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港旅遊回來,說幾句真實感言
文章來源: 歲月沈香2023-11-11 05:24:31

今天在寫這篇文的中途,我讀了好博友麥姐的博文《親見一位活得久且活得好的典範》,她在文中講述了一位名叫Stamatis美國人的故事:他66歲時被發現肺癌晚期,醫生說他隻有六個月的生命,於是,他和妻子搬回希臘老家等死。當然,他不是悲觀的等死,而是快樂的在老家生活。當他活到102歲的時候,記者問他的秘密是什麽,他聳了聳肩說:“我不知道,我猜我就是忘了死亡吧。” 這是博友麥子這篇文的鏈接: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6644/202311/8488.html

 

我也是肺癌患者,手術三年了,現在一切安好,如果你聽聽我今天的歌聲“Sailing ”,你就知道了我的肺活量還是不錯的,因為,我也忘了自己是病人:)

 

我有超過十年沒有進去香港了,以前幾乎每年都會去一次。前幾天,因為先生去香港辦事,我當跟班,跟著去香港玩了幾天,反正台灣去香港很方便,飛機一個半小時就到了,沒有時差,連氣候氣溫都一樣。

 

十年過後再去香港,我不由得感歎幾分,最大的感受是感覺香港沒有以前那樣人氣旺盛,從機場到城市的街上,人流比以前少了很多,特別是外國遊客明顯減少,而周圍總是能聽到大陸的普通話和地方方言話,也就是說,國內的遊客相對比以前大大增多。當然,也許眼下香港的冷清是疫情重創之後還沒有恢複元氣。

 

十年了,作為國際大都市,香港的市容變化不大,這一點跟台灣很像,十年來沒有太多的城市建設。香港的街道依然是那樣的狹窄,樓與樓之間間隔距離很小,尤其在九龍這邊,房子老舊,街道的路麵也很老舊。站在九龍半島這邊的維多利亞港,望著對麵的香港島,以前我覺得維多利亞港好壯觀,好漂亮,如今感覺整個海港變小了,高樓大廈變矮了,除了增加了兩棟超過400米高的大樓之外(環球貿易廣場和國際金融中心),感覺香港島的變化真的不大,這樣的錯覺也許是這些年看多了國內的變化,有了比較參照物。

 

這是香港維多利亞港

盡管市容變化不大,但香港整個城市還是保持很幹淨,新老城區都是一樣的幹淨,依然表現出了港人的基本素質和國際大都市的規範管理。

 

以前的香港人有優越感,比較排外。我先生還在台灣生活、工作的時候就開始跟香港人打交道,他說,別說對大陸人,以前香港人對台灣人都是高高在上,優越感十足。這次香港之行我明顯感覺到香港人說話普遍比以前的語氣溫和多了,看他們說話時,麵部表情也多了一些。在我的印象裏,以前的香港人說話比較生硬、直接,有時候還帶點不耐煩的語氣,記得以前去香港,有一次排隊買一杯飲料,付錢的時候,我拿出一把硬幣因為動作慢了一點,店員口氣不耐煩的對我說“快一點啦”。而現在,他們說話客氣了一些,麵部也有了溫和的表情,不像有人說的,香港是一個沒有情緒的城市,跟他們打交道,看不出來他們是開心還是不開心,他們走在街上步伐匆匆,麵無表情,更看不到笑容。我這次在街上有向香港人問路或詢問其他的事,感覺得到他們都麵帶微笑,很nice的告訴我。當然,香港人還是那樣走路來去匆匆,因為他們的生活節奏一直快,沒有辦法改變。

 

香港人做事認真,一板一眼,他們有職業素養,堅守規定,這些特征我感覺這十年還是沒有變。比如這次在香港,我和先生去一家正宗的粵菜餐館吃晚餐,接待生很禮貌地報出有幾種座位選擇,問我們選哪種?當我們坐下來之後,立刻來了一位男士服務生,也是很有禮貌的自我介紹之後,給我們菜單,並報出幾種茶水,問我們選哪種?由於我晚上喝茶或咖啡都會影響睡眠,我對他說:“不用茶水,就來白水吧”,他一本正經地回複我:“喝白水也是按照茶水收費,這是規定,你確定不要茶水嗎?” “收費就收費,還是來白水。” 我隻能這樣說:)

 

這時,我們看到餐桌上的餐具每人有兩副筷子,一副深色,一副淺色,顯然有一副屬於公筷。我先生對那位服務生表示,我們就兩個人,不必用公筷,請他收走一副,服務生不收,讓我們就放在桌上吧,我想,這也是他們的規定,不能隨便收客人的筷子。我們隻好收起兩副筷子放在桌子邊。

 

這是當時的餐具擺放

這次香港之行還有一個感覺,香港很多服務行業的勞工年輕化,而且來自中國大陸,我們在酒店、商場、餐館遇到好幾位年輕的服務人員,他們告訴我們都來自國內,我隻在一家吃早茶的餐館裏看到有年紀比較大的香港人。據說,現在很多大陸人來香港求職,除了服務行業,其他行業都是如此。

 

香港逐漸被大陸滲透,我不知道這種現象是好還是壞?

 

香港畢竟是老牌的國際大都市,盡管現在感覺不太景氣,有夕陽西下近黃昏的味道,但是,作為東方之珠,它還是有獨特的魅力。總而言之,我還是喜歡香港,它跟台灣有很多相似之處,有些物價比台灣便宜,是消費和購物的好地方。

 

離開香港的前一天,我去了香港藝術館,正好趕上有一個很棒的畫展,展出意大利文藝複興與威尼斯畫派著名畫家提香(Titian)的油畫作品,不容錯過,我有幸參觀了畫展,沒想到參觀費才30港幣。

 

這是在香港藝術館拍的

這是畫展的宣傳冊,作品名稱叫《花神》,是提香“美人肖像”係列的代表作。

據宣傳冊介紹,16世紀是文藝複興與威尼斯畫派的黃金時期,作為土生土長的威尼斯人,提香是當時地位最崇高的藝術家,其描繪人類愛情、欲望、權力和靈性等強烈情感的非凡才華,令他在威尼斯以至歐洲各地備受追捧,贏得教皇、皇室和貴族的喜愛。他被譽為西方藝術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我十幾年前在威尼斯參觀過他的作品,當時就被他的畫深深吸引,這次在香港再次欣賞,令我喜出望外。

 

這幾張照片是我翻拍的油畫作品,我很喜歡(展覽館允許參觀者拍照),畫展展出了好幾十幅畫,我不好意思翻拍多了,就隻拍了幾張。你會注意到提香的每幅油畫都有一種特別的紅色,這就是人們稱之為的“提香紅”

 

《花神》

《麗達與天鵝》

《耶穌受洗》

《沐浴中的巴特舍巴》

《試觀此人》

《維納斯、丘比特與伏爾甘》

《聖母、聖子》

《基督與聖者》

畫展的最後,免費為參觀者AI畫肖像,AI給我畫了兩幅肖像:)我覺得一點不像,我的幾位同學看後說,有點點那種韻味:)

 

這是AI給我畫的肖像

 

上幾張我在香港逛街時購買的休閑服,我配搭後拍了照片,隻是拍出來好玩哈,不一定是你喜歡的風格:)

這首歌《星· Sailing 》是當今大陸很火的女歌星單依純唱的,歌曲的後半部是英文歌“Sailing ”,一首非常著名的英文老歌,相信很多博友都喜歡Sailing這首歌。我翻唱了單依純的版本,希望你喜歡。戴耳機聽,非常有氣勢的歌聲。

 

 

 

 

 

11/11 寫於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