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克拉科夫(上篇):曆危難意誌彌堅,浴血淚生機未泯
文章來源: 逍遙白鶴2023-09-12 18:47:17

*白鶴轉發前的序語:

波蘭的克拉科夫之行是我們2016年的旅程。那次在波蘭逗留數日後,我們又乘火車跨境拜訪了奧地利的維也納及奧國的另幾處遊覽勝地。當年遊畢返回美國,我倆都忙碌於接踵而來的各種瑣事,整理照片和發布遊記的念頭就被擱置了。人的惰性大抵會隨著年齡倍增吧,這一拖幾年忽悠而過,旅途中所聞所見的新鮮感逐漸被時間衝淡,細節記憶也愈行愈遠。但我心中一直惦記著發波蘭遊記這件事,還有幾次其它漏記的歐旅也不時浮現出我的腦海。旅程中各種美好的觀感、相機裏積攢的海量隨拍,不拿出來跟更多人分享,總覺得有所虧欠。明日複明日,明日何其多,每年又有新的旅程發生。於我來說,堆積的照片和想傾訴的內容越多越覺得精力和時間有所不逮,真正完成和分享過往的全部遊曆內容就成了我遙不可達的一個念想。

近日,我先生受生活中的一個偶然小事激發,寫了一篇對克拉科夫的感念。他一向比我更側重旅程所經之處的曆史和人文內容,我頭發長見識短更側重一些直接的觀感。既然我暫時還沒有get ready補寫那次的遊記,就來借花獻佛轉發一下他的這篇。也督促我翻箱倒櫃把那次的照片folder找出來,在此遊記的“下篇”裏又補充插入了一些他原文中未及啟用、而我一直想要與大家分享的照片。特此說明。

文/ HUX(逍遙白鶴夫君)

此篇的部分圖片選自網絡

天已立秋。但八月的秋老虎依然是酷暑難熬,前幾天芝加哥的氣溫居然飆升到了華氏115 (攝氏42) 度。出乎意料,我辦公室裏的電腦和筆記本電腦都宕了機。工作任務刻不容緩,我趕緊聯絡醫學院的IT服務中心,迎來了一位年輕的技術員小夥子為我排憂解難。小夥子名叫Pawel,身高六呎,健壯活潑,舉止言談彬彬有禮。他的電腦知識豐富,解決問題的手法也頗為熟練。經一番檢查,他認為機器故障頻發是由於我這台電腦已經陳舊的緣故,決定替我置換新的PC。

轉移文件的間隙中,Pawel 跟我閑聊了幾句,他告訴我他的原籍是波蘭裔。我對這個聰穎友善的小夥子頗有好感,於是在工作結束時,我向他說了一句波蘭語的謝謝你——“Dziekuje (發音為‘金貴葉’)”。Pawel 聽到後頗感驚奇,隨即咧嘴笑了起來,然後高高興興地離開了我的辦公室。

這句致謝的波蘭語是數年前我在波蘭克拉科夫參加國際神經免疫藥理學會議時學會的,如今算是又派上了一次用場。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各個工作環境裏都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國的新老移民及其後裔。作為傳達善意,同事間會不時說上幾句非英語國家的母語問候,令交談對方感到親切。

我們醫學院那位來自波蘭的 IT 小夥子 Pawel 偶然間激活了我沉寂多年的對於波蘭之旅的記憶。工作結束後回到家中,當晚我就開始隨性書寫(敲字)這篇遊記,用了數日的工餘時間才算完成。

本人一貫秉持在跨國旅程中兼顧吃喝玩樂和對當地曆史、人文的了解重溫及記憶的宗旨,願意跟網絡上下有共同愛好的朋友們分享自己的感觸和思緒。當然,每個家庭和個人出行的目的和興趣重點都不盡相同,如今網絡上各具特色的遊記也自然是千姿百態。看客們也盡可以各取所需,不喜則可略過。

在此上篇,我先來回溯一下波蘭作為一個國家大起大落的曆史蹤跡,我們私人感受和鏡頭記錄下的克拉科夫留予下篇分享。

亦古亦今、古典與現代建築交相輝映的波蘭名城克拉科夫:

(以上圖片選自網絡)

 

波蘭曾經是東西歐相互強烈碰撞的一座門戶,有過一段令人嗟歎的複雜曆史。對此感興趣的人們,也許可以把波蘭跌宕起伏的國運理解為一部由四個樂章組成的交響曲:

(1) 稱雄中歐,

(2) 初次亡複,

(3) 再次亡複,

(4) 涅槃重生。

 

稱雄中歐

波蘭地處東歐,東倚白俄羅斯和烏克蘭,西鄰德國。曾一度是雄踞中歐的大國。波蘭王國始建於1025年。五百多年後 (1569) 與立陶宛大公國共同建立了立陶宛&波蘭共主聯邦 (亦稱波蘭第一共和國)。從此稱雄歐州江湖上百年……

 

初次亡複

但花無百日紅。由於歐羅巴風雲變幻,該聯邦國勢逐漸衰微,慢慢地失去了大片土地。熬到最後,終於在1772、1792、和1795年三次被普魯士王國、奧地利帝國和沙俄帝國拉幫結夥佔領瓜分。波蘭隨之徹底滅亡。

不過,在國土淪喪的一百二十三年間 (1795-1918),波蘭人民始終堅持並保留著自己的語言和文化,也從未放棄過複國的夢想和努力。Déjà vu?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戰敗的德意誌和奧匈帝國崩潰,沙俄帝國也因俄國革命而坍塌,霎那間三位霸道的強鄰都垮了台。雨過天青,機不可失!波蘭乘勢於1918年獨立,建立了波蘭第二共和國。緊接著,為了奪回沙皇時期被割佔的領土,波蘭又借著西方幹涉軍的勢力,貿然對蘇維埃俄國開戰,攻進了烏克蘭。這場波蘇戰爭讓蘇聯的烏克蘭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有了親身經曆,並且積累了大量素材來撰寫他轟動一時的自傳體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不過事與願違。剛剛嚐到點小甜頭的波蘭軍隊很快就被逐漸站穩腳跟的蘇俄紅軍擊敗。接著還引來了乘勝追擊的二十萬大軍兵臨華沙城下,勢在必得的紅軍將領們已經準備在華沙街頭舉行勝利閱兵。新生的波蘭命懸一線!

但接下來發生的事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1920年8月,波軍在約瑟夫·畢蘇斯基(Józef K. Pi?sudski, 1867-1935) 元帥的領導下舉行了華沙保衛戰。處於劣勢的波軍居然以少勝多,大敗圖哈切夫斯基元帥指揮的蘇俄紅軍於華沙城下。紅軍被迫退走,蘇俄隨後割地媾和。

從世界曆史的角度來看,此戰意義非凡。它使得列寧和托洛茨基同誌向世界輸出蘇維埃革命的理想和戰略計劃因此而被迫停止。

約瑟夫·克萊門斯·畢蘇斯基(1867-1935)波蘭政治家,曾任波蘭第二共和國國家元首 (網絡圖片)

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圖哈切夫斯基(1893-1937),蘇聯紅軍總參謀長、蘇聯元帥。“大清洗” 時期被處決 (網絡圖片)。

加一句題外話,這圖哈切夫斯基同誌就是那位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斯大林發動的軍隊肅反 “大清洗” 中,第一位被砍頭祭旗的紅軍元帥。不過,並非是這位圖大元帥不忠,而是德國人導演了一場“蔣幹盜書”的陰謀黑戲,而斯大林則輕易地中了納粹借刀殺人的反間計。

1930年代的幾位蘇聯領袖。從左至右:伏羅希洛夫,斯大林、莫洛托夫,加裏寧, 圖哈切夫斯基 (網絡圖片)。

 

再次亡複

新生的波蘭這才算是喘息稍定。正欲準備重整旗鼓,東山再起,卻不知大禍又將降臨。1939年8月23日,蘇德在莫斯科簽訂 “互不侵犯條約”。一周後 (9月1日),希特勒揮軍入侵波蘭,燃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緊接著斯大林也舉兵配合,從東部殺入。波蘭軍隊拚死抵抗,戰場上甚至出現過手持長矛的波蘭騎兵攻擊德軍坦克的慘烈壯舉!無奈軍備落後而且寡不敵眾,慘痛的曆史重現,波蘭被德蘇兩國瓜分,再次亡國。可憐那新生的波蘭共和國,僅僅生存了短暫的二十年。

1939年8月23日,蘇德在莫斯科簽訂 “互不侵犯條約”。條約簽署後,斯大林與德國外長約阿希姆·馮·裏賓特洛甫握手言歡 (網絡圖片)

斬草除根。為了防止波蘭再次複國,蘇聯政府下令將被俘的全體波蘭軍官和社會精英兩萬餘人,於1940年春秘密地集體槍殺於蘇聯境內的卡廷森林以及波蘭境內其他地點,世稱“卡廷慘案”。

回首德國和蘇聯。雙方都知道所謂 “互不侵犯條約” 隻是一緩兵之計。希特勒在歐洲得手後便將其撕毀,於1941年6月大舉進攻蘇聯。本打算與德國平分秋色的斯大林同誌隨即轉身與英美結盟,共同抗擊納粹。

波蘭因此絕處逢生。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戰敗投降。波蘭得以再次重新獨立建國。但此時的波蘭卻被劃在蘇聯的鐵幕範圍內。仍然是身不由己,不能越雷池半步。首都華沙在冷戰時期成了 “華沙條約組織 (華約)” 總部所在地,夜夜枕戈待旦。日複一日地劍拔駑弩張,與北約對峙。

 

涅槃重生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波蘭由總統雅魯澤爾斯基 (Wojciech Jaruzelski) 將軍執政。雅將軍在波蘭 “團結工會” 成立初期時對其采取了血腥鎮壓的手段,並派出軍隊和坦克施行戒嚴。

1980年代的波蘭總統沃伊切赫·雅魯澤爾斯基 (網絡圖片)

但波蘭發生的變化再次出乎世人的預料。

原本展示無情鐵腕的雅將軍在刹那間又轉了念頭,決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他不僅宣布解除戒嚴,還同時允許波蘭進行民主選舉。甚至在1990 代初還放棄了自己的總統職位!此舉使得波蘭團結工會迅速崛起,得以成立由民主選舉產生的政府,並在東歐國家中率先擺脫枷鎖,脫離蘇聯陣營。

一時間天下大嘩!原本虎視北約的華沙條約組織百萬雄兵一下就亂了陣腳,不知所措。曾經令西方膽顫心驚的鋼鐵洪流,也頓時不知該流向何處。波蘭時局的巨變激起了世界上一係列的風雲大震蕩,最終導致了柏林牆倒塌,蘇維埃聯盟和華約解體。

萊赫·瓦文薩 (Lech Wa??sa, 1943年9月29日), 現代波蘭政治家、人權運動家、前團結工會領導人,前波蘭總統。 他身後的橫幅上寫著 “團結工會” (網絡圖片)

三十年風雲變幻的過往落下帷幕。今天的波蘭已經徹底改頭換麵。該國加入了歐盟和北約,主要著眼於大力發展民生經濟。如今的波蘭,與紅色將軍雅魯澤爾斯基宣布解除戒嚴令並允許民主選舉時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滾滾前事如逝水,一去不複返。放寬襟懷俱往矣,希望在明天!

 

9/6/2023 後記於芝加哥北郊家中

 

*** 此篇遊記內容未完待續,敬請來賓繼續關注下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