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天潢衍派

  天潢,本稱星官名,亦稱“天橫”。屬畢宿,共五星。《晉書天文誌》:“則五車、三柱均明有常,其中五星曰天潢。”《史記天官書》《漢書天文誌》中稱“天津”星為“天潢”:“王良旁有八星絕漢,曰天潢”。天潢,猶如天池。古時稱皇室為“天潢”,謂皇族分支派別,如導源於天池,故稱。如:天潢貴胄。庾信《故周大將軍義興公蕭公墓誌銘》:“派別天潢,分支若幹。”

  兩宋皇族所衍生眾多支派,這些支派在以後形成龐大的家族。宋亡後,皇族餘脈仍在延續。

  太祖兄弟五人:長兄光濟,早亡,宋朝建立後追封為邕王,後改封為曹王;弟光義,即宋太宗;次廷美,初封齊王,進封秦王,後降封為涪陵郡公,宋徽宗時,改封為魏王;次光讚,幼亡,追封夔王,改封為岐王。宋朝直係宗室實際上有三大支:太祖支派、太宗支派、魏王支派。三大支派又衍生出各房。

  一、太祖支派

  宋太祖趙匡胤有四子:長子德秀,次子德昭,三子德林,四子德芳。其中,德秀、德林皆早亡。太祖支派實際僅存兩房:燕王德昭房和秦王德芳房。為區分輩份,太祖支派以“德、惟、從(守)、世、令、子、伯、師、希、專、孟、由”為字派,以分昭穆。

  燕王房

  燕王趙德昭(951-979),字日新,宋太祖賀皇後所生。乾德二年(963)出閣,授貴州團練使。開寶六年(973),授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按照慣例,皇子出閣即封王,因宋太祖要曆練趙德昭,沒有封他王爵。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976),改任德昭為京兆尹,移鎮永興,兼侍中,始封為武功郡王。太宗詔令齊王趙廷美與趙德昭在朝會上位在宰相之上。太平興國三年,德昭娶太子太傅王溥女,封韓國夫人。同年冬,德昭加授檢校太尉。史書稱,“德昭喜慍不形於色”。

  太平興國四年(979),趙德昭隨宋太宗北伐幽州。宋軍在高梁河大敗,宋太宗偷得一輛驢拉的小車自顧逃走,與護駕的將軍、大臣相走失,大家誤認為太宗已被遼軍俘虜或被殺。國不可一日無君,尤其是這樣兵荒馬亂的時候。在撤軍回國的路上,部分大臣準備擁立趙德昭為帝,此事被宋太宗知道後,雖然惱怒,耿耿於懷,但隱忍不發。宋太宗因為禦駕親征未獲勝果,長時間沒有對出征將士進行封賞,德昭認為不妥,為此進諫。宋太宗積蓄已久的憤怒於是發作:“待你自己當了皇帝,再進行封賞也不為晚。”

  德昭聽出此話暗含殺機,為了不危及宗室,當夜自刎於家。

  宋太宗聞訊,震驚和後悔交集,抱著德昭屍體,大哭道:“你這個癡情的小兒,為什麽要走上絕路啊!”他下令厚葬,當即追贈德昭為中書令,賜諡為懿,追封為魏王,後改為吳王、越王。宋真宗即位,追贈為太傅。乾興初(1022),加贈太師。

  燕王趙德昭有五子:惟正、惟吉、惟固、惟忠、惟和。

  魏王趙惟正無子,以弟惟忠子趙從讜為嗣。馮翊侯趙從讜有5子41孫。

  冀王趙惟吉有六子:從節、守約、守巽、守度、守廉、守康。

  丹陽郡王趙從節有4子13孫。

  淮陽侯趙守約有5子21孫。

  楚國公趙守巽有5子19孫。

  廬江侯趙守度有6子22孫。

  滏陽侯趙守廉有子:世奉(華原郡公,6子)。

  西頭供春官趙守康無子。

  右千牛衛將軍趙惟固無子。

  舒國公趙惟忠有子:從恪、從藹、從潁、從謹、從質、從信。

  東萊侯趙從恪有6子19孫。

  韓國公趙從藹有9子38孫。

  齊陽侯趙從潁有2子12孫。

  宣城侯趙從謹有7子42孫。

  博陸侯趙從質有10子40孫。

  楚國公趙從信有25子137孫。

  清源郡公趙惟和有子:從誨、從審。

  襄陽侯趙從誨有4子9孫。

  宣城郡公趙從審有8子22孫。

  秦王房

  贈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秦王趙德芳(959-981),開寶九年(976)出閣,授貴州防禦使。太平興國元年(976),授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同平章事。太平興國三年冬,加授檢校太尉。六年(981)三月,患病死,終年23歲。追贈為中書令、岐王,追諡為康惠。後加贈太師,改封為楚王。

  趙德芳有子:惟敘、惟憲、惟能。

  高平郡王趙惟敘有子:從溥、從貺。

  建州觀察使趙從溥有1子8孫。

  齊國公趙從貺有1子11孫。

  英國公趙惟憲有子:從鬱、從式、從湜、從賁。

  金州觀察使趙從鬱有6子12孫。

  榮王趙從式有3子24孫。

  遂寧侯趙從湜有4子4孫。

  燕國公趙從賁有3子4孫。

  南康郡公趙惟能有子:從古、從贄。

  遂寧郡王趙從古有6子21孫。

  河間侯趙從贄有7子21孫。

  二、太宗支派

  太宗九子:長漢王元佐,次昭成太子元僖,次真宗,次商王元份,次越王元傑,次鎮王元偓,次楚王元偁,次周王元儼,次崇王元億世絕。太宗支派分出漢王房、許王房、商王房、越王房、鎮王房、楚王房、周王房。太宗支派以“元、允、宗、仲、士、不、善、汝、崇、必、良、友”為字派,以分昭穆。

  漢王房

  漢王趙元佐(965-1027),字惟吉,初名德崇,宋太宗李賢妃(後追諡為元德皇後)所生。自幼聰穎機警,長得非常像宋太宗,深受乃父鍾愛。元佐有武藝,善騎射,13歲那年,有一次隨宋太宗在郊外打獵,一箭射中走兔,在場的契丹使臣大為驚奇。曾隨宋太宗北伐幽、薊。太平興國中,出居內東門別第,拜檢校太傅、陽能中書門下平章事,封衛王。後徙居東宮,改賜現名,加檢校太尉,進封楚王。

  宋太宗迫害秦王趙廷美,將其流放到房州(今屬湖北),朝中大臣無人敢進諫,獨有元佐為廷美鳴不平,予以救援。趙廷美在流放地抑鬱而死,元佐為此憂憤成疾,精神上受到極大刺激,以至於一些細小原因就持刀傷人。

  雍熙二年(985),元佐病情稍輕,太宗非常高興,為此大赦天下。重陽日宮內設宴,太宗召集幾個兒子歡聚,因為元佐未痊愈,就沒有派人請他。散宴後,諸王去看望元佐。元佐得知設宴一事,說:“汝等與至尊宴射,而我不預焉,是為君父所棄也。”忿氣難平,一個勁喝酒。到了半夜,索性放了一把火焚燒宮院。一時間,殿閣亭台,煙霧滾滾,火光衝天。

  太宗得知後,猜想可能是元佐所為,便命人查問,元佐具實以對。太宗怒不可遏,欲絕父子之情。眾人營救不得,元佐被廢為庶人,原擬發配均州,後召還,軟禁在南宮,並派人守護、監視。有人說元佐是在裝狂,以表示對父親的不滿和對皇位的拒絕。

  太宗去世後,其妻李皇後曾打算立元佐為帝,但元佐並不知情,所以未受牽連。元佐的同母弟真宗即位後對元佐很好,剛即位就起用元佐為左金吾衛上將軍,恢複其楚王封爵,努力幫他治病。真宗先後加授元佐檢校太師、右衛上將軍、太傅、太尉兼中書令、天策上將軍、興元牧、雍州牧、江陵牧等職,生日賜予寶帶,令其劍履上殿,詔書不名。隻是元佐在其弟做了皇帝後,終身未見他。元佐死於仁宗天聖五年(1027),享年62歲。在真宗即位後,元佐竟能安享富貴達三十年之久,真是幸運。

  漢王元佐有子:允升、允言、允成。

  漢王趙允升有子:宗禮、宗道、宗旦、宗楷、宗愨、宗回、宗悌、宗默、宗直、宗彥、宗惠、宗本、宗辯、宗厚。

  韓國公趙宗禮有4子12孫。

  高密侯趙宗道有2子3孫。

  滕王趙宗旦有9子39孫。

  漢東侯趙宗楷有6子31孫。

  遂國公趙宗愨有3子4孫。

  漢東郡公趙宗回有2子14孫。

  東陽郡王趙宗悌有7子25孫。

  安康侯趙宗默有1子4孫。

  贈崇義副使趙宗直無子。

  平陽郡王趙宗彥有13子50孫。

  郯王趙宗惠有15子70孫。

  華陰侯趙宗本有6子6孫。

  東陽郡公趙宗辯有9子43孫。

  彭城郡公趙宗厚有6子29孫。

  密國公趙允言有子:宗說、宗立、宗迵、宗育。

  祁國公趙宗說有26子65孫。

  南康郡王趙宗立有10子24孫。

  東陽侯趙宗迵有6子5孫。

  汝陰侯趙宗育無子。

  郇國公趙允成有子:宗顏、宗訥、宗頡、宗鼎、宗嚴、宗魯、宗儒、宗仁、宗奭。

  遂國公趙宗顏有3子2孫。

  安陸侯趙宗訥有1子3孫。

  贈太子右衛率府率趙宗頡,無子。

  華陰侯趙宗鼎有2子15孫。

  彭城郡公趙宗嚴有5子20孫。

  安陸侯趙宗魯有3子4孫。

  普寧侯趙宗儒有2子17孫。

  南康侯趙宗仁有7子29孫。

  右侍禁趙宗奭無子。

  許王房

  許王房實際出自漢王房。

  許王趙元僖(966-992)初名德明,太平興國七年(982)出閣,授檢校太保、同平章事,封廣平郡王,與兄衛王德崇同日受封。八年,進封陳王,改名元佑,詔令從此以後宰相位在親王之上。雍熙二年(985),漢王元佐被廢為庶人,宋太宗以元僖為開封府尹兼侍中,改為現名,進封許王,加中書令,成為準皇儲。太宗為元僖娶隰州團練使李謙溥女為夫人。元僖與宰相趙普、呂蒙正關係不錯,更加鞏固了其皇儲地位。

  元僖相貌魁梧、強悍,平素沉默寡言,任開封府尹五年,治政上無大的過失,深得太宗信任。如無意外,太宗百年後,皇位就由他來繼承。

  然而,世事難料,淳化三年(992)十一月,元僖剛上入朝,剛坐到殿中,即覺身體不適,徑直回府。宋太宗得報後,即來府探視,這時元僖的病情已重,太宗呼喚時他還能答應,不久即薨。太宗非常傷心,當場慟哭,追贈元僖為皇太子,追諡為恭孝。元僖死後數日,太宗悲傷哭泣,以至晝夜無法正常休息,並作《思亡子詩》。

  不久,元僖的死因隱情被披露:元僖之死,據傳是其侍妾張氏下毒所致。元僖不喜歡正妻李氏,寵愛張氏。張氏欲下毒毒殺李夫人,但誤毒死元僖。張氏恃寵驕橫,對奴婢稍不如意即予以重罰,甚至有棰死者,但元僖並不知情。張氏又逾越製度葬其父母。

  太宗後來探知其事,大怒,遣使按問。張氏自縊身亡,左右親吏都被處罰,其父母墳墓亦被毀去。太宗又下詔停止元僖的追贈儀式,降低其葬禮的規格,以一品官員禮儀下葬。元僖本得太宗喜愛,又與宰相交好,朝中還有不少大臣建議立他為太子,本是春風得意之時,卻死於非命,而死後又被太宗所厭,實是可歎。

  宋真宗即位,詔令中外恢複元僖太子之名號。乾興初年(1022),改其諡號。

  趙元僖二子早夭,宋仁宗時以漢王趙元佐子趙允成之子趙宗保出繼其孫。

  新平郡王趙宗保有4子14孫。

  商王房

  商王趙元份,初名德嚴。太平興國八年(983)出閣,改名元俊,拜同平章事,封冀王。雍熙三年(985),改為現名,加侍中、成武軍節度使,進封越王。淳化年間,兼領建寧軍,改鎮寧海、鎮東。真宗即位,加中書令,徙鎮永興、鳳翔,改為雍王。永熙中任山陵使,拜太傅。真宗北征,元份任東京留守。終年37歲,真宗追贈為太師、尚書令、鄆王,後改為陳王、潤王,英宗治平年間,封魯王。徽宗即位,改封商王。元份為人寬厚,言語舉止合乎禮法,成為當時的楷模。但所娶崇義使李漢斌女卻驕悍妒忌,為人苛暴,宮中女婢稍不如意,即予以鞭杖。

  商王趙元份有子:允寧、允讓。

  信安郡王趙允寧有子:宗諤、宗敏、宗孟、宗肅、宗翰。

  韓王趙宗諤有8子33孫。

  會稽侯趙宗敏有8子65孫。

  臨汝侯趙宗孟無子。

  舒王趙宗肅有8子25孫。

  平陽郡王趙宗翰有4子19孫。

  濮王趙允讓有子:宗懿、宗樸、宗誼、宗詠、宗師、宗暉、宗輔、宗邈、宗晟、宗博、宗瑗、宗愈、宗隱、宗沔、宗綽、宗治、宗藎、宗勝、宗楚、宗佑、宗漢。

  舒王趙宗懿有6子24孫。

  定王趙宗樸有6子29孫。

  廣陵郡王趙宗誼有3子16孫。

  餘杭郡王趙宗詠有2子2孫。

  溫王趙宗師有2子8孫。

  懷王趙宗暉有5子23孫。

  樊王趙宗輔有17子99孫。

  淄王趙宗邈有2子8孫。

  昌王趙宗晟有3子39孫。

  蕭王趙宗博有3子18孫。

  崇王趙宗瑗有6子30孫。

  襄王趙宗愈有9子41孫。

  潤王趙宗隱有8子36孫。

  漢東郡王趙宗沔有2子,無孫。

  榮王趙宗綽有4子17孫。

  信王趙宗治有3子21孫。

  建王趙宗藎有6子23孫。

  袁王趙宗勝有5子17孫。

  惠王趙宗楚有3子5孫。

  欽王趙宗祐有8子27孫。

  景王趙宗漢有15子36孫。

  越王房

  越王房實際是漢王房的分支。

  越王趙元傑(?-1003),字明哲,初名德和,太宗第五子。太平興國八年(983)出閣,改現名。授檢校太保、同平章事,封益王。太宗端供初年,加兼侍中、成都尹、劍南東西川節度。淳化年間,徙封吳王,令揚潤大都督府長史、淮南鎮江軍節度使。至道二年(996),改任揚州大都督、淮南忠正軍節度使。真宗即位,授檢校太尉兼中書令、徐州大都督、武寧泰寧等軍節度使,改封兗王。鹹平年間,加守太保。鹹平六年(1003)七月,得暴病薨,終年32歲。元傑聰明好學,善寫詞,工草、隸、飛白,曾建樓貯書二萬卷。元傑死後,真宗非常痛惜,追贈為太尉、尚書令,追封為安王,諡文惠,後改封為邢王、陳王。

  越王元傑有子年幼尚未來得及取名即夭折,宋仁宗詔以允言(漢王元佐子)子宗望繼其孫。

  高密郡公趙宗望有5子30孫。

  鎮王房

  鎮王趙元偓(977-1018),字希道,太宗端拱年間出閣,授檢校太保、左衛上將軍,封徐國公。至道二年(996),拜洪州都督、鎮南軍節度使。真宗即位,加同平章事,封彭城郡王。不久又加授檢校太傅,改鎮靜難、彰化,進封寧王。在郊祀、東封等禮儀活動中,均為亞獻,禮儀活動結束後,授檢校太尉兼侍中、護國鎮軍等軍節度使。大中祥符三年(1010),文武百官恭請真宗(實為秉承真宗旨意)祭祀後土,元偓因兼領節度使,也上奏章敦請。真宗順水推舟,率車駕出巡,臨行時,任命元偓為河、華管內橋道頓遞使。翌年,真宗祀後土還,加授元偓中書令,領成德、安國等軍節度,改封相王。五年,加守太傅。真宗自即位以來,屢以學術鼓勵宗子,元偓奪魁,更加好學不倦。六年,進位太尉。八年七月,榮王宮發生大火,徙元偓宮於景龍門外,是年冬,加兼尚書令。天禧元年(1017)二月,改鎮成德、鎮寧,進封徐王。天禧二年,宮邸火災,元偓驚悸,突然中風眩暈而薨,終年42歲。真宗親臨其喪,追贈為太師、尚書令、鄧王,賜諡恭懿,後又改封為密王、蘇王。英宗治平中,追封為韓王。

  元偓有子:允弼。

  相王允弼有子:宗述、宗藝、宗繢、宗景、宗喬、宗孺、宗製。

  祁國公宗述有5子29孫。

  彭城郡公宗藝有2子2孫。

  南陽郡王宗繢有3子10孫。

  循王宗景有3子10孫。

  南陽郡王宗喬有3子4孫。

  陳國公宗孺有4子19孫。

  北海郡公宗製有5子21孫。

  楚王房

  楚王房實際出自漢王房。

  楚王趙元偁(981-1014)字令聞,7歲時授檢校太保、右衛上將軍,涇國公。後令鄂州都督、武昌軍節度使。真宗即位,加同平章事、安定郡王,進檢校太傅。景德二年(1005),遷宣德、保寧兩鎮節度使,進封舒王。大中祥符初年,加檢校太尉兼侍中,移平江、鎮江軍節度使。隨真宗祭祀汾陰,加兼中書令,改任鎮南、寧國軍節度使。五年,拜太保。自景德後,朝廷每有祭祀等活動,都為終獻。元偁體弱多病,大中祥符七年(1014)正月十五日,真宗駕親真源(今河南省鹿邑縣)親臨老君台、太清宮朝謁太上老君,當時元偁已經患有重病,仍懇求隨扈。至鹿邑後病情加重,被立即送回,不久病逝。朝廷追贈為太尉、尚書令,追封為曹王,追諡為恭惠。後改封為華王、蔡王。有文集三卷,筆劄一卷,真宗親為其作序,藏之秘閣。

  趙元偁有子:允莊、允則。

  贈左屯衛大將軍允莊無子。

  贈汝州防禦使允則無子。

  詔以漢王元佐子允升之子出繼楚王為孫。

  高密郡王宗達有6子14孫。

  周王房

  周王趙元儼(985-1044),年幼時非常奇異聰穎,倍受太宗喜愛,每次朝廷重要宴請活動,太宗都讓他隨侍左右。按照規定,皇子長成後即需出閣,太宗舍不得讓元儼那麽早就出宮,決定等他長到20歲時再讓他出閣,當時宮中戲稱他為“二十八太保”(元儼在諸兄弟中排行第八)。真宗即位,授元儼為檢校太保、左衛上將軍,封曹國公。鹹平二年(999),元儼任平海軍節度使,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加檢校太傅,封廣陵郡王。真宗東封泰山,元儼改任昭武、安德軍節度使,進封榮王;西祀汾陰,元儼加授兼侍中,改鎮安靜、武信,加檢校太尉;南祠太清宮,加兼中書令。

  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榮王元儼侍婢韓氏盜賣榮王宮金器,因懼事情敗露,遂於四月二十三日夜縱火焚宮。時北風甚急,大火延燒內藏、左藏庫、乾元殿、乾元門、崇文院、秘閣等處,至次日中午乃熄。崇文院、秘閣所藏書畫焚燒殆盡、“所存無幾”(《續資治通鑒長編》卷八十五)。

  榮王宮大火,焚毀大量文化典籍,給中國文化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宋初君主崇尚儒術,屢下詔購求書籍及先賢墨跡。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於宮城左升龍門東北建藏書之所崇文院,“輪奐壯麗,甲於內庭”(《續資治通鑒長編》卷十九)。東廊為昭文館書庫,南廊為集賢院書庫,西廊為史館書庫。藏書共有正副本達8萬卷,後屢有增。太宗端拱元年(988),三館(昭文館、集賢館、史館)之書訪求漸備。為藏,在崇文院中堂複建秘閣,“擇三館真本書籍萬餘卷及內出古畫墨跡藏其中”(《宋會要輯稿》職官18之47)。淳化二年(991),又以史館所藏天文曆算、陰陽術數、兵法之書凡5012卷、圖畫140軸,藏付秘閣。內有王羲之、王獻之、庾亮、蕭子雲、唐太宗、唐玄宗、顏真卿、歐陽詢、柳公權、懷素、懷仁等人墨跡,顧愷之、韓幹、東丹王李讚華等人畫卷。後凡搜集到稀有古書、珍奇字畫皆藏秘閣。南宋目錄學家陳振孫說:“唐末五代書籍之僅存者,又厄於此火,可為太息雲”(《識餘》卷三)。後於左掖門外建崇文外院,收藏餘書籍,並借太清樓的書進行補寫。至仁宗天聖三年(1025),僅成書17600卷。九年(1031)冬,於舊址複建崇文院,外院遂廢。

  因榮王府侍婢縱火,延燔至禁中,給朝廷造成重大損失,追奪元儼武信軍節度使一職,降封為端王,出居故駙馬都尉石保吉府第。元儼每次朝見真宗時,真誠認錯,博得真宗的同情,不久即加授鎮海、安化軍節度使,封彭王,進位太保。真宗冊立太子時,加授元儼為太傅。後曆任橫海永清保平定國節度使、陝州大都督,改封通王、涇王。

  仁宗即位,拜元儼為太尉、尚書令兼中書令,徙鎮鎮安、忠武,封定王,賜讚拜不名、詔書不名。天聖七年(1029),封鎮王,又賜劍履上殿。明道初年,拜太師,改任河陽三城、武成節度,封孟王,改為永興鳳翔、京兆尹,封荊王,遷雍州、鳳翔牧。景祐二年(1035),大封宗室,元儼授荊南、淮南節度大使,行荊州、揚州牧。

  元儼身體碩壯,不怒自威,凜然不可冒犯,文武百官對其既敬又畏。然而他對生母王德妃極其孝順,德妃每次患病,他必親自侍候。平生清靜寡欲,惟一的喜好就是收藏書籍,愛好寫作文詞,擅長二王書,工飛白。仁宗以幼年即位,真宗劉皇後(章獻皇太後)臨朝聽政,元儼為避嫌,韜光養晦,闔門不與外界交往,故意裝病,不再參與朝謁。劉太後崩後,仁宗親政,對元儼予以崇高禮儀。慶曆四年(1044)正月,元儼薨。仁宗追贈元儼為天策上將軍、徐兗二州牧、燕王,追諡為恭順。仁宗詔令將元儼墨跡及撰寫的詩分贈宰相,其餘的收藏在秘閣。

  周王元儼有子:允熙、允良、允迪、允初。

  博平侯允熙無子。

  定王允良有子:宗絳、宗藺、宗史、宗劼、宗易。

  安康郡王宗絳有16子40孫。

  普安郡王宗藺有3子13孫。

  馮翊侯宗史有2子1孫。

  信都郡公宗劼有4子7孫。

  贈舒州團練使宗易無子。

  永嘉郡王趙允迪有子:宗象、宗粹。

  太子左監門率府率宗象無子。

  簡王宗粹有9子31孫。

  允初無子,詔以宗魯(漢王房)子繼其孫,有1子4孫。

  英宗諸子

  英宗四子:長即宋神宗;次吳榮王顥;次潤王顏,早亡;次益端獻王頵。

  吳王有子:孝純、孝騫、孝錫;

  獻王有子:孝哲、孝詒、孝參、孝奕、孝騭、孝忱、孝潁、孝願、孝永。

  神宗諸子

  神宗十四子:長成王佾,次惠王僅,次唐哀獻王俊,次褒王伸,次冀王僩,次哲宗,次豫悼惠王價,次徐衝惠王倜,次吳穆榮王佖,次儀王偉,次徽宗,次燕王俁,次楚榮憲王似,次越王偲。惟佖、似、偲、俁四王有子,餘八王皆早亡。

  佖有子:有奕、有常。

  俁有子:有隣、有成。

  似有子:有恭。

  偲有子:有儀、有德。

  徽宗諸子

  徽宗三十一子,欽宗為長子,高宗為第九子,棫之弟,材之兄也。檉、楫、材、栱、椿、機早亡。鄆王楷、荊王楫、肅王樞、景王杞、濟王栩、益王棫、穆王材、祁王模、儀王樸、徐王棣、沂王、衝王栱、和王栻、信王榛、漢王椿、安康郡王楃、廣平郡王楗、相國公梴、瀛國公樾、建安郡王楧、嘉國公椅、溫國公楝、英國公橞、儀國公桐、昌國公柄、原王樅。樸榛、橞不知所終,楧從徽宗出,薨於青城,餘皆北遷。

  欽宗諸子

  欽宗二子:長皇太子諶,北遷;次訓,生於五國城。

  高宗諸子

  高宗一子,三歲亡。

  孝宗四子,長莊文太子愭,次魏惠憲王愷,次光宗,次開府儀同三司、淮康軍節度使、邵悼肅王恪,早亡。

  光宗諸子

  光宗二子,長保寧軍節度使梃,早亡,次寧宗。

  寧宗諸子

  寧宗九子,皆早亡。

  三、魏王支派

  魏王趙廷美(947-984)字文化,本名光美,太平興國初年改為現名。宋太祖建隆初年(960),授嘉州防禦使。建隆二年,升任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乾德二年(964),加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開寶六年(973),加授檢校太保、侍中、京兆尹、永興軍節度使。太宗即位後,加授中書令、開封尹,封齊王,又加檢校太師。隨太宗出征太原,進封秦王。

  《宋史》卷二四四《宗室一》記載有金匱之盟這樣一個曆史事實:

  宋太祖趙匡胤做皇帝的第二年(961),皇太後杜氏患重病,召趙匡胤和宰相趙普入宮。杜太後是個很有曆史眼光的人,她總結曆史上的教訓,認為不能由年少的人當皇帝,因容易引起權臣把持政權或篡位。她對宋太祖說:你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是因為周世宗英年早逝,他的嗣子年幼的緣故。如果周世宗把帝位傳給有名望的年長的後裔當皇帝,你未必能夠如願。為江山社稷考慮,你百年以後應傳位弟弟光義,光義再傳位弟弟光美(廷美),光美再把帝位傳給你的兒子德昭,這樣就可以避免幼主當皇帝、上下不安的局麵。趙匡胤為了安撫母親,不得已答應了,表示一定把帝位傳給晉王光義。杜太後還不放心,讓趙普當場記下這些話作為誓約,並藏在金匱之中,由謹慎可靠的官人掌管,這就是“金匱之盟”。

  趙匡胤履行了自己的諾言,他在位時沒有預立太子,病逝時傳位給趙光義,而未傳給兒子德昭或德芳。但趙光義當皇帝後,就起了歪心,不肯把帝位傳與他人。因為按照“金匱之盟”的約定,廷美是皇位第一繼承人,並由廷美傳回太祖之子德昭,這是太宗所不願意看到的。自古帝王傳承多為父死子繼,太宗也不例外。後人分析,金匱之盟是太宗和趙普捏造出來的,是為了證明太宗即位的合法性。雖然一時能掩人耳目,但最終限製了太宗傳子的願望。

  趙普看準時機,向太宗密陳:皇太後的“金匱之盟”是自己寫的,皇太後命太祖傳位陛下;尚有使陛下傳位於趙光美、再傳位於太祖子德昭之意。但趙普勸太宗,要吸取太祖傳弟不傳子的曆史教訓。趙普的密陳為太宗解決了兩大難題,其一是證明太宗承兄位之合乎祖宗遺旨,其二是擁護太宗傳子不傳弟。太宗接到密陳後,決意背盟。為此,太宗絞盡腦汁,力圖一一排除傳子過程中的障礙,走過了一段充滿風波曲折的曆程。這樣,趙廷美注定成為政治犧牲品。

  太祖去世後,還留有兩個兒子德昭和德芳。太宗繼位之初,德昭封為節度使和郡王。太平興國四年(979),德昭被逼自盡。德芳又不明不白地死去,年僅23歲。於是,太宗皇位繼承的兩大“隱患”被消除了。

  德昭兄弟死後,對皇位能構成威脅的就隻剩下魏王廷美了。太宗雖然不敢明目張膽地對廷美下手,但隻有除掉其弟,才能保證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子孫。太宗此次又想到了趙普。趙普曾提醒太宗不可“一誤再誤”而深受太宗信任,自然知道在這種情形下該怎麽做。

  太平興國七年(982),太宗為晉王時的舊僚柴禹錫、楊守一等秉承太宗旨意,告發趙廷美驕橫自滿、陰謀造反。太宗將信將疑,就問趙普的看法。這給了趙普表白的機會。關於秦王廷美,趙普說了些什麽,不得而知。但這次趙普趁機說自己為權奸(指政敵盧多遜)所害,並詳細說起杜太後的金匱之盟以及自己的上表等事。這下,太宗感覺到趙普原來是自己的大忠臣,於是對趙普加官晉爵。但不多久,太宗君臣都意識到了金匱之盟所存在的隱患。趙普提醒太宗不可一誤再誤的話一出口,就已經決定了廷美的結局。太宗罷除廷美開府尹一職,授西京留守,賜予西京甲第一區,並派自己的親信判西京留守府事。

  沒多久,趙普就查到了盧多遜私遣堂吏交通廷美之事。趙普毫不客氣地捅給皇帝,說盧多遜盼太宗早日晏駕,就好盡力侍奉廷美,廷美表示滿意,還送盧多遜弓箭等物。太宗大怒,借題發揮,嚴懲盧多遜及其同黨。太宗還召集文武百官在朝堂上商議如何處置廷美與盧多遜。太子太師王溥等74人聯名上奏盧多遜及廷美怨望詛咒,大逆不道,宜正刑章。盧多遜被削奪官爵,其同黨不少被處死;廷美勒歸私第,其兒女不再稱皇子皇女。

  趙普借盧多遜交通秦王案,既打擊了政敵盧多遜,又討好了太宗,一箭雙雕。但廷美的悲慘命運還沒到頭。趙普更進一步,他挑唆開封知府李符落井下石,上言說廷美不思改過,反多怨望。於是,廷美被降為涪陵縣公,安置到房州。太宗命人嚴加監管。廷美氣憤難平,雍熙元年(984)死在房州,年僅38歲。在繼承人的障礙排除後,太宗假模假樣地流下幾滴眼淚,下詔追封廷美為涪王,追諡為悼,以禮安葬。

  廷美死後,太宗宿怨未消,對外稱廷美乃是乳母陳國夫人耿氏的兒子,並非杜太後所生,這樣就徹底地將廷美排除在皇位繼承係統之外。當時,杜太後早已去世,太宗兄弟也隻剩下他一人,太宗所言無人能夠反駁。因此,廷美到底是誰的兒子,恐怕也隻有太宗自己最清楚了。太宗又對宰相李昉等說:當年廷美企圖在宮中西池對我下毒手,陰謀不成後又借口患病,準備乘我前去探望時在府邸行刺。當時即有人告發,我若追查此事,廷美早就受到處置了。但家醜不可外揚,廷美與盧多遜勾結事發,我隻令其任西京留守,但他不肯悔過,日益怨恨,出言不遜,出於無奈,才命其遷往房陵(即房州)保全其性命。我對於廷美可謂仁至義盡了。李昉話中有話地說:“涪陵縣公的狂悖忤逆,天下都有傳聞。西池,位於禁中,若非陛下披露其中發生的事,臣等從哪裏知道。”

  真宗即位,恢複廷美西京留守、檢校太師兼中書令、河南尹、秦王等官職、封爵;廷美妻張氏恢複楚國夫人封號。鹹平二年(999)閏三月,詔令擇汝、鄧,改葬廷美,後葬於汝州梁縣新豐鄉。仁宗即位,追贈廷美為太師、尚書令。徽宗即位,改封魏王。

  魏王趙廷美十子:長高密郡王德恭;次廣平郡王德隆;次潁川郡王德彝;次廣陵郡王德雍;次鄖國公德鈞;次江國公德欽;次原國公德潤,無子;次申王德文;次姑臧侯德願,無子;次紀國公德存。

  原國公趙德潤(965-1003)字溫玉,魏王趙廷美第七子。喜好學習,善寫詩。淳化元年(990),授右領軍衛將軍,四遷至右羽林衛將軍。鹹平六年二月卒,終年39歲。追贈為應州觀察使,追封為金城侯。

  姑臧侯趙德願(976-999)字公謹,魏王趙廷美第九子。淳化元年(990),授右千牛衛大將軍,三進秩為左武衛大將軍。鹹平二年閏三月卒,終年24歲。追贈為涼州觀察使,追封為姑藏侯。

  魏王支派分為八房:高密郡王房、廣平郡王房、潁川郡王房、廣陵郡王房、勳國公房、江國公房、申王房、紀國公房等。魏王支派另立字輩,以“德、承、克、叔、之、公、彥、夫、時、若、嗣、次”相區分。

  高密郡王房

  高密郡王趙德恭(956-1000)字複禮,魏王趙廷美長子,太平興國四年(979)以皇子出閣,拜貴州防禦使。趙廷美被流放到房陵後,德恭與諸兄弟隨行,因此免職。廷美死後,德恭任峰州刺史,德恭弟德隆任瀼州刺史。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太宗詔令德恭為左武衛大將軍,封安定郡侯,判濟州;德隆為右武衛大將軍,封長寧郡侯,判沂州,德恭諸弟皆赴治所居住生活。端拱元年(988),德恭進封安定郡公。淳化五年(994),改任左驍衛大將軍。至道二年(996),加授神武大將軍。真宗即位,轉左武衛大將軍。鹹平二年(999),真宗征召其赴闕,改封為樂平郡公,判虢州。後遷勝州團練使。景德初年,改任衛州防禦使。景德三年患病,同年五月病故,終年45歲。朝廷追贈為保信軍節度使,追封為申國公。天禧二年(1018),加贈護國軍節度兼侍中。明道二年(1032),追封為高密郡王,追諡為慈惠。

  德恭有子:承慶、承壽。

  循國公承慶有子:克晤、克繼、克絢、克孝、克肖、克頠。

  右班殿直克晤無子。

  建國公克繼有4子17孫。

  北海侯克絢有6子8孫。

  惠國公克孝有11子30孫。

  贈右屯衛大將軍克肖有2子2孫。

  祁國公克頠有4子8孫。

  武當侯承壽有子:克巳、克基、克修、克淑。

  饒陽侯克巳有3子7孫。

  景陵侯克基有6子18孫。

  馮翊侯克修有4子31.

  濟陰郡公克淑有8子10孫。

  廣平郡王房

  廣平郡王趙德隆(964-986)字日新,魏王趙廷美第二子。廷美死後,德隆任瀼州刺史。雍熙元年(984)十二月,太宗詔令德隆為右武衛大將軍,封長寧郡侯,判沂州。雍熙三年死於沂州太守任上,終年23歲。朝廷追贈為寧遠軍節度,追封為臨沂郡公。天禧二年(1018),加贈崇信軍節度、同平章事。

  德隆有子:承訓。

  贈深州團練使趙承訓有子:克勤、克儉、克禋、克孚、克懋。

  儀國公克勤有7子19子。

  濟南侯克儉有3子7孫。

  左侍禁克禋無子。

  彭城侯克孚有10子28孫。

  南陽郡公克懋有5子15孫。

  潁川郡王房

  潁川郡王趙德彝(967-1015)字可久,魏王趙廷美第三子,年幼時被宋太祖養育於宮中。德隆死後,授右千牛衛大將軍,封長寧郡侯,代兄德隆判沂州,時年19歲。任內洗清儒生乙恕的不白之冤,進封郡公。淳化四年(993),任右監門衛大將軍,遷左武衛大將軍,改封為廣平郡公。真宗鹹平二年(999),命判滁州,與德恭並留不遣。三年,任徐州刺史,官至保信軍節度觀察留後。大中祥符八年(1015)病故,終年49歲。朝廷追贈為昭信軍節度使,追封為信都郡王,諡安簡。仁宗明道二年(1032),改封為潁川郡王。

  德彝有子:承矩、承漠、承範、承拱、承垳、承錫

  廣平侯承矩有子:克廣、克彰、克紹、克循。

  光國公克廣有6子20孫。

  濟國公克彰有11子48孫。

  吉國公克紹有6子17孫。

  高陽侯克循有6子21孫。

  宣州刺史承漠有子:克構。

  新平侯克構有4子16孫。

  遂寧郡王承範有子:克思、克聰、克備、克楊、克邃、克愛。

  昌國公克思有13子46孫。

  東陽郡公克聰有3子7孫。

  南康侯克備有17子43孫。

  祁國公克楊有2子6孫。

  太子左內率府副率克邃無子。

  常山侯克愛有3子,無孫。

  南陽郡公承拱有子:克就。

  太子左內率府副率克就無子。

  遂寧郡公承垳有子:克勳、克諧、克省。

  舒州防禦使克勳無子。

  左武衛大將軍克諧有4子13孫。

  贈左領軍衛將軍克省有1子,無孫。

  陳國公承錫有子:克告、克闢、克疆、克稟、克慄、克佑、克、克家。

  華陰侯克告有9子26孫。

  淮陽侯克闢有1子,無孫。

  昌國公克疆有1子1孫。

  襄陽侯克稟有6子8孫。

  左領軍衛將軍克慄無子。

  贈左衛大將軍克佑有5子4孫。

  婺州觀察使克有12子4孫。

  安康郡公克家有10子28孫。

  廣陵郡王房

  廣陵郡王趙德雍字仲達,魏王趙廷美第四子,淳化初年,授右驍衛將軍,曆任右羽林、龍武二將軍,累遷蔡州觀察使、鹹寧郡公,官至天平軍節度觀察留後。卒後追贈為宣德軍節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諡康簡。仁宗明道年間,追封為廣陵郡王。

  德雍有子:承睦、承炳、承亮、承操、承撣、承嗣。

  南康侯趙承睦有子:克順、克戒、克協、克凝、克慢、克彙。

  河間侯克順有2子1孫。

  成國公克戒有8子28孫。

  右清道率府率克協有1子2孫。

  南康侯克凝有2子10孫。

  安康侯克有3子6孫。

  昌國公克彙有2子3孫。

  昌國公趙承炳有子:克鹹、克懼、克貺、克偕、克權。

  太子右內率府副率克鹹有2子8孫。

  崇國公克懼有2子7孫。

  馮翊侯克貺有7子17孫。

  馮翊侯克偕有7子22孫。

  太子右內率府副率克權無子。

  樂平郡王趙承亮有子:克衝、克愉、克蠲、克顓、克夐、克整、克播、克暨、克壯、克終、克類。

  贈崇信軍節度使克衝有5子59孫。

  魏國公克愉有11子53孫。

  太子右內率府副率克蠲無子。

  信國公克顓有5子15孫。

  高密侯克夐有8子13孫。

  高密侯克整有15子50孫。

  右監門率府率克播無子。

  樂平郡王克暨有14子27孫。

  贈左領軍衛將軍克壯無子。

  贈右屯衛大將軍克終無子。

  榮國公克類有11子36孫。

  安定侯趙承操有子:克勉、克助、克勍。

  太子右內率府副率克勉無子。

  常山郡公克助有5子17孫。

  建國公克勍有3子1孫。

  南陽郡公承撣有子:克眷、克迓、克慕。

  濟陰侯克眷有2子1孫。

  北海侯克迓有5子13孫。

  東陽侯克慕有5子1孫。

  昌化侯趙承嗣有1子,無孫。

  勳國公房

  保平軍節度使、勳國公趙德鈞(?-1007)字子正,魏王趙廷美第五子,淳化初年拜右武衛將軍,四遷至右衛將軍。景德二年(1005),加右監門衛大將軍。卒後追贈為河州觀察使,追封為安鄉侯。

  德鈞有子:承震、承簡、承幹、承偉、承雅、承裔、承鑒、承戩、承裕、承翊。

  贈解州防禦使趙承震有子:克明。

  河內侯克明有2子6孫。

  安定郡王趙承簡有子:克荷、克輿。

  建安郡公克荷有1子6孫。

  南陽侯克輿有4子9孫。

  安定郡王趙承幹有子:克敦、克臻。

  和國公克敦有3子6孫。

  東平侯克臻有7子33孫。

  贈濮州團練承偉有子:克溫、克周。

  廣平侯克溫有2子4孫。

  曆陽侯克周有3子19孫。

  宣城侯趙承雅有子:克端、克用、克鞏。

  永嘉郡王克端有4子8孫。

  榮國公克用有5子3孫。

  贈左武衛上將軍克鞏有16子28孫。

  祁國公趙承裔有子:克平、克寬、克友、克任、克勇、克研。

  贈右領軍衛將軍克平有1子7孫。

  高密郡公克寬有1子8孫。

  華陰侯克友有2子8孫。

  贈右武衛大將軍克任有1子,無孫。

  榮國公克勇有2子7孫。

  信都郡公克研有2子,無孫。

  東陽侯趙承鑒有子:克悚、克之。

  濟南侯克悚有2子14孫。

  右班殿直克之無子。

  禮賓副使趙承戩無子。

  建安郡王承裕有子:克諶、克敢、克嶷

  莘國公克諶有4子12孫。

  房國公克敢有9子6孫。

  崇國公克嶷有18子11孫。

  閬中郡公趙承翊有子:克淳、克貴、克勤、克猛、克勁。

  馮翊侯克淳有1子1孫。

  河內侯克貴無子。

  南康侯克勤有7子17孫。

  清源侯克猛有5子7孫。

  房陵郡公克勁有7子20孫。

  江國公房

  忠正軍節度使、江國公趙德欽(974-1004)字丕從,魏王趙廷美第六子。淳化元年(990),授右屯衛將軍,四遷右羽林將軍。景德元年六月卒,終年31歲。追贈為雲州觀察使,追封為雲中侯。

  德欽有子:承遵。

  樂安侯趙承遵有子:克虔、克臧、克觀、克堪、克岐、克偃、克奐。

  右金吾衛大將軍、光州團練使克虔有4子12孫。

  南康侯克臧有3子12孫。

  克觀有4子25孫。

  右清道率府率克堪無子。

  右監門率府率克岐無子。

  高陽侯克偃有6子15孫。

  武當侯克奐有5子21孫。

  申王房

  申王趙德文(975-1046)字子矼,魏王趙廷美第八子。淳化初年,授右監門衛將軍,累遷滑州觀察使、馮翊郡公。自幼好學,凡經史百家,必親自手抄,工辭章,至老嗜學不倦。真宗因其如儒生那樣刻苦學習,戲稱其為“五秀才”(德文本廷美第八子,因其兄三人早故,於次第排行第五,故有此稱呼)。真宗東封泰山、西祀汾陰,南幸亳州,德文都進獻頌賦。仁宗天聖年間,任橫海軍節度觀察留後,拜昭武節度使,後改鎮感德、武勝二軍,加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仁宗尊稱其為“五相公”而不叫名字。慶曆四年(1044),宗室封王者有四人,德文位尊又賢,晉封為東平郡王,加兼侍中。慶曆六年薨,追贈為太尉、中書令、申王,諡恭裕。

  德文有子:承顯、承僖、承選、承(澋)、承嘏。

  樂平郡王承顯有子:克柔、克恂、克倫

  樂平郡王克柔有10子31孫。

  淮南侯克恂有5子23孫。

  華陰侯克倫有8子17孫。

  舒國公趙承僖有子:克賢、克常、克務。

  奉化郡公克賢有3子8孫。

  永國公克常有7子20孫。

  吉國公克務有1子6孫。

  博陵郡王趙承選有子:克丕、克堅、克菑。

  贈右武衛大將軍克丕有1子,無孫。

  奉化郡公克堅有7子13孫。

  建國公克菑有5子6孫。

  樂平郡公趙承澋有子:克久、克功。

  太子右內率府副率克久無子。

  贈少傅克功有5子7孫。

  安陸侯趙承嘏有子:克運。

  宣城侯克運有5子11孫。

  紀國公房

  紀國公趙德存(982-1011)字安世,魏王趙廷美第十子。9歲授右千牛衛將軍,曆監門衛將軍,升至驍衛將軍。參與真宗封禪泰山的活動,任獎州刺史;祭祀汾陰,遷左羽林將軍。大中祥符四年六月病故,終年30歲。追贈為洮州觀察使,追封為洮陽侯。

  紀國公趙德存有子:承衍。

  河東郡王趙承衍有子:克襲、克暢、克奮、克頌、克監、克﨣、克依、克戒、克一、克綏、克施、克、克惴。

  太子右內率府副率克襲無子。

  越國公克暢有8子17孫。

  榮國公克奮有6子1孫。

  右武衛大夫、象州刺史克頌有1子1孫。

  英國公克監有3子,無孫。

  房陵郡公克有3子7孫。

  洋國公克依有3子3孫。

  高密郡公克戒有2子2孫。

  建國公克一有5子4孫。

  欽國公克綏有6子6孫。

  嘉國公克施有5子15孫。

  漢東郡公克有5子4孫。

  彭城侯克惴有4子8孫。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