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地闻香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正文

评Class及其译本《格调》 (一)

(2006-10-20 13:24:06) 下一个

06-10-20 12:59:04  于 文化走廊

Class

国庆节前回国时,在朋友家看到一本书,中文名字叫《格调》。拿来一翻,知道是英文书 Class 的翻译。这本书在刚来美国读书时就看过了。因为是一个文学教授介绍给武松读的,咱也就纯粹从文学角度去读了它。当时感觉就是欣赏作者(Paul Fussell,一个文学教授)的文笔。觉得很有趣,并没拿它做为美国社会等级分类的指南,也没觉得它在这方面有什么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虽然它的副标题是A Guide Through the American Status System。可朋友从这译本得到的印象,完全就像是读了一篇社会等级的介绍,指南。他认为,虽然文笔有些幽默,用词有些尖刻,但它确实还是对美国社会的分析,对美国阶级的分类。咱从来也没这么想,也不想争论,就翻了翻,读了一下它的翻译前记,记下了一些主要词汇。回到美国到网上一查,竟有许多许多人评论。但没有人和我的看法一样。所有的人都把它当作了指南。有人领会到了其中的尖刻,虽然已经被打得口眼歪斜,还捂着脸肉麻地说它“非常的准确”。这些人都是美国人,他们都这么说,好像是我错了。但咱醉死也不认这壶酒钱。

在下觉得作者是借“阶级”立意的。抢眼球也罢,披虎皮也好,采用的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做法。作者说得很清楚,把人分成等级(也就是阶级)在美国是犯忌的。而作者偏偏“顶风上”,这就说明作者另有所图。不知译者领会到这点没有。从“格调”这词看,译者似乎明白作者的意图。译者也看到了作者的调侃,但并没有把握住这一主题。从整个效果看,译者并不完全理解其中意义。如果根本就不理解,按字面意思,把它译成阶级好了。不愿把它译成阶级,把它翻译成《等级》也说得过去。译者解释说,原著有classy的意思,所以就翻成了《格调》。在充满小资的世界里,《格调》肯定比《阶级》更抢眼球。但整个书的翻译,却没有遵循“格调”的初衷。

《格调》的具体翻译,还是不错(“不错”应该用“挺好”挺好)的。可以领会到作者的幽默诙谐和讽刺挖苦。只是不知为什么译者单单把书中分的三教九流,也就是三等九级中的middle翻成“中产阶级”。不可否认,本书的主要对象是中层,但这里的“中层”,能翻译成“中产阶级”吗?作者是这样分等级的:整个社会有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分几级。在上等里有三级:“看不见的上层”Upper out of sight ,“上层”Upper和“中上层”Upper Middle;中等里有四级:“中层”Middle,“上等贫民”High Proletarian (这里译者把它翻成贫民,我觉得很好),“中等贫民”middle Proletarian和“下等贫民”Low Proletarian;下等里只有两级:“赤贫” Destitute和“看不见的赤贫”Bottom out of sight。作者从来没说,也从来没用class这个词来之人和一个阶层。译者只是把middle单拿出来译做阶级,其他一概不叫阶级。就像我这里列的一样,都叫“层”,唯独middle是“阶级”。这就让人感到标准不统一,因而降低了“信”度。

作者这样分类,绝对不是偶然的。如果你明白了其中奥妙,也就明白了作者的目的。中层,译者叫它中产阶级,网上所有的评论者也把它叫做中产阶级,是作者的主要描写刻画对象。但中层,并不是我们平常概念里的中产阶级。作为一个中产阶级,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过去我以为年收入在两万八到十五万才算中层。后来美国政府的说法越来越松,现在大概年收入在两万到二十万的都算是中产阶级了。在作者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只要有点收入,从翻汉堡唰盘子,擦窗户清厕所到律师医生教授州长,只要干活挣钱的,都是中层。并且,按作者的分类,中层就是贫民。再说一遍,中层就是贫民。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是这书里的“中层”,都是这本书所讽刺挖苦,棍打鞭笞的对象。这里的“中层”并不是通常概念里的中产阶级,而是所有的美国人。看清了这一点,你还会说这本书是“准确的分析”,“社会的指南”吗?

作者的语言除了幽默,更多的是刻薄。好多人(全部评论者都自认为是中产阶级。这也难怪,谁又不是这本书的“中层”呢?)在推荐之后都再三叮嘱,要有心理准备,不要被触怒。为什么?因为作者所用的,不是笔墨,而是刀枪剑戟。作者对上层和下层都是一带而过,没费什么笔墨。如果这是一本指南,怎么能说得过去?就是和上层下层狭路相逢了,也就是点到为止,或一招点穴封喉,或一式打晕麻翻。没有疼痛,落个全尸。对中层可就没这么客气了。左右开弓,上下出拳,四处追着打,八方躲不过。人过之处,骨肉横飞;路经之地,血流成河。对上下两层,他用的是那种吹管毒针。还不曾闻得声响,人已中招倒地。对于中层,他用的可是阔刀板斧,而且抡得圆砍得正。

作者从衣食住行,吃喝玩乐,读说听写,出身,家庭,教育,工作,等等等等各个方面,逐一分析刻画了各各层次,主要是中层特征。但作者的手法却有一定的套路,基本上把“中层”描绘成:攀不上去,滑得下来。如果在某件事上先说上层,不知不觉,作者已经在可怜中层了。说不管中层在这方面怎么煞费苦心,花费多少金钱时间,永远也不会跻身上层。如果在某件事上先拿贫民说话,圈儿也不绕,立刻就会把中层拉进来,说中层就这秉性。如果是先拿中层开刀,话锋不转马上就会把这种表现行径打入贫民里去。还会说,中层是怎样怎样想模仿上层,但如何如何总是露怯。他的意思是,中层无时无刻不在做梦跻身上层,却永远也挤不进去,只能使自己更难堪,更丢丑;中层无时无刻不在害怕落入贫民阶层,但他们永远也摆脱不了贫民的身影。这就是作者的中心思想。作者不是在给等级或阶级分类,给他们定义。而是在讽刺挖苦,批判讨伐中层,也就是他心目中所有的美国人。你还想说,你还能同意,这是一本对社会等级的分析,分类吗?

看到那么多的“中产阶级”,居然被打得鼻青脸肿还不明就里,又是“严肃”,又是“准确”地来形容作者和这本书,真让我感到飕飕地齿冷。还有人大梦初醒似地说,以前不知道美国还有阶级,作者真是有眼光。让我看,作者是有眼光,但更主要的是以前不知道有这么多的人连起码的智力都没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