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印象】5-外賣與拚飯(多圖)
文章來源: ToClouds2023-12-14 07:09:17
回國後自己一個人住了段時間。因為一次外出回來有點發燒,不知道是感冒還是陽了。我自己陽了不要緊,但家裏老人疫情期間基本沒出門,一直沒陽過,如果我傳染給他們,那真是罪過大了,所以馬上搬走一個人住了。好在發燒了幾天就退燒,也沒有嗓子痛等症狀,就是咳嗽很厲害持續了快兩周,應該是流感之類的。
 
 
自己在家裏封閉了一周多,一個人也懶得開火,就天天靠手機上的美團app活著-- 買藥、三餐點外賣、想吃清淡點的就在超市訂青菜、蛋、冷凍餛飩餃子等煮個湯。病好了後還是一個人住了段時間,就一直中午點外賣,晚上出去吃,天天吃的不重樣。雖然這樣飲食不太健康,但難得回國,就放縱了。
 
 
經常在手機上點外賣訂東西,這時候是真正體會到國內日常生活的方便(在北京,其它城市應該都差不多)。每次在美團app上點的外賣或訂的超市物品基本都是下單後半小時左右送到,不用任何小費,運費幾塊錢或免了。點開手機訂單還會實時顯示快遞員的位置、離你家距離多少、大概還有多久送到等。
 
 
(外賣現在不再用塑料袋,而是用環保袋,是個進步。小袋子還挺好看,出門裝點隨身物品正好)
 
 
(油條、包子、南瓜粥,再配點蘿卜幹,傳統早餐了。這份外賣大概15人民幣,北京的物價分層次,一般的日常吃飯不貴。)
 
 
(涼皮,佐料是分開的,這還不錯,否則送到時涼皮會糊)
 
 
 
(陝西的油潑麵和肉夾饃。這份大概25)
 
 
 
(黃燜雞和米飯。黃燜雞好像這些年挺流行,應該屬於魯菜。這份大概20出頭)
 
 
 
這些生活上的方便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有大量的快遞員,而且多平台共用,比如一個快遞員可以同時送不同平台上訂的藥、外賣、生活用品等,隻要在一個地域裏,係統會最優地安排他們的取單和送單線路,不需要每個平台自己有快遞員。我覺得這是多贏的,商家能吸引更多的訂單、繁忙的社會人能足不出戶節約時間、快遞員靠體力能獲得不錯的收入。
 
 
曾看到網上有人責備說城市的繁榮是建立在快遞員的辛苦上。但說起來哪份工作不辛苦?坐辦公室的白領外表光鮮,但對學曆有要求是腦力勞動,工作不久的可能還沒有快遞員掙得多。城市的繁榮需要快遞員,也給予他們一份不需要拚學曆、經驗,而報酬還可以的工作,是互惠的。
 
 
(外賣的餛飩,湯是用隔熱袋另外裝的,送到時湯還很燙)
 
 
 
點外賣多了,就發現了外賣的一種新玩法--拚飯。以前聽說過拚車、拚多多,拚飯還是個新鮮詞。這應該是美團上線不久的一個功能,就是地址在一個小範圍(比如同一個小區、同一辦公樓等)的互不認識的幾個人可以邀著在同一家店點外賣,因為節省了平台的送餐費用,會有更多優惠,外賣也可能更快送到。美團還推給我了本小區的拚飯微信群,我從來不加生活群的,但這次出於好奇,也加了群試試,進群一看本小區有上百人在裏麵。到了中午,就看到群裏有人發邀請拚某個外賣的鏈接,如果對這個外賣感興趣就點擊拚單;或者自己點了喜歡的,就等待別人來拚單。一般兩個人就算拚飯成功了,如果10分鍾內沒人響應,這個訂單會被取消。
 
 
我覺得拚飯有意思的地方是,有時自己不知道吃什麽,看到別人的點餐可能會有共鳴,就去拚一份。比如曾看到有人點了新疆手抓飯或廣式的腸粉然後邀請大家拚飯,而這些食物都是我自己點外賣不會想到的,所以馬上就去拚了,這樣雙方都滿意。我自己發出的拚飯邀請大概有一半被響應,這個時候還是有點高興的,覺得自己也給了別人吃的靈感。
 
 
雖然拚飯省不了幾塊錢,根本不值得花時間,但拚飯的過程挺有意思,帶來的愉快感不比看到銀行給了幾十刀的利息少。以前我總不能理解微信群裏搶紅包,看起來有頭有臉的朋友同學們會為了搶個幾塊錢的紅包全神貫注,搶到了就發欣喜若狂的圖。現在我理解了,這和錢多錢少沒什麽關係,就是圖個高興。
 
 
(拚飯拚來的廣式腸粉+餃子蝦餅豆漿,沒想到在北京吃外賣還能吃到廣式腸粉,這可是以前隻有在兩廣街頭才有的早餐。這份原價18,拚飯再加優惠券後就變成12了)
 
 
(點外賣怎麽能少得了這幾年的著名網紅小吃,廣西的螺螄粉。滾燙的螺螄湯分開包裝,好評)
 
 
(四川涼麵搭配新晉網紅小吃成都冰粉)
 
 
(韓國冷麵,腸和肉比較敷衍,但18塊錢就不用要求太多了)
 
 
(外賣的袋子有些挺好看的,尤其喜歡那個黑色的,天天拎著出門都用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