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穀歲月(5)-政治鬥爭和老總們 】
文章來源: 窈窕淑女司令2009-04-27 15:19:37


一個公司的文化決定公司的沉浮,是能夠在各種危機和競爭中生存下來的關鍵。每
個公司都和一個小王國似的,因為公司的獨裁性,公司的頭腦至關重要,CEO個人的
風格、性格,行為方式對公司的文化影響至深。

幾種不同的CEO

1) NERD CEO 與 VISIONARY CEO

矽穀的CEO很多是是工程師、發明家出身或者自己就是STARTUP的創始人,從STEVE
JOBS,到LARRY ELLISON,和現在GOOGLE的兩位創始人,包括矽穀以外的BILL GATES。

 




創辦一個公司和管理一個公司其實不完全是一回事,尤其是管理一個成型的大規模
公司的運作,所以不是所有的公司 FOUNDER都能蛻變為一個真正的具有超能力的公
司管理人才,BILL GATES 和LARRY ELLISON算是一帆風順地隨著自己的公司成長,
就算是明星級CEO STEVE JOBS也經曆了很多波折才達到今天在APPLE的不可動搖的地
位。

他從創立蘋果公司 至今的幾十年沉沉浮浮,堪稱傳奇

1976年,21歲的他與26歲的Steve Wozniak, 在車房裏成立了蘋果公司。他們製造了
世界上首台個人電腦,並稱為Apple I,其售價是$666.66。


1983年,蘋果公司的業務越做越大,意識到自己管理能力的局限,找到了Pepsi-Cola

公司的John Sculley,對他說:「你是想賣一輩子糖水呢,還是改變整個世界?」
John Sculley的特長是做市場,在他的帶領下,蘋果公司的電腦的品牌通過廣告打
入千家萬戶1984年,這就是廣告史上著名的電視廣告[1984],廣告模仿George Orwell的
著作[一九八四],在美式足球超級杯的半場時播出,同時是電視媒介/體育比賽/打
造品牌相嵌合的廣告史上的首創。

   
  
Apple Macintosh 1984 Superbowl Commercial


1985年,電腦業界普遍蕭條,John Sculley野心膨脹借銷售額不佳、員工人心浮動
的機會接管了蘋果公司,並把JOBS趕出了蘋果公司。離開蘋果後,他創立了NeXT電
腦公司。

1986年他花1000萬美元從喬治盧卡斯手中收購了Lucasfilm旗下的電腦動畫效果工作
室,並成立獨立公司皮克斯動畫工作室(Pixar)。在之後十年,該公司成為了眾所
周知的3D電腦動畫公司,並在1995年推出全球首部全3D立體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
(Toy Story)。這公司已在2006年被迪士尼收購,賈伯斯也因此成為最大股東。

John Sculley和他後麵的非技術CEO Gil Amelio終於一步步把蘋果公司做到瀕臨破
產。
JOBS趁此機會東山再起,於1997年重掌蘋果電腦的大權。在同年推出iMac,在之後
推出深受大眾歡迎的iBook,Mac mini,Mac OS X操作係統,iPod,Apple TV和iTunes音
樂商店等一係列廣受市場好評的產品。iPod的發明對Apple具有曆史意義,它使蘋果
電腦從一個生產某種特別電腦的NICHE MARKET 的公司橫跨到了大眾消費市場。

當年的一次會上,iPod作為新產品之一列入討論議程,Steve Jobs 看了樣品很喜歡,
但不肯定會在市場上熱賣,尤其是MP3已經很風行,但他還是最終拍了板,說試試看
吧。 iPod的巨大成功可能是他自己也始料未及的

整整經曆了二十多年,Steve Jobs 終於成為了從一個技術NERD 成為了一個VISIONARY
的管理者。

這類既懂技術又具有VISIONARY 的CEO是管理者中的極品,不僅因為他們能遠視,更
重要的是他們可以承擔風險,敢於做決定,同時因為他們的威望,可以獲得從下至
上的支持。

另一位出色的CEO 是Amazon founder and CEO Jeff Bezos,他在2005年,Amazon開
始走下坡路的時候,毅然決定投資大批資本重建Amazon的SITE,雖然Amazon的股票
低落一時但他的投資終於大見成效,近兩年大舉收複E-commence 的市場。




2) 谘詢公司出身的CEO

說句可能是有偏見的大實話,這類老總是CEO裏比較差的一種

我見的從谘詢公司直接到技術公司當老總的例子不多,可毛病非常有代表性。美國
的一流大牌谘詢公司如BCG、McKinsey, Booz Allen 一類的公司出來基本都是牛氣
衝天,他們一路的藍血出身:藤校畢業、在這些大牌谘詢公司裏鍍金數年,經曆過
各種不同的公司。但他們真當了CEO則成功率很低,為什麽呢。

谘詢公司幹的事情一般都是從外部往內部看,給雇他們的公司挑毛病、找對策。然
後華麗包裝一下花言巧語地演說給雇他們的公司,以換取大筆的銀子。他們隻管出
招不管執行,能不能見效是另一回事。公司雇他們挑毛病、找對策很多時候是政治
原因,比如要裁人了,找個外來勢力做惡人。比如雅虎最近新的CEO上任,利馬找了
BAIN CONSULTING 來谘詢,結果說是要精簡機構中心化。這其實根本不用找谘詢公
司,這毛病連我都能看出來。

谘詢公司出身的老總有幾大弱點:會支招、不會貫徹實施、不懂技術,因為如此便
不自信,於是很愛玩政治。老總一玩政治,公司上行下效。而且這種谘詢公司出身
的老總一來,總要招一批谘詢公司出身的各級領導嘍羅,於是公司上上下小充斥著
一幫能說會道,隻說不練的家夥。技術公司招谘詢公司的人管理基本是公司出問題
的開始。

3) Cisco Systems和John. Chambers的故事

     

Cisco 公司成立於1984年,其誕生和斯坦福也有關係創始人是斯坦福大學的一對教
師夫婦,計算機係的計算機中心主任Leonard Bosack和商學院的計算機中心主任桑
德拉勒納Sandy Lerner。1990年上市,上市後Sandy Lerner被開掉,老公Leonard
Bosack為此憤然辭職,但後來他們的婚姻仍然不得保全,兩人最終還是離了婚。

Cisco 的成長除了自己的技術,主要靠著對其他大小公司的一係列的吞並,從93年
到2009年短短的16年間,它大約吞並了近200家大大小小的公司,Cisco的特長是超
強的整合消化能力,這裏主要要歸功於Cisco 公司的第二位老總John. Chambers

John. Chambers1991年加入Cisco ,95年任CEO,至今已經快十五年。他的優秀業績
和超越的管理能力我不想多重複,隻想講講他的政治鬥爭手腕。

不知道John. Chambers是否熟讀老毛的鬥爭曆史,他在Cisco十幾年的政治鬥爭手腕
和老毛有驚人隻相似之處。

美國的大公司CEO,都是巨有錢的。人有了錢還不滿足,還得有權勢。要依著我,苦
幹多少年錢賺了那麽多,去玩點別的什麽不好,可公司的那些頭們不這麽想。

一個公司的CEO坐位子久了,一般董事會都會要求培養一個二把手,準備什麽時候接
班,這二把手有時是明的有時是不太明顯的。政治鬥爭在各個公司裏總是很激烈有
時很殘酷,和政黨之間的、派係之間的都非常相似,可見政治鬥爭到那裏都是大同
小異,區別是有時要掉腦袋,有時隻是失去權力而已。

John. Chambers在任這十幾年裏前後一共培養過五六任的第二把手,每次當第二把
手和他的地位開始靠近時,他就會開始扶持第三把手,並利用第三把手幹掉第二把
手。

他這招數玩了幾次十分嫻熟,直到最近幹脆不設第二把手,搞了一個組的第二層管
理圈子直接聽命於他。

令人想起老毛先扶植高崗、然後劉少奇、、然後林彪然後不設國家主席的曆史。

權勢和POWER真可能和毒品一樣能讓人高, 但後果總是同樣的殘酷無情的


    

 Bill Mona                                                                     Larry Mona

===============================================================================================
  • 【矽穀歲月(5)-政治鬥爭和老總們 】
  • 【矽穀歲月(4)-百萬富翁是怎麽煉成的】
  • 【矽穀歲月(3)-三大網絡公司雅虎eBay穀歌的故事】
  • 【矽穀歲月(2)-矽穀的曆史和現在】
  • 【矽穀歲月(1)公司解析+裁人】
  • 【矽穀歲月(0)-序言】

  • [版權所有,如轉載請知會作者: WXC 悄悄話-淑女司令或電郵shunuusili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