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篇 5【仿製記憶中食堂大饅頭】手工版
文章來源: 翠花姐2008-03-21 11:22:05

 

想念小時候在媽媽單位食堂買的大饅頭,那個饅頭皮兒可以一點一點地撕下了,饅頭也可以一層層的吃,吃到嘴裏咬勁十足,筋道有餘,還有種談談甜甜的麵香味……
後來和媽媽也學會了做這樣的大饅頭,那時是用麵肥來發麵,用麵堿來中和酸堿度,做出來的 和大食堂相像程度也能在八九不離十,不分上下的……

出國後,沒有麵肥,沒有麵堿,隻能用發酵粉來做饅頭,做出來的饅頭大大暄暄的,好吃是好吃,卻沒有那種筋道和咬勁……
去年做了幾次饅頭偶然發現,用老辦法新酵母一樣能做出記憶中的大饅頭,且也不難做,摸索出規律和經驗來,近幾天有空寫出具體方法,拿上來和喜歡北方戧麵饅頭的筒子們分享……

重點:發麵一定要稍稍的硬些,發好後每個饅頭劑子要沾著幹麵揉它50下以上,(半分鍾左右)這叫戧麵,這樣的饅頭好像還有個學名:叫高樁饅頭.

四個步驟做法 

. 先做 “麵肥”:
碗裏放入2小勺酵母粉、(dry yeast1 小勺糖、1/2 小勺鹽 、1/2杯溫水、一大勺麵粉一起攪拌均勻,靜置15-20分鍾等待發酵.

. 再來發麵:
1.在發麵盆裏,加入五杯普通麵粉(all purpose flour);
2.預溫好杯水;
3.將發酵好的“麵肥”倒入麵粉中,邊倒邊用筷子攪拌;
4.再將杯溫水徐徐倒入麵粉中,同樣邊倒邊用筷子攪拌;(我和麵一般都是憑經驗來加水的,不用量杯,邊加水邊用筷子攪拌,到看不到幹麵就正好.再用手和成麵團~~)
5.這時可下手,把麵和揉成團;
6.蓋緊蓋子,放到溫暖的地方發麵,我一般是把烤箱先加溫一分鍾,關火,再把發麵盆放在裏麵裏,一般一小時半到兩個小時麵就會發好了.

.開始整形
麵板上鋪上少許幹麵,把發好的麵團拿出來放在麵板上,揉成長條,順長切長兩條,每條再切出八個麵劑子來,16個饅頭用兩層屜的蒸鍋,把兩層屜鋪上屜布或廚房用紙,放在麵板旁邊,再逐個的粘幹麵揉均勻,一個大約揉半分鍾左右,收口成饅頭狀,立在麵板上兩手把矮饅頭搓成高樁狀,一個一個揉好擺放在蒸屜上,每個中間隔開距離。

 四.蒸前工作
1.蒸鍋加大半鍋的水燒至溫熱,關火備用.
2.把擺好了的兩屜生饅頭坯放回有溫水的蒸鍋上,蓋蓋等待第二次發酵注意,這點很重要,用這種辦法來做第二次發酵,好處是生饅頭坯在溫濕的環境中,能充分發酵增大,蒸好時饅頭不容易塌陷。
3.25分至30分鍾後,饅頭發的一倍大,這時就可以打開火大火蒸了,從上氣開始計時,25分鍾後關火等兩分鍾揭鍋,這白白胖胖筋道磁實的大饅頭就蒸好了~~~

 上盤饅頭

 把生饅頭坯搓成高樁狀上屜擺好

 溫水蒸鍋上,第二次發酵好了! 

 上氣後,蒸25分後揭開蒸鍋,白胖的饅頭蒸好嘍!~~  

 另一次蒸的饅頭也記錄在案: 

 饅頭皮兒很輕易的就能揭下來, 小時候很喜歡撕吃饅頭皮兒~~

 做的多可送朋友,也可放冰箱裏速凍起來,吃時用蒸鍋滕一下,猶如新蒸出來的一樣好吃…… 

 
祝大家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