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車禍毀了豐田,零首付購得本田
文章來源: 矽穀居士2024-02-11 00:01:13

三個星期前的一個傍晚,太太開著我家的豐田佳美(Camry)在我家附近的街上行駛。在一個丁字路口,另一輛豐田花冠車司機沒有及時在STOP路標前停住車,開車直接撞上了太太的車的駕駛座一側!

萬幸的是,太太和那個開花冠車的年輕司機都沒有大礙。我們的豐田車,從前門到後保險杠,都被刮得稀裏嘩啦,後保險杠直接脫落在地上;最要命的是,前門被撞了一個大坑,開關都需要我們使出很大力氣才行。不過, 車子還能照常行駛;我們覺得修修補補,還能再開不少年。

我們其實非常喜歡這輛開了十七年的佳美車。她是我們家買的第一輛新車,曾經是我們家的主要代步工具。直到家裏孩子由一個變成三個、我們買了本田奧德賽(Odyssey)後,這輛豐田佳美成了太太上班的通勤車。十七年下來,才開了7萬英裏,合11萬公裏;而這款車的設計壽命是30萬英裏。

由於對方司機是責任方,他的保險公司先是預付了三千美元的醫療費,並給我們租了一輛車,然後讓我們去修車行評估維修費用。太太身體並無大礙,沒有選擇去看醫生;所以這三千美元姑且算是她的精神損失費吧。修車行的第一份報告說隻需要四千美元就可以把車修好,而這輛豐田車的市場價格大約為八千美元,所以保險公司告訴我們去修車。

一星期後,我把車再次開到修車行,準備讓他們修理。車行老板重新評估了一下,覺得維修成本遠不止四千美元。他說會建議保險公司把車報廢掉,給我們一筆賠償金。太太聞聽此事,欣喜若狂:她最近幾年一直希望換個新車開開。幾天後,保險公司和我們商量後,決定賠給我們一萬一千美元,從我們手裏把車買走;保險公司並讓我們盡快買新車、還掉出租車。

我們家一隻是日係車的忠實用戶。早在讀研究生期間,我家買的第一部車,就是一個二手的豐田花冠,Corolla;該車有一個諢名交叫“靠騾拉”。後來我們又買了全新的豐田佳美和本田奧德賽,都是日係車。

這次也未能免俗。我們花了幾個小時,就決定買一輛本田混動CRV;這是一個輕型的SUV。有同事向我推薦全電動的特斯拉,據說是矽穀富裕家庭的標配。我簡單對比了一下這兩款車。如果單純從燃料和電力成本考慮,特斯拉的確勝出一籌:特斯拉每英裏的充電費大約是5美分;而混動CRV每英裏的汽油費大約是7美分。但是,如果從價格、加油/充電的方便程度、保值和轉售價值等方麵考慮,混動CRV占了上風。綜合考慮,我們決定買CRV。

上周一上午,我正式開始購車。由於我已經事先選定了車型和中意的幾款顏色,也不需要去試開,因此購車完全是電話裏搞定的。我的步驟如下:

  • 依次給附近的幾個本田車行打電話,告訴他們我這個星期就要買這款車,希望從附近的幾個車行拿最好的價格。然後問他們是否有車、並要他們給報價。如果經銷人員拒絕在電話裏給報價、或者要我去車行麵談,直接說聲謝謝並掛掉電話。
  • 拿到第一輪報價後,用最低的報價,再打電話問另外幾個車行,問他們是否願意給我更好的報價。有些車行會放棄競爭;但有一個車行問了更多細節,比如是否需要貸款等等,看看能否綜合各種折扣因素給出更好的報價。
  • 如果拿到新的更好報價,再詢問先前給出最好報價的車行,看他們是否願意壓價。如此反複兩輪,基本就可以了。日本車非常受歡迎,正所謂皇帝的女兒不愁嫁,所以壓價的空間不大。

我們最終拿到的報價,略低於MSRP(製造商建議零售價格)。

下午,我和太太去車行取車。我們先去停車場看了看新車,覺得樣式和顏色都非常不錯。然後,就是簽購車協議。經銷人員說可以零首付貸款買車,而且貸款利息率和首付金額沒什麽關係,並給了幾種車貸選項,有3年、4年、5年和7年不等,利息率卻高得離譜:最低的3年貸款,也要5%的利息率。到了最後和車行負責貸款的人員麵談的時候,我們堅持說本田公司的官網上說3年貸款的利息率隻有2.9%。貸款專員先是說官網的利息率僅僅是參考,是沒有考慮當下的實際高利息狀況。我們堅持說:我們的信用分非常高(顯擺一下,我的信用分是825分,而滿分是850分),應該可以采用官網給出的最低利息率。他最終同意了,當場用電腦把我們的申請發給本田貸款係統,然後就順利批複了。在車行的整個購車過程,花了3個小時。

當然,我可以用家裏的積蓄全款買下這輛車。但是,我寧願零首付貸款,把這些積蓄投資到指數基金裏,收獲12%左右的年化收益率;這遠高於2.9%的車貸利息率。

傍晚後,我們開著新車回了家。

然後,我打電話給我的車險公司GEICO,給新車上保險。由於新車有車貸,除了法律要求的必須購買的責任險以外,還必須買綜合險(Comprehensive Coverage),其實就是覆蓋車被偷、失火、被人惡意損壞等狀況。但是,我沒有買碰撞險 (Collision),一是因為我們的駕駛記錄非常出色,從來沒有因為我們的責任導致事故,二是因為我們有足夠的積蓄,就算是因為我們的責任把車撞壞了,我們自己出錢修就是了。出於同樣的考量,我們也總是把各種車險服務的自付額(Deductible)提到最大,從而把車險的保費壓倒最低。比如我家的本田奧德賽,我們把綜合險的自付額提高到最高的2500美元。不過,該花的錢還是得花;我們自己對車不是很懂行,連備用輪胎都不會換,就額外買了緊急道路服務險(Emergency Road Service)。

經過這一番調整,我們家兩輛車一年的保費,總共隻需要660美元。

如果不出大的意外,這輛新車可以陪伴我們下麵至少二十年。不過到那時,加州政府將禁止銷售新的汽油車了。因而,我們的下一輛新車,也許就是一輛全電動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