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的十大規矩】
文章來源: 翠花姐2008-03-14 23:22:34



奇!吃飯也有個十大規矩?

聽俺細細道來......


常言道:一樣的米養百樣人,區別也在對一碗飯的態度,杯盤交錯間也會有深謀遠慮。
想均衡營養,一定要在食的方式,食的種類等要素上多做些文章……
下麵是俺在一本書中得到的啟發,添加整理後和大家分享:

 
1慢食:一口飯嚼30次,一頓飯吃半小時以上,可以減肥、美容、防癌、健腦。吃飯不是打仗,不必兵貴神速,嘴裏一快,包袱全扔給腸道了,如果吃完飯馬上坐下上網衝浪,腸道來不及處理完吃進胃裏的食物,到頭來受罪的一定是自己的身體,自己的胃。

2素食:願意為“基本素食”,但可少肉食,多素菜,也有人幹淨利落地一點葷也不吃了,這就有點矯枉過正了。我們的大腦還是需要一些海鮮、雞肉及精瘦肉來提供優秀蛋白質 和不飽和脂肪的,有宗教信仰的人也可以適當添加奶品禽蛋類。

3早食:即三餐皆需早。早餐早食是一天的“智力開關”,熱騰騰的早餐可預防治療上班族的工作倦怠症。很敬業地趕著上班,把早飯省了,那細胞一個個地可全黑著臉了!晚餐早食可以留出時間充分地消化吸收,對於節食的人尤其如此,與其半夜三更地餓得崩潰時再大開吃戒,不如早吃早消化,這一點很重要。

4淡食:包括少鹽、少油、少糖三大內容。多鹽、多糖、多油稱“三害”。現在食品中的含鹽量很高,減一半都可以,如今麻辣風行,很多人都偏愛這口兒,這重油、重糖、重鹽的口感會讓我們不知不覺的就多吃了一勺鹽、一勺油、一勺糖,這點上口重的朋友還需慢慢調節,常記“淡”字訣,才能清靜身心,健康長壽。
 
5鮮食:肉、菜、果、奶、都得吃的新鮮點兒,讓原料裏的“活營養素”在我們體內多發揮光和熱。家裏的冰箱絕不是廢物回收站,尤其是剩下吃不完的隔夜蔬菜,會產生亞硝酸鹽,提倡一周買兩次菜,盡量吃新鮮的,菜少做些,一次吃完盡量不剩。

6潔食:“幹淨”除了外表光鮮,也得無塵、無細菌病毒、無汙染物。有些蔬果看著光鮮亮麗,也一定要好好清洗,必要時還要衝點兒淡鹽水最後清洗一遍,“不幹不淨,吃了沒病”的說法,現在好像沒人再“提倡”了,現實生活環境很複雜,要借雙慧眼透過現象看本質。

7生食:大家都知道,現在提倡生食蔬果,如生吃些番茄、(西紅柿)黃瓜、四季果品之類的,生食蔬果營養不會被破壞掉,反而更加有利於健康,排毒養顏。但也不要盲目的迷信生食,回歸原始似的什麽都吃生也不是完全正確的,要充分了解每種蔬果的營養成分,對症下菜(水果)才是正道。

8定食:定食定量進食,有助於健康,養成定點進食,定量進食的好習慣,久而久之,身體就會給你感激的回報,控製自己不要暴飲暴食,不要過了進食的時間,等到餓的受不了時才吃飯,這樣會吃得很多,而且食不知味,胃腸無辜的受到傷害,久而久之病就找上來了。

9稀食:一般老年人都喜歡早晚喝點兒稀粥,現在喝粥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了,更多的中年人也喜歡喝粥。其實喝粥是非常好的飲食習慣,有利於資色、增力、益壽、消宿食、除饑、消喝、養胃。清粥小菜對胃腸來說是個優差,喝完了粥,渾身都感到舒坦。

10小食:三頓正餐外的小餐稱為“小食”補充一些非必需,但可提高身體機能的微量營養元素,比如海苔、堅果、魚片、 全麥餅幹等,注意小食不是零食,盡量少吃那些薯片,糖果,可樂飲料類不健康的食品。

 

祝大家吃好喝好,人人都有個健康的好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