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自己一本書:iBook風靡全球的十個點及
文章來源: 楊子2011-10-24 01:39:06

正像4s吊足了大家胃口一樣,iBook《喬老爺傳》終於今日與大家見麵。不用懷疑,一定風靡全球洛陽紙貴。撰記人walter當過時代總編,當過CNN的CEO。如何選材如何取舍,那可是他的看家本領,至於CNN那套PS,他絕對不外行。多少是他的杜撰,多少是真實的曆史,在世的活人太多,相信不會太離譜,否則人家一定跳出來爭辯。因此,我們權且當它都為真實,它讓我們看到了:

1)。Walter說這本書沒了喬妻的影響就不是這麽個模樣的書。並說她是可愛的母老虎。

2)。喬老爺的創業啪檔Steve拒絕受訪,因為他怕跟Jobs再起衝突。沒有這位開國元老的說辭,你說全書能有多全麵?這本身也佐證了喬老爺的威力---是否可以叫毛氏霸道,讓元老都不敢說話,何況誰敢說真話。---克林頓在斯坦福的追思會上說:你那讓人不大舒服的管人方法,不大適合用在總統身上,因為總統要更包容。

3)。強調Jony Ive對喬老爺的居功不爽,愛恨交織。好像意在宣揚幫主雖死,但設計師還在。喬老爺也說,惠普的成功在於傳承。今年早些時候那些人要分拆惠普,被我們罵成混蛋該滾蛋,而喬老爺也感歎惠普所托非人。他說要給apple留下土地、房子、和金元寶,要讓果園兩代無憂(能否過三代就不管了)。這和我們傳統的土財主的觀念非常一樣。現在你該看明了大財主不捐獻的緣由。

4)。這本書不是第一本傳記,也不是第一本被授權的傳記。當年“Little Kingdom”傳記風波仍然在業界被引來作注。“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在這個業界專美”成為82年時代年度風雲人物的解說詞。

5)。作者告訴大家,當年寫基辛格,發現所有的在案文件多是後來被編撰過的,老基說“文件和實際外交沒關係”,這言外之意是什麽?是否說:當我們投入一本傳記時,你不必太當真,淡然接受它 --- 既然存在就有它的意義。

6)。老喬的執著讓人有點不能恭維。為了和google的訴訟,揚言不惜發動“核戰”,即使把400億存款都花光,也要爭個水落石出。就像年輕人鬥嘴:“我不缺錢,我不稀罕你們那50億,就是要訴訟到底”---這讓我們想到,當年Amd和Intel在全球開打,結果兩敗俱傷,誰都不能正常運作,AMD差點賠上了小命。後來一和解,大家你好我好哥倆好。諷刺的是,上周Google宣布,馬上會發布4.0的源代碼,讓全球愛好開發的人隻管用!

7)。喬老爺批評噢巴馬對資本太好,對工廠實業不好。在中國開工廠比在美國容易。你這樣偏心資本/銀行/花街,救不了美國也救不了你,如此下去隻能當一任總統。

8)。他直接談論軟件巨頭微軟,雖說很強,但已經失去了研究的重心,已經被邊緣化了。非常直接地:蓋茨沒什麽創意隻會剽竊,適合做慈善;要是蓋茨年輕時也吸過毒一定比現在有見識。然而蓋茨每到加州進入蘋果,都會讚賞蘋果和蘋果員工,很佩服園丁們能在那麽緊張而複雜的人事關係裏瘋狂地工作。談到電腦核心Intel,喬老爺雖說Mac用他的處理器,不錯又穩定,但Intel的發展太慢,不敢大步走。

9)。久病成醫。他說自己成了癌症專家和基因專家。他對自己的病情了如指掌,並且設計自己的治療方案。後悔肚子開晚了。

10)。他說書是寫給孩子的。這有點像我們老說自己移民為了下一代 ---你相信自己的說詞不是借口?反正我不信 --- 因為我移民時根本還沒孩子。

書就這麽寫成了。大曆史都是杜撰者選擇性留下的。一個人走了,我們無從記憶,因為我們土得跟一般的老百姓沒兩樣,還不曾有任何apple的產品。我想,要是在可能的時間內買一本書,閱讀別人,豐富自己,那就送這本書給自己吧 -- 也算記住我們這個時代裏一個極不簡單的被人們追捧過的風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