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篇博文 參加菲兒天地組織活動 影評《壯誌淩雲》
文章來源: 新林院2023-03-04 18:07:59

我已經當了幾年的《文學城》讀者。有時候看到博文談的是我感興趣的內容,我也跟帖分享自己的想法。我興趣比較廣泛,旅遊,藝術,時事,體育,科學技術,電影也是其中之一。這個周末受到“亦緣”網友的鼓勵,試著寫第一篇自己開頭的博文。

我個人對《壯誌淩雲1》的評價:
我個人的觀點是:《壯誌淩雲1》是一部有很多亮點,但並非完美的電影。《壯誌淩雲1》最亮的亮點是音樂。《Take My Breath Away》和《Danger Zone》都成了不朽名作。感謝意大利作曲家 Giorgio Moroder,感謝演唱者 Terri Nunn, 給影迷、樂迷留下了傳世禮物。我覺得《壯誌淩雲1》塑造的最成功的形象是 Iceman。他心理冷靜、實力強大、藐視一切。他在空中聞味兒的習慣動作尤其絕妙。這個動作沒有理性的解釋。空中有什麽可聞的?應該是沒有。但他這個習慣動作成了他傲慢、自信性格外在表現的一部分。 扮演 Iceman 的演員 Val Kilmer 有印地安血統。不知道為什麽,他和很多有點蒙古血統的俄國人(如葉利欽、普京)一樣,年輕時看上去像歐洲人,越老越像亞洲人。我個人覺得《壯誌淩雲1》的短版是 Maverick 和女教師 Charlie 之間的劇烈衝突看起來更像是人工製造的,因為電影需要一個衝突就製造了一個,沒有感覺故事裏的理由本身能導致升級到那麽高的程度。

我個人對《壯誌淩雲2》的評價:
1986年《壯誌淩雲1》上映,給一代美國人的心情起到了振奮作用。那時的美國,在總統裏根的感染下,從越南戰爭的陰影裏走出來,開始有了樂觀的情緒。《壯誌淩雲1》更使美國海軍招兵率成倍增長。2022年《壯誌淩雲2》上映,那一代人已經又過了半輩子。他們看這場新電影的時候,既帶著懷舊的心情想起自己在1986年的時光,感歎這期間時代的變化,也回顧自己這36年的人生。電影裏海軍少將 Cain 的話也許很好地概括了這些觀眾的複雜心情:有飛行員駕駛的戰鬥機的時代已經過去,戰鬥機飛行員已成恐龍(暗示未來天空的主宰將是無人機)。《壯誌淩雲1》裏塑造的那一群天之驕子,他們的那些引以自豪的超人武藝,在新的時代已經不再被政府珍視,也再不被大眾崇拜了。

再說說《壯誌淩雲1》和《壯誌淩雲2》之間的聯係紐帶。

《壯誌淩雲1》的導演是英國人 Tony Scott。Tony 這個家庭可不簡單,他哥哥 Ridley Scott 也是大導演,而且在我心目中在當今仍然活著的導演裏排名至少並列第一。Ridley 的《Gladiator》和《Kingdom of Heaven》都是史詩級巨作。Tony 的《壯誌淩雲1》成了很多同代人的人生某一階段回憶的一部分。Tony 曾參與《壯誌淩雲2》的初期醞釀工作。在那期間,Tony 從洛杉磯一座跨海大橋上跳海自殺。《壯誌淩雲1》演員 Tom Cruise 和 Val Kilmer 都參加了 Tony 的葬禮。《壯誌淩雲2》劇組為表達對 Tony 的敬意,在片尾最後一幅畫麵上打出 “In memory of Tony Scott” 的字樣。

那《壯誌淩雲2》裏 Maverick 的女友 Penny Benjamin 又是從哪裏來的呢?

在《壯誌淩雲1》裏有一幕, Maverick 的長官大聲數落他過去犯的錯誤,其中包括五次低空飛掠機場控製塔樓,一次搞上海軍少將的女兒。這時,一同挨訓的好友 Goose 悄聲提醒他,那個海軍少將的女兒是 Penny Benjamin。這就是《壯誌淩雲2》裏 Penny Benjamin 的來由。Penny 在《壯誌淩雲1》並沒有出現,但在《壯誌淩雲2》成了一個主要角色,由 Jennifer Connelly 飾演。Jennifer Connelly 曾在1984年的經典電影《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裏飾演一個幻想當演員,在倉庫裏麵練習芭蕾舞的小姑娘。再次在銀幕上見到她是2001年,30歲的她似乎青春已逝,在《A Beautiful Mind》裏飾演一個曆盡艱辛的成年女子,諾貝爾獎得主的妻子,並因此獲得奧斯卡金像獎。這次又在銀幕上見到50歲的她,驚訝地看到,她雖然在上一個15年從充滿夢想的小姑娘一下子就變成了成年女子,而後來這20年她樣子基本沒變,和2001年幾乎一樣。為她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