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莫言說他的母親想到的~
文章來源: 歲月沈香2024-03-29 05:55:19

2012年12月7日,莫言在瑞典文學院的報告大廳舉行了諾貝爾文學獎演講,他在這次的演講中很大篇幅講述了他的母親,追憶與母親在一起的那些艱苦歲月。一個大文學家,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特殊演講裏沒有誇誇其談自己的文學作品,而是一個兒子用最樸素的語言站在大地上對天上的母親訴說。

 

老舍曾說過:“人,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還有點孩子氣。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裏,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有母親的人,心裏是安定的。”

 

我在去年的春分節氣文中曾提到:“她在春天裏出生,她的一生如同春天的花、春天的陽光、春天的清風,總是給她周圍的人帶來春的氣息和溫暖感受,她的故事就是春天的故事。” 她就是我的媽媽,今天是我媽媽的生日,是她離世後的第二個生日。失去了母親,我真有老舍所說的那種失去根的感覺,那種風箏斷了線的感覺,心中所有的開心事和煩惱事沒有了傾訴的人,也沒有了心靈的歸宿。

 

在寫媽媽家族的係列故事時,我不知不覺地會想到媽媽,腦海裏時不時要浮現媽媽的身影,也幾次在夢中與媽媽相見,醒來後,我會把夢中與媽媽在一起的夢境碎片整理成一串串真實完整的記憶,跟媽媽曾經一起生活的記憶。

 

每個人追憶去世的母親都會百感交集,這裏麵有思念、有心痛、有愛和感恩,也有後悔等等情緒。

 

莫言在瑞典文學院演講裏追憶他的母親時說,他記憶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著家裏的一把熱水瓶去公共食堂打開水。因為饑餓無力,失手將熱水瓶打碎,他嚇得要命,鑽進草垛,一天沒敢出來。傍晚的時候他聽到母親呼喚他,他才從草垛裏鑽出來,以為會受到打罵,但母親沒有打罵他,隻是撫摸著他的頭。

 

而我對母親的記憶中最早的事,是媽媽每天早上上班之前,將我從睡夢中喚醒,要我坐起來,她給我梳頭紮小辮子,然後我又倒床繼續睡,她卻出門去上班。媽媽以前上班的地方比較遠,早上6點過一點就得出門搭乘公交車去單位上班。我兒時的頭發一直是媽媽給我梳,給我紮辮子,偶爾媽媽出差就是爸爸代勞,我記得上了初中我才開始學會自己紮辮子。

 

莫言說,他記憶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著母親去集體的地裏揀麥穗,看守麥田的人來了,揀麥穗的人紛紛逃跑,他母親是小腳,跑不快,被捉住,那個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個耳光,她搖晃著身體跌倒在地,看守人沒收了他們揀到的麥穗,吹著口哨揚長而去。他的母親嘴角流血~

 

而我記憶中最痛苦的事,是有一年冬天,我媽媽不小心掉進了冰冷的長江河水裏。那是我上小學的一個寒假,有一天上午,我正在家裏寫作業,爸爸匆忙從單位趕回家,一邊急急忙忙打開衣櫃找媽媽的衣服,一邊對我和哥哥們說:“媽媽剛才在上船的蹬船扳上不小心掉進了河裏,被人救了起來,現在醫院裏,我給你媽媽送衣服去”,我知道,那天媽媽去合川一個工廠檢查工作,以前,從重慶到合川都是坐船,一種長江的客輪,媽媽在重慶朝天門碼頭上船。兒時經常聽說有人掉進長江後被淹死,長江水流急,有漩渦,人掉下去很快被水衝走。聽說媽媽也掉進了河裏,我的臉色驟然雪白,瞬間眼淚汪汪,我和兩個哥哥一起跟著爸爸去了醫院,第一次看到媽媽躺在病床上,從小就愛哭的我撲在媽媽的白色被子上哭得稀裏嘩啦,仿佛媽媽真的被河水帶走似的。那是我的記憶中為媽媽哭得最傷心的一次,再一次就是媽媽去世的那一天。

 

莫言講到他記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個中秋節的中午,他們家難得的包了一頓餃子,每人隻有一碗。正當一家人吃餃子時,一個乞討的老人來到了他家門口,莫言端起半碗紅薯幹打發他,他卻憤憤不平地說:“我是一個老人,你們吃餃子,卻讓我吃紅薯幹。你們的心是怎麽長的?” 這時,莫言氣急敗壞的說:“我們一年也吃不了幾次餃子,一人一小碗,連半飽都吃不了!給你紅薯幹就不錯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滾!” 莫言的母親訓斥了他,然後端起她那半碗餃子,倒進了老人碗裏。

 

而我也有類似最深刻的一件事。我二哥出生後,因為媽媽的奶水不夠,家裏請了一個奶媽,奶媽當時也生了一個兒子不久,奶水很好,因為窮就出來當奶媽兼保姆。奶媽在我家做了好幾年,直到二哥上了幼兒園中班才離開,她跟我們家的關係相處得很好。七十年代的某一天,奶媽的老公(奶爹)突然來到了我家,他說奶媽病重需要錢治病,他已經走投無路了,該借的錢都借了,最後想到了我們家,希望借點錢。我媽媽好菜好飯請奶爹吃了一頓,然後拿出家裏僅有的錢給了奶爹,並說不用還了,最後還要求二哥送奶爹去火車站,給奶爹買張火車票。我當時心裏有點不滿,覺得媽媽對他們太好了,我要零用錢的時候,媽媽這不肯那不肯的,現在對外人如此的大方。媽媽也跟莫言的母親那樣教育了我,說做人要懂得感恩,要善良和有同情心。

 

回憶兒時的經曆,我想,每個人都有一些後悔的事,莫言說,最讓他後悔的一件事,就是跟著母親去賣白菜,有意無意的多算了一位買白菜的老人一毛錢。算完錢他就去了學校。當他放學回家時,看到很少流淚的母親淚流滿麵。母親並沒有罵他,隻是輕輕的說:“兒子,你讓娘丟了臉。”

 

而我左思右想,好像兒時沒有犯什麽特別的錯讓我後悔,我的童年還算快樂,無憂無慮,也比較乖巧聽話,經常得到爸媽的表揚。如果真要說件後悔的事,我想應該是有一次我冤枉了大哥,給爸媽打小報告,害得大哥被爸爸打了一頓。兒時那個年代,擁有幾支彩色鉛筆是很稀罕的事,有一年爸爸到外地出差,給我和哥哥們每人買了一套彩色鉛筆(其實就隻有幾種顏色),我大哥喜歡繪畫,彩色筆用得比我多,我舍不得用。有一天下午我在家做作業時,我發現自己的彩色鉛筆少了一支,我就認定是大哥拿了,大哥說沒有拿,我們倆爭吵了起來,於是,爸媽下班後,我給爸媽告狀,說大哥拿了我的彩色筆還不承認。“不承認”三個字讓爸爸的眼神嚴肅了起來,拿了別人的東西承認與不承認性質完全不一樣,“不承認”是絕對不能容忍的,爸爸問了大哥幾遍,大哥始終不承認,最後,爸爸生氣的打了大哥一頓。結果,第二天上學,班上同桌的男生把那支彩色鉛筆還給我,原來是他偷偷拿了我的筆,回家被家長發現,要求還給我。有了真相之後,爸爸和我都有向大哥道歉,但大哥還是好一陣子都不理我。去年,我們幾個兄妹給爸爸辦完了後事之後在一起聊天還聊到了這件事,因為這事,當時媽媽重重教育了我,不要憑空想象冤枉人,要實事求是。

 

莫言的母親裹過小腳,沒有讀過書,不識字,一直在農村種地過日子,經曆過饑餓和貧窮,我的母親跟他的母親雖然生長的環境不同,生活的經曆不同,但是,她們都有全天下所有母親的共同特征:善良、慈愛、包容、勇敢和堅韌,她們對親人無盡的愛、無私的付出和無條件的支持。

 

我一直認為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母親都是枕著光的女人,她們無論麵對何種困難和挑戰,都保持樂觀和堅定,心中永遠保持著對美好末來的信念和希望。這種信念就像是一束光,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給孩子力量和勇氣。

 

今天是媽媽的生日(很巧,今天也是耶穌受難日,Good Friday ),早上我一起來,就連打了三個噴嚏,老話說,打噴嚏是有誰想你了,我知道,那一定是媽媽在天上想我了。以前,每當我過生日時,我會打電話給我媽,感謝媽生育了我;每當我媽過生日,我更是會打電話給她,因為有她才有了家,有家才有了我。

 

如今,媽媽沒了,去了天上,我再也不能跟她通電話了,我寫下這些文字,希望媽媽能看到,讀上。博友人參花在她最新的文中寫的這句話我頗有同感:“我自從父母雙親離世後,對生命的意義思考很多。沒有了父母,曾經的家已不再,兄弟姐妹都成了親戚。親戚就是,想走走,不想走不走,合得來合,合不來不合”。

 

我很喜歡餘華的這段話,想跟大家分享:“我們來到這個世界,隻有一次,百年之後,沒你沒我,我們拚搏一生,帶不走一磚一瓦,我們執著一生,帶不走一絲愛恨情仇。人生苦短,所以吃你想吃的飯,見你想見的人,看你喜歡的風景,做你喜歡的事。人生本來就是次減法,來日並不方長,所以,當你嚐盡了人間之苦,回眸之時,便會發現人生就是如此愛恨情仇。來來去去,終究是一場空,時間撲麵而來,我們經曆的痛苦最後都終將釋懷。

 

這幾天台北淡水紫藤園的紫藤花盛開,特別漂亮,我喜歡紫藤花,拍了幾張照片,感覺很應李白的詩句:

《紫藤樹》

紫藤掛雲木,花蔓宜陽春。

密葉隱歌鳥,香風留美人。

 

今年春晚上,任素汐獨唱的枕著光的她這首歌我非常喜歡,今天我翻唱了這首歌,送給天上的媽媽,就算是我給媽媽的生日禮物,祝媽媽在天上生日快樂!我知道,媽媽一定會喜歡我的禮物。(建議戴耳機聽歌)

透過窗看一幕童話

枕著光芒的雲下

晚風輕輕地吹過她的銀發

他笑著等她一起慢慢走回家

幸福有時候不說話

總在平凡裏發著芽

就算日子偶爾有傷疤

也能從裏麵長出新枝椏 對嗎

枕著光的她往前走

路上難免風吹雨打

叫上一聲老伴啊 便有人應答

她就曉得 到了家

等到歲月把皺紋縫成一朵花

他們挽著手把生活過成一幅畫

可能她一千幀的芳華

都繡在了心裏吧

陪伴是回答

他婚禮上對她說別哭

他病中對她說別哭

愛是兩個小人兒遇上

都在努力給對方 照個亮

等到歲月把皺紋縫成一朵花

他們挽著手把生活過成一幅畫

可能她一千幀的芳華

都繡在了心裏吧

枕著光的路上有個他 不怕

 

我最近比較忙,下個月又要回國一次處理一些事情,所以,我要暫停寫博和離開文學城一段時間,在此,跟大家說聲再見。

祝大家寫博愉快!

複活節快樂!

Happy Easter!

 

 

 

3/29 寫於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