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華”------既想霸淩世界又缺乏自信的遮羞布
文章來源: 北美很美2022-06-26 21:25:48

“辱華”------既想霸淩世界又缺乏自信的遮羞布

“辱華”一詞是霸淩世界企圖的遮羞布,更是心智不足的潑婦罵街,是把內部矛盾向外轉移的慣技。

不知從何時起,辱華一詞爆發的頻率越來越高了,經常是外國的某個商家,一不小心就辱華了。事由嘛,每一個都很可笑。

什麽叫“辱華”?其實就是別人的話我們不愛聽。在這個世界上,強者如美國,弱者如非洲小國,無不時刻接受別人的評判或謾罵。一般來說,樹大招風,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如果說“辱X國”的話,世界上再也沒有比美國受到的指責與謾罵更多的了。既然他當了世界警察,那就是個得罪人的活兒,做得再好,總是有人罵,更別說美國也常犯錯。當街焚燒美國國旗的畫麵充斥著電視,也沒見人家跳起來。美國媒體也跟著罵,這點肚量還是有的。其實,包容性也是國家軟實力的一個重要指標。

滿世界跑的難聽話每天都有,過去也有,那為什麽現在咽不下這口氣了呢?說到底,還是有錢了,脾氣見長。記得在文革時期,就沒有聽說辱華這個詞。原因是那時中國窮,缺乏製裁別人的招數。遇到難聽的話,摸摸鼻子就忍了,假裝沒聽見。那為什麽今天就不忍了呢?老子有錢了。“吃我的飯,砸我的鍋”。本質是一種非常惡劣的話語霸淩,動輒揮舞經濟大棒,為我獨尊,逆我者亡,一副暴發戶的嘴臉。         

問題是,國內的網紅也經常罵別人,隻是別人不計較罷了。比如那些抗日神劇,連國內的人都看不過去了,也沒見人家說“辱日”。推行戰狼外交,把其它國家都罵遍了,也不見別人跳腳。總之,就是中國人的老虎屁股摸不得。渾身G點,一觸即跳。

“辱華”一詞的本質“媚華”,對於被打壓的外國人來講,就是他們欠罵。這些年的經濟全球化,讓西方嚐到了甜頭,他們渴望從中國得到廉價商品,同時希望培育一個新興市場,推銷商品。殊不知,和中國人做生意是有政治代價的,這個代價就是,金錢和良心二選一,拿了錢就必須閉嘴。最典型的莫過於德國,經濟嚴重依賴中國。可以預見,德國今後“辱華”還會很多。德國人挺悲催的,放著經濟自由的路不走,搞什麽綠色能源,依賴俄羅斯,現在也“辱俄”了。

這種“封口”思維,違反了普世價值,即言論自由。“辱華”罪從來也沒有一個標準,就看我今天的心情。“辱華”可以是任何時間,任何事情,有時讓人感覺像是田野裏布滿了地雷,明明是鋪著草,一旦踩上去,就炸了。一年365天,天天有禁忌。按照中國人的“辱XX”邏輯,你每拍一個抗日神劇,人家就得禁止出口一個產品。你對911事件叫好,美國就應該把一批中國公司從華爾街摘牌。可是人家不在乎。

感覺國內有一幫人,整天沒事幹,就等著有人“辱華”,手摸G點自慰起來,把滿心的怨氣,化作最汙濁的語言,傾泄進網絡,好像這是他們唯一能爽一把又不犯錯的時刻。哪怕是本無辱華,也要硬曲解為辱華事件。

連毛澤東也講,“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按照這個邏輯,壓根兒不存在“辱華”,難聽的話不搭理他就是了,何況你天天也在辱他。這些年,中國真可謂經濟上去了,氣量變小了。中國GDP排行老二,包容性不知排第幾,這也是中國在世界上沒有話語權的原因。

            俄羅斯人講的再難聽,也不“辱華”。真奇怪。

但是,別人也有“受夠了”的那一天,等到別人都放棄了賺中國人錢的想法,“辱華”大棒就自然不好使了。我辱你了,就說你單眼皮了,你能把我怎麽著?照這樣下去,總有一天別人不跟你玩了,連“辱華”也懶得去做了。中國就成了孤家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