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劣根性:歧視
文章來源: 山上長弓2023-12-21 21:38:15

民族劣根性:歧視

中國人愛歧視,城市歧視農村、大城市歧視小城市、東部歧視西部、港台歧視內地、白領歧視籃領、富人歧視窮人,如此等等。

每個民族都有歧視性,但華人愛歧視肯定是世界第一。

小時候就常見城裏人羞辱鄉下人,拿鄉下人編笑話。比如說農村人進城第一次坐沙發嚇得跳起來,以為把椅子坐壞了。自己當時也跟著笑,沒有覺得有什麽不對的。

有人說北京人歧視外地人時常甩一句:“你見過天安門嗎?真是的!” 不過我到是沒有遇到過。
 
上海人歧視外地人時幹脆說上海話,阿拉象海人!說完鼻子哼一聲,轉身就走。

香港人歧視內地人時上來就嘰嘰嘎嘎一通鳥語,唾沫星子滿天飛,也不知道是不在乎內地人還是沒教養。

出國後,發現港台人非常歧視大陸人。那時中國還窮,台灣人表現出的那種優越感,會當麵問你喝過牛奶嗎?大陸有電影院嗎?還說從吃像就可以看何人是大陸人。他們是故意這麽說的,就是要歧視你。

後來中國出國的人多了,有意思的是國人出國以後,一方麵抱怨被歧視,同時又歧視老墨和黑人等膚色黑的民族,而且特別明顯。
 
有人會問,你怎麽知道隻是中國人如此?美國人不也是這樣嗎?

美國還真不這樣,至少不敢明目張膽的歧視。本人在美國學習工作這麽多年,各個種族的人都同事過,猶太人、黑人、南美人、阿拉伯人、印度人、歐洲人,當然更多的是美國白人,至今還沒有被冒犯過。凡是在美國大學和大公司工作過的人都知道,使用種族歧視語言會被立即開出,絕對的零容忍。

前不久我一個大學同學說他最近招了一個中國留學生,這個留學生說到黑人時用上了“N word”,我的這個同學嚇了一大跳,當時就發作了,把這個學生罵了一通。

有些華人會說美國對種族歧視的零容忍是白左的“政治正確”。在很多華人的潛意識中黑人和墨西哥人就是低人一等,沒有真本事,不該上好大學。

這些華人自己是黃種人,卻比白人更歧視有色人種。殊不知華人是美國曆史上第一個被美國立法排擠的民族,大家都聽說過《排華法案 Exclusion of Chinese》吧?1948年以前加州還不允許華人和白人通婚,1951年前不準政府和公司雇用華人,其他州也有相似的規定,直到1967年美國最高法院才一次性的取消了所有對華人的限製和歧視。說實話,如果不是當年黑人掀起轟轟烈烈的民權運動,華人可能仍然被視為 little yellow bastard (小個子黃雜種)。

直到最近加州和美國政府才向華人道歉,說排華法案是赤裸裸的種族歧視。

前一段時間川普要限製穆斯林移民,華人一片歡呼,忘了當年華人受到的待遇了。當然華人會找一大堆反穆斯林的借口,就像當年美國白人找一大堆借口排華一樣。問題這種事一旦發生,下一個被排擠的會不會是華人?

那麽美國還有沒有對華人的歧視呢?當然還有!在美國生活的時間長了,可能都遇到過。但美國政府立法禁止種族歧視,這本身就是一種進步。而國內對黑人一口一個黑鬼,對敵國人民更是使用不堪入目的詞匯,眾人喝彩,覺得理所當然。我還很少見到西方國家對敵國人民使用種族侮辱的語言。

我在國內當助教時,有一個到中國進修的白人女生就對我說過,中國的種族歧視比美國嚴重多了,把黑人稱為黑鬼也沒有人管,她非常吃驚。她說他們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各種族平等,使用種族歧視語言是沒有教養,即便朋友私下說也會尷尬。我當時還不信,出回後才感受到,黑白通婚在美國也是平常事。
 
歧視在美國是 taboo (忌諱),不僅僅是種族歧視,任何歧視都不允許。招工時不能因為種族、年齡、性別、體重、殘廢、宗教、地域、移民背景等原因拒絕,甚至都不準問年齡。這在中國是不可想像的。

歧視是虛榮和自卑混合的怪胎,中國窮的時候被港台歧視,那時國人自卑。中國人有了幾個錢以後又開始歧視周邊窮國。到朝鮮去一趟,回來總愛說朝鮮就是中國的七十年代,太落後,看不起人家。到越南旅遊後又大談越南妹子如何想嫁到中國。那種優越感和虛榮心態讓人十分反感。

美國華人之間也有意無意流露出歧視心態。前段時間有人搞了一個名校相親群,開始隻有哈佛、耶魯、普林斯頓、MIT、斯坦福五所大學。其它名校的家長不幹了,覺得受到歧視,也要求加入,也想曬曬娃,歧視一下別人。其實名校畢業的華人孩子步入社會後基本都廢了,幾年後與一般學校畢業的孩子沒有什麽區別,見得太多了。

我們這裏有一個北京群,入群的人必須先放一段自己說話的錄音,證明自己的北京口音。那些在北京工作生活了幾十年但仍有一絲外地口音的人也不準入群,就是毛老頭在世也甭想加入北京群。不是歧視你,但你丫的就不是正宗的皇城根下長大的人。

當然微信群有權利拒絕任何人,但我舉兩個例子就知道中國人和美國人對歧視不同的態度。

佛羅裏達州有個學生過生日,邀請了全班同學參加,隻有兩個猶太裔學生沒被邀請。這兩個學生的家長非常憤怒,把過生日那個學生的家長告到法庭。這種私人派對的事法院管不了,但卻引起了巨大社會輿論,紛紛要求立法要製止這種傷害孩子的行為。設身處地的想一下,如果全班同學都被邀情開派對,唯獨不邀請你家兒子,隻因他是華人,你心裏怎麽想?孩子會受到多大的傷害?

另一件事是有個學校的橄欖球教練在比賽結束後要求學生禱告。結果一個不信教的同學告到學校,學校把教練給開了。在美國,公立學校不準搞宗教活動,教練說禱告是自願,沒有強迫參加。但現實是所有學生都參加禱告,唯獨一個無神論學生不參加,會不會受到歧視和孤立?如果教練是個穆斯林,要求學生向真主禱告行不行?

且不去爭論這些事情的對錯,但可以看出美國民眾和政府都對歧視問題相當重視,歧視在美國是一個非常敏感的社會問題。而我們華人被歧視時很憤怒,歧視他人時卻心安理得。港澳台和大陸華人都是這個德行,到美國以後也改不了,這是一種民族劣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