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侯郭朱馬山姆
文章來源: 賈平凸2023-11-23 09:55:58

郭柯侯齊聚君悅公開會談馬朱與會見證(圖)

在這場政治博弈中,柯、侯、郭、朱、馬五位政治人物的表現呈現出複雜的交鋒。柯文哲在整個過程中展現了靈活的合談、反悔、再合談的反複態度,而侯友宜、郭台銘、朱立倫和馬英九也各自在這場政治博弈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各具特色。然而,他們的表現也暴露出各自的優劣之處。

在這場政治博弈中,柯文哲的合談、反悔、再合談的反複態度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麵對郭台銘與侯友宜的會談時,柯文哲的態度變化多端,直接影響了合作談判的進行。首先,在柯文哲與郭台銘的會麵中,雙方達成一致,郭台銘被形容為“戰友”,可是隨後,柯文哲轉而與侯友宜進行會談。這種反複的態度使得談判局勢複雜化,也讓人對柯文哲的信用度產生質疑。這種信用度的缺失不僅對選民的誠信構成考驗,同時也對劣勢方產生了不必要的不信任。在這個過程中,柯文哲的反複行為對整個談判過程的穩定性產生了負麵影響,使得政治信任麵臨更大的挑戰。

柯文哲最初表態願意讓出標準誤差,然而,當實際的民調數據出爐後,他的態度卻發生了變化。通過排除三份對自己不利的民調結果,柯文哲最終達成了3比3的平局結果,這引起了廣泛的質疑。更令人擔憂的是,柯文哲進一步以標準誤差為豁口,提出了六帕說,並辯稱三帕就是正負六帕。然而,在統計學上,這一說法站不住腳。

讓出的三帕就是正三帕,不存在讓出負三帕的可能。負三帕在統計學的框架下代表對方勝利,而不需要柯文哲特意讓出。對於正負1.5帕的辯稱,這在民調領域裏既不是國際上的慣例,也不是台灣自己的慣例。這一引入的豁口似乎更多是基於個人解釋,而非科學的統計學原則。柯文哲的這一係列操作,不僅引發了對他立場變化的質疑,也讓整個藍白合作的談判過程充滿了變數。這樣的行為不僅可能損害他在選民中的信任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動搖了整個政治協商的公信力。在一個民主的選舉過程中,透明度和公正性是至關重要的,而這一係列的做法顯然讓整個過程變得更加撲朔迷離,需要更多的解釋和澄清。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劣勢方侯友宜的態度表現得相對不夠成熟和缺乏合作精神。在麵對民調失利的情況下,侯友宜並未能夠爽利地承認自己的劣勢,即民調的不利局麵。相反,他更加強調個人名譽的得失,顯然更注重自身形象的維護而不是真實麵對選民的判斷。這種表現表明侯友宜在危機時刻缺乏足夠的成熟和合作態度,更偏向於個人形象的維護。然而,政治的名譽不僅僅是靠自己的言行來支撐,更是通過合作最終勝選的結果來獲得真正的支持。侯友宜的這種過度關注個人名譽而忽略合作和選民理解的重要性,使其表現不夠成熟,難以建立起可靠的政治信任。

侯友宜在整個藍白合作的過程中展現出了一開始站在政黨利益的立場,但在後來卻將個人的名譽淩駕於政黨輪替的責任之上。起初,他似乎以藍營整合為優先考慮,但在麵對民調失利和協商壓力時,他的重心逐漸轉向了自身形象的維護。在本來應該是合談的過程中,卻出現了更像辯論的情形。這種辯論模式並沒有真正解決問題,反而在爭論中產生了更多的混亂。更令人意外的是,辯論的發言態度並未按照正常的合作和談判方式展開,而是走向了一種爭吵的狀態,導致整個過程的目標逐漸失焦。

在最後的一次合談機會上,本應該是政治協商的高潮,卻在媒體前變成了一場笑話。這一局麵不僅影響了整個藍白合作的形象,也暴露了侯友宜在處理政治協商時的困境。忽視政黨輪替對全台灣選民的最高責任,以及將合談變成辯論的方式,使得整個過程充滿了戲劇性和荒謬感,遠離了政治協商的本質。這樣的表現可能會對侯友宜在選民中的形象產生負麵影響,凸顯了在政治協商中需要更深思熟慮和更成熟的領導力。

這場藍白合作的政治博弈,最終呈現出一種失不認輸、贏不光彩的態度,遠離了成熟政治家的表現。成熟的政治體應該能夠接受失敗,同時在勝利時展現更高尚的品質。這一次的表現暴露了台灣民主仍未成熟,政治文化中的問題需要深刻反思和改進,才能支撐起一個真正成熟的政治體。

Who were the OpenAI board members that sacked Sam Altman?

而同是在上周末,另一場宮鬥大戲給出了不一樣的結局。OpenAI的管理之爭,持續六天的反轉再反轉最終以Sam Altman回歸OpenAI重掌大權畫上了圓滿的結局。整個過程從董事會無預警罷免Sam開始,經曆了微軟接手Sam的團隊,再到團隊施壓董事會讓步,最後Sam回歸領導,形成了一場引人注目的技術和商業之爭。

雖然OpenAI之爭發生在技術和商業領域,但這場$80 Billion的爭鬥,是3帕6帕的民調價值不能比擬的,其背後所承載的人類倫理價值遠遠高於一切政治。在高度民主文化下的美國,人們展現出了極大的能力和心態,在理性的狀態下快速達成最佳合作方式。各方都克製言行,共同努力達成一個既符合技術和商業利益,又尊重人類倫理價值的解決方案。這表明了在成熟的民主文化環境下,即便是商業界的權力爭奪也能夠在合理的框架內,快速地達成和解,實現最終的團結。

相比之下,在台灣,這樣的競與合還顯得遙不可及。政客們更注重名位而輕視合作,以個人利益為重,而非真正服務於選民和社會的整體利益。這引發了對於亞洲民主表率的疑問,台灣的政治文化是否真的能夠在民主的道路上發揮引領作用。兩場似不關聯的宮鬥大戲,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有趣而深刻的對比,凸顯了文化差異對於競爭、合作、政治、民主之道的作用。

 

 

當你欲以西式民主解決中國社會問題,你如何覺得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遺產兼容得下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