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說:道載德德載人人載靈魂
文章來源: 蓬蓽生輝的友人2023-01-09 04:30:55

我們都把吃苦當做一種美德,可是很少有人能夠明白什麽是吃苦,我們著急地去爭,急不可待地去透支自己的精力,把這叫做吃苦。可是莊子說“吾以為無為誠樂也,又俗之所大苦也”我認為無為才是真正的快樂,然而世俗之人認為恰恰是一種折磨,是一種痛苦。無為是一種恬淡的心境。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萬物之本也。是歸於生命的根本,歸於萬物的宗源。

像莊子的《說劍》篇:庶人之劍。他們逞匹夫之勇。上決頸領,下決肝肺,無異於鬥雞!這樣的人多如牛毛,趙文王手下從來不缺少這樣的人。夾士門客三千,而且是前赴後繼,絡繹不絕。就包括我們讀書學習,也是很多人認為的大苦,認為是不可承受的苦,你讓他靜下心來讀一段經典,學習一點知識,他寧願去逞能好勇,他也不願意靜下心來,這就是莊子說的“又俗之所謂大苦也”。夫為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

無論老子和莊子怎麽苦苦婆心地教導我們,我們始終是無法領會這句話的份量。莊子多次提到這樣的人,楊朱問道於老子,還有孔子問道於老子,認為那些猴急猴急的人,眼疾手快的人,是一種努力,是一種吃苦的精神。老子告訴他們:這樣的人胥餘技係。勞形怵心者也,執留之狗來籍,猿狙之便自山林來。這樣的人隻能算得上搖尾乞憐的獵犬,隻能算得上是自以為是聰明伶俐的猴子而已。老子說“丘,予告若”。孔子,你過來,我告訴你。而所不能聞與而所不能言。我來告訴你,你從來沒有聽過的一段話,你也說不出來的一段話。

“凡有首有趾而無心無耳者眾,有形與無形皆存者盡無”。有頭有腳的人很多,但是實際上他是無心無耳者,所謂的“無心無耳者”指的是蟲子,是低劣的蟲子,有形與無形皆存者盡無。能夠做到有形與無形合而為一的,能夠做到身心合一的人少之又少。很少有人能夠真正的為自己的靈魂而活著,做自己的靈魂擺渡者。

莊子說了這樣一段話“道者,德之欽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質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道是載德的,德是載人的,人是承載靈魂的。如果把道比作大海的話,那麽德就是大海上飄蕩德一葉小舟,而我們的身體就是一個擺渡者。靈魂才是我們的根本,一切都是為了我們的靈魂服務的。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如果你能夠靜下來,能夠為靈魂擺渡,為靈魂服務,一切有利的東西都會向“我”而來。夫天地者,大父母也。為人父母者總是想一碗水端平,總是會敲打那些比較淘氣的孩子。天地作為大父母也是這樣。你越爭,越不安靜,上天一定會不斷地敲打你。天地是一個大爐。好比大冶鑄金,這時候如果有一塊鐵,一個鐵塊跳起來,對陶冶的大匠說,你一定要把我鍛造為鏌鋣寶劍,那麽陶冶的大匠一定會把這塊鐵視作不詳之物。

同樣的道理,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我一定要去爭,我一定要做人上人!那麽,夫造化者必以為不詳之人,今以天地為大爐,造化為大冶,惡乎往而不可哉!隻要我們能夠靜下心來,做一個靈魂的擺渡者,讓我們的靈魂安寧下來。無論何時何地,無論是什麽樣生命的階段,經曆什麽樣的事,都是一種逍遙和快樂!


抄錄郭偉勝先生視頻全文2023年1月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