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靜流年(原創)

細品時光,輕撚歲月,慢煮光陰。
博文

我的兩個健康活潑的外孫 -- 女兒一貫主張自然分娩法,她的兩個兒子都是在家由助產士接生的。 六年前,女兒第一次懷孕時,知道她想請助產士並在家裏生孩子時,我除了擔憂還是擔憂。為了讓我安心,女兒每次做產前檢查時,都帶上我,由此,我便與女兒的第一個助產士雪莉相識了。具有十幾年助產經驗的雪莉,已經是三個孩子的母親了,但看上去,仍舊十分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我母親的旗人家族裏,有一對妻妾,人稱“大太太”和“二太太”。 明媒正娶的大太太,是滿族名門的後裔,典型的旗人長相,膚白皙,臉長圓,眉平直,單眼皮,高鼻梁,薄嘴唇。光看外貌,大太太柔弱似柳,嫻靜如花;想來,她的內心也該是柔軟的。其實,全然不是這麽回事。大太太生性固執,心胸狹窄,待人刻薄。盡管她過的是錦衣玉食的日子,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如潮的舊事中,安娜的身影一寸寸地鮮活起來。幾十年前,我在老人院做護理時,安娜是那裏的一位癡呆老人。 安娜瘦骨嶙峋,膚色蒼白,滿頭銀發;小巧的鼻尖微微上翹,朱唇細薄,常常抿成一絲柔和的直線。盡管歲月留痕,但卻依然遮不住她那份與眾不同的典雅。 我剛接手護理安娜時,她的癡呆症狀並不十分嚴重,看上去,隻是一種淡淡的木訥寡言,目光呆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前言:八十年代,我帶著四歲的女兒移居美國,與在美讀博的先生團聚。當年,為了生活,我邊修英文邊在美國老人院裏打工。那時,覺得老人院的工作苦不堪言。但如今,再回眸,竟然覺得那是一段珍貴無比的人生經曆。下麵記述的是我往事中的一個片段。 -- 甜甜圈在我的記憶中,總是帶著幾多苦澀。 三十年前,我曾在美國老人院裏做夜班護士助理。在人們的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8-07-17 19:46:10)


《紅樓夢》第四十九回,有這樣的描寫:“寶玉卻等不得,隻拿茶泡了一碗飯,就著野雞爪齏忙忙的咽完了。”《中國烹調大全—古時珍選錄》中也記載著:“冒妾董小宛精於烹飪,性淡泊,對於甘肥之物質無一所好,每次吃飯,均以一小壺茶,溫淘飯,此為古南京人之食俗,六朝時已有。” 可見,茶泡飯源於中國古代,祖祖輩輩相傳到如今。 我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7-12 15:51:09)

在美國從教多年的蒂娜退休了,然而,她的日子依然過得有聲有色! 卸下了職場的重任,陡然間,蒂娜變成了時間的主人,憑著興致,蒂娜拜師專修插花。每周三五的上午,蒂娜準時到老師家上課,課程的內容包括:插花錄像,老師講解,學生探討,個人演練。蒂娜是一個極富有靈性的學生,日積月累,她的插花技巧逐漸嫻熟起來。 她最擅長的是扇形插花術,即把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7-05 19:30:19)


現代留學生是時代的寵兒。身居異國他鄉,不僅衣食無憂,且擁有取之不盡的精神美餐。一人一手機,一機一微信,那個小小的屏幕中承載著母國的一切,歌曲舞蹈、相聲評書、電影戲劇、小說詩篇、舊事新聞、法律政治,應有盡有。乃至美國時事,也全都濃縮在此了。故除了讀書求學必須用英文以外,其餘的事情皆可靠中文。身遊四海,魂居故鄉,祖國伴著遊子一路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一九五一年,張麗珠從英國回國途中留影 -- 今年是中國首例試管嬰兒誕生三十周年。當人們回眸遙望時,首先想到的是它的創始人張麗珠教授。 張麗珠是白族書香世家的後裔,她的父親做過孫中山先生的助理。受父親的影響和家庭的熏陶,張麗珠一心向學。早年,她獲得上海聖約翰大學醫學博士,繼而先後留學美國和英國,並在英國海克內醫院婦產科擔任總住院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訥欽安葬在山海關的關家墳 -- 記述古墓的故事,必須從我姥爺的祖上祜雅爾·訥欽(漢姓:關)說起。 訥欽為滿族正白旗,光緒三年的進士。在光緒年間,訥欽官至二品,曆任多職,並於光緒二十年,連任兩屆駐藏辦事大臣。在駐藏期間,訥欽致力於民族團結,抵禦外強,維護宗教,深受藏民愛戴。據家書記載,當年駐藏大臣的生活環境和條件,比京城要差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的父親張靜如 -- 我的父親生前是個知名的曆史學家,但在我心目中,他更是一個思想家。他不僅著作等身,遍育桃李,就是在細碎的日常生活中,仍舊可以品味到他的獨到之處。 [包子論] 父親無論是做學問還是帶弟子,一貫以通俗易懂和深入淺出的風格而著稱。 父親曾經針對研究生在選擇研究方向和確定論文題目時的茫然,作過一次專題講座,其中有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