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溫暖的
文章來源: 大大雪球2007-04-12 13:00:30

愛是溫暖的

——給文學城閣老的一封回信

閣老,您好!

首先感謝您對我的關心,這是我發自內心的感激.幾天前,我曾動筆給您寫過一封信,但忙亂之中丟失了,隻好再給您寫一封了.請原諒這封遲複的信.

很為你失去妻子而難過,但看到你那種近乎於大智大愚的,把思念看得超過生命本身價值的思想,實在是令人深深折服.生者,為其生而惱\而憂\而憤憤然,,豈不是不如走,而一了百了?但生者對生的眷戀依然毅然;去者,無論是無奈,還是釋然,都無法計較生的百般.磨難,於是,生,就是在這種極其矛盾的狀態中得到人的欽慕,生的意義也一而再,再而三地給人一極大地誘惑。

思想中的生,無論在什麽狀態下,都為了能夠繼續下去而磨煉著意誌,人就這樣堅強地走下去,忍受著歡愉之外的所有煩惱。生,之所以為樂,就是生的每一時刻都給人以最大的向往;也就是明天如何如何。。。。。。無論明天真的沒有如何,但這種對於明天的盼頭,把人一步步推下去,再推下去。

中國人的生死觀,與西方人的生死觀截然不同。什麽好死不如賴活著,活是為了下一代、活著就有希望、活著就是勝利雲雲。。。。。。我認識這樣一位西方大學教授,他把死經常掛在嘴邊,而且,他認為他最好的死的方法就是被汽車撞死,為什麽?第一,他喜歡開車,第二,這樣的死比較痛快。我們姑且不管他是否真有道理,就他這種對死的坦然態度,也值得我們深思的了。為什麽呢?他所信仰的宗教告訴他,他死後有靈魂,他還可以去天堂。所以,他敢於這樣蔑視死亡。其實,一瞬間的死,並不可怕,因為時間太短,你還沒有來得及恐懼,沒有細想明天、兒女、責任等等,就一命嗚呼了。重要的是你每一天都要麵對死亡的威脅,而視死如歸,那就是需要一點勇氣和膽量了。逞英雄也好,說說也罷,死,都是切斷你與世間一切聯係的痛,所以,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渴望死。但死又是人類之必然,隻有麵對他,你才能夠真正坦然。我需要這種坦然,也在努力去這樣做。所以,我需要朋友和親人的鼓勵,但我依然渴望生,可望把這一條生命線連接起來,直到無奈的那一天。

幾天來,我經常和朋友談論一些關於生死的話題。談得多了,方覺得這幾乎有一點不公平。是你在麵對死亡的威脅,但你不能把這種沉重,甚至令人恐懼的話題強加給你的朋友和親人,仿佛隻有這樣才能減輕你對死亡的恐懼,隻有這樣才算公平。真是豈有此理!難道你死了還要拉上另一個?說到這兒,我想起了一件事情,那是很久以前在網絡上看到的一條消息(無法證實真假)。說得是一對相親相愛的夫妻,丈夫年饉五十幾歲,便患了絕症,醫治了很久都沒有效果,妻子、兒女也盡了最大的努力。這一天,丈夫把全家人都叫到病榻前,向大家叮囑了一番後,把妻子留下了,非常懇切地對她說:“還記得我們這一生是多麽地相親相愛嗎?”妻子點點頭。這個時候,丈夫說:“我們在相愛的一生之中,不止一次地說過:不能同生,但願同死。現在,你能答應我這個要求嗎?”妻子聽了非常矛盾,她愛他,但她是一個健康的人,還有更多的希望在等待著她,可她怎麽抉擇呢?那篇報道沒有結尾,但卻給了我很深的思考。

愛,是不能附加任何條件的,愛,也不是強求愛你的人做出超出常人的事情,愛,更不是一種讓別人也為自己犧牲的交換和一己私利。愛,就是要讓你愛的人更好地活下去並且幸福。無論她(他)做出什麽樣的選擇,隻要她愉快,那就是你的微笑。閣老,你的愛人,那一時刻,也在期待著你的歡快和幸福。走出來吧,讓你健康的生命活得更加有意義,你的愛人才會安心,這才是你對她最大的愛。你心底的歌聲是永久的在她的微笑中流淌。祝你快樂起來!

 

一個欣賞你的朋友大雪與美國2007411

大雪朋友:
先後看了你和罷了的三次通信,使我在幾多感動的同時又生發幾多感慨。使我無比敬佩的是麵對生命的“黃燈”警告,你如此坦然,如此豁達,如此樂觀,真是大義凜然,視死如歸。如果沒有一種大智慧,大境界,是斷然做不到的。
19
年前,我經曆了一次生離死別。和我相濡以沫15年的最親愛的人突然因為大腦蛛網膜大出血倒在辦公室,等我趕到醫院她已經離去,沒有留下一句話。她走得很平靜,沒有一絲痛苦,然而給我留下的卻是撕心裂肺的痛苦和綿綿不絕的哀思。我一下子跌入了低穀,短短幾天,我一下子蒼老了許多,陡長了許多白發。此後的一段日子裏,我一直深陷於痛苦難以自拔。一天,我的直接首長(一位參加過長征的老幹部)親自來到我家,他沒有像別人那樣說安慰我的話,卻給我講了個莊子鼓盆而歌的故事。莊子的妻子先他而去。有位朋友聞訊專程趕來看望他,隻見莊子正敲著銅盆、和著節拍在唱歌。朋友大為驚訝,你妻子屍骨未寒,怎麽就唱歌呢?這太不像話了。隻見莊子平靜地說道:妻子隻是比我先走一步而已,他為我操勞了一輩子,辛苦了一輩子,現在她安安靜靜地休息了,不用再辛苦勞累了,我該為她高興啊。
這個故事一下子使我明白不少事理。仔細想想,人的一生猶如花開花謝,日出日落,拿莊子的話說,人的一生就是完成一次天地之間的逍遙遊。
從那以後,我比較認真地閱讀了莊子的學說,尤其是他的生死觀。莊子對他的學生說,百年之後,他以天地做棺木,山水做連璧,萬物做陪葬。也就是說他將回歸自然。這是何等地灑脫和超越,後人稱之為大智慧、大境界。
其實任何一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關鍵是怎樣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我的老朋友,安徽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葉家和先生也有和我類似的經曆,為此他的感悟是誰也無法把握明天,但完全可以把握今天。隻要太陽從東方升起,那就把這一天過得有滋有味。所以我完全讚同你的話,讓生命中的每一天放射光彩。
承擔是我們的社會責任。
超越是我們的生命境界。
在這缺乏感動的年代,你以自己的行動為我們創造了一份感動,為此在向你表示深深謝意的同時送上一份深深的敬意。
握手!
順頌康祺!
閣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