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魅的萬聖,文化的交融,情緒的宣泄
文章來源: 晴望有雨2023-11-01 08:57:29

在十月底的最後幾天,有關上海灘的一起事件上了熱搜,那就是一年一度的西方萬聖節被上海的年輕人玩出了新花樣。

為什麽說玩出了新花樣?通常情況下,歡度萬聖節的人們會專門身著模擬鬼怪精靈的服飾,麵部化妝也是以此為主題,因為萬聖節就是一個鬼節。而這次上海的年輕人在十月份的最後一個周末,以變裝的角色扮演而不是裝神弄鬼開啟了今年魔都萬聖節的狂歡。

在他們扮演的角色裏,有萬眾矚目的頂流明星,有日進鬥金的帶貨大王,也有紅遍網絡的話題人物,還有青史留名的文化人物,比如魯迅等等,不一而足。

為什麽上海的年輕人在今年的萬聖節中突破了以往的傳統展示模式,而注入了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變裝扮演,不扮鬼神扮明星。一方麵,這個現象體現了明星在當下年輕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另一方麵,也說明了當下年輕人巧借萬聖節這個真真假假、自由開放的表演平台,來釋放自己的情緒。

這些年輕人所扮演的角色中,很多與當下的熱門話題和社會現象密切相關。他們把自己對社會的關注點帶入萬聖節的慶祝活動當中,既是一種內心壓力的釋放,也是一種情緒的宣泄。當今的社會工作和生活節奏有增無減,競爭態勢日趨激烈,這種節奏和競爭的壓力首先會落到年輕人的身上,從而使得年輕人成為最迫切需要情緒宣泄的群體,而萬聖節的狂歡給他們提供了這個機會。

關於萬聖節的起源,筆者檢索了一下,發現有幾個版本。最廣為世人熟知的源頭是古代西歐的凱爾特人在其本族新年前夜的慶祝活動,每年的十一月一號是凱爾特人的新年,而在新年的前夜,為紀念逝去的親人,他們會讓年輕人戴上恐怖鬼怪的麵具,穿上奇裝異服,舉著燈籠在村落裏四處遊蕩。

因為凱爾特人相信在這一天,生者與死者之間會失去界限,去世的族人會在這一天回訪人間,萬聖的燈火可以引領死者的靈魂回歸。

萬聖節或者鬼節,其實是一種文化現象。人既有生,便會有死。而鬼神在人類的蒙昧初期則被當作人的生命的另類延伸。有人的地方,就會有鬼神的傳說,和對鬼神的敬畏。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也有關於鬼神的節日。“中元節”或“盂蘭盆節”就是中國的鬼節,也是中國傳統民間節日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元節的具體時間為農曆的七月十五,所以七月鬼節也被稱為“七月半”。

另外,每年裏用於祭祖的清明節(公曆四月五日左右)和寒衣節(農曆十月初一)也被民間稱為鬼節。因此,中元節、清明節和寒衣節並稱為中國的“三大鬼節”。

由於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對於鬼神的態度亦有所不同,具體表現在鬼節的氛圍差異。中國雖有三大鬼節,但鬼節的氛圍基調更多的是莊嚴肅穆,並有諸多禁忌,唯恐觸犯神靈,招禍引災。比如在中元節期間,民間相傳有一些獨特的禁忌:不理發、不婚嫁、不作壽、不開張等等。

而西方人對於鬼神的態度則相對比較寬鬆開放一些。萬聖節的氛圍更多的是有趣和狂歡。萬聖節不僅是成年人的節日,更是兒童的節日。每逢萬聖節來臨,孩子們便早早地開始準備各種妖魔鬼怪的裝扮,各家各戶也在這一天備好了糖果巧克力,為的是給裝神弄鬼的孩子們在上門惡作劇時有一份禮物。

鬼節作為一種文化的現象和傳承,不同的國家和民族,自然會有不同的特色和訴求,情有可原。但是作為人類,有一點是共同的,即對生命的珍視和維護,和對逝者的尊重和紀念。

這次上海年輕人在萬聖節裏的另類狂歡,既是一種東西方鬼文化的相互交融,也是一種社會人情緒壓力的有趣宣泄,無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