開縣等地;七世孫“善”字輩又新遷江西臨川和南昌,浙江寧波、江蘇常熟、湖北鄂州和湖南潭州等地;八世孫“汝”字輩新遷安徽阜陽、福建福州、江西餘幹和袁州等地。雖然高宗以降,皇位轉移到太祖一係,但太宗在南方的支派多至顯官。如太宗六世孫趙不棄為四川宜撫總領官,居成都,七世孫趙善湘居明州鄞縣(今寧波),官至江淮製置使、浙東安撫使;八世孫趙汝愚祖居饒州(今江西省餘幹縣),累官至知樞密院事、右丞相。

  趙廷美有子10人:德恭、德隆、德彝、德雍、德鈞、德欽、德潤、德文、德願和德存。除德潤、德願無子外,其餘八房皆有後人,以“承、克、叔、之、公、彥、夫、時、若”為字輩,別昭穆。趙廷美的其他七子在遷往房州時皆年幼,後分別跟隨德恭、德隆、德彝居於任所,長大後各自成家立業,散居各地。大體說來,他們的後代在以下幾個地方較為集中,即河南開封和洛陽、山東濟州和沂州、浙江秀水、四川成都和青城、江蘇溧城和昆山、江西波陽、湖南衡州和福建汀州等等。其中不少人為政一方,深得民心。如趙廷美七世孫趙彥棣於南宋寧宗時出任汀州(今福建三明)知府,其時有葉姓為首的匪徒禍害州民,趙彥橡訂策捕戮,因功遷廣西提刑使,晚年為官昆山,死於任所,其子便就地紮根。

  二、家譜所記宋宗室衍派

  宋朝滅亡以後,趙宋皇族雖失去優越的政治地位和特權,但散居各地,形成眾多的望族。僅從《上海圖書館館藏家譜目錄提要》所提供的信息,就可以了解宋直係宗室三大支派衍生情況。

  1.太祖支派

  浙江永康邑城上市《趙氏宗譜》(清光緒九年即1883年木活字本):始遷祖子傳,譜稱宋太祖燕王德昭後,官福州按察使,南渡遷永康上市。

  上虞西華《趙氏世譜》(清代潘普恩纂修,記事至清光緒年間):始遷祖令仲,譜稱宋太祖子燕王德昭五世孫,南宋乾道二年遷上虞縣孝義鄉,卒葬西華裏。

  山陰(今浙江紹興)華舍《趙氏宗譜》(18卷,清代趙壽祺纂修,光緒十年即1884年萃渙堂大活字本。此譜又於民國初年由趙瑲、趙德基纂修,民國五年刻印):始遷祖孟洢,又名孟潮,宋元之際自台州寧海遷山陰華舍。

  江蘇丹徒《古潤洪溪趙氏重修族譜》(6卷,清代趙紫瑜等纂修,康熙二十八年即1689年木活字本):始遷祖趙子褫,宋建炎南渡,先居鎮江,繼遷丹徒大港鎮洪溪。大港趙氏由此繁衍成一個人口眾多,支係龐雜的大家族。

  丹徒大港《趙氏分譜》(8卷,清代朱炳煌纂修,鹹豐元年即1851年木活字本。此譜又經趙書金、趙祖培等重修。其支係分房各支又纂修支譜。):始祖子褫,宋建炎南渡,先居鎮江,繼遷丹徒大港鎮。傳至七世,支分十八,是譜專記第八大分始祖由壽位下世係,以十一世祖由璽為本分始祖。由壽三世孫趙煬,元末明初人,衍生出雄豪分宗。

  清乾隆年間,雄豪分宗由趙元昌纂修《大港趙氏雄豪分宗譜》(10卷,乾隆十五年即1750年刻印)。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大港趙氏第十八大分大十三公裔下錦源分譜》記第十八大分由敬位下世係。

  民國二十五年(1936),大港趙氏第十五分祖由信位下裕昌支單獨修譜(《大港趙氏裕昌分宗譜》,6卷,趙金龍纂修)。《大港趙氏祥宣分宗譜》(6卷,清代嚴顯祥纂修,同治七年即1868年木活字本):大港趙氏第十五分祖由信四世孫碩,複分三支:綱、經、鎧,為三支祖,是譜即記此三支世係。

  丹徒大港趙氏有一支在明朝末年遷居鎮江。鎮江《洪溪趙氏慶三公支下分譜》(3卷,清代趙增複纂修,同治十二年即1873年木活字本)記載:這支趙氏的始遷祖趙同文,明季自丹徒大港遷潤城白馬坊淥水橋。洪溪,流經水港鎮之水名。譜名前冠此二字,示不忘來源。

  浙江諸暨《趙氏清門宗譜》(趙宗渭、趙槐等纂修,民國元年嘉會堂木活字本)記載:這支家族始祖為宋太祖子燕王趙德昭。燕王下傳:冀王惟吉--廬江侯守度--嘉國分世括--房國公令稼--周王子奭。趙子奭有二子,次子趙伯和於南宋建炎初年扈蹕高宗南渡,自臨安(今浙江杭州)而寓居紹興(今屬浙江)西門,尋再徙諸暨義安鄉,被奉為諸暨趙氏的始遷祖。趙伯和再傳三世,正當元朝初年,千三公與琰守護祖業,留居義安老宅,千四公與瑉起初遷居諸暨花山,再遷至正七都之福泉山麓。趙與瑉在定居後纂修宗譜時,感歎宋朝皇室的淪滅,為標榜曾被列入玉牒的此支皇族,乃更名清門趙氏。此支趙氏多次纂修家譜,比較著名的有:清代趙麟振、趙理纂修的《趙氏宗譜》(16卷,嘉慶二十四年即1819年木活字本);清代趙懋卿等纂修的《趙氏宗譜》(22卷,光緒七年即1881年嘉會堂木活字本)。

  諸暨清門趙氏元朝末年又衍生出餘姚(今屬浙江)孝義趙氏。餘姚《趙氏宗譜》(22卷,清代趙炳綱纂修,道光二十七年即1847年敦本堂木活字本)記載:始遷祖趙孟倫,元季自諸暨遷餘姚孝義鄉長冷之西滸。

  除了清門趙氏,諸暨還有幾支趙氏係出宋太祖派下:

  諸暨《暨陽南門趙氏宗譜》(一百二十六冊,首一冊,趙潢、趙鑄顏纂修,民國二十二年即1933年永思堂木活字本)記載:始祖趙世膺(《宋史宗室世係表》載:昌國公世膺,係出宋太祖次子燕王房。燕王趙德昭第四子趙惟忠有6子,世膺即惟忠第三子齊陽侯趙從潁之子),北宋時自濟州遷諸暨南門。此支趙氏人丁興旺,先後於清雍正四年(1726)、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道光二十五年(1845)、鹹豐四年(1854)、同治七年(1870)、民國四年(1915)多次纂修宗譜。

  諸暨《蓴塘趙氏宗譜》(係圖十六卷,行傳三十七傳,藝文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清代趙蔚文纂修,光緒三十四年即1908年敬睦堂木活字本)記載:始遷祖趙師洛,宋寧宗嘉定至理宗端平年間自何邑皋亭遷紹興偏門,再遷暨陽蒲岱,傳二世又遷蓴塘。

  慈谿(今浙江慈溪)《鴻莊趙氏宗譜》(7卷,行傳12卷,清代趙思前纂修,光緒二十三年即1897年愛日堂木活字本)記載:始遷祖趙惟忠,宋太宗次子燕王德昭之子,自房州徙慈谿五馬山,置鴻莊而居。

  江西南豐《趙濟川公支譜》(10卷,趙欣榮纂修,民國元年即1912年木活字本)記載:始遷祖伯靖,宋室建炎南渡,由汴遷江西南豐。傳十三世至濟川,約當明末,此譜即其支纂修。

  蕭山(今屬浙江杭州)《浚儀趙氏玉牒世譜》(13卷,趙慶昌等纂修,民國二年即1913年孝思堂木活字本)記載:始祖趙攄,宋孝宗之孫,判紹興府兼守孝陵建睦親、廣陵二宅於會稽(今浙江紹興)。趙攄八傳至趙仲睦,明朝初年由會稽遷蕭山湘湖之南,名趙家鄔。趙仲睦被奉為遷趙家鄔始祖。浚儀,開封古名;玉牒,皇族譜號。譜名加此四字,示族出趙宋血胤。

  《義烏派溪趙氏宗譜》(清代金誌凝、金思佐纂修,光緒二十年即1894年木活字本)記載:始遷祖趙愷,宋孝宗次子,初封慶王,既而徙封魏王,食采婺之義烏,子孫因家焉。

  江蘇武進、常州等地的趙氏也出自宋太祖派下:

  武進《西蓋趙氏族譜》(12卷,清代趙洪良等纂修,光緒十二年即1886年永思堂木活字本)記載:始遷祖趙孟堙,元泰定二年即1325年自浙江遷常州武進縣政成鄉西蓋村。

  武進《青山門趙氏支譜》(6卷,首一卷,趙堉纂修,民國十七年即1928年崇禮堂刻本)記載:此支趙氏的始遷祖趙天石,明朝末年自武進縣殷村張橋遷郡城青山門。

  常州《趙氏近支人丁冊》(1卷,常州趙毓森纂修,民國刻本)記載:始遷祖趙孟堙,元季(此處有誤,武進《西蓋趙氏族譜》記為泰定二年)自浙江遷常州西蓋村。近支自第十七世趙培禮起,時當清乾隆道光間。

  2.太宗支派

  浙江上虞《富峰趙氏續修宗譜》(8卷,清人趙淞等主修,同治四年即1865年日生堂木活字本):始祖不抑,譜稱漢王元佐後,宋高宗建炎年間扈蹕南遷,死後葬於上虞縣始寧鄉。不抑長子善修奉詔自徽州徙居上虞縣福山寺後謝坡山下,死後葬二都白馬湖漁浦港之東山隩。善修子汝慷為守孝,結廬墓旁,遂居富峰山麓趙隩。汝慷有三子:崇坤、崇坦、崇垕,別為三大派。崇坤派下又衍生出必綱、必紀、必縉三支,崇坦下又分為必紳、必綬兩支,崇垕下分必綺、必紞、必緒三支。該譜即記其三派八支世係。

  與上虞富鋒趙氏同源的還有楊巷橋、鎮龍、甑山等地趙氏。

  浙江上虞《車輅院趙氏宗譜》(8卷,首一卷,趙朝梁主修,趙桂山編輯,民國十二年孝享堂木活字本):始遷祖不抑,建炎中扈蹕南遷,寓居上虞等慈寺,五子,幼子善信,居邑城南門楊巷橋,官曆車輅院事,是譜即其支所修。

  上虞《鎮龍趙氏宗譜》(10卷,首一卷,末一卷,趙長欽主修,胡顯曾纂修,民國十九年文杏堂木活字本):始祖不抑,皇室之胄,建炎南渡,遷上虞等慈寺。始遷祖景發,不抑九世孫,元季(元朝末年)自上虞翦陽因入贅遷居邑之鎮龍橋。是譜即其支所修。

  上虞《甑山趙氏宗譜》(不分卷,清嘉慶二十一年即1816年重修本):始祖元佐,宋太宗長子,建炎南渡,裔孫(此指不抑)占籍上虞等慈寺。元佐二十世孫天福,後改名準,明代中葉因遭牛山之變遷甑山。

  漢王趙元佐裔孫趙不抑南遷上虞,又衍生出新昌石溪趙氏。

  浙江新昌浚儀《趙氏宗譜》(3卷,清趙嗣茂等纂修,乾隆四十三年即1778年剡溪鹿山魯天煥朱德元刻本,此譜又題名《石城趙氏宗譜》):該族出宋太宗長子元佐之後。元佐六世孫不抑扈蹕南遷,寄家上虞,五傳至良埈,見宋祚中微,因於鹹淳間棄官遁跡新昌之石溪,為始遷祖。浚儀開封古名,北宋都城,譜名加此二字,示出皇家血胤也。

  江蘇江陰、常熟等地合修的《暨陽章卿趙氏宗譜》(30卷,趙毅盦等纂修,光緒九年即1883年木活字本):章卿趙氏,譜稱係出宋太宗長子楚王趙元佐。元佐五世孫士鵬,宋室南遷,因官職調遣定居江陰章卿。士鵬又九傳,派分四大支,貴明為新宅支祖,貴昭為黃橋、東宅兩支祖,貴文為大本支祖,福八為坊前支祖。後大本支又分為十一分,內十四傳至實,就婚常熟鹿苑錢氏,複別為常熟趙氏始遷祖。是譜即匯總江陰、常熟兩地四大支十一分派世係而成。江陰《石橋趙氏宗譜》(清代趙汝明、趙汝洪纂修,光緒二十八年即1902年誠有堂木活字本)記載了江陰趙氏衍生情況:始遷祖趙士鵬,南宋初年遷江陰石章卿橋,長孫善詧為大宗,次孫善宥遷石橋,別為石橋支祖。明朝末年,章卿趙氏有一支由常熟遷居江陰。江陰《趙氏家譜》(2卷,附編一卷,趙濟照等纂修,民國三十七年敦德堂鉛印本)記載:始遷祖趙尊源,明崇禎十年(1637)由常熟遷江陰南外瓶罐橋。

  宋太宗第四子商王元份後裔遷居浙江嵊縣,又有一支從嵊縣遷往紹興。

  嵊縣(今浙江嵊州)《趙氏宗譜》(趙業武等纂修):始遷祖趙士實,南宋初自中原而臨安而遷剡縣。

  山陰(今浙江紹興)《趙氏世族誌》(3卷,清代趙多祝纂修,光緒三十二年即1906年刻本)載:始祖元份,宋太宗第四子。始遷祖永思,明洪武初自嵊縣因入贅遷山陰縣迎恩廂。

  玉山《碧溪趙氏宗譜》(趙炳章纂修,民國元年即1912年刻本):譜稱碧溪趙氏係出宋太宗子商王趙元份。宋高宗建炎年間,皇室南渡,元份七世孫趙煬自鄭州遷於玉山,子孫蕃衍,再遷至東裏八都柳馬屋後。明朝末年,元份十四世孫趙師複又從柳馬移居玉山縣城東十二都碧溪白橋。

  《浦陽(今浙江浦江)趙氏宗譜》:始遷祖趙不玷,南宋時自睦州遷浦陽仁杏巷。

  連江《趙氏族譜》(2卷,趙士鬆纂修,民國二十六年即1937年香港趙揚名閣石印局石印本)稱:始遷祖趙士(伸文),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自中原南遷福州府連江縣東湖裏。

  3.魏王支派

  仙居《趙王合譜》(清代趙文宙等纂修,光緒六年即1880年木活字本)稱:始祖趙丕夫,北宋魏王廷美八世孫,南遷後世居杭州鹽官,聚仙居陳氏女,遂徙居仙居。丕夫再傳而若愚,與寄居仙居之婺州人王庚甫交厚,庚甫乏嗣,若愚遂以幼子嗣宗為其後。此譜為嗣宗後人所修,故譜名“趙王”。

  東陽《趙氏宗譜》(14卷,清嘉慶元年即1796年木活字本)記載:始遷祖趙公藻,譜稱宋朝魏王廷美之後。靖康之變,宗室子弟播遷四方,公藻奉母隨駕南渡,遷寓婺州東陽中興寺北,就以此為家。傳至十一世孫若恢時,從中興寺分居東陽城東潼塘。

  東陽趙氏在明朝初年又衍生出金華趙氏。《金華趙氏宗譜》(清宣統元年即1909年木活字本)記載:始遷祖趙若恢,南宋自東陽中興寺遷潼塘。始遷祖趙儀,明初自東陽潼塘遷金華趙村。

  三、宋朝以後的名門望族

  1.饒州餘幹(今江西餘幹)趙汝愚家族

  宋代皇族的一支。

  趙汝愚(1140-1196),字子直,饒州餘幹(今江西餘幹)人,宋太宗長子漢恭憲王趙元佐七世孫。父親趙善應,字彥遠,官終修武郎、江西兵馬都監。以“純孝”聞名。趙善應死後,丞相陳俊卿題其墓碣:“宋篤行君子趙公彥遠之墓。”

  趙汝愚“早有大誌”,他一生做了兩件大事。第一件事是策劃並主持了南宋的第三次內禪,擁立寧宗為帝;第二件事是執掌朝政之後,援引道學之土入朝任職,理學得以張揚,他因此而被稱為“理學宰相”。

  宋孝宗乾道年間,趙汝愚考中進士。初授簽判,試館職,知數州之後,召入臨安,任給事中。內侍陳源添差浙西副總管,趙汝愚上書勸諫孝宗以童貫典兵為戒,不可以內侍兼任兵職,孝宗聽從了他的意見。後為四川製置使兼知成都府,設計削弱羌族勢力,息寧邊事。紹熙二年(1191),召為吏部尚書,升為知樞密院事。

  宋孝宗病死之後,被李皇後所駕馭的光宗以病為由拒絕主持喪禮。這一下就讓左丞相留正慌了手腳。他和趙汝愚商量了許久,結果兩人意見不一致。留正主張請立太子趙擴監國,主持喪劄,終喪後仍由光宗主政,光宗如想退位,可由太子即位。而趙汝愚則認為不如請太皇太後出麵讓太子即位為皇帝,迫使光宗退位。留正感到這件事很難辦,第三天上朝時假裝摔倒,隨即乘肩輿出城逃避,趙汝愚在得到殿前司親衛軍主帥郭杲的武力支持後,請來外戚韓侂胄商議廢立之事,最終成功地將寧宗捧上了禦座。這次內禪與前兩次有所不同,帶有逼宮的味道。

  寧宗即位之後,趙汝愚升為樞密使,尋升為右丞相。執掌權柄之後,他把朱熹及跟隨朱熹提倡道學的人士召到朝中任職,從而使理學一時昌盛,形成一時風尚。但由於朱熹等人上書攻擊韓侂胄,被罷去官職,韓侂胄借機以宗室為相不利於社稷為由,奏請寧宗將趙汝愚黜為寧遠軍節度使,隨即又改授宮觀閑職。慶元元年(1195)又貶往永州。至衡州(治今湖南衡陽)生病,為守臣所辱,這位宋朝宗室、功臣竟因此殞命。

  對趙汝愚的遭遇,《宋史》作者這樣評論:“趙汝愚,宋之宗臣也,其賢固不及周公,其位與戚又非若周公之尊且昵也。方孝宗崩,光宗疾,大喪無主,中外洶洶,一時大臣有畏難而有去者。汝愚獨能奮不慮身,定大計於頃刻,收召明德之士,以輔寧宗新政,天下翕然望治,其功可謂盛矣。然不幾時,卒為韓侂胄所構,一斥而遂不複返,天下聞而冤之。於此見天之所以眷宋不如周,而宋之陵夷馴至於不可為,信非人之力所能也。”

  趙汝愚所著詩文15卷、《太祖實錄舉要》若幹卷、《類宋朝諸臣奏議》300卷。趙汝愚“聚族而居,門內三千指,所得廩給悉分與之,菜羹疏食,恩意均洽,人無間言”。韓侂胄被誅後,盡複其原官,賜諡“忠定”,贈太師,追封沂國公。理宗時追封福王,其後晉封周王。

  趙汝愚有子九人,其中長子趙崇憲最有名。趙祟憲,字履常。淳熙八年(1181),以取應對策第一。越三年,又擢進士甲科。監饒州贍軍酒庫,曆撫州軍事推官、江西轉運司斡辦公事。累官至直秘閣。次子趙崇度,字履節,號節齋。嘉定間,提舉湖南常平,改江西。以朝散大夫致仕,著有《磬湖集》《節齋聞記》等。

  其孫趙必願,字立夫,為趙崇憲之子。嘉定七年(1211)舉進士,知崇安縣,興學校,革除胥吏鬻鹽弊政,推行義役,上下以為便。端平元年(1234),以直秘閣知婺州,遷太府寺丞,尋遷度支郎中,兼右司郎中。嘉熙元年(1237),上書論邊防事宜,建議合江淮之兵,救江陵之急,節財用,撫流民,善擇將帥,皆切於時事。累遷權戶部尚書。淳祐五年(1245),以華文閣直學士知福州、福建安撫使。居官四年,累乞歸,皆不許,卒於任上,贈銀青光祿大夫。

  其曾孫趙良淳,字景程,初以蔭為泰寧主簿,三遷至淮西運轄,浮沉冗官二十餘年。考舉及格,改知分寧縣。秩滿,特差權江西安撫司機宜文字,詔除諸司審記院,督餉江西,升大理司直。鹹淳末年,廷臣議建宗室於內郡,以為屏翰,遂除良淳知吉安州。尋以徐道隆為浙西提刑,以輔良淳,並加良淳直秘閣。後元軍攻吉安州,城陷,遂自殺。

  2.嘉興(今屬浙江)趙伯澤家族

  趙伯澤,字潤之,為宋太祖趙匡胤七世孫。曾祖趙世鴻,官至奉國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追封少傅,諡“恭宜”。祖父趙令暏,官到左侍禁。左侍禁是皇帝宮中的侍奉官,正九品。卒後贈通議大夫,上升為第十階,正四品。父親趙子裕,生前並無官階爵位,死後贈從義郎。趙伯澤有兄弟三人,分別叫趙伯浩、趙伯汶、趙伯浚。趙伯澤居第三,寧宗即位之初,恩補承信郎,轉至保義郎。嘉定乙亥(1215),因“年高行尊”,被授潭州觀察使,封安定郡王。官職爵位超過父親和祖父,與曾祖趙世鴻不相上下。“尋賜金帶鞍馬”,以示恩寵。三年後,因病去世,享年85歲。“遺表聞,皇帝憫悼,為輟視朝,遣內侍撫問,賻贈特厚”。

  趙伯澤有子一人,名趙師邊,官至忠訓郎、廣德軍兵馬監押(按:《宋史宗室世係表六》中除師邊以外,還有師然、師膳,而《趙伯澤墓誌》則明確記載:“子男一人,師邊。”或許是元代編寫《宋史》之誤)。有女七人,適進士五人,承信郎二人;有孫二人:趙希勵,思補保義郎,早喪;趙希抽,思補忠訓郎,鎮江府都作院。孫女四人,適進士三人,迪功郎一人。曾孫一人,趙與侵,為進義校尉,昌化縣稅。曾孫女二人。

  3.明州(今浙江寧波)趙善湘家族

  趙善湘,字清臣,濮安懿王趙允讓五世孫。父親趙不陋,官至武翼郎,從高宗趙構南下,聽說明州多名儒,遂徙居焉。

  趙善湘以恩補保義郎、監潭州南嶽廟,轉忠翊郎,又轉忠訓郎。慶元二年(1196)舉進士,以近屬轉秉義郎,換承事郎。五年(1199),知餘姚縣。嘉定元年(1208),以招茶寇有功,為提轄文恩院。出判無為軍兼淮西轉運判官,淮西提點刑獄。四年(1211),改知常州。八年(1215),主管武夷山衝佑觀。十年(1217),知湖州。十一年(1218),遷知大宗正丞兼權戶部郎官,改知秘閣,淮南轉運判官,兼準西提舉常平,兼知無為軍。晉直徽閣,主管淮南製置司公事,兼知廬州,兼本路安撫,仍兼轉運判官、提舉常平。十三年(1220),晉直寶文閣,因平固始寇有功,賜金帶。十四年(1221),晉直圖閣,知鎮江府。十七年(1224)。拜大理少卿,晉右文殿修撰,知鎮江府,封樣符縣男,賜食邑。寶慶二年(1226),晉集英殿修撰,拜大理卿兼權刑部侍郎,晉寶章閣待製、沿海製置使兼知建康府、江東安撫使兼主管行宮留守司公事。紹定元年(1228),因創建防江軍、寧淮軍及平定楚州叛寇劉慶福等有功,晉龍圖閣待製,兼江東轉運副使。三年(1230),晉煥章閣直學士。四年(1231),與趙葵、趙範兄弟平定李全等人叛亂,因功升兵部尚書。淳祐二年(1242),晉觀文殿學士,守本官致仕,後卒。贈少師,賻贈加等。

  趙善湘有《周易約說》8卷、《周易或問》4卷、《周易續問》8卷、《周易指要》4卷、《學易補過》6卷、《洪範統論》1卷、《中庸約說》1卷、《大學解》10卷、《論語大意》10卷,《孟子解》914卷、《老子解》10卷、《春秋三傳通議》30卷、詩詞雜著35卷。

  趙善湘有子四人:趙汝櫄、趙汝榟、趙汝榗、趙汝楳。其中,趙汝楳,為丞相史彌遠女婿。有孫十餘人。

  4.湖州(今浙江吳興)趙孟頫家族

  該家族是宋太祖末子秦王趙德芳一支的後裔。南宋高宗時,趙德芳第五世孫趙子偁之子趙伯琮被選入宮,後繼位為孝宗,他有一同母兄,名伯珪,字禹錫。在趙伯琮入官後,他為秀州(今浙江嘉興)華亭縣尉,後主持浙西提刑司。孝宗繼位後,下詔授予趙伯珪為集賢殿修撰,外任台州知府。因居職清廉,政績突出,升為敷文閣等製,改任明州(今寧波)知府,兼任沿誨製置使。

  在此任上,趙伯珪做了兩件很有影響的事:一是采用軟硬兼施的手段,將猖獗一時的明州海寇平滅;二是申理冤獄,興修水利,將明州治理得井井有條,贏得朝野的一致稱讚。淳熙二年(1176),趙伯珪升任安德軍節度使,旋又加封開府儀同三司,充萬壽觀使,封滎陽郡王。孝宗死後,光宗以其為少師、太保,進封嗣秀王。雖然聲名顯赫,榮耀一時,但趙伯珪沒有居功自傲,而是更加勤謹,由此深得各方的敬重。紹熙二年(1191),光宗拜趙伯珪為太師,兼任崇信軍節度使,賜第於湖州。從此,這支趙氏家族便在湖州生衍繁茂,成為當地的名門望族。

  趙伯珪定居湖州後不久即病死,光宗為其輟朝三日,追封崇王,諡憲靖。

  趙伯珪有趙師夔、趙師揆、趙師垂等九子,皆居南宋高官。除趙師夔襲因父爵外,趙師揆、趙師垂等人都因自己的政績而獲得王爵。由於趙伯珪及其子嗣十分重視家教,一直到“與”字輩,即趙伯珪的曾孫輩時,這些趙姓子孫皆瑾遵耿直清廉的祖範,維持家族的榮耀於不墜。

  趙與訔是趙伯珪第三子、新興恭襄王趙師垂的孫子,字中父,生於嘉定六年(1213)。其父趙希水曾為直華文閣大學士,卒贈通議大大。趙與訔年少時以父蔭補官,任饒州司戶參軍,後改任蕭山縣令。因勤於政事,一步步地高升,自臨安府通判而為平江知府、鎮江知府,累遷至兩浙轉運使、浙西安撫使等高位。雖然官運亨通,但趙與訔居官二十年,少置家產,被人譽為“於時為循吏,於朝為名卿,於國為信厚”。

  湖州趙氏自趙與訔這一代開始,家風有所變化,即在注重子孫的剛正磊落和為政勤廉的同時,又教育他們愛好讀書,博通文翰,增加文化修養。趙與訔一生在勤勉為政之餘,勤於撰述,“朝參之暇,不廢翰墨,著有《賓退錄》”。這一轉變對湖州趙氏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其家族的政治地位失落之後,其後代子孫便以文章傳家。

  趙與訔於鹹淳元年(1265)離世,享年53歲。其子女甚多,有名可考者達22人,其中女兒14人,兒子包括趙孟頫在內,共8人。

  趙與訔過世時,趙孟頫隻有12歲。父親的離世對他打擊甚大。幸有母親丘氏盡全力維護家庭。她曾對趙孟頫說:“汝幼孤,不能自強於學問,終無以顗成人,吾世則亦已矣!”在母親的督促和教導下,趙孟頫勤學不輟,晝夜不息。兩年後,他以父蔭補官,並通過吏部選授官職的考試,任真州司戶參軍。然而就在趙孟頫準備在仕途一展身手的時候,元軍攻占了臨安。

  南宋的覆亡對作為朝廷宗室的湖州趙氏而言,其影響不言自明。一段時間裏,趙孟頫意誌消沉,隱姓埋名,閑居故裏,寄情翰墨。又是母親丘氏及時慰勸:“聖朝必收江南才能之士而用之,你不多讀書,何以異於常人?”

  果如丘氏所料,元朝在一統華夏後,及時地調推統治方略,“以儒治國,以佛治心。”至元二十三年(1286),元世祖忽必烈派行禦史台侍禦史程钜夫前往江南,搜求尋訪遺賢隱逸。遍察江南之後,程钜矢帶著包括趙孟頫在內的二十餘名江南飽學之士北上。在入覲元世祖時,趙孟頫才氣英邁,神采飛揚。元世祖立時讚歎:真神仙中人也!一試才學,趙孟頫果然胸藏錦繡,元世祖大為高興,讓趙孟頫坐在右丞相葉李之上。當時就有人說趙孟頫為宋朝王孫,不宜接近皇帝,元世祖卻置若罔聞。

  見麵之後,忽必烈命令他為新設的尙書省起草頒行全國的詔書,詔書寫成,忽必烈非常高興,說:“得朕心之所欲言者矣。”見麵融洽,君臣遇合,按說趙孟頫應該可以從此風雲際會,仕途通達了吧。可是出來一個大問題,元朝把人劃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北人、南人,趙孟頫恰恰屬於第四等,而且又是前朝宗室,皇帝的賞識並不能得到朝廷實力派的認同。從此每當他表現出才幹,皇帝有意重用的時候,就會有人出來反對。所以,他官一直做不大,家庭生活一直也很拮據。

  《宋人軼事匯編》記載這樣一則軼事:

  趙孟頫因為生活貧困,十分愛錢,為人寫字作畫,必得錢然後才高高興興為書為畫。有一天,二位白蓮道者造門求字,守門人報告說,有兩位居士求見。趙孟頫大怒說:“什麽居士?是香山居士,還是東坡居士?!幾個裝模作樣的吃素食的鳳頭巾,也稱什麽居士。”他的妻子管夫人聽見後,從內屋裏出來說:“相公不要這樣焦躁,隻要給錢,能買來吃的就行。”一會兒,二道者入,從袖筒裏拿出錢鈔十錠,道:“送給相公作為潤筆費,請給庵舍寫幾個字。”趙孟頫大為高興,喊道:“快將茶端上來,與居士吃。”遂即歡笑一堂,作書畢,大家散去。

  “帝聞孟頫素貧,賜鈔五十錠”,英明果斷如忽必烈也隻能以這種方式予以照顧。就連這種錢財上的接濟,也會遭到掌權官員的反對,以至於在武宗皇帝海山賞賜趙孟頫五百錠鈔票時,怕有關部門找借口不給,特意吩咐身邊人員:“中書每稱國用不足,必持而不與,其以普慶寺別貯鈔給之。”也就是說皇帝也隻得拿小金庫裏的錢賞給趙孟頫。趙孟頫在朝廷時建言有被采納的,在外放時也做了一些實事,但職位不過是“置於館閣,典司述作”之類無關痛癢的官職,曆經五朝。直到英宗至元二年(1322年)六月,趙孟頫在家中病卒,才虛張聲勢地給他“追封魏國公”,諡文敏。

  設想一下,假如趙孟頫遇事哼哼哈哈、韜光養晦,不跟那班蒙古大臣爭是非,興許也能把官做得更大些。在備受歧視的元朝廷裏,漢人、南人當時也有官做得比較大的。

  其實,即使非常看重趙孟頫的元世祖內心對他也是輕視的。《宋人軼事匯編》載:“子昂善畫,有文名。元世祖聞而召見之。子昂豐姿如玉,照映左右。世祖心異之,以為非人臣相,使脫冠,見頭尖,乃曰:‘不過一俊書生耳!’遂命書殿前春聯。子昂題曰:‘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又命書應門聯,題曰:‘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因出宋太祖(趙匡胤)像命題,以觀其誌。子昂躇良久,題曰:‘玉帶緋袍色色新,一回展卷一傷神。江南江北新疆土,曾屬當年舊主人。’世祖大喜。”

  趙孟頫在元朝為官,職位的高低大概還在次要,他作為降臣,內心道德的譴責,也許才是他最苦惱的事情。

  有一次,忽必烈讓他評論葉李留夢炎兩個人的優劣高下。他的回答是:“夢炎,臣之父執,其人厚重,篤於自信,好謀而能斷,有大臣器;葉李所讀之書,臣皆讀之,其所知所能,臣皆知之能之。”他純粹從兩人的才能上作出評騭。忽必烈不同意他的評價,說:“夢炎在宋為狀元,位至宰相,當賈似道誤國罔上,夢炎依阿取容;李布衣,乃伏闕上書,是賢於夢炎也。”忽必烈以為趙孟頫礙於夢炎是他父親朋友,不便責備夢炎,於是讓他做詩諷刺夢炎。趙孟頫應命而做的詩裏有兩句,“往事已非哪可說,且將忠直報皇元”,據說得到了忽必烈的賞歎。其實,趙孟頫是有意識地避開前朝是非,避開品德評價的。他內心一定認為自己既然做了貳臣,就不配給他人做品格的評價。

  趙孟頫仕元後,也時時受到良心的譴責,流露出身不由己之歎,他曾寫有一首《四皓》詩,為自己的行徑辯解:

  白發商顏四老翁,紫芝唱罷聽鬆風。

  半生不與人間事,亦墮留侯計術中。

  從元世祖到元英宗,趙孟頫“榮際五朝,名滿四海”,其崇高的聲望和社會地位對湖州趙氏家族的興旺帶來積極的影響。盡管趙孟頫在政壇上頗有作為,但在在後人看來,他的藝術成就遠高於政治業績。也正由於這個因素,其家族逐漸由官宦之家向文化名族轉化。趙孟頫有子三人:趙況、趙雍和趙奕。趙亮早夭,趙雍和趙奕俱以書畫傳名後世。

  趙雍,字仲穆,官至集賢待製同知,湖州路總管府事。他自小便受其父的熏陶而勤學書畫。趙雍之畫師法董源,尤長於畫馬。書法工於真行草篆,篆收取法李斯、李陽冰等人,得清雅秀勁之妙趣,真行草書師法趙孟頫,獲優雅清俊、風流倜儻之家風。明陶宗儀《書史會要》說:趙孟頫曾為幻住庵僧書寫《金剛經》,未足一半便有事離去,“雍足成之,其聯續處人莫能辨,於此見其得家傳之秘”。趙雍還精於詩賦,有《趙待製遺稿》一卷傳世。

  趙奕,字仲光。隱居不仕,以詩酒自娛,工真行草,亦取法其父。後人評價其作品“幾可與孟頫相比,有亂真之感”。

  趙雍之母管道升能書善詞,繪畫精於墨竹、梅、蘭,筆意精絕。元仁宗曾取其書法,與趙孟頫、趙雍的書法用玉軸精裝,鈐上禦印藏於秘府監,說:使百世後知我朝有一家夫婦父子皆善書,亦奇事也!

  趙孟頫的孫子輩有趙鳳、趙麟等人,皆以書畫得名於當世。

  5.江山(今屬浙江)趙鏜家族

  明代文化世家,該家族為宋朝商王趙元份後裔。靖康年間,武略將軍趙善孚“以扈高宗蹕南渡,始家邑西鄉之竹和”。元代末年,趙友三又舉家徙居泉塘,號泉塘趙氏。至明宣德朝時,趙同鵬慕晉陶元亮風節,自號種菊老人,生子趙思湯,貢入太學,任瑞州府經曆,“有能聲”。思湯生趙誌謙,誌謙生趙平海,平海生泉塘翁趙風山,趙風山即趙鏜的父親。其家族“代以文行著稱,而仕不甚顯”,到趙鏜時方有改觀。

  趙鏜,字仲聲,別號方泉。自幼聰警不類常兒,其祖父平海公奇之曰:“趙之昌其是兒乎?”稍長,授博士弟子業,誦輒能記,窮晝夜不休,為文灑灑數千百言立就。嘉靖丁未成進士,選庶吉士,讀中秘書,改授河南道禦史。曆南畿學政、順天府丞、大理少卿、都察院右僉都禦史等職。隆慶元年(1567),以舊臣移疾乞歸鄉裏,杜門不問外事,暇則與一二親故,徜徉文溪郎石間,取古人四留義,更號留齋居士。在鄉裏置義田,恤貧族,修家乘,“為世標表”。著有《留齋漫稿》《趙氏家譜》六卷行於世。

  6.東陽(今屬浙江)趙公藻家族

  趙公藻為趙匡胤之弟趙廷美之後。因太宗生於浚儀(今河南開封),以“浚儀”為郡望。廷美以宗室之親封“魏王”。趙公藻因家於洛陽,幸免於“靖康”之難,隨高宗南渡,賜公藻第宅於東陽南美。其後趙與暹、趙與調、趙與淮、趙若恢叔侄,一科四進士,家族始顯。趙若恢將其家族遷城內。其孫趙希德遷東陽巍山。至明代成為東陽四大姓之一(另外三姓為盧、張、吳)。趙賢意,官綿州兵備道;趙忠浩,山海關抗後金守將;趙祖鵬,進士,官翰林編修;趙明鋒,進士,官光祿寺卿。至清為東陽十大姓之一(另外九姓為李、吳、王、陳、張、金、馬、杜、盧)。趙睿榮,進士,任福建德化知縣、福清縣同知;其同胞兄弟趙睿雍有文名,著有《悔木山房詩文稿》八卷4冊。

  清同治初年,又有一支趙氏宗室,為避兵燹舉家遷東陽降樣頭。其祖為趙世將,金破汴京,隨高宗南渡,敕賜地於永康(今浙江永康縣)。這支趙氏家族遷東陽後,使趙氏成為東陽十大姓之首。

  7.常熟(今江蘇常熟)趙用賢家族

  趙用賢先世為宋宗室簡國公趙仲談,仲談生朝散大夫趙士鵬,守江陰軍,因家焉。十傳至趙實,贅於常熟錢氏,遂家常熟。趙實生趙玭,玭生趙承謙,即趙用賢的父親。趙承謙字德光,號益齋,嘉靖十七年(1538)進士,累官至廣東布政司議。

  趙用賢,字汝師,號定宇,隆慶五年(1571)進士,選庶吉士。萬曆初年,授檢討。當時張居正遭父喪,但他不去職,仍以素服辦公。趙用賢上疏反對,被處以杖刑並除名。趙用賢身體素肥,受杖刑後,“肉潰落如掌”,其妻“臘而藏之”。有一女許嫁禦史吳之彥之子吳鎮,吳之彥害怕禍及自己,便結交張居正,得巡撫福建。趙用賢非常生氣,便中斷兩家婚姻關係。張居正死後的第二年,趙用賢複故宮,進右讚善。尋充經筵講官,再遷右庶子,改南京祭酒。三年後,擢南京禮部右侍郎,後又因吏部郎中趙南星的推薦,改北部。尋以本官兼教習庶吉士。累官至吏部左侍郎。萬曆二十一年(1593),吳之彥令其子吳鎮告趙用賢“論財逐婿,蔑法棄倫”,趙用賢遂免歸。家居四年卒。贈太子太保、禮部尚書,諡“文毅”。

  趙用賢一生嗜藏書,所收藏的圖書多達兩千餘種,上萬冊,編有《趙定宇書目》。有四子,長子趙琦美原名趙開美,字玄度,又字如白,號清常道人,曾就學於國子監,後任刑部郎中。他繼承了趙用賢的藏書事業,其藏書室名“脈望館”,所收藏的圖書近五千種,兩萬多冊,著有《脈望館書目》《洪武聖政記》《偽吳雜記》等。

  其孫趙士春、趙士錦,崇禎十年(1637)同舉進士。趙士春,字景之,授編修。十一年(1638),兵部尚書楊嗣昌也和張居正一樣奪情視事,不久入閣。趙士春上疏反對,說:“臣祖用賢,首論故相奪情,幾斃杖下,臘敗肉以示子孫。臣敢背家學,負明主,坐視綱常掃地哉?”皇帝怒,謫廣東布政司照磨。“祖孫並以攻執政奪情斥,士論重之”。後複故宮,累官至左中允。

  8.長州(今江蘇蘇州)趙忠家族

  趙忠,字行恕,為宋宗室福王之後裔。福王六代孫趙繇汴遷越再徙蘇,遂為蘇之長州人。高祖趙孟桂,為元朝中奉大夫、檢校大司農、平原郡公;曾祖趙由瑤,為淮州知州;祖父趙宜睿,隱德弗仕;父親趙學禮,樂善好施,鄉稱長者,以子貴贈文林郎、河南道監察禦史,母陳氏封太孺人。

  趙忠自幼秀穎端重,異於常兒。稍長人邑庠為弟子員,問學講習窮晝夜不少間。後登進士第,觀政內台,逾年擢河南道監察禦史、文林郎。累官至朝散大夫、雲南布政使司右參議。為文典重和厚,詞理精到;詩好唐人,每風晨月夕撫景感懷,必見諸賦詠,長篇短章,清新典雅,足追古作。56歲時去世。

  9.武進(今江蘇常州)趙申喬家族

  明清時期文化世家。趙申喬的父親趙繼鼎,明崇禎進士,官兵部主事。趙申喬,字慎旃,一字鬆伍,康熙九年(1670)殿試名列第二甲第六名。中進士後,出任商丘(今屬河南)知縣,累官至戶部尚書。為政清明,多有建樹。諡“恭毅”,加贈太子太保。其弟趙申季,字行瞻,康熙三十六年(1697)第二甲第二十九名進士,任遷江令,革除科派,禁侗蠻劫掠豪強債利。累官至提督山東學政,“廉慎自矢,評文不假手幕友”。以勞疾卒官。

  趙申喬有二子,長子趙熊詔,康熙四十八年(1709)殿試奪得第一甲第一名,成為清代開國以來第二十六名狀元,按慣例入翰林院為修撰,掌修國史。後奉命入值南書房,參與《佩文韻府》《康熙字典》等著名工具書的編纂,著有《裘萼公剩稿》。次子趙風詔,康熙二十七年(1688)進士,官至太原(府治曲陽,今山西太原)知府。趙熊詔之子趙侗學,為兩浙江南都轉鹽使,孫趙繩曾官至刑部郎中。趙繩曾有二子,長子趙懷玉,字仁孫,一字味辛,世稱味辛先生,乾隆四十五年(1780)召試舉人,授內閣中書。出為山東青州府同知,好學深思,書無所不讀,工詩古文,著有《亦有齋詩文集》。次子趙球玉,以孫趙振柞官贈儒林郎翰林院編修。其子趙學彭任東河縣丞。其孫趙振柞,字伯厚,道光十五年(1835)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兩遇大考皆前列,二十二年遷詹事府讚善,有《明堂考》一卷,詩文集若幹卷。其弟趙振基,官至浙江曆經。趙鳳詔曾孫趙鍾書,官徐州豐縣訓導。趙鍾書子趙仁基,以進士官江西宜春縣,後曆任滁州知州、平陽府知府、江西南贛兵備道、湖北按察司使等,著有《江水論》、《雜文》等。有子三人,其中次子趙烈文,字惠甫,亦字能靜,兩次入曾國藩幕府,官至易州直隸州知州。

  10.武進(今江蘇常州)趙衡家族

  清代名門望族。趙衡,字頌平,一字仲平。祖籍原為江蘇陽湖(治所在今江蘇常州),清末陽湖並入武進,遂為武進人。世居漕橋鎮,其宗祠在距鎮一裏多的樓村。江南諸趙,多為宋太祖長子燕王後裔。南渡後,散居各地,樓村支,即其一。因祠中有一賜書樓,故以樓名村。其祖趙應辰,字星五,公正廉潔,為一鄉祭酒;父趙蔭棣,母邵氏,均早卒。趙衡兄弟三人,兄趙之基,字頌眉,以少年繼立鄉政,克繩祖武,規劃公益事業,為他鄉冠。後官河南。其弟趙之屏,字叔成,官甘肅天水,後因公殉職。

  趙衡熱心於教育和實業。曾創辦振聲小學於樓村,並與其妹婿孫宇耀創辦養根小學於本鎮。所需費用,均出於趙家。後經營武進交通銀行,先後被選為江蘇谘議局議員、江蘇省議會議員。在河南,與表兄黃浩楨,創辦碾米廠、堆棧、油廠;在河北,與大有蠶種製造場總經理邵申培,創辦第五分場。凡此實業收入,均為兄弟共有,自己沒有私財。曾對宜興陶業,具有革新計劃,並擬推廣至電料絕緣器材以及各種日用品,惜以病廢,未及實施,卒於民國三十五年(1946),享年69歲。

  趙衡有子二人:趙詔熊、趙訪熊,均清華學校畢業,留學美國,回國後均任清華大學教授。有女二人:趙婉貞、趙婉和。孫一人:趙南華;女孫一人:元元。

  11.平湖(今屬浙江)趙漢家族

  明清時文化世家。這支趙氏家族由來不詳,一說為宋宗室後,世居平湖。自漢始,五世十人,有八人見於《嘉興府誌》。趙漢六世祖叫趙友一。

  趙漢字鴻逵,明正德六年(1511)進士,授建昌推官。擢南京戶科給事中,改兵科。曆吏科左給事中、工科都給事中。後出為陝西右參政、山西右參政。趙漢有二子:趙伊、趙偕。趙伊,字子衡,少有文名,弱冠舉進士,官至廣西副使,40歲,即以養父歸,屢征不起,有子二人:趙邦程、趙邦秩。趙邦秩有子趙琮。趙偕有一子,趙邦黍。趙邦黍生趙誌堂;趙誌堂有二子:趙禺、趙昊。盛支焯注《嘉禾敬獻錄》,引《焚餘稿》說:“吾邑趙姓頗繁,獨給練鴻逵公(趙漢)家父子祖孫曆顯五世,今所謂‘儒學前趙’是也。”

  12.上海縣(今上海市)趙灼、趙煥家族

  此家族明清時文化世家,原為宋代皇族後裔,明代遷至上海縣南城,“族遂繁衍”。

  趙灼,字時章,號方齋。嘉靖三十五年(1556)進士,授行人,考選刑科給事中。轉戶科,遷吏部科都給事中,尋遷太仆寺少卿,曆太常寺少卿,晉右通政,卒年45歲,入祀鄉賢祠。

  趙灼之弟趙煥,後改名趙廷炯,字堯章。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舉人,授河南真陽令。遷錦衣衛經曆,擢南京虞衡主事,轉屯田員外郎,出守潯州。尋致休歸,卒年70歲。

  趙廷炯孫趙東曦(立為趙灼後),字馭初,萬曆四十七年(1619)進士,除閩縣令。曆官刑科給事中。謫福建布政使司都,遷禮部郎中。後歸鄉裏,福王時以給事中召,會卒。

  趙東曦子趙子瞻,字半眉,幼孤力學,通經史及天文地理諸書,順治十四年(1657)登鄉薦,複試備諸體,置上卷。順治十八年(1661)進士,授推官。後免歸,閉門課子,以詩書自娛。有子三人:趙維宗、趙維圭、趙維炎,“俱能文”。

  13.昆明(今屬雲南)趙光家族

  清代豪門右族。該家族自稱是宋宗室秦王趙德芳之後。先由湖州(今浙江吳興)遷居紹興之諸暨,嗣遷山陰(紹興縣)城外西宜、華舍二村,“族甚繁”。據其族譜載:“吾趙氏自元初僧人擅虐,懼禍闔族,但以讀書務農為業,應試隻入邑庠而止,故世無顯宦。”趙光的太高祖趙大本,為明末生員。高祖趙賓,號超亭,始由紹興遷順天(今北京市),在康熙末年贅於三河陳姓。陳亦紹興人,寄居三河(今河北三河縣東)。曾祖趙文誌,號翰臣,由三河吏員選江西寧都州吏目,調新建縣典史。祖父趙煜宗,號潤堂,三河縣拔貢生,由四庫館謄錄議敘州判揀發雲南,為永昌府保山縣知縣,後曆署易門、大姚、祿豐等縣,遂家昆明。父親趙坤,號厚田,未仕而卒。

  趙光,字蓉舫,號退庵。嘉慶二十五年(1820)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遷禦史給事中,轉光祿寺少卿,五遷內閣學士,擢兵部侍郎,調戶部。道光三年(1823),擢工部尚書,調刑部。八年(1828),命與尚書周祖培等督五城團防事宜,曆兼署工部、兵部、戶部、吏部尚書。鹹豐四年(1854)卒,諡“文恪”。趙光兄趙錫奎,弟趙百祿,其子趙廷璜等,均有名。

  此外,山東省《成武縣誌》還記載當地一望族為南宋皇室趙氏後裔。趙昶,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代孫東靖王之子。趙昶兄弟二人,其為次,有一姐。元初,姐弟三人為避元兵追殺,各自逃命。其兄名趙旭,流落禹城。趙昶隨其姐逃到成武境郜城集落戶隱跡,以國號為姓,遂稱宋昶,後衍為大族,縣內宋氏超過萬人。宋氏族人皆稱“趙宋一家”。

  14.太湖趙文楷家族

  《太湖趙氏家集叢刻遂翁年譜》記載:宋太祖支派秦王房裔孫有名趙伯英者,於宋元之際遷居安徽省太湖縣北鄉望天村,“嗣是衿貢相承,十餘世不絕”。至清代,太湖趙氏官宦詩禮之家一脈相承。

  趙文楷是安徽太湖景寧鄉人,字介山,號逸書。嘉慶元年(1796)狀元,太和殿傳臚宣榜一甲一名,嘉慶帝禦批稱讚他“文楷佳名期雅正,為霖渴望副求賢”;李振鈞寫賀詩雲:“仙杖煙浮廣樂鳴,禦袍光映日華明。”趙文楷中狀元後授翰林院修撰等職,其曆史上較有影響的事件,是嘉慶五年出使琉球。嘉慶九年,趙文楷出任山西雁平道,嘉慶十三年卒於任上,終年48歲。

  趙氏從趙文楷到趙樸初,六代翰墨,風騷相傳。

  文楷子趙畇,字芸譜,號岵存,別號遂翁。幼孤,為文楷之遺腹子,嘉慶十三年(1808)生。寡母王夫人原本就生活清苦,又遭分家變故,困窘可想而知。文楷故舊得知其身後凋零,家境貧寒,紛紛解囊相助,使趙家生活狀況有所好轉。為使家學得以延續,王夫人不惜變賣家產,延聘當地名儒授諸子讀書。28歲時,趙畇中順天榜舉人,34歲考中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在翰林院期間,趙畇除四次任鄉、會試考官外,還多次參與編纂官修史書,編寫《漕運史》《宣宗皇帝實錄》(稿本)等。由於勤奮敬業,人品端嚴,鹹豐帝特旨簡拔趙畇為上書房行走,以授皇子貴胄讀書。

  頗值得一提者,趙畇創議編輯《籌辦夷務始末》,“欲取當時一切陳奏,悉行抄錄,不遺一字,亦不更一字,匯成一本,名目‘籌辦夷務始末’,進呈乙覽,以備檢查”。由於此書監修總裁官是鹹豐帝師、協辦大學士杜受田,後人多認為編撰此書出於杜的建議,趙畇之名遂被杜所淹。

  時太平軍乍起,不久席卷東南,清軍節節敗退,局麵幾不可收拾。成豐三年(1853)太平軍占領南京,改名天京,與清王朝南北對峙,分庭抗禮。清廷不得已實行堅壁清野,令被兵各省自辦團練,以剿滅“發匪”。據《清史稿呂賢基傳》,工部侍郎呂賢基赴皖主事,“奏調給事中袁甲三、知府趙畇幫辦團練防剿,又調編修李鴻章等襄軍事”。於是趙畇以廣東知府銜,不久又升以道員銜幫辦團練。赴皖後,趙昀奔走於團練事務,製定《團練章程》六條,刊播各處。據民國《太湖縣誌》,當年四月,趙畇回到故鄉太湖創辦團練,太湖有團練自此開始。鹹豐四年(1854)初,趙畇染屙,在袁甲三營調養。是年十月,太平軍與清軍在太湖縣城外激戰,城破,清官兵千餘人被殺,太平軍占據縣城,時趙氏家眷因避於趙家河而得免。時袁甲三與安徽巡撫福濟互相攻訐,李鴻章出入鋒鏑,積有軍功,反遭妒忌。趙畇深知安徽的局麵複雜,難有作為,便於鹹豐六年(1856)請調出任廣東惠潮嘉道。

  甫到任,趙畇捐俸集資,力倡修堵海陽縣(今汕頭市潮安縣)潘劉堤決口,得到地方官民積極響應。翌年五月堤成,鄉紳集議論公堤,被趙畇拒絕,仍用舊名。其次創辦義倉,用以穩定穀價,救濟饑荒。又率兵英勇打擊地霸,維持地方秩序。趙畇這些有益於人民大眾的措施,在潮汕地方誌裏也可見記載,足見趙畇確是一位關心民瘼、興利除弊的循吏。

  同治元年(1862),王夫人病逝於長沙,趙畇奔喪至湖南,又將母靈柩運回太湖,與趙文楷合葬於仙人打坐山。捐款買田,於宗祠旁建義莊安和堂。同治三年(1864)十一月,趙畇到安慶,借李鴻章弟李蘊章房暫住。十二月,買懷寧楊汝穀天台裏舊第建趙府。同治四年(1865),趙畇妻韋夫人、長媳、次媳相繼去世,僅四年間,三世四棺,甚感淒慘,不禁萬念俱灰,決意退隱。便以天台裏趙府邊空地,構屋數間,自此不問世事,采菊東籬。

  晚年,趙畇“優遊林下者十六年,閉戶罕通外事,惟以讀書臨池自遣”,主講敬敷書院,獎掖後進,孜孜不倦。多年以後,其孫趙曾重亦主講於敬敷書院,成就者多。光緒三年(1877),趙畇病逝於安慶。趙畇著有《遂翁自訂年譜》1卷、《遂園詩抄》6卷。《遂翁自訂年譜》對其一生經曆,記述甚詳,是研究趙畇本人和趙氏家族及地方史的重要資料。

  趙畇擅書寫對聯。21歲時,曾攜友至縣城外智果庵讀書。庵旁有前任太湖知縣李世治葬愛妾曇雲墓,此地雖離縣城不遠,但人跡罕至。趙畇有感而寫成一聯付庵僧:“青塚依然,何處問美人香草;紅塵不到,此間有流水桃花。”可略窺其雅趣與才情。

  第三代翰林趙繼元,乃趙畇長子,字梓芳,號養齋。生於1828年。22歲成拔貢,32歲中舉,41歲中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同治十年(1871),趙繼元散館考試,出韻,列三等,未能留館,出為知縣。後捐補道員,於同治十二年(1873)分發江蘇,先後供職於督署營務處、籌防局、兩江軍需總局。光緒十六年(1890)以後,趙繼元又在兩江營務處供職,並在江寧(今南京)棉鞋營築室定居,卒年大約在光緒二十一年(1895)至光緒二十二年(1896)之間。繼元著有《靜觀堂遺集》二卷,其中詩、文各一卷。內容多涉及鹹豐亂事,頗具史料價值。此外,他還曾主持修纂同治《太湖縣誌》。繼元妻王氏,名夢蘭,字畹芬。著有《三十六鴛鴦舫存稿》,今已不存。其殘存詩稿後經女婿李經羲(李鴻章弟鶴章第三子)及經羲子國筠(亦為繼元孫女婿)收集,由國筠手書付梓。其詩大多借景物抒情,清新秀麗,筆觸哀婉,耐人尋味,頗有清照遺風。

  趙家第四代翰林趙曾重,字伯遠,號蘅浦。考中光緒六年(1882)庚辰科二甲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編修。

  趙繼元次子趙曾裕,即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的趙樸初之祖父,亦曾中光緒二年(1876)舉人。清朝末年,新學崛起,光緒三十一年(1905)科舉廢。但趙家文脈不絕。趙樸初父親趙煒如(一名恩彤),就讀於省高等學堂,師從著名學者嚴複,並以成績優異,被任命為湖北省候補知事。他麵對烽煙四起、戰火紛飛的亂象,目睹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的現實,深感有心無力,便決意居家閉門課徒,潛心鑽研學問,以保全名節,與世無爭。

  四、如今的皇族村

  1.廣東高要市蓮塘鎮

  新加坡《聯合晚報》2004年9月以《宋太祖後裔 廣東有兩萬》為題報道:高要市蓮塘鎮,生活著大宋開國皇帝太祖趙匡胤的後裔兩萬多人,在他們的家中,都懸掛著趙匡胤等18位宋朝帝王的彩圖畫像。盡管默默無聞地過著幽靜的田園生活,但提起他們曾經輝煌一時的先祖,每個人的言語談吐中仍都不同程度地流露出一種自豪感。

  據村民們介紹,南宋以來,中原戰亂,江南狼煙,趙宋族人紛紛南遷避亂,經紹興、諸暨、福州、潮汕而廣州、肇慶各地,爾後近千年生息繁衍而今,曆盡滄桑。目前僅在高要蓮塘一鎮,就有趙氏一脈兩萬多人,與其先祖發肇之地東京汴梁(現河南開封)的趙氏後裔人數也在伯仲之間。

  蓮塘鎮趙氏家族的始祖趙鼎,乃是宋太祖趙匡胤第15代孫,原籍河南省汴梁縣,大元大德年間被授予肇慶儒學教授(相當現在的教育局長)。

  石巷村現在還保留著趙鼎的故居,裏麵懸掛著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匡義等宋朝18位皇帝以及部分先祖、太後、皇後和忠臣良將文天祥、陸秀夫等人的37幅畫像。

  趙鼎在肇慶共生有六個兒子,經過五百多年的生息繁衍,後人主要分布在蓮塘鎮的石巷村、上巷村、柑園村、圍安村等十三個自然村,其中石巷村、上巷村、圍安村現在居住的基本上都是趙姓人,連幾歲的小朋友也都知道自己的先祖是曾經尊貴無比的“大宋天子”。

  高要當地的趙氏後人,有不少人在外創業闖蕩,教書作學問,但絕大部分的“皇親國戚”們還是布衣一族,守著祖上傳下來的“一畝三分地”,過著“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隻有在祭祖的時候,他們才會想起自己也算是大宋的“皇親國戚”了。

  2.漳浦的趙宋皇族後裔

  漳浦有許多趙宋皇族後裔,聚居於官潯趙厝、舊鎮甘林、湖西趙家城,及由這三處分傳的其他地方。

  趙宋皇族南遷的原因,先是為金兵所逼,後是為元兵所逼。宋朝對皇族事務設“宗正司”管理,景祐二年(1035)置“大宗正司”於東官(開封);崇寧二年(1103)增置“南外宗正司”於南京(河南商丘)及“西外宗正司”於西京(洛陽)。靖康元年(1126),金兵攻陷東京,“大宗正司”的皇族被殺甚多,而分居南、西二“外宗正司”的皇族幸免於難。南宋移“大宗正司”於江寧(今南京);“南外宗正司”先移設鎮江,又移設於泉州;“西外宗正司”先移設泰州及高郵,後移設於福州。從此,有很多皇族入居福建,傳下眾多後裔,出了很多人才,留下許多文物古跡。

  如漳浦趙家城之祖趙若和,其曾祖父趙彥卿,是魏王廷美第七代裔孫,原任學士,居開封,是“靖康之變”時的幸存者,移居福州鳳凰橋,傳至趙若和為魏王廷美以下第十世,受在福州稱帝的端宗趙昰封為閩衝郡王,隨之南遷廣東,於宋帝昺崖山敗亡時逃居浦東,又遷居佛曇積美。

  湖西趙家城是明隆慶五年進士、若和的十代裔孫趙範,於曆任浙江按察副使等官歸休後,於萬曆年間與其子趙義所營造的一座仿宋花園式居民城,已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遠近知名。

  華安銀塘有“北溪趙”,是宋太祖第四子秦王趙德芳的後裔,也宣傳得相當有名。而漳浦“南溪趙”(官潯趙厝),同樣是宋太祖第四子趙德芳的後裔,由於沒有宣傳,卻默默無聞。其實,“南溪趙”明代文物之盛不亞於“北溪趙”,其在宋末元初避難隱居的曆史比“北溪趙”更悲壯。

  “南溪趙”(官潯趙厝)開基祖趙與昉,是宋太祖第十代裔孫,原居南宋都城臨安府(杭州),於臨安被元軍占領時逃到福州,被在福州稱帝的趙昰(端宗)封為清漳成忠郎,令他移鎮漳州。他的兒子孟傳,是一個“探花”(理宗端平二年進士第三名),欽點泉州市舶司,泉州先被元軍占領,孟傳也移住漳州。與昉和兒子孟傳,孫宜春,曾孫由廣,生活在元軍占領下的漳州,為避迫害,隱居山林,後遷居官潯木豪山之下,開基趙厝社,因在南溪之濱,後裔稱“南溪趙”。明代人才輩出:趙超,天順三年(1459)舉人,任國子監博士(國家最高學府教官),其子趙渾,成化十七年(1481)進士,曆任雲南、廣西思恩、廣東雷州知府,趙渾之孫趙從,萬曆十三年舉人,任廣西潯州府推官(法官)。“南溪趙”於明代先後建二座與趙家城完璧樓同樣形式的三合土樓,雖然文物比不上趙家城豐富,卻不在“北溪趙”之下。

  “南溪趙”第四世分傳於鹿溪下遊北岸甘林社,甘林社也分傳附近的下坑、鳥空等社(其中有一部分趙家城後裔)。

  甘林趙姓也是人才輩出:

  趙仕魁,明萬曆十六年舉人,任廣西廉州府推官;趙桐友,清雍正五年(1727)進士,任山西臨縣知縣;

  趙廷魁,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武進士,初任宮廷侍衛,後任雲南騰越總兵。

  趙仕魁為甘林第九世,墓在草湖(今屬萬安農場),甘林往守墓的族人傳衍成村莊。

  3.廣東江門市新會區

  新會區三江的新江村、聯和村趙姓村民都是當年南宋皇族趙姓相承的後裔,南宋崖山一戰,趙氏兵敗。為存血脈,後裔隱居繁衍,形成當地五個趙姓皇族村。

  §§第六章 海外趙氏概況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