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要發展成夥伴關係了?
文章來源: solo12023-11-24 08:28:08

2023年11月21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文章《做夥伴才是麵向未來的正確選擇》,“中美要共同樹立正確認知,共同有效管控分歧,共同推進互利合作,共同承擔大國責任,共同促進人文交流。這'五個共同'為中美關係的穩定發展澆築起五根支柱。”

這篇文章顯示中國政府對搞好中美關係的願望。夥伴關係就是我之前所說的站在美國一邊,這是中國發展的一個必要條件,意識不到這一點就是戰略誤判。中國也不是所有人都意識到這一點,意識到這一點的人也不一定能把它變成可行的戰略,所以才會出現中美衝突。

願望不等於戰略,很多人常常把願望混同於戰略。戰略是實實在在的行動方案及其預計的結果。我目前還沒有看到中國可行的戰略,那麽這就是暫時的緩和,而不是持續的合作關係。我二十年前就想通了中美關係問題,所以看得清楚,這對中國有一萬億美元的好處,但中國政府還沒有意識到我這個發明家的作用。他們請了基辛格,請了馬斯克,沒有請我。

這些20年前我就對一些省市和部門的領導講過,沒有起作用。如果按我的建議,現在既沒有中美衝突,也不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是已經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先進觀念的價值,可以使中國GDP提升高達10萬億美元。

以下簡單評論一下這篇文章。

“美國一些人抱持冷戰和零和博弈思維,執意將中方定位為最主要競爭對手、最重大地緣政治挑戰,嚴重扭曲對華認知。” 中國一些人也有同樣的想法。遠的有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事件,這個是中國站在美國的對立麵在先,美國炸館在後。當然,炸館本身不是美國政府行為,克林頓總統當時就道歉並賠償,江澤民與克林頓見麵時親自核實了這個情況。之後,美方提供錯誤地圖的當事人在DC附近的高速路上被人槍擊身亡。近的有俄烏戰爭,中國也沒有站在美國一邊。

“中國沒有超越或者取代美國的規劃,美國也不要有打壓遏製中國的打算。中方對美政策一以貫之,始終致力於構建穩定、健康、可持續的中美關係。中國從不賭美國輸,從不幹涉美國內政,也無意挑戰和取代美國,樂見一個自信開放、發展繁榮的美國。” 厲害了我的國,戰狼外交是什麽?

“台灣問題始終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美方應該將不支持台獨的表態體現在具體行動上,停止武裝台灣,支持中國和平統一。中國終將統一,也必然統一。” 台灣問題,需要大陸和台灣直接談,但需要我這個中間人,一個月談不好,兩個月應該差不多了。台灣問題,長時間無解,就是方法不對。鄧小平時代兩岸交談的共識就是這個問題超出他們的能力,所以把它留給後人解決。我這個愛迪生式的發明家就是提供一種新的思路。

“近年來,中美關係處於低穀,導致國際上關於'修昔底德陷阱'的討論有所增多。” 有人統計曆史上國家實力變更,15次中有10次衝突。中國方麵有些人甚至說,美國GDP的70%就是打壓的判據。這些東西並不是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