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一頓,飽一頓” 和 “胖” 字新解
文章來源: 追憶212022-02-10 17:16:07

寫這篇文章的緣起是想了一個笑話。爸爸給孩子作憶苦思教育,細數當年 “食不果腹,衣不蔽體” 的苦日子,小兒子轉眼看到旁邊的姐姐,反駁說,“我們現在的生活也很苦啊,看姐姐的牛仔褲上好幾個大洞!” 這個笑話明顯是杜撰的,揶揄當前的高街時尚和搖滾風 (grunge) 。因為時尚的話題不在本文討論範圍,所以略過不提,我打算就著 “食不果腹” 這個因子,以我自己的切身體驗分享幾點身材管理的飲食心得。

     第一條 “食不果腹” 裏的 “果” 原意為 “填飽”,是果實  “飽滿,充實” 的引申義但我想反其道而行之,從字麵義字來理解這個 “果”自律節食要 “果腹”,多吃果類很有效。記得一個教瑜伽的朋友自嘲,“I eat like a bird.”  的確,朋友骨架高大,差不多有六呎 (feet),又是易胖體質,維持身材很不易,但她體型健美,秘訣就是日常吃各類堅果和種子 (seeds),還有一周一次的牛油果。我自己每周有兩到三天隻吃素沙拉,把喜歡的蔬果切塊,外加一把堅果和必不可少的醃漬橄欖。不加任何醬汁新鮮蔬果已經極爽口美味,我百吃不厭。

    第二條是,“饑一頓,飽一頓”。這一頓吃多了,下一頓就有意識地少吃,今天吃多了,明天就減少卡路裏攝入量,力求在小範圍內保持均衡,這個範圍可以是兩天,也可以是三天。比方說,過節聚餐的時候吃多了,那下一頓或第二天有意識少吃,“饑一頓” 就把多吃的 “補” 掉了。同樣的道理,有時候突然嘴饞 (crave),特別想吃什麽高熱量的東西,那就作弊 (cheat) 吃一點,但其它慣常東西舍去不吃或少吃,也可以找回平衡。我在這裏特別提醒 (安慰)自己,偶爾作弊 (cheat)  不是世界末日,間或放縱反而有助於長律久安:)

    第三條,尤其是素食者,要特別當心別上了高碳飲食的賊船。就像流行玩笑說的,所謂素食,到底是假素食還是真高碳? (Are you a vegetarian or a carbotarian?)

    我自己從來沒有身材的煩惱,基因自然是占了很大優勢,但生活在這個物質極大豐富(高碳高糖高油)的時代,再加上新陳代謝隨著年歲漸長而減速,還是要小心行船才能避免掉到體重坑。最後再分享一個小故事,說 “胖” 字的發音為什麽是 pàng ?還真有語言語音學家考證出來了!據考,那是因為 “胖” 跟 “湯 (tāng) 一聲,“糖 (táng) 二聲, “躺 (tǎng) 三聲,“燙 (tàng) 四聲都押韻。說得也有道理,湯,糖,躺,燙四樣都占全了,還能不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