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
文章來源: melly2006-11-06 17:54:54



每天都能從生活中學到些什麽。

早上讀了hutu的《自戀》,樸實自然,十分舒服。其實不僅寫博克的人,生活中自戀的人大有人在。不禁在想,自戀的基礎是什麽?自戀到什麽程度是最好的呢?

自戀,最初被視為一種不好的心理,認為愛自己太多,就會愛別人很少,於是,自戀成了一種貶義的說法,和自私接近。現在這個個性張揚的時代,自戀被重新認識,成了一種健康向上的心態,甚至是一種魅力。不會愛自己,就談不上去愛別人。先學會愛自己,然後才能學會愛別人。

自戀,是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的。健康的自戀,以自信,自尊為基礎,要清楚自己的水平,而不是自負,自大,甚至狂妄。健康的自戀是有一個合適的度的,在這個度裏自愛,自戀者自己和別人都覺得很舒服,很可愛。我不禁想到了那個網絡紅人芙蓉姐姐。拋開網絡和媒體炒作不談,有人說她很自信,我看她是病態的自信,病態的自戀,而且還缺乏自尊。前兩天看到網上的一些照片,這位芙蓉姐姐在台上瘋狂的跳舞,而台下觀眾的表情卻是非常冷漠。估計即使她本人看到這些照片,還是能一如既往的自戀下去,甚至還會覺得自己超凡脫俗的遇不到知音了。這隻是關於她的一個小例子。這個女人給我的感覺是粗糙,白白玷汙了“芙蓉”這個名字。這種自戀完全就是一種病。

還有一種自戀病表現為自憐。記得有一個小故事,說的是有一個小猴子,臂膀受傷了,於是一遇到其他的猴子就指給人家看,甚至不惜撕開結了的硬痂,沒多久就因為傷口感染而死。一個網友的博文中也提到有這麽一種人,動不動就如數家珍一般的把自己的苦惱和不幸嘮叨給同事或者朋友聽,也不管人家的感覺。這種人也是有自尊缺乏症。說給別人聽似乎是得到了一些同情,但是同情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且還造成了情緒汙染。朋友有傾聽的義務,這不錯,但是,朋友之間更重要的是給對方帶去快樂,祥林嫂可愛嗎?況且,很多時候,牢騷的都是一些芝麻穀子大的事。似乎非要自憐才能顯出自己的存在,真可憐。

所以,自戀的同時要自省,還要學會戀他人和被他人戀。不要成為古希臘美少年Narcissus 和江南富豪的小妾馮曉青,成為自戀的奴隸,把自己斷送在病態的自戀中。

==========
下午老板不在,偷偷的去會我久違的情人-----workout. jogging 30 min, then stretch for 15 min. 頓覺神清氣爽。其間還看到一個打籃球的帥哥,於是30 minjogging也就不顯得艱難和漫長了J。最近聽到幾則過勞猝死的案例,都是40 多歲的男士。我雖沒到40,是個女生,健康問題是不能馬虎的。生活中不免有很多necessary losses,但是健康絕對不在list. 瘋狂關注博克兩個多月來,頭腦按摩沒少做,肢體鍛煉漸少。聯想到那些對網絡的熱愛像老房子著火一般,欲把碼字當成一種事業,網下做足功課,又never ever workout 的文學中青年,可要悠著些啊。JJ

 

還有一些事情,以後慢慢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