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食故事裏看見愛情,在愛情故事裏看見失意
文章來源: 追憶212023-02-19 20:08:18

重溫老片 Julie & Julia (中文譯名《隔代廚神》)有新發現。美食故事隻是表麵,真正講的是兩代人的兩個愛情故事。

2002年,紐約曼哈頓白領朱莉突發奇想,決定用一年的時間試做 Julia Child 朱麗婭 恰爾德 Mastering the Art of French Cooking 食譜裏的524道菜,並記錄在博客上。博客讀者日眾,甚至有專業美食評論員準備登門拜訪。朱莉逃工一天,在家準備晚餐,不想被臨時爽約。她悵然不已,聽不進丈夫艾瑞克的百般開解,直到見他起身撒鹽才驚問,“太淡了?” 哈哈,看來朱莉的廚藝不怎麽樣!瑣事比 “美食” 更有味。比如,照做食譜裏的渥雞蛋。窄小的廚房裏,朱莉,女友海倫和艾瑞克輪番上陣,投蛋入熱水,終於做出了美味的渥雞蛋 (poached eggs),三人圍桌而坐,細細品味。除了友情,還有愛情。 Chris Messina 演的艾瑞克,寬容,大度,風趣。他支持妻子的做菜馬拉鬆,低落時鼓勵,癡迷時溫言開導,口不擇言時避讓,求解時原諒,是完美人夫。朱莉自知幸運,氣走艾瑞克後自問自責,“朱麗婭會這樣對待她的丈夫嗎?肯定不會!”

Stanley Tucci 演朱麗婭的丈夫 Paul Child,一個不太得誌的文化官員,含蓄儒雅,但護妻毫不含糊,就算是老丈人,也要反唇相譏。影片末尾,朱麗婭收到了書稿預定金,激動得一疊聲叫 Paul,“ How to pronounce this name?” Paul 麵不改色,“Who cares?” 可不是,隻要能出書,管它是哪一家出版社?!梅姨演的朱麗婭,惟妙惟肖。相形之下,Amy Adams 演朱莉,一如既往地用力過猛,有感染力嗎?有,但這感染力像看她漲紅了臉吹氣球,要麽一時換不過氣,要麽太用力吹爆了氣球,捏著汗看得 exhausting。

說起愛情,想起另一部網飛劇 From Scratch。據說是真人真事改編的愛情故事,但我是被預告片騙進去的,因為拍得實在太像 Eat Pray Love — 也確實是東施效顰,過猶不及。From Scratch 開頭躊躇滿誌,大有 Eat Pray Love 開啟女性自我尋找,治愈的旅程架勢,但後來就成了大雜燴,隻要是有話題性的,能勾起共鳴的,都往裏塞:父子矛盾,種族偏見,地域歧視,抗癌,大學生早孕,抱養,單親家庭。。。。。

名校畢業的艾米,前往意大利遊學數月,學繪畫。期間邂逅醉心廚藝的意大利廚師林諾,並墜入愛河。熱戀中的兩人回到美國,回到了現實。艾米去畫廊做銷售,而不是藝術家;林諾屈身外賣店做意式快餐,鬱鬱不得誌。存了一點錢,兩人決定投資盤店,要大幹一場,不料晴天霹靂,查出林諾得癌。一係列手術化療後,病情才稍緩,兩人又打算要孩子,但困難重重,不得已收養女嬰。林諾病情反複,最後不治,留下艾米和女兒。一個是想做畫家不得,一個是想當廚師不成,當所有的夢想隨時間褪色散去,除了失意,無奈,剩下的還有什麽?我看完了鄙視自己。怎麽說呢,好像冒然走進一家以 “家常菜” 做招牌的北京小飯館,吃了味道不錯,但又忍不住想,既然是家常菜,在家做即可,為何跑到飯館吃?中年人生活難道還少失意和挫敗嗎?又何必在包裝精致到失真的 From Scratch 裏回味?

另外一點小感慨,演藝圈是肉眼可見越來越卷了,連《阿凡達》的大女主 Zoe Saldana 也下凡網飛劇,還是這麽二三流的劇本和配角:演林諾的意大利演員比 Zoe 小十幾歲,帥氣是真的,演技青澀也是真的。(網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