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諾獎提名者殘雪的小說《茶園》
文章來源: 歲月沈香2023-10-06 06:15:04

在寫這篇正文之前,我想推薦博友XQQ的【“騎”樂無窮聖路行】係列文,她與先生沿著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海岸線,實現了真正的騎自行車遊,那才是名符其實的“騎”樂無窮!與她的騎遊相比,我的鐵道自行車就太遜色太了:)這是XQQ博友的博客主頁:https://blog.wenxuecity.com/myoverview/61307/

 

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昨日出爐了,挪威劇作家約翰· 福瑟(Jon Fosse)獲得了這一殊榮。在這之前,今年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排名第一的中國作家殘雪備受矚目,中國一片歡呼聲,感覺殘雪是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已經十拿九穩了,結果,昨天殘雪又一次與諾獎失之交臂,據說,去年的諾獎提名殘雪的排名也很超前。

 

殘雪”這位作家的名字,我很多年前就聽說過,但不了解其人和她的作品,記得2000年的時候,我在北京跟中國作家池莉交談時(為了寫一個專欄文章),聽她提起過“殘雪”這個名字,但我當時沒有很在意,之後再也沒有去關注。

 

去年,當人們都在期待殘雪能否獲得諾貝爾獎文學獎時,我才第一次上網查詢殘雪的資料,包括她的作品。後來,我讀了她的短篇小說《山上的小屋》,當時覺得很難讀懂,故事荒誕離奇,文字抽象,描述的人與物,甚至時間都跟我們現實中的世界大相徑庭。我就停止了讀她的作品。

 

正好這幾天我陽了隔離在房間裏,我有了時間,那就再來讀一讀她的短篇小說吧,我選了短篇小說集茶園,因為據出版社介紹說:“這部由殘雪精心編選的小說集是一條你認識殘雪的捷徑,通往殘雪所開鑿的那個龐大而隱秘的文學世界。”

 

這部短篇小說集中的第一篇小說就叫《茶園》,小說故事情節很簡單,人物隻有兩個,黃石與黃伯。故事講述了一位名叫黃石的十四歲男孩,因他奶奶的提議,他獨自一人坐火車去了遠房伯伯黃伯的茶園。到了茶園,黃石發現這裏沒有茶園,而是荒原,沒有綠油油的茶樹,而是“一些疙疙瘩瘩的樹幹,光禿禿的,像石頭一樣的硬”,還有一些幹枯的杉樹。這裏並沒有奶奶說的“天天出太陽”,而是終年難散去的霧,茶樹上全是黃伯養的密密麻麻的白蟻,黃伯還做白蟻湯給他喝。

 

黃石雖然覺得詭異,但還是跟黃伯在茶園裏住了下來,他們在簡陋髒亂的小茅屋裏跟白蟻睡在一起,黃伯要求黃石“要學會隨遇而安”。故事後麵的敘述越來越離奇,黃石慢慢習慣和喜歡在這裏,他見到茶樹樹葉被白蟻吃掉也會激動得流淚,茶園的白蟻每個月要集體自殺一次,黃伯和黃石將死去的白蟻曬幹去鎮上換錢,黃伯平時的生活就靠這些自殺的白蟻,茶園實際上是白蟻園。故事的最後,黃伯離去了(也許去世了),黃石接了黃伯的班,在茶園裏繼續養白蟻。

 

讀完了小說,我還是沒有讀懂殘雪寫這故事的寓意何在?讀到的依然是殘雪那荒誕的寫作風格和奇詭的寫作手法。有人說,做殘雪的讀者要有“門檻”的,我明白了,我之所以讀不懂她的作品,覺得故事不知所雲,是因為我的文學鑒賞力太低了,跨不過她的“門檻”,進入不到她的文學世界裏。

 

於是,我上網查看了別人的書評,有一位網名“冬月的書影小屋”的書評我覺得寫得不錯,起碼讓我對這篇小說有了多一些理解,我抄了部分在這裏分享:

 

“這是《茶園》的第一處反差,通過理想與現實的鮮明對比,以荒誕的細節和神秘的迷霧將其串聯起來,突出茶園的異常,也仿佛是在讓我們做好冒險的準備。”

 

“在我們的慣性思維之中,茶園裏最多的應該是茶樹,啃食茶樹的白蟻應該被銷毀掉,而《茶園》卻反其道而行之,甚至形成了一個獨有的內部循環。”

 

“黃石所見到的茶園,內部的茶樹和外圍的杉鬆被白蟻弄死,供養著白蟻;而白蟻又會“自願獻身”,為人所食用,或者被風幹賣掉,維持日常生活;最後,便是人類會精心照料茶園。”

 

“這是《茶園》的第二處反差。人類、茶園與白蟻之間形成的三角關係,既穩定又和諧,在詭異之中又帶有些許溫馨,向我們展示出茶園之中向死而生的希望。”

 

“在《茶園》的反差之中,殘雪還通過黃石和黃伯的交流,展現現代社會繁華表象下真實的社會生活,告知我們人生哲理,升華主題。”

 

殘雪是先鋒文學代表作家之一,有人這樣評價殘雪的作品:她的作品不是停留在意識層麵上,更是寫人的潛意識,她不打算在現實的經驗世界裏構造自己的小說視野,而是在夢幻中尋求描寫的題材。

 

難怪,讀她的文學作品並不享受,真的很難懂!

 

在去年的同一時期,好博友花似鹿蔥姐也寫過一篇介紹殘雪和她的作品《黃泥街》的文章,寫得很好,鹿蔥姐在文中也提到:“我讀《黃泥街》有點費力費神。沒法一目十行,沒法看了就明了。” 我太感同身受了:)這是鹿蔥姐博文的鏈接: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5898/202211/15358.html

 

這是《茶園》小說集封麵圖

這是短篇小說《茶園》的第一頁

 

今天是我陽後的第六天,目前所有的症狀都已經消失了,人的精神狀態感覺基本恢複到正常,但是,今天自測還是雙杠,沒有轉陰,繼續隔離…感謝博友們的關心!

 

10/6 寫於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