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啊!東坡!(一)
文章來源: 碼農學寫字2023-10-26 05:31:50

東坡啊!東坡!(一)

 

《上神宗皇帝萬言書》

 

蘇東坡一生寫了三百多首詞,認點字的人幾乎都可以吟上幾首,這不,中秋節剛過不久,我也不知收了幾條「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雖然我更喜歡把酒問青天。

 

東坡從政一再被貶,最後還到了海南島,一生的足跡被製成了動畫片,更讓人清楚看見,他真是一生顛簸。這些我學過一點但記得不清,隻因為沉浸在他詞曲的婉約、多情、豪放、與釋然的意象裏,竟然從來沒想過,看看東坡究竟寫了什麽?又在朝堂上說了什麽?讓新、舊黨人如此記恨他。

 

直到最近,讀到林語堂節選的東坡詩文選。第一篇《上神宗皇帝萬言書》,就讓我驚歎生於一千年前的東坡,竟有如此前衛的民主概念,終於有點感悟,他為什麽會被貶到天涯海角。如此對天子直言民主,罵宰相不容諫台,那不隻是把頭係在腰帶上,還會禍及家人。難怪他的第二任夫人王潤之,在東坡入獄後,匆忙燒毀許多文稿。

 

看看這一段:

書日:「予臨兆民,懍乎若索之馭六馬。」言天下莫危於人主也。聚則為君民,散則為仇讎。聚散之間,不容毫厘。故天下歸往謂之王,人各有心,謂之獨夫。由此觀之,人主之所恃者,人心而已。

 

皇帝可是天子耶!別說是布衣百姓,即使是大臣,要殺要剮,不是隻一個眼神而已嗎?他怎麽敢說「人主之所恃者,人心而已」!

 

美國的聯邦政府,就是設法在政府極權與分權之間求得一個平衡點。千年前的東坡,早就對極權與分權提出利弊與製衡。

他甚至提到以諫台製衡「未嚐罪一言者,……風采所係,不問尊卑」。與我在「成敗之間」文中提到的概念吻合。在廣納意見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有發表意見的機會,並給予適當的考量,不能因為職位、地位低而不采納。而且「未嚐罪一言者」,讓人安心發表意見。

 

東坡接著又說「……蓋擢用台諫,未必皆賢,所言亦未必皆是,然須養其銳氣,而借之重權者,豈徒然哉?

他鼓勵朝廷訓練專門找碴的人!皇帝與宰相權高位重,聽慣了阿諛奉承的好話。東坡這個為百姓著想,專門找朝廷麻煩的人,可不是把新、舊黨都得罪光了!

 

美國人一向自豪於言論自由,東坡早在千年前就提出來了「??夫彈劾積威之後,雖庸人可以奮揚。風采消委之餘;雖豪傑有所不能振起」。

有了言論自由,「雖庸人可以奮揚」,我一個不學無術的碼農也可以在這裏說三道四。

沒有言論自由,有思想抱負的人,如果不銷聲匿跡以求自保,就隻能坐穿牢底。

東坡啊!東坡!您這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東坡越說越起勁,竟然接著威脅朝廷「臣恐自茲以往,習慣成風,盡為執政私人,以致人主孤立,綱紀一廢,何事不生? ……是以知為國者,平居必常有忘軀犯顏之士,則臨難庶幾有徇義守死之臣,苟平居尚不能一言,則臨難何以責其死節?

 

在位者平常不讓百姓諫言,臨難時卻苛求百姓為國舍命。東坡質問「可能嗎?」,難怪他差點被斬了。

 

讀完《上神宗皇帝萬言書》,我掩卷歎息,也忍不住跟家裏的美國人炫耀:你們不是自誇美國對世界的貢獻就是民主製度。

嘿,千年前的蘇東坡已經身體力行了!

 

東坡啊!東坡!您早生了一千年。現如今我隻能歎: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圖片來源 Adobe Express by 碼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