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裏北京過去好吃的東西
文章來源: 新林院2023-06-03 01:07:42

前幾天讀到文學城有報道說中國大陸大城市裏評比“美食荒漠”,北京排名第一。令人不解。最近的情況我不敢說,過去北京可以吃到非常好吃的東西,走過世界幾十個國家品嚐當地美食以後,這個看法仍然沒有變。不按菜係,按好吃的程度說說吧!

先說那些在我記憶裏並列第一的吧:

王府井大街比較靠北一點“萃華樓飯莊”的油燜大蝦。他們連頭帶殼一起烹製,頭裏的東西全都跑到湯汁裏,湯汁變成紅色,鮮到了極點。以後在別的地方再也沒有吃到過那麽好吃的蝦。粵菜和西餐做蝦都是無殼無頭,尤其是雞尾酒會上白煮冷蝦,蘸西紅柿醬,確實是方便省事,可是少有了蝦頭蝦腦裏才有的鮮味。

記憶中“萃華樓飯莊”的另外一道好吃的菜是芙蓉雞片,不知道他們怎麽做的,反正吃不出來雞肉來,那香味大概是黃酒帶來的。

莫斯科餐廳的紅菜湯。西紅柿的酸,甜菜的甜,牛肉的鮮,配在一起的獨特味道令人難忘。另外還有奶油蘑菇湯,蘑菇的鮮味給我造成的記憶和後來在托斯卡納菜裏的鬆露是一類。配上奶油的濃,最適合冬天又冷又餓的時候吃。

食品店裏賣的栗羊羹。栗子本身的香味,再加上磨得細,口感特別滑。

奶製品店裏賣的奶酪幹。炒成深黃色,有點甜。

然後再說下麵一級的:

東安市場。土的:“東來順”涮羊肉。那時候蘸的好像是用水稀釋的鹹味芝麻醬。

東安市場。洋的:奶油炸糕。撒上像麵粉一樣的細白糖。

東安市場食品店裏賣的茯苓餅。已經不清楚過去用的原料是什麽,隻記得那個雪白半透明的皮放在嘴裏會溶化。好像有人告訴我是糯米湯在平底鍋上烘烤出來的。不知道有多真實。現在網上說茯苓餅皮的做法是小麥麵粉加雞蛋。按照這個做法,放在嘴裏肯定不會溶化,跟我過去吃到的顯然不是一回事。餡裏好像有核桃,還有別的原料吧。既然叫“茯苓餅”,是不是餡裏有茯苓?不太清楚。 

中關村西式點心店做的核桃排和椰子排。

最後一級的,味道不算驚豔,但也好吃:

西四回民小吃店的紅豆餡炸糕,驢打滾,豆腐腦。豆腐腦佐料好像你讓服務員給你加,蔥花、香油、用水稀釋的鹹味芝麻醬。

北海仿膳的豌豆黃。窗外就是湖麵的荷葉荷花。仿膳裏很多東西量都很小。大概皇上用膳,肚量有限,又喜歡多嚐幾種式樣,所以每樣菜精工細作,一份菜隻有一口。這個特點倒是和法國菜很像。多年後,又到北海,繞海邊走一圈的半路上,意外看見一組《讓我們蕩起雙槳》的少年兒童銅像,不禁鼻子一酸。

西四“同和居”的“三不沾”,雖然味道沒有特殊的地方,但樣子和質地很獨特,估計做起來很費事,也很要手藝。

一般食品店都有的酥皮點心,有桂花冰糖餡的,豆沙餡的,棗泥餡的。牛舌餅,好像主要是椒鹽餡的。

最後一項是核桃酥,浮動於好吃和不好吃的邊界上,時好時壞。碰上食品加工廠用花生油等正經好原料,其實挺好吃的。但是有一段時間商店裏賣的核桃酥好像是用豆油做的,氣味不好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