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盜取資料 回國發展
文章來源: 風河零九2023-07-29 01:52:26

圖片來自網絡。

剛剛讀了化學家的隕落 蕭光琰一家之死, 這個故事以前也讀到過,大多忘記了,光記得是全家死了,包括小孩,重新讀一遍,也讀了跟帖裏一個白介夫的回憶。

https://bbs.wenxuecity.com/bbs/memory/1617315.html

我一直同意一種說法,任何人都是有立場的,所以不同的人寫一件事總會有傾向,加上寫的人本身的修養胸懷等等不同,觀點和態度都會不同,譬如我對同性戀不支持,但是也沒有惡感,別人願意同性戀愛或者結婚,是別人的自由,我會接受別人這麽做,同時也有一點好奇,也覺得有點怪怪的。

說到回國發展,上文裏有一句話:
“雖然他在美國當時的薪資就有五六萬美元,生活過得非常悠閑,但是他很清楚自己那個從未謀麵的祖國深陷水深火熱之中,百廢待興,正需要人才。蕭光琰決心學成之後回歸中國,為自己的國家做貢獻。” ...“在那裏,他每個月隻能拿到120元工資”。

當時是1948年左右,五六萬的年薪,我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當時美國的收入中位數是3200美元。2022年中位數54,132和61900美元兩個數字。

白介夫的文裏有一句話:“作為一個技術人員,蕭光琰在中國受到在美國不曾有過的重視,生活待遇也相當不錯。他曾對我說:在美國他是一個一般的技術人員,有工作的時候生活會非常好,房子、汽車隨之而來,如果失業,馬上會一無所有。在中國生活比較穩定,還可以參與一些技術決策。”

在中國的1950年12月,拿120元一個月,客觀來說,是很高的工資了,白介夫說“生活待遇也相當不錯”,我覺得很可信。所以那篇說“每個月隻能拿到120元工資”,傾向性很明顯。而在美國的薪資五六萬美元,我認為是年薪,用美國的年薪和國內的月薪比較,有故意讓人誤解的嫌疑。

白介夫又說“建國初期,中國政府廣招人才。成立了“留美科技工作者協會”,動員留美人才回國參加建設。” 

我有一個鄰居,之前曾和我說他考慮回國,國內一個大學給他開出了教授職稱,啟動資金百萬等等的條件,而他當時在亞馬遜上班。後來因為疫情封城斷航,他沒有去成。

我猜想蕭的回國,也許也有類似的,月薪120元也許隻是歸國條件的一部分。我不知道那個年代的人比起如今的在美華人想法上有多大區別,當時中國百廢待興,應該說很多崗位都缺人,發展前途應該很不錯。姑且這麽判斷,蕭在留美科技工作者協會的動員下,覺得回國好處很多,是真正的雙贏,所以決定帶老婆一起去中國發展,中國方麵解決老婆工作(也許就是上文說的海運學院英語教師)房子之類,一切談妥,1950年底到達了中國,帶回了大量科技資料。

好像那個年代歸國的人,都會帶回大量科技資料,報紙文章都是用表揚的語氣說這種行為。現代在美國工作的,入職都要簽字的吧,在職期間一切發明創造全歸公司所有,還必須保護公司的知識產權,所有技術資料不能外泄,否則就是犯罪。

對於取走(盜竊)公司的科技資料研究成果這種行為,我是很不安的,因為這無疑給在美國工作學習的華人帶來了很嚴重的影響,以後哪個公司還敢雇傭華裔呢,無論是1950年蕭這樣的日本出生的華裔,還是2015年蘋果員工張曉朗偷竊蘋果自動駕駛的資料準備到國內的小鵬汽車工作,或者2018年蘋果員工王偉寶盜取自動駕駛資料成功逃到中國,2019年又是蘋果員工陳繼忠被逮捕,據稱下載2000份資料並申請小鵬工作。當然罪行是否屬實自然對簿公堂,我們心裏還是相信這些人有罪的,這種事情發生得多了,傳播開去,對華裔工程師和我們的後代都會產生非常負麵的影響。

蕭在1950年歸國,1968年自殺,18年之後。

浙大海龜博士塗序新2009年6月回國,9月自殺,遺書稱學術圈殘酷無信無情。

我覺得這些自殺的人,固然有外部環境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從白介夫的文章來看,蕭有書生意氣,在那個政治運動此起彼伏的年代,他這樣的書呆子很難適應,更別說學錢學森證明畝產萬斤學郭沫若歌頌毛主席賽過親爺爺。對塗序新來說,原該是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不開心就走,再不濟,他畢竟是博士,在2009年找個中等的工作還是比一般人容易的。但據說他的自殺有家庭因素,和他老婆有些關係。

人為什麽很容易被愛人傷害?

我過去的一位同事告訴我,她曾經的一位同事在這家公司工作很多年後失業,知識老化找到工作的機會很渺茫,結果被老婆冷嘲熱諷幾次後想不開自殺了,這個老婆一直不工作的,後來隻好回去了台灣。

說這麽多,我無非想說,

第一,別偷盜公司的資料,害己害人。

第二,別自殺,不要用傷害自己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反抗。盡量活下去。

第三,找個好老婆,患難見真情。失業不可怕,失業後會安慰開導的老婆是好老婆。夫妻平等,老婆也要工作,老婆也會失業,老婆失業的時候,老公也要學會安慰,爭取老婆不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