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的實力 —— 細說林彪913出逃之謎(5)
文章來源: 江天雲月2023-10-14 10:29:32

上文談到, 周恩來絕非懦弱的附庸型的政客, 周後來之所以甘心屈身事毛, 是因為周看到了毛澤東的軍事和政治鬥爭能力,尤其是軍事能力,確有超長之處。這得從毛澤東在瑞金時期被撤職的時候說起。

毛一生性格強悍,非易於相與之人, 話說1931年中共黨中央從上海遷到江西根據地後,很快就因為毛澤東言辭放肆,作風專斷,大有舍我其誰唯我獨尊的派頭,失去了一眾 上級領導如博古、周恩來、張聞天等人的歡心,當時周恩來曾用“有時海闊天空, 不知伊於胡底”評價過毛澤東的言談舉止,不能不說,此語甚為傳神。

所以, 毛澤東在中共中央遷到江西後, 很快他就被撤掉紅軍總政委的職務,被排擠出軍隊,隻保留一個象征性的“人民委員會主席”的高級虛職。保留這個虛職,是因為毛在國民黨那邊的名氣頗大,如果毛澤東被撤職的消息傳出去,必會鼓舞敵方士氣,這是中共領導層所不願看到的。後來紅軍長征時,有人又提出把桀驁不馴的毛澤東留在江西,不帶他去長征,也是因為同樣的原因:如果大名鼎鼎的毛澤東被國民黨抓住或打死,就會大大鼓舞敵方士氣,所以最後還是決定帶著毛澤東一起長征。

細節就是天意, 華夏當有此數,非人力順逆之可更改!

回過頭來說毛澤東被撤職的事。不聽話的毛澤東被撤職後,周恩來接任紅軍總政委, 成為紅軍的最高領導人 。周接手後, 很快就痛快淋漓的打勝了中央蘇區第四次反圍剿,一時威望升到頂點。——不過話說回來, 第四次反圍剿之勝, 周隻是借勢, 打法沿用的還是毛主軍時製定的那套戰略戰術。 

這之後,周開始雄心勃勃的開始自己軍事的正規化改革,為此, 他請來兩位高人當他的左右手:一位是外國軍事專家李德,另一位是留洋將軍劉伯承。周恩來請李德當軍事顧問,請劉伯承當紅軍總參謀長。

李德是德國人,是共產國際派到中國來的軍事顧問,畢業於蘇聯著名軍校伏龍芝軍事學院,並親身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科班出身的職業軍事專家;劉伯承曾在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進修三年,是中共將領中極少的在外國學過軍事的“留洋將軍”。

從常識考慮周恩來這個選擇一點錯都沒有:毛澤東隻是一個國內二流師範學院畢業的大專生,除了讀過幾本《水滸傳》之外,沒學過任何軍事理論,說好聽點,勉強算一個“業餘軍事家”,說難聽點就是一個軍事愛好者。相比之下,李德是外國軍事專家,劉伯承是留洋將軍,他們的軍事指揮水平,理所當然應該比毛澤東高明很多吧。 

可事實卻超出了周恩來的意料,真的打起仗來,李德這個外國專家和劉伯承這個留洋將軍,還真不如毛澤東這個專業不對口的大專生,如此才有了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的中央蘇區全體大搬家。 痛定思痛, 周恩來至此認識到,毛在軍事上確有非可以常情所測度的天賦長才, 如此,  在1935年遵義會議上,周恩來才主動支持毛澤東重歸核心指揮軍隊。

須知那時候中央蘇區的實際當家人就是周恩來, 周的影響力遠超於毛, 沒有周恩來的支持, 毛是不可能再度出山的。  

這裏應該指出一點:遵義會議後重新出山的毛澤東, 並非軍事指揮的第一人, (當然更不是全黨的第一人), 當時指揮軍事的最高機關是由周恩來、毛澤東和王稼祥組成的,而周則是下最後軍事決心的第一人。 換句話說, 從組織上毛當時仍是周軍事上的助手和下級。

直到後來周恩來在長征到草地的時候,得了重病肝膿腫昏死數日, 毛澤東才趁機把軍權完全攬到自己手中, 這之前毛澤東雖然有軍權,但名義上的軍事最高領導還是周恩來。

周恩來素來就以顧全大局為其政治理念的最高原則, 在這一點上周確實是高風亮節的踐行者, 所以, 周由於認定了毛澤東掌軍的本領確實比自己優長, 對職務調整也就完全沒有怨言, 而是心甘情願地當起了毛澤東的副手 。

不過, 周恩來雖然成為毛澤東的副手,真心輔助毛澤東,但並不影響他在軍隊中仍有巨大的影響力,周這種影響力甚至遠超朱德這位軍界元老。抗戰爆發後,中共建立兩支武裝“八路軍”和“新四軍”。八路軍當時由林彪為師長的115師、賀龍為師長的120師以及劉伯承為師長的129師組成, 其中115師是毛的鐵杆, 129師劉伯承則 與周恩來關係緊密,    所以毛派鄧小平做政委, 實際上就是監軍。 劉鄧關係很微妙,可以說並不好,遠不是電影或公開讀物中寫得那麽親密無間。此外, 毛派彭德懷實掌八路軍,彭那時基本屬於毛澤東井岡山係, 也有製約劉伯承的意思。彭曾因官家嶴戰役窘劉,不為無因。120師長 賀龍與周恩來雖然認識比毛更早,但後來81起義失敗後一係列事件, 兩人關係就變得複雜了,毛掌權後熱絡賀龍, 八路軍時期賀已經基本為毛站隊,而其搭檔關向英則是毛的鐵杆。 

總體而言,八路軍主要掌握在毛手中。總司令朱德基本屬於掛名。而新四軍的實際領導人則是周恩來。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八路軍是毛澤東的嫡係部隊,而新四軍是周恩來的嫡係部隊。

國共三年內戰中,周恩來是總參謀長, 毛周合作, 指揮起軍隊來如臂使指, 非常默契。 這期間毛澤東在軍隊樹立了自己的絕對權威,但也不要小覷周恩來在軍隊裏的影響力, 他可以說是毛後第一人。

建國以後,周恩來雖然沒有了軍職,但軍隊是認人的, 隻要感召力在, 權威和權力就在。 如果真有必要讓周恩來指揮軍隊, 那絕對也是沒有問題的。 比如1973年八大軍區對調, 王洪文點名時, 許世友就敢讓他出醜, 而周恩來點名,大家就都乖乖地起立。

正如毛澤東所說“槍杆子裏麵出政權”,共產黨內部也是一樣,誰的槍杆子多,誰的勢力就大。在1949年,毛澤東的軍隊占有絕對的人數優勢,這就確定了毛澤東在黨內的絕對領導地位。不過周恩來在軍隊的勢力也不可低估,毛澤東對周恩來不得不禮讓三分。

欲知詳情, 且聽下回分解。 

(附視頻 :細說913林彪出逃之謎(13)//周恩來用一聲大喊巧妙破局//邱會作披露周恩來如何微妙處理政治敏感事件//陳伯達的實力和他錯失的政治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