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碎,大舅隨新冠而去
文章來源: hiddengem632022-12-25 12:25:44

前天大一大早接到家姐微信,大舅於當天上午高燒並發症,在洛陽醫院重症監護室去世,享年84歲。

接到這個噩耗,我的眼淚一下子就下來了,從未預估到他的離開會在這個關口,如今發生了也覺得是意外的意料之中。 老人,基礎疾病,新冠高峰期,沒辦法逃過的一劫。

大舅的一生,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從陣痛到誕生,成長,發展緊密聯係在一起的一生。回顧他的一生,就是看到了這個國家在過去84年的足跡。

外公家當時是地主,自己在村裏當保長,這挨到60年代,並不是什麽拿得出手的家庭背景。一大家子9個孩子,“辛苦拉扯”都是understatement了,全家幾乎每天都活在生死線上。

大舅18歲的時候,也是一個滿腔熱血的年輕人,部隊來村裏征招,想也沒想就報了名,無他,尋條活路。他長得好,用現在的話說,濃眉高鼻,玉樹臨風,沒吃飽飯還能長到180。這個外形,估計放當時群眾當中,是相當打眼的吧

大舅也是個能幹人,在部隊求上進,學文化,一步一步穩紮穩打,慢慢的越走越好,後來升到團長,這是後話。

自己好了,也沒忘了身後跟著一屁股的家人。每個月5元錢的津貼,全部寄回老家,給大妹妹繳學費,給小妹妹買奶粉,全家的衣食住行都靠他操心。 我媽就是他的大妹,因為有一個在部隊當兵的哥哥,哪怕家庭背景不好,在學校也頗抬得起頭。小學畢業,外公不讓媽媽再上學,大舅連夜打電報匯款回家,囑咐老父親一定得讓孩子學文化。想來他在部隊,也是吃了沒文化的虧,才要家裏人避雷。

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小妹妹(就是我的小姨)出生, 外婆沒有奶水,也找不到吃的,隻好給喂稀薄的米湯,餓得嬰兒哇哇直哭。 眼看著快餓死了,大舅托各種關係,買了奶粉寄回家,救了小姨一條命。 

直到現在,媽媽和小姨說到大舅,都是由衷的感激和愛戴。 

我出生以後,慢慢知曉了老馮家家譜裏,有一個神一樣的存在,那就是遠方的敬愛的大舅。他的擔當,博愛,對家的不離不棄,對家人的萬千摯愛,屢屢在家庭聚會中被回想,談論和紀念。

沒有大舅,就沒有我們當時那個家,是我媽的口頭禪。

沒有人知道大舅在部隊是如何磨練自己,發展自己的軍事技能,如何靠自己一切從頭越的細節。 能知道的,隻是他一步步晉升的喜訊。據我爸客觀的分析,大舅的升遷,都是真槍實彈,浴血奮戰出來的,領著自己的兄弟們,在中越邊境,在青海格爾木,在中原,都留下了他們英勇倔強的身影。

將近50歲退役後,大舅和妻子一起,選擇河南洛陽安家落戶,他成為洛陽市公交公司的總經理,金錢名譽均不圖,愛崗敬業少俸祿,用今天的話說,是響當當的優質經理人。

10歲那年,父母帶著我和姐姐一起去洛陽大舅家過春節。那是我第一次見到大舅。80年代中期的中國,已經脫離了藍,土,灰色彩,洛陽像春城一樣,歡迎著我們。大舅待我若親女,抱我坐他膝蓋上拉家長,大舅媽一雙巧手,給我和姐姐做了花棉襖,黑棉鞋,做了無數好吃的麵食。現在回憶起,那真真是真金白銀不換的天倫之樂。 

後來我工作後,因為地利之便,又去探望過大舅兩次,當時他已經退休,在家含飴弄孫,頤養天年。還是和當年一樣,他的口頭禪是,靜啊,這是你的家,常來耍。我離開的時候, 堅持送我去車站坐車,車都開出好遠了,看到他還站在那裏給我揮手,一摸衣服口袋,多出來200元錢。。。。對他來說,我是他永遠回不去的老家的後代,是他要永遠愛護照顧的下一代。

等我長大,到今天自己也是一個母親,想到大舅的一生,那些說出來,沒說出來的,記錄的,沒記錄的,都可以用自己的視角來解讀。 體會到他艱辛奮鬥的一生,不盡如人意的婚姻, 對家人的傾盡心血,對自身的崇高潔好,對工作的奉獻,這些都是在共和國經受苦難和走出苦難的大背景下,一個self-made man的傳奇。

人固有一死,生命的有限性,讓我們難逃渺小。而在從生到死這個過程,我們如何從一片瓦礫之地,站立起來,成就自己,並將家庭舉過雙肩,將社會責任置於個人利益之上,從青澀到成熟,從小我到大我,完成人生使命,人性的光輝讓我們得以超越渺小,賦予生命一個永生的意義。大舅就是這樣的典範。

我深深的,深深的懷念你,大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