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琳恩二三事
文章來源: DUMARTINI2007-06-25 06:26:47

 

 

琳恩是事業上的成功女性。博士學位,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係主任,大學副校長。。。 GOOGLE 上能搜索到有關她著述的幾千條信息。 琳恩也是我嫂子。剛來加拿大時我在哥嫂家住,好多年裏與她朝夕相處,親密友情延續至今。

今天的嫂子並沒有站在學校講台上,她的麵前沒有會議桌也沒有記者采訪的話筒與攝像,琳恩正在父親的追悼會上講話,皇家山頂那片最適於老人長眠的樹林子邊上,墓地西北側那簡約莊嚴的教堂閃爍燭光裏,傳來她沉穩而略帶沙啞的嗓音。上百個親友神情專注地聆聽,那麽投入那麽安靜,就連稍稍咳嗽一下都怕打破這肅穆氣氛---這悼詞寫得太好了。老人所經曆的艱難困苦與享得的成果幸福,親人及其家庭的成長發展,都串在 80 年來社會發展這個曲折變化的宏大背景之中。文章不僅是在懷念自己父親的一生,更象是在述說一位典型的魁北克老人坎坷和成功的曆史,我知道這些精彩文字一定出自琳恩自己的手筆。


儀式結束音樂聲起,眾人魚貫退場。我走到嫂子麵前:“謝謝你念的悼詞,寫得真棒!是你給了我們機會了解這樣一位好父親!”這些幾十年前的感人往事都是我從來不曾聽說的。“你覺得好嗎?一會兒就給你發 EMAIL 去,讓你看全文。琳恩又補充說,按這兒規矩告別儀式上是不能有哭聲的,這一點與中國的規矩真是很不一樣。“但我剛才說著說著就想哭,硬是克製下來了,你聽出我的哭腔了嗎?"


琳恩還挺能哭。曾聽哥哥說當她從醫生那兒得知自己懷孕的喜訊時是一路哭著離開醫院的,因為太激動無力踩刹車了,隻好叫出租車回家。是嗬,琳恩和哥哥80年代的異國之愛如此艱辛又纏綿,突破了難以言說的困難和阻力才得以結合。如今有了愛的峋В??蹌懿豢燉值美崍髀?媯?br />有一年夏天我曾隨他們一起去魁北克市探望老同學。琳恩和哥哥輪流開車,兩歲和 6 個月大的兩個孩子就安置在車後座由我來照顧。二百多公裏的路程不算太長吧,中途換司機卻倒騰了好幾回。哥哥那時車技不太熟,但他開車很愛說說笑笑,這使嫂子十分不習慣,一出現險情會在一邊“啊。。。啊。。。啊。。。”地叫,好象慘案隨時就會發生,把哥哥叫得心慌意亂。後來車裏安靜下來,我懵懵懂懂陪兩個孩子打著瞌睡隱約地聽到寂靜中傳來抽噎聲,睜眼看琳恩的背影好象她正抽泣的樣子。“是你在哭嗎?哭什麽哪?” 哥哥問。嗬,我太害怕了!她小聲地說。 我們不禁笑出聲來:好吧好吧別哭了,讓你開車就是!


說起琳恩開車不禁想起一件往事:我坐過她駕駛的大卡車,是那種有四噸裝載量的封箱大車子!全是為了我的緣故,所以經過情形在記憶中依舊十分清晰,就象發生在昨天。
那年我第一次租公寓打算迎接老公和孩子的到來,正忙著物色家俱打點行頭,有一天接到一位遠房親戚的電話,她說有整套的客廳家俱要立即送人,包括一對長沙發還有一套三個的連體壁櫃,問我要不要。是白給嗎?還真有這等好事?親戚補充說本來是想賣了之後換新家俱的,打算重新裝修一下客廳,沒想到工程隊催著立即開工,一屋子的舊家俱就成了累贅。無奈而出此下策:誰能立即搬走舊家俱這些東西就歸誰。我當然不願放棄機會便應允下來了,但看著窗外昏暗蒼茫的暮色,想著立即就要找到搬運家俱的車輛人手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兒,心裏不禁發起愁來。


琳恩下班回來了。一聽這件讓我愁腸百結但欲言又止的事她眼裏睿智的光就閃動起來:“別著急,有辦法!馬上去租一輛卡車!”她放下手裏的公文包取出黃頁簿,立即打電話撥通 RYDER 公司,隻幾分鍾工夫就搞定一輛車,並用她的信用卡預付了定金。好吧,咱們取車去吧!


不過在停車場上看到那輛車時我傻眼了。又高又寬好大一輛車!足有四 ~ 五公尺的長度,瞪著車廂兩側用黃黑兩色寫的“讓你高興了我們才高興”的租車公司廣告用語我不禁直犯嘀咕:說得倒輕鬆嗬,這司機問題怎麽辦哪?你能讓我高興嗎?琳恩停好自己的車走過來,她把衣袖朝上摞一摞踏上高高的卡車門坎,一揮鑰匙就說:“來,上車吧!” 哇,我這才明白了:嫂子你會開卡車!你有經驗嗎?駕照呢? ---- 都沒問題,上來吧!


就這樣琳恩駕著卡車十分豪邁地上路了,一路的經曆讓我對她佩服不已。嫂子琳恩個子不高,長相清麗,明眸皓齒的給人書卷氣十足的印象。沒想到白領佳人幹起卡車搬運工的活兒一點也不含糊,她一到地方先指揮親戚家的孩子們七手八腳地裝車,運到公寓門口又隨意在街上找了三個小夥子讓他們幫忙,扛著沙發家俱上樓安放完畢然後一人給他們十塊錢,結果是皆大歡喜。這當然也是琳恩的主意,問題就這樣順利解決了!


在我以往的印象中,學曆高的女性特別是女博士大多很持重很自負,戴著瓶底厚眼鏡不苟言笑的女學究之類,長期沉溺於學問事業在心目中占太多位置,處理生活瑣事的能力一定不會很強,這種印象在如此能幹的琳恩麵前無疑成了偏見。一路上我常側過臉偷偷觀察她,見嫂子棕色的短發在風中很神氣地輕舞,握方向盤的雙手動作竟十分嫻熟,時不時朝卡車兩側的長長反光鏡裏左瞥一眼右瞥一眼的,多象孩子操縱自己喜愛的玩具!看來這已經不是她的第一次了。我原本心裏覺得過意不去想連聲道謝想抒發一下自己的感歎的,結果看琳恩這表情,含笑的嘴角邊有一種助人為已任的自豪,一點沒覺得開大卡車是有失自己身份的事,我那些感慨就顯得很不合時宜了,話到了嘴邊都說不出口來。


嫂子是語言學家,當時正在做一項科研,每個月都要去大北方的深山老林住幾天,與當地印地安人同吃同住以記錄和研究 Betsiamites 山民最基本的語言特點。六年後這鍥而不舍的努力方才結出碩果,90 年代初她獨立編輯出版了一部有二萬條目九百多頁的蒙塔涅 - 法語詞典,曆史上第一次係統地提供了印地安 - 克裏人語言的書寫工具。那一段時間我看到嫂子常常在家招待那些遠道而來,臉龐黑紅,體格粗壯的原住民,熱情留宿,待他們親如家人。早晚經過書房,也常常聽見裏麵錄音機在工作,“貝齊。。伯陸哇。。古度尼。。”隻是很多單調的音節和字調一遍又一遍播放,不是音樂也並非英法語言,很令人費解。後來看到電視新聞裏轉播那部詞典的首發儀式,見許多名人同事親友都有出席,見琳恩發言時臉上籠著紅紅的興奮的喜氣,聽她介紹這一瀕於失傳從未整理過的口頭語言現在已經得到科學的係統的延續,能造福於 Betsiamites 山民,造福於當地青年後代的教育,我明白嫂子為何這樣夜以繼日地工作了,琳恩成為他們心目中的親人加英雄這絕非偶然。


十幾年過去了,好多記憶至今揮之不去。有家庭聚會前琳恩在廚房裏研究菜譜的專注眼神;有幫我擺脫困境和孤獨,她陪著我一起淌下的淚水;有親自開車跋涉幾百公裏,送小女兒去夏令營後開懷的歡笑;還有春天在花園裏搬土鬆土栽植花草,因長久跪著覺得腰酸背疼,站立起身時發出的輕聲歎息。別人眼中的事業成功者,留給我的卻是一個又一個溫馨生動的生活細節。              

 

晚上收到嫂子發來的悼詞全文,我又重讀一遍,特別記住了最後一段文字: “你的這些優點和個人品質使你成為一位日常生活的英雄。。。光是想學習你,想同你相似一點兒,對我們來說這已經是一輩子要完成的任務了。”


我覺得嫂子琳恩也是這樣一位日常生活的英雄,你們說呢?
 

 

(華文比賽得獎作品)

 

正文現在可以自己設計博客風格,來試試吧! (按自定義模板) >>>>

=========

 

next

半夜裏的祈禱 (2006-08-27 15:55:00)

嫂子琳恩打電話來的時候都快半夜了,

這似乎不太合常理。

因為一到晚上九點生物鍾就鳴響,哈欠就連天的琳恩,

睡覺的念頭一來是任何熱鬧場合都激勵不了她的。

這麽晚打來電話一定是出什麽事了:不要嚇我嗬。。。

原來---是聽說我跌了一交,今天特地來點兒慰問。

兩人談了有半多小時,既然我的情況並不令人擔憂,

話題自然就集中到兩位老人身上,多麽好的一對老人,

令人欷噓不已的是他倆的身體狀況。。。

上麵這張照片,不就是一兩個月前拍的嘛那時一切顯得多麽美好!

正是那天我們相約去看望熱瑪姑姑,坐在她家同德先生通了電話,

他很清晰地說了一句:向斯眉和熱瑪問好(現在我才知道這是多麽珍貴的一個問候!)

沒想到,僅幾天過後他的思維和記憶就亂了套,

住進醫院,需要全天服侍,再不能回家去了。(難以想象!)

琳恩總是一路流淚去醫院看望父親,去三次,迷路迷了三次,整個人都不在狀態。

幸好經過半個月來的適應,老爺子有點安下心,能接受護工的調理安排,不再那麽著急想逃回家了。

然而事情還沒完---

全家最勤奮最通達最無私慷慨最聰明能幹最是主心骨的德女士,

為了先生和孩子們幾十年來辛苦操勞,卻總是忘了照顧好自己的德女士,

是積勞成疾還是抵抗力下降的緣故一直覺得背部疼痛的,

昨天醫生根據一係列檢查結果找她談話,認為她得了一種很不好的病。

禍不單行!

德女士,是堅強的女士,她反過來卻安慰子女:我並沒感到不好,你們不要驚慌!

。。。。。。電話裏我和琳恩都不想再細說什麽,抽泣聲聲。

這樣吧,讓我們使勁為他倆祈禱---

幾十年來在子女需要他們的時候永遠有求必應的這樣一對好人,

當初聽說我老公孩子將要到來,振臂一呼發動群眾幫我安家的這樣一對好人,

必會得到老天恩惠,得到子女們寸草春暉的回報。

就讓我們使勁為他倆祈禱,

祈禱:戰勝病魔,贏得歡笑!!!

                                                                                                                        2006.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