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的弱者
文章來源: 小島蝸牛2023-04-19 12:33:14

抖音有一類看客,為數還很多,看見國外就罵。比如看見槍擊案,就幸災樂禍;看見海外主播在國外被搶就罵“該,誰讓你往國外跑。”看見老外在中國使用“流量密碼”誇中國是世界最安全最幸福國家就無悔那啥啥,集體高潮,全世界沒有人比伏拉夫更愛中國。看見華裔被歧視、被外國人打了,還要刻意強調一下“這些人是華裔,不是我們中國人了,死了跟我們何幹?”這類人有個統稱:狹隘的民族主義者。

李小龍就是美籍華人,但也沒妨礙他愛中國,全世界的人都因為他知道了中國功夫的中文讀音“kungfu”,也沒妨礙所有中國人以他為驕傲。

最早的白人老祖先都在英倫三島,統稱盎格魯·薩克遜人。如今的五眼聯盟都是他們盎薩人的後代,包括如今的超級大國美國。為甚麽他們要組成一個信息共享、團結對外的聯盟,就因為他們都是一個民族,全都講英文。英國人並沒有因為有些昂撒人去了美國就鄙視他罵他是英奸。

同樣的道理,如果華夏民族成為一些國家的主體民族,就像新加坡這樣的國家多一些的話,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試想美國議會坐了一堆的黃皮膚華人,對中國有什麽壞處?潛規則的白人至上也會變成華人至上。至少整個抗日戰爭期間,整個東南亞的華人都給抗戰援助了巨量的物資。至少如今你去新加坡旅遊還可以講中文。而且,同文同種是文化交流最便捷的巨大優勢。

印度人的頂級人才基本上都是移民國外,這和印度國內缺乏有實力的企業有關係,但也說明印度整體(至少在文化上)對於某某政策是比較寬容的。印度裔蘇納克如今是英國首相,莫迪見了他激動地握了好幾次手,雖然沒什麽太大用。但同一個民族,心裏的親切感還是抹殺不掉的。至少在利益均等的情況下,他一定優先選擇自己的同種。

我想起了李連傑的電影《黃飛鴻2:男兒當自強》。這部電影的終極大boss不是八國聯軍,不是腐朽的大清,而是白蓮教教主,其實就是影射當時盲目排外的極端民族思想。徐克眼光犀利地用這部電影表達了他的史觀。白蓮教宣揚“神功刀槍不入”、“扶清滅洋”,火燒西洋學校、教堂,拔鐵路毀工廠,將中外矛盾拉到了極限。這對於強國有什麽作用呢?不僅沒作用,反而加速了國家的毀滅。

反觀日本至今有紀念黑船事件的紀念碑,也正是這種正視敵人放眼看世界的態度,使近代的日本飛速的崛起。後期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一批開明漢臣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夷製夷等稍微靠譜點的選擇。但是滿清對於漢臣的提防又使得這種措施並沒有落到實處。

那些敵視國外一切的鍵盤俠們,和當年跟著白蓮教教主見洋人就砍的教徒們沒有本質上的區別。這些人基本都是生活很苦的底層人,隻有罵國外才能使眼前的困苦稍微得到緩解,嘴裏的小酒也會愈加香甜而具有麻醉性。但烏合之眾在任何時代都無法理智地代表最優解。

劉慈欣在三體裏寫道:弱小和無知從來都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2023.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