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是爸爸的前世情人· 寫在父親節
文章來源: 歲月沈香2023-06-16 04:41:34


 

又是一年的父親節。

 

往年因為老爸還在,這個節日到來的時候我的心裏是歡喜的,給老爸通視頻的時候,老爸的耳背嚴重,他把一隻耳朵貼近手機屏幕,我這邊對著手機上大大的耳道,大聲說:“爸爸,父親節快樂!我愛你!”,然後,老爸給我來一個飛吻,這是我以前教他的。

 

今年的父親節,我的心情是沉重的,老爸去了天上,我在人間,我不能通視頻給他道聲“父親節快樂”,心中陣陣的酸楚。

 

再過兩天,我將回國參加老爸的下葬儀式,老爸走的時候正是中國的疫情海嘯,他的尊體被匆匆的火化,如今,全家人等著我回去給老爸下葬。家人們推舉我在老爸的下葬儀式時講話,要我做一個在老爸墓碑前簡單講述他一生的人。老爸活了九十多歲,他的一生能塞進這短短的葬禮文中嗎?我該怎麽來敘述老爸的一生呢?記憶就像泄閘的洪水,奔流不息…我都不知道如何下筆?提筆便是滿眼的淚水。

 

老爸下葬儀式的日子是二哥請專人算出來的,說是一個好日子“七月七日”,而很巧,這一天,正是現在中國年輕人所說的“七七”情人節(應該是農曆的七七)。

 

人們都說“女兒是爸爸的前世情人”,我們經常在網絡上的文章或視頻中能看到一個父親是多麽的疼愛自己的女兒,或者一個女兒是多麽的依戀自己的父親。

 

關於這句話的來源眾說紛紜,有人說出自佛經中關於精靈的傳說,傳達了女兒上輩子是爸爸的情人;有人說這句話出自台灣作家劉墉,他在《一生能有多少愛》的書中引用了他朋友的說法:“女兒是父親前世的情人,他由前世追到了今生”,朋友對他講述了對自己女兒的愛非常長情;當然,還有人認為出自奧地利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的“戀父情結”理論。

 

然而,無論出自哪裏,這句話隻是一種比喻,一種修辭手法,並不是真正表明父女之間有前世今生的輪回,它旨在形容父親與女兒之間特別的情感關係,它把父親對女兒的愛和關心,形容得如同前世的愛情一般,傳達了一種親密、深沉、無私的情感鏈接,把父女之間的關係描述得更加特別和親近,很浪漫化的表達方式。

 

我和老爸的父女之情就是這樣親近、依戀和心心相印。我以前寫過一篇博文,講述了我與老爸之間還有某種心靈感應,千裏之外也能感受到對方的思念。

 

在我們家的四個孩子當中,我是老爸的第一個女兒,也是一個在家中最愛表達情感的女兒,我們幾個孩子中,隻有我會經常對老爸說“我愛你”,隻有我會經常撫摸他的手和臉,也隻有我會親吻他的額頭和臉。有一年,老爸過大壽,家人和親友們給他過生日,很熱鬧。我們兄妹四個給老爸拜壽之後,我和妹妹分別坐在他的兩旁,大家說“親親老爸”,我很開心的立刻親吻了老爸的臉頰,老爸笑得合不攏嘴,而我妹妹不習慣這個動作,她隻是把頭偏向老爸,貼近老爸的臉。

 

相對應,在我們家幾個孩子當中,我老爸對我也特別的偏愛,他也喜歡經常拉拉我的手、摸摸我的頭發。我老爸很高大,年輕時一米八的個頭,體型到老也沒有發福,沒有啤酒肚,老爸的手很大,我是家裏個子最瘦小的孩子,每次老爸拉著我的手都會說,“我女兒的手怎麽這麽小”。我每次回家,老爸總會拉著我的手,要我坐在他的旁邊,問長問短,關心我的一切,他對其他幾個孩子都沒有這樣細心過問。

 

兒時,老爸對哥哥們比較嚴厲,定的規矩也很多,哥哥們不聽話就會大聲責罵,甚至動手打他們,我哥哥們都很怕老爸,後來我妹妹也怕老爸,但我從未怕過老爸,老爸對我十分的寵愛,很少大聲跟我說話,生活中盡量滿足我的需求和遷就我。

 

以前的孩子們基本上沒有零用錢,想買什麽零食、想去小人書店看小人書、想去電影院看場電影,都得向大人要錢,經常哥哥們指使我去向老爸幫他們要錢,他們要不到,我可以。我得到哥哥們的回報是,爸媽分配糖果點心的時候,我可以多得一點…

 

另外,跟其他孩子更不同的是,老爸經常表揚我、誇獎我,誇我認真讀書學習、字寫得好,誇我能歌善舞、能說會道,誇我最聽父母的話,關心父母,誇我最懂得禮貌、左鄰右舍都喜歡我…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的每一個小小的進步都會得到老爸大大的鼓勵和讚許。記得兒時老爸要求每個孩子每天必須寫毛筆字五頁,晚上吃完晚飯後檢查,對哥哥們寫的字,老爸嚴格要求,一個彎勾沒有寫標準都得批評,不劃紅圈,而對我寫的字,有一點進步就連聲表揚,劃紅圈鼓勵。反正,在老爸的眼裏,我是他最好的女兒,最感到驕傲的孩子。

 

其實,我老爸是一個很愛自己孩子的父親,他對每一個孩子都傾注了全部的愛和舐犢之情,在大事麵前,他對每個孩子都是一樣的關愛,隻是在一些小的生活細節上表現出對我多一些的兒女情長和情感表達,到了老年的時候,對我有多一些的依戀。

 

我老爸老媽一輩子都把孩子當作他們的精神支柱,他們一生勤儉持家,生活再艱難也要盡力把孩子養好,舍不得為自己花錢,而舍得把自己認為最好的東西給孩子,舍得用自己的辛苦和努力來換取孩子們的幸福和快樂。自從我媽媽頭腦開始糊塗的時候,老爸就接管了家裏的錢,老媽離世之後,老爸也意識到他也終將要離去,就把他和老媽銀行留下來的所有東西一一交代給了哥哥們,並立下了遺囑。

 

老爸走後,我才知道,爸媽最後留給他們孩子的錢比我想象的多得多,他們都是退休了三十年的國家公務員,以前的公務員薪水並不高(我爸爸要高一些),而這些錢都是二老一輩子省吃儉用攢下來的。老爸在遺囑中寫明了四個孩子平均獲得這些遺產。

 

老爸老媽他們留給孩子的遺產不僅僅是金錢,還有他們的家風。有一天,二哥在微信裏跟我說話,我們聊到了我家的“家風”。所謂的家風,是指一個家庭在價值觀、行為規範和文化傳承等方麵形成的獨特氛圍和風格。每個家庭的家風具有自家的特色,一個良好的家風能助於培養出有責任心、有自律、有良好品質的家庭成員。

 

我家不是一個大家庭,老爸和老媽隻是很平常的政府機關官員,但是,我家還是有比較嚴格的家風:為人善良、待人誠懇、勤儉節約、重視教育、尊老愛幼、誠實守信、表裏如一我老爸老媽一輩子都是這樣做人,這樣教育他們的孩子們。我們幾個孩子在這個溫暖的“基地”裏得到健康成長,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中沒有走彎路,更沒有誤入歧途,都成為了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我即將出發回國了,這次回國是一次傷心之旅,老爸老媽雖然離世了一段時間,但我從心裏麵還是沒有完全接受這個事實,總覺得老爸老媽還在家裏等我,我到家的時候,老爸還會像以往那樣在樓下接我,老媽還會給我開門,第一句話問我“路上累不累?”

 

我很難想象,我這次到了重慶後將會有怎樣的心情?走進家門將會有怎麽的情緒流露?看到了老爸老媽的遺物,我將怎樣去麵對?在老爸老媽的墓碑前(雙親合葬一起)我還能做得到堅強嗎?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往;父母去,人生隻剩歸途。

 

這次回國後,我不會翻牆進文學城,在重慶安心整理雙親的遺物,處理好雙親的後事。所以,現在沈香給博友們說聲再見,等我返回台灣之後再進城與大家相見。

 

祝文學城所有的父親們節日愉快!

祝大家夏安!寫博愉快!

 

由滿文軍唱紅的這首歌《懂你》是上個世紀中國電影《九香》中的插曲,由宋春麗主演的。這首歌表達了對父母的懷念和愛。父親節我選了這首歌翻唱,並放了幾張老爸生前的照片。

 

 

 

 

 

 

6/16 寫於台北