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頌讚母親的文章比比皆是。相形之下,談論父親的作品無論數量,還是情感的炙熱強烈,都遜色許多。查考曆代中國文學作品,實在找不出幾個模範父親形象。
古典名著中,賈寶玉怕賈政有如老鼠怕貓,無需多言。劉備對阿鬥的作勢欲摔, 固然有效感動了趙雲,卻也太過缺乏一個父親看到幸存幼子起碼的欣喜關愛。若劉夫人見到這一場麵,恐怕難免心寒齒冷。按著“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老理兒,唐僧和三徒弟形同父子。然而取經的一路,隻看到徒弟們拚了命救師傅;而這師傅不僅窩囊,更愛濫發慈悲,用緊箍咒讓孫悟空吃足苦頭。實在也談不上可愛。
到了近代,關於父親的頌歌,首推朱自清的《背影》。然而那個微胖笨拙為兒子買桔子的父親,帶給人們的更多是對於生計艱難的同情,和父愛之有限的心酸。撇開小人物,有權有勢的階層怎樣呢?曹禺的《雷雨》中,周樸園深有城府,不動聲色地左右兒子的命運。機關算盡,換來的卻是兒子雙雙慘死。周樸園甚至成了封建家長的代表,象征著專製,冷酷,帶給孩子的隻是懼怕和反抗。
人的性情,大致分為溫柔、嚴厲兩種。溫柔一向是女性的特質和母親的專利。現今社會肯定不乏事業型的女強人配個家庭型的慈父。然而他們的子女,不願大加渲染父親的慈愛。強勢嚴厲的父親,又往往是子女心中的痛處,隻想忘卻,不願提及。東北作家阿城算一典型例證。他寫到他父親常在飯桌上大發脾氣,詛咒這幾張耗盡他一生,永遠也喂不飽的嘴。每逢此時,阿成和他的哥哥們就屏息靜氣地離開飯桌,同時極快地把飯扒到嘴裏,急急忙忙咽下去。阿城描寫他當時的心態:“我覺得自己像一隻害蟲,活得很下流。”很多國人抑鬱不得誌,都用弱小的孩子出氣。張楚的《姐姐》-“我的爹他總是喝酒是個混球,在死之前他不再傷心不再動拳頭;他坐在樓梯上麵已經蒼老,已不是對手”,唱盡了孩子們又怕又恨難以言表的心酸。
也有例外。史鐵生的短篇小說《來到人間》,就呈現給讀者一個冷靜,理性,富有反思精神的可愛父親。麵對生來缺陷的女兒,他想方設法引導她走好人生的道路。同時還要安撫軟弱悲哀的妻子,非常不容易。這是一部對殘疾弱勢群體表達關注,思索人性的難得的優秀作品,可惜少有人知。汪曾祺寫有《多年父子成兄弟》,林清玄寫父親質樸的祝福,“做什麽都做到最好,就是當個流氓,也要當大尾的流氓啊!”接著父子相對大笑,笑出了眼淚。這樣的父子情的描寫,過去很少,現在越來越多了。年輕一代作家中,有不少父子情的描寫,但似乎多是年輕父親對生命的禮讚,或是對父輩命運多舛的同情,比較少見平等的、智慧的、互益的父子交往。
一九一九年魯迅的《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至今仍代表著國人對父親的最高詮釋。其中“背著因襲的重擔,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 是廣為流傳的佳句。即使近百年後的今天, 魯迅先生願以一己犧牲,換取孩子們 “此後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這種無私奉獻,給孩子尊嚴自由的精神,仍然熠熠生輝。然而細細推敲, 黑暗的閘門就像分界線,父親困於其中;被解放到寬闊光明地方的孩子們,遇到問題又有誰可以依靠呢?畢竟寬闊光明還不等同於完美無缺。
文學作品是日常生活的反映。完美父親在文學作品中的缺席,正反映了其在生活中的稀少。古代中國的父為子綱,用魯迅的總結:“父對於子,有絕對的權力和威嚴;若是老子說話,當然無所不可,兒子有話,卻在未說之前早已錯了。”這就注定了父子關係的敵對疏遠。即使現在,也還有相當一部分國人,自覺不自覺地繃著架子,維持刻板的嚴父形象,和孩子親近不起來。來到美國,發現許多父親把孩子當成朋友,給予足夠的尊重。父子可以親密輕鬆地相處,可稱一大進步。
《聖經》中的約伯,或許是文學作品中一個完美父親的特例。“約伯記”開始短短五節經文,刻劃出這樣一位父親:約伯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他有七個兒子,三個女兒。他的兒子按著日子,各在自己家裏設擺筵宴,就打發人去請了他們的三個姐妹來,與他們一同吃喝。筵宴的日子過了,約伯打發人去叫他們自潔。他清早起來,按著他們眾人的數目獻燔祭;因為他說:“恐怕我兒子犯了罪,心中棄掉神。”
約伯這位父親,一定滿有慈愛,家庭和諧溫馨。所以兒子們不僅彼此和睦相處,還能關愛姐妹們——當時地位很低的女性。約伯更是個義人,他關心孩子們是否手潔心清,過敬虔的生活。除了提醒孩子們自潔,約伯還常常為他們獻上燔祭贖罪,防患於未然。當受到魔鬼攻擊,兒女慘死,家財散盡,自己全身長滿毒瘡,坐在爐灰中拿著瓦片刮身體的約伯,仍能平靜地反問暴躁詛咒的妻子,“難道我們從神手裏得福,不也受禍嗎?”正是靠著這樣在困苦中仍然溫柔安靜的心,約伯勝過試探,得到神更豐富的祝福。約伯是一位了不起的父親,因為他首先是一個敬畏神的,把與生俱來的神的形像盡力彰顯的義人。
人作為被造物的有限和渺小,注定了沒有人能充當孩子心目中“無所不能,無往不勝”的偉大父親角色。但可喜的是,當我們認識了神,我們就真正擁有了一位完美的天父。祂全然智慧,可以解答我們所有的疑惑;祂全然公義,對我們的過錯和罪性,“祂所愛的,祂必管教”;對我們的委屈,祂宣稱:“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祂又全然慈愛,以我們的本相愛我們,接納我們。我們呼求祂,祂隨時隨地地傾聽、幫助,賜給我們平安喜樂豐盛的人生。
如果真正認識了天父,我們將不再為日常瑣事纏累,因為隻要先求祂的國祂的義,我們所需用的一切,祂會豐豐富富地供應。有了這位天父,我們將不再為疾病困苦和生離死別而心碎,因為“將殘的燈火,祂不熄滅;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有了這位天父,我們不僅謹慎言行,更會注重自己的心思意念,因為“人看人是看外表,而耶和華是看內心”。最重要的,有了這位天父,我們不僅在世的日子有平安喜樂,死後更可以和祂在天堂永享榮耀,因為“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人世間的完美父親,一定會帶領兒女到神麵前。人世間本無完美,這個詞本來就是神屬性的專有名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