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性角度看侯友宜柯文哲盤算
文章來源: Billzhou2024-01-15 19:02:59

台灣2024總統大選終於落下帷幕。民主和自由可以當飯吃,至少台灣人是這樣認為的。

我看到,這些天來,很多專家和學者,都站在第三方立場,分析民進黨為何打破迷思締造再次執政的神話,以及國民黨輸掉選舉的原因,和柯文哲為何一躍而起,率領民眾黨,衝進繼民進黨、國民黨之後的第三大政黨。

感覺都說得有鼻有眼,這也許就是專家學者的能耐!
我隻從人性劣根性角度,站在客觀中立、立場,說說幾個有趣的現象,或許可以窺見從政者的內心小九九。

第一個現象:
當前總統馬英九自告奮勇站出來撮合侯友宜和柯文哲聯手,很多人便認為,這回藍白和是贏定了。

理由很簡單:
因為兩個政黨都有自己的基本盤,加在一起,豈有不贏的道理。隻是圍繞誰做總統,誰做副總統,國民黨明顯壓著民眾黨,大有逼柯文哲就範的趨勢,誰想柯文哲並非省油的燈。

看看柯文哲和國民黨三位高層的合照的無奈感,便知後麵還有事。後來果然有事,而且完全超乎意外。

儘管國民黨成為台灣政壇第一大黨,對很多政策事務決議可以拉布,阻礙甚至擱置。這也許就是專家們說的國民黨是“雖敗猶榮”,好歹保全了台灣第一大黨的麵子。我相信也是自我解嘲了。

第二個現象:
柯文哲這個人的出現是台灣的新氣象。

他能得到這麼多草根年輕人的擁戴不是偶然現象。他接受的是華人文化教育,還有個很華人的厲害的媽媽,聽說他一直有媽寶的稱號。


我相信他骨子裡有很濃厚的“寧做雞頭,不做牛尾”的華人文化基因,而且是根深蒂固的。

為什麼這樣說?

我以為,他作為黨魁,心氣是很高的,內心可能不一定看得起侯友宜。他覺得自己過往好歹做過台北市長,也不輸給侯友宜新北市長的經歷。如果做侯友宜的副手,不要說自己的麵子下不來,自己無法說服自己,即便麵對數以百萬計的崇拜他的年輕人,他也無法交代。

他的這些盤算,在藍白和決裂後,他在多個言論以及造勢活動上看得真切。


果然如他所料,大選下來,民眾黨得到了他要得到的東西。成了決定台灣政策走向的關鍵少數黨,有專家說他是“雖敗猶勝”。我覺得,說得很到位。

第三個現象:
我看到侯友宜在最後幾天的多個造勢活動上,都豪言壯語,說自己100%當選總統,我當時就想,他這麼篤定自己一定勝出,應該是手上有大料,或勝券在握。這是否算“陰溝裡翻了船”,或“煮熟的鴨子飛了”。

共產黨的祖師爺毛澤東說過“透過現象看本質”。

通過這三個現象,我算馬後炮,說說我對侯友宜和柯文哲在大選中的自私的人性談談三點看法。

第一個看法:
下架民進黨的口號應該隻是一個說辭,並非在野黨的真正共識。如果是共識,藍白和應該是顧大局的,以各種有效的方式,確保下架民進黨為第一考量的。而不是關起門來,內部討價還價,讓外界笑話。

第二個看法:
國民黨作為台灣政黨的老大哥,也許放不下身段,不能與最有衝勁,最後朝氣的民眾黨打成一片,總是盤算自己的小九九(可能侯友宜本人也是這樣),堅信別人要發達,都要踩在國民黨的肩膀上才能上去的心思。

也許國民黨缺少虛懷若穀的心態;也許過於自信自己的力量足夠強大,缺少合作的平和精神;也許太希望上台做一回執政黨了。這種著急的情緒,註定了未來如果勝選,國民黨一定是居高臨下的。這對柯文哲這個小黨魁來說,壓力是很大的,當然很自卑的。

我相信,柯文哲預料到了這個可能性,柯文哲的競選班底也知道的。換做是一般政客,也會很謹慎和國民黨交往。

第三個看法:
侯友宜和柯文哲大選中,有自己的小九九,這很正常,相信全世界民主國家的選舉,甚至威權政府的所謂選舉,都會有這種鬼事。隻是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以及前總統馬英九,這次輸得很慘,兩位大佬沒能把握黨國大局,最後輸掉了選舉,還是要承擔一定的責任。他們兩個又一次把一個百年老黨的品牌聲譽,輸得個精光,教訓可謂深刻。

而作為侯友宜,柯文哲等,包括能說會道的國民黨老將副總統參選人趙少康,相信都有自己的退路,拍拍屁股走人,該幹嘛還幹嘛。而國民黨這一地雞毛誰來收拾攤子。

所以說,很多時候,基本盤的民意是蒼白的,隻有政黨的理想和謀定而後動才是勝算。

那些真正有大局觀念,有政治謀略的人,是懂得算大帳的,絕對不會計較眼前的一點得失的。在這方麵,毛澤東是善於算大賬的高人。

共產黨好在出了個毛澤東。

縱觀台灣總統大選的選舉過程,的確非常圓滿,在世界民主道路上,台灣人是好樣的,精明的。將華人社會民主向前大大邁進了一步。自然,作為大陸方,也令統一之路更加崎嶇。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