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壇上新的兩位女將· 藍白合破局倒計時
文章來源: 歲月沈香2023-11-23 05:31:44

女人執政好像成為了一種世界潮流,在台灣,女性參政者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受到政治家們的青睞和民眾的關注,台灣2024年總統大選正在如火如荼進行和激烈角逐當中,在這場選舉大戰中,有兩位女性人物引起了全球的關注,一位是民進黨新推出的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女士,另一位是民眾黨總統大選總幹事,柯文哲的競選軍師黃珊珊女士。

 

蕭美琴

11月20日,民進黨的競選總部正式宣布了副總統的候選人,她就是目前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她將跟賴清德一起競選2024年台灣總統與副總統職位。

蕭美琴,1971年出生,今年五十二歲。她的父親是台南本地人,她的母親是歐裔美國人,所以,蕭美琴是混血兒。她在日本出生,隨後跟著父母回到台灣台南生活。父親曾擔任台南神學院院長,母親以前在美國曾獲紐約聯合神學院音樂碩士,到了台南也擔任神學院教師職位。蕭美琴隨家人在台南定居,生活了18年。

 

蕭美琴是家中三個孩子的老大,她在台灣讀了小學和初中。初中三年級讀完,她的父母舉家移民了美國,定居在新澤西州,她在新澤西州的Montclair High School就讀高中。高中畢業後,她在美國俄亥俄州的Oberlin College就讀,大學畢業後,她申請到了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東亞研究所,在那裏,她開始接觸一些台灣民進黨人士。1995年,她離開學校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台灣民進黨駐美代表處的活動執行長。

 

蕭美琴從小就跟著父母周遊世界,到過很多國家,五歲的時候,她還跟著父母在英國住過一段時間,在英國上過幼兒園。她在台南的家鄰居也是來自不同的國家,有美國、加拿大、英國、日本等,所以,她從小生長在多語言的環境中,造就她成為了“多聲帶”人,她能講幾種語言:國語、台語、英語、日語。

 

由於蕭美琴的父親曾經參加過台灣的美麗島事件,這是蕭美琴最早獲得的政治養分,也是她日後不認同中國,有台獨政治傾向的根源。

 

蕭美琴的父親曾經寫文章介紹過女兒,他說,女兒從小就表現出了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她在大學期間就參與競選學生社團幹部,同時參與許多支持“台獨”的活動,她周圍的人都認為,她有明確的政治傾向和強烈的政治抱負,她將來肯定會走政治這條路。

 

蕭美琴至今是單身,她從未結過婚,以前談過一次戀愛,因男方劈腿,終止了這段感情。她曾寫過一本書,書名為《一個人也可以》,據介紹,她在書中展現了獨立的個性、十足叛逆的女性主義者,以及滿腦子裝著對抗“男性沙文主義”的思想。

 

她這次從美國回台灣加入了賴清德的競選團隊,從她豐富的政治經曆上來看,她的加入對民進黨的大選有加分作用,她加入民進黨的黨齡比蔡英文還長。

 

但北京認為,“賴蕭”組合是“獨上加獨”,對台灣老百姓不利。

 

黃珊珊

很多人知道黃珊珊是從她曾經擔任台北市副市長開始的。她的成長經曆跟蕭美琴截然不同。

黃珊珊,1969年出生,今年五十四歲,她在台中的眷村裏出生,在高雄長大。她的父親是中國湖南湘潭人,國軍陸軍中校退伍後轉任警務工作,母親一直是家庭主婦。所以,她屬於台灣的外省人第二代。

 

她跟蕭美琴除了出生不同,成長的家庭背景不同之外,還有不同的是,她的所有教育都是在台灣完成,她的最高學曆是國立台灣大學法律係大學本科。盡管是大學本科畢業,她也很厲害,畢業後就考取了台灣律師執照,那年她二十三歲。

 

在大學求學期間,她也積極參加過一些社會活動,比如“野百合學運”,該學運發生在1990年,是國民政府遷移台灣之後第一次大規模的學生抗議活動。這次學運的主要訴求包括有“解除國民大會”、“召開國是會議”等四項要求。當年的李登輝總統采納了學生的部分要求,不久後召開了“國是會議”,使台灣的民主化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她的政治生涯從二十九歲開始,1998年,她在做職業律師期間,受到台灣新黨的邀請參選台北市議員,最後參選成功,開始擔任台北市議員。

 

2002年,黃珊珊轉向加入了宋楚瑜領導的親民黨,以親民黨身份繼續擔任台北市議員。以後的日子,黃珊珊以親民黨身份,斷斷續續擔任台北市議員,直到2019年,親民黨黨主席宋楚瑜訪問中國大陸期間表態支持“協商一國兩製”之後,她不認同宋楚瑜的觀點,請辭了在親民黨擔任的文宣部主任的職務,

 

2019年10月,她應柯文哲的邀請,接任台北市副市長。今年4月,她加入了柯文哲為黨主席的民眾黨,但她還保留著親民黨的黨籍。

 

黃珊珊2001年結過一次婚,2016年離婚,現有一子。

 

黃珊珊也寫過一本書,書名為《33個人生故事》,她在書中講述了自己人生中的33個故事,向讀者公開了她的成長經曆和內在的思索。她聲稱,自己不是富二代、政二代,她都是靠著自己的努力和堅守自己的信念走向政壇,希望憑自己的努力去改變這個社會,改變這個國家。

 

說實話,我以前對黃珊珊完全沒有關注,一點不了解,她在做台北市副市長期間也沒有表現出特別的領導才能,也沒有做出什麽特別的貢獻,所以,去年她在競選台北市市長時,敗給了國民黨的競選人蔣萬安。

 

通過今年的台灣總統大選,我才對黃珊珊有了一些了解,原來她是柯文哲最強大的幕後軍師,尤其在藍白合的決議方麵,她在民眾黨裏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正是由於她的多次阻擾和影響著柯文哲的判斷力和決策力,使得藍白合反反複複,幾經周折,最終瀕臨破局。

 

博友丹哥在我給他的博友留言後,他回複我說:“台灣大選嗚嗚喳喳,沸沸揚揚,沈香近距離觀察體驗台灣民主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每天都上演不同戲碼,比小說和電影精彩。” 丹哥說得一點都沒有錯,從11月15日藍白合協商決定聯合競選之後,藍白合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而且一天一個樣,真是如同演戲一般,這幾天跌宕起伏的戲劇情節完全可以寫出一部精彩的驚心動魄大片。

 

11月15日,藍白兩大黨經過半年多的戀愛,終於坐下來協商,達成共識後,雙方簽了訂婚協議,本計劃18日辦理結婚登記,並宣布將來組合的家庭裏,誰主正?誰主副?

 

結果,白方主角回到自個的家裏,被家裏的婆婆媽媽們指責一番,認為他被藍方騙了,所談的結婚條件不合理,不能再讓步,拒絕18日去辦理結婚證。

 

接下來幾天裏,藍方搬出專家一再解釋,沒有欺騙對方,也沒有像白方所言那樣,退讓了多少多少。藍方一直要求白方坐下來再協商,而白方不依不饒,在召開記者會時,委屈得傷心落淚,他的婆婆媽媽們也跟著他痛哭流涕。

 

白方家族還召開誓師大會,宣稱一定要以“正”的名義奮鬥到底。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離登記結婚大限時間越來越近。藍白雙方盡管都有喊話,要努力聯合可以聯合的力量,實現政黨輪替,但是,白方始終以結婚條件不合理為由,不願意跟藍方商談,而是頻頻找另外一位有意願結婚的郭姓之人。

 

今天下午,在登記大限即將到來之時,經過侯、柯、郭三方反複的喊話和電話溝通,侯、柯、郭、朱、馬五人終於在台北的君悅飯店進行“藍白郭”三方公開會談,全程新聞直播。很遺憾,會談最後不歡而散,藍白合成了無言的結局,麵對這些天跌宕起伏的紛爭,焦急的民眾期盼的“峰回路轉”、“絕路逢生”恐怕很難出現。

 

這是今天下午,藍白郭三方最後一次會談的現場圖片(網絡圖)

最後的可能是,白與郭“結婚”,因為郭是大富豪,辦婚禮需要20億元,白方是絕對拿不出這筆錢,有錢才能辦好事。

 

非常遺憾,在感恩節的這一天,藍白合就這樣在無言之中畫上了句號,難道這就是台灣的宿命?難道這是上帝的故意安排,是對台灣的一次重大考驗?

 

今夜,藍白郭三方的主角們注定無眠,他們都應該各自好好想一想,中華民國的前途在哪裏?台灣人民的未來是什麽?明天下午5點鍾候選人申請登記截止,希望在最後一刻有奇跡發生!

 

今天是感恩節,對於我們普通的老百姓而言,節日還是得過,日子是自己的,該幹嘛幹嘛。為了過節,我今天買了一些台灣零食,晚上跟先生一起去了一家不錯的台菜餐館慶祝節日。

 

這些是我買的台灣零食

這是今晚吃的台菜,其中有一道菜“青龍皮皮挫”我很喜歡,皮蛋油炸後用青椒以及酸甜的佐料炒的。

《奇異恩典》這首歌最初由英國牧師約翰· 牛頓作於1779年,歌詞簡潔,充滿敬虔感恩的告白。我翻唱了這首歌的中文版。

 

祝福文學城的小編們、博友們和讀者們感恩節快樂!闔家幸福!

 

 

 

 

 

11/23 寫於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