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口不減少,中國人生活難改善(ZT)

(2006-08-22 18:01:52) 下一個
人口不減少,中國人生活難改善 英國金融時報雷蒙/編輯: 您好!近來看了很多關於中國的民生和經濟改革的報道,因而有感而發,也來談談個人的一點淺見,請不吝賜教。我想淺析一下中國人口數量與當今社會幾個經濟熱點之間的聯係。 中國的低成本優勢,外匯巨大順差,產業迫切需要升級,內需不足,這些表麵看似並不相關的點,其實都可以聯係到中國的一個根本性問題──人口眾多。 中國眾多的人口引起基層(基層在這裏指普工,一般的技術工人,剛畢業的大學生)勞動力供大於需,在市場競爭下,工資上升緩慢,甚至出現不升反降的趨勢。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到近幾年,大批農村剩餘勞動力湧向城市,他們的工資一般都較低;近幾年實施高等教育擴招後畢業出來的大學生都普遍覺得工資一年比一年低。20世紀90年代初期,GDP每增長1%,就業增長0.4%左右;90年代後期到現在,GDP每增長1%,就業隻能增長0.1%,城市登記失業率迅速上升。這跟市場競爭下的商品經濟是同個道理的。 由於勞動力較多,崗位競爭激烈,加上社會保障體係的不健全,企業無需特別關注工人的福利問題,因此企業在人力資源上所耗費的成本也相對較低。因此,中國商品的低成本優勢完全來源於自然資源價格的扭曲和人力資本的低下。 對於其他進口中國商品的國家來說,他們根本無須抱怨中國的商品,因為他們獲得的利益是建立在中國資源巨大浪費、環境汙染和犧牲工人本身應得的的福利所換來的。他們(指進口中國商品的國家)隻看到表麵上中國商品低價格對他們的衝擊,但是假如按照同個價值尺度來衡量兩國的人力成本和資源消耗成本以及環境付出的代價,他們又會不會在背後抿著嘴偷笑呢? 從這個意義上講,這本身並不是一個公平的等價交換過程,這也是中國為什麽一直擁有低成本優勢的原因,而且在以後長期一段時間內還將繼續保持下去,因為人口眾多問題不是靠三年、五年、十年就能解決的。 低成本優勢使很多出口企業在海外市場獲利甚豐,他們也就不會去考慮到升級他們的產品,改進技術,建立品牌。這是形勢使然,而不是中國的企業天生懶得去搞產品、技術、服務升級。 而內需不足則很明顯是由於中國的基層勞動力得不到切實的勞動保障,福利待遇也較低,對於日常突發風險應付能也較低,所以他們把儲蓄看得很重要(這是中國儲蓄率高的原因),把多餘的錢都放進銀行裏以備不時之需,這是他們防範危機的意識所起了作用。 在“薩斯”發生的時候,媒體評論說中國人的危機防範意識不夠,其實夠不夠隻要看看中國人儲蓄率就知道了。儲蓄有兩個目的,一是為了儲備應付將來不時之需,另一個是為了獲得利息收入。但是,從前幾年中國不斷降低它的利率和開征利息稅,但是儲蓄率不跌反升就可以看出,大部分的中國人儲蓄的目的還是為了“儲備”。儲蓄除了應付突發危機之外,還要應付大規模的常規性必須的開支,如教育、住房等等。把錢都拿去儲蓄了,自然也就沒有多餘的資金來提高“內需”了。外匯收入增加幅度、資本收入增加幅度與勞動收入幅度的不平衡就造成了貧富差距的擴大,內需不足,生活水平很難提高。 促使產業升級的問題,拉動內需可以通過很多方法來調節,比如可以通過切實落實保障勞動人員勞動福利來實現。能把現有保障製度落到實處不但可以提高基層勞動人員防範危機的能力,適當降低儲蓄率,從而拉動消費;而且同時也提高了企業的人力資源成本,迫使企業通過改進技術和工藝,改善和加強管理來降低企業的總體成本。而對於人們常議論的通過人民幣升值造成企業出口成本增加,進而促使企業通過改進技術來降低成本方法筆者反而覺得不是那麽有實效,一是通過借口企業效益下降減少員工福利來轉接成本;二是不能給內需其直接起拉動作用。 實際上,上麵的方法都隻能是作為短期的政府宏觀調控行為,要解決這些問題還是要把“控製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的基本國策當成國家的一項重大任務來執行。由此觀之,筆者不得不佩服陶老早在九十世紀30年代的深謀遠見,他在《中華民族之出路與中國教育之出路》一文中提出:“中國所以貧窮落後,主要是由於人多,科學不發達,社會不平等……隻有人口退到教育線或創造線(每戶三至四人)才能使有天才的分子不至因窮困而埋沒,沒有餘暇研究高深學問,以發現更有效之生產技術而創造更富裕的社會。” 中國讀者:雷蒙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