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印錢史 | 印鈔無度的政府和光榮的納稅人
文章來源: 矽穀工匠2024-03-25 07:03:36

Never waste a crisis. 不要浪費任何一次危機。

每一次危機,都是印錢史一個章節。

美國的美元,在一開始是可以等價換回金子的。

後來,南北戰爭開始,雖然1849淘金收獲很大,但是林肯把美元和金子脫鉤。不能換金子的紙幣印成綠色,提醒持有人不要去換金子。

1972年,尼克鬆時代,今本幣製度徹底被否決。美國的金子儲備和美元儲備徹底沒有了關係。

2007年,金融危機,為了救市,開始印。美國每月印八百五十億美元。後來中國共產黨也學會了這個操作,而且每月比美國多印四倍,也就是三千億美元,兩萬億人民幣。記住這是每個月!!!!

===

政府既然銀錢,為什麽還要收稅?這是個問題。

基本來說,印的錢是給體製內的人和赤貧的票倉的。收稅是要中產補貼政府一部分。

===

回到一個問題,為什麽大學不教孩子真本事,不教人創業?這也是有原因的。

因為政府印的錢,是給了銀行。可是銀行不能給每個人賬戶上存。銀行隻能貸款,比如給大企業。這些大企業雇人,才能把銀行印出來的錢消化掉,也就是洗掉。

不需要每個人都有貸款能力,隻需要每個人有掙錢工作能力。這樣,這些人就可以交稅,交到死。

最後沒有人實現財富自由,隻有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錢,讓每個人難以釋懷。其實,都是印的。

現在電子錢,連油墨都不要了。是吧。成本為零。

政府,一本萬利的世界最大壟斷企業,就是這麽養成的。

===

不當納稅人,小老百姓還能幹什麽?

小老百姓的本分,就是上學,掙工資,交稅,然後享受政府養老金。這個美國已經做的很好,說實話沒什麽好抱怨的,即使有通脹和高稅收,也還是沒有比美國更好的經濟。

三是話說回來,這也就是一個人的頭上天花板。在天花板上麵是各種企業,包括"非營利"組織(教堂,學校,政府,都是非營利)。這些單位都有很多錢過手,但是都不交稅。在這些"體製內"工作的人都有穩定的收入,說實話收入也不低。人家自己不會虧待自己。

再往上就是政府和窮人天天罵的富人。政府如果想叫富人多交稅,一年兩年立個法就行了。為什麽這些人不交稅?因為兩個原因

1。 政府實際上需要富人借錢去創造工作。政府不能提供很多工作,但是"創業者"可以。企業家可以。

2。 讓這些富人借錢,是銀行家的最愛。有人借錢,就有人給他們金庫送錢。在中國也是一樣,叫準備金。銀行家手裏有一百萬現金存款,就可以出借十次,轉手就是一千萬資本。

這個道理,是沒有人讓你知道的。

普通人當不了富人和企業家,是因為政府,銀行不在乎你。你的本分就是納稅。另外,你還可以"投票"。

===

紐約這個金庫,從南北戰爭就失去了真實意義。現在中國每年開采450噸金子。除了這個大媽,沒人在乎這個金屬。起碼華爾街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